作者:張說
漢兵出頓金微,照日光明鐵衣。百里火幡焰焰,
千行雲騎霏霏。蹙踏遼河自竭,鼓噪燕山可飛。
正屬四方朝賀,端知萬舞皇威。
少年膽氣凌雲,共許驍雄出群。匹馬城西挑戰,
單刀薊北從軍。一鼓鮮卑送款,五餌單于解紛。
誓欲成名報國,羞將開閣論勳。
作者:楊冠卿
平生報國劍鋩寒,萬里漂流困一簞。
貧劇方思毛義檄,歸來卻戴楚囚冠。
解驂舊事無人繼,慟哭窮塗祗自歎。
倚伏循環知有待,春回寒谷在毫端。
作者:趙善漣
踏月清詩骨,露華夜已深。
樹搖知鳥宿,波靜覺魚沉。
報國慚無術,思親空有心。
躊躇誰與語,唧唧亂蛩吟。
作者:王之望
范子廓廟器,至寶非凡璞。
胸懷吞雲夢,豪氣低華岳。
昔在童稚時,樹立已卓卓。
曳裾橋門內,嶄然見頭角。
歲行在辛丑,帝策詢民泉,
一發孰能遏。揮毫不停綴,
盈卷無點抹。漢廷孰戟郎,
環顧皆錯莫。縱橫五千字,
字字醫國藥。期於必伐病,
非徒事迂闊。怪言一驚眾,
士論歎且愕。皆雲布及流,
志在縻好爵。乃爾張危言,
身謀胡太錯。當時群宗匠,
其間多齷齪。指言為沽直,
欲使趨鼎鑊。堂堂春官臣,
主張獨何桷。讜議既冰釋,
眾口不能鑠。乙科忽大闡,
秋天一雕鶚。傳誦爭取先,
紙價為翔躍。聲華頓輝赫,
藹然暨南朔。憶昔客東都,
猥而英游數。每於談笑間,
論議聞謇諤。誦語非沽名,
生平真所樂。乖離三四載,
遣我情懷惡。間者見眉宇,
颯然意氣豁。亟使羅酒漿,
沈沈動清酌。秉燭夜相對,
談詞恣潮謔。公卿頗歷詆,
治亂亦商略。間出新詩篇,
清制皆灑落。祗懷蒼生憂,
肯為窮愁作。少陵不忘主,
氣味若相若。倘使任言責,
必有裨帷幄。奈何諫諍姿,
久矣滯丘壑。似聞廟堂上,
知已被新渥。一公丞烏台,
一公相黃閣,吾君皆太平,
二公系深托。薦賢乃報國,
看子翔寥廓。
作者:晁說之
何處乘駒去,空庭荔子垂。
韓詞方走奠,柳廟久徂饑。
既恨謀身誤,仍嗟報國隳。
羅池便如此,不復問愚池。
作者:宋之問
炎徼行應盡,回瞻鄉路遙。珠崖天外郡,銅柱海南標。
日夜清明少,春冬霧雨饒。身經大火熱,顏入瘴江消。
觸影含沙怒,逢人女草遙露濃看菌濕,風颶覺船飄。
直御魑將魅,寧論鴟與鴞。虞翻思報國,許靖願歸朝。
綠樹秦京道,青雲洛水橋。故園長在目,魂去不須招。
作者:楊維楨
未許同交死,全身報國仇。
太阿飛出匣,欲取賈充頭。
作者:吳訥
太倉積粟皆紅腐,群貓晝眠鼠變虎。
前鋒不見李將軍,何人為發千鈞弩。
去年我從昱嶺來,匹馬馳突三關開。
北平未入衛青幕,郭隗獨上燕昭台。
近聞西府羅俊彥,人人自謂能酣戰。
誰似當年背水軍,赤幟才臨趙城變。
英雄報國如等閒,馬革裹屍銅柱間。
明朝按劍收中山,謗書慎勿回天顏。
作者:周必大
林子勇報國,太華欲力學。
吾嘗歎其材,浮海中巨舶。
向來固不用,今用猶迫迮。
此興柑纍纍,霜飽實未摘。
不使供王羞,何異棄道側。
山東一百郡,風氣久限隔。
子如又思歸,殊勳定誰冊。
孝哉狄梁公,佇立望雲白。
親捨豈不念,王事正求索。
前聞獻果餘,手餉懷橘客。
雖非木奴千,殆過庭實百。
兩公相親意,初不主殽核。
當於古人求,未可度以臆。
如我乃無用,甘作下惠阨。
作者:吳潛
北岑飛雨過南岑,遠嶂晴明近嶂陰。
老檜婆娑方午色,孤桐搖落忽秋音。
庭稀雁鶩飛符檄,海絕鯨鯢伏斧砧。
此是老臣聊報國,仁聲敢謂入人深。
作者:王文卿
報國有誰能仗節,升天由此可無梯。
作者:丁師正
嚼得菜根斷,詩寒骨更臞。
愛民心雪白,報國鬢霜估。
仕久衣長破,歸來屋亦無。
全家寄僧捨,冰凍折吟須。
作者:劉子翬
逐客初從瘴海歸,平生未識想英奇。
致身不負管城子,報國聊將雕面兒。
舌在壯懷猶未憶,途窮俗眼少相知。
虎頭合是封侯相,笑挽天河會有時。
作者:釋印肅
普禮三身四智佛,一念阿僧祗劫中。
身心一如遍法界,法身不滅壽無窮。
一月六旬權準則,一年四會表參同。
妄念不生無損益,五千連貫贈寰中。
所得未嘗圖別用,共成進納續宗風。
初法難傳憂不信,黃梅五百獨盧公。
如今個個堪分付,報國資家理不窮。
莫道祖師西土出,剎那自肯即心通。
作者:李白
西江天柱遠,東越海門深。去割慈親戀,行憂報國心。
好風吹落日,流水引長吟。五月披裘者,應知不取金。
作者:許有壬
買陂塘旋載楊柳,散人不理他務。柳栽近水先應綠,底用等閒霖雨。遵北渚。看雙檜盤空,倒影搖煙嶼。千言萬語。只今日投簪,經年閉戶,便自得天趣。真男子,報國誰如張許。論交仍負嵇呂。我今但要閒陶寫,倖免鏤章雕句。村甕醑。此真是,交梨火棗傳家譜。庭空樹古。有野鶴時來,衡門不鎖,清徹地仙圃。
作者:楊萬里
霸越亡吳未害仁,不妨報國並酬身。
風雲長頸無遺恨,雪月扁舟更絕塵。
還了君王采香徑,須饒老子苧羅人。
鴟夷若是真高士,張陸何堪作近鄰。
作者:魏了翁
憂民白髮三千丈,報國丹心十二時。
獨倚長空望紅日,滿簾風雨燕喃呢。
作者:高斯得
蒼蒼大峨山,高標緻青天。
西江走其下,東井躔其顛。
積此二儀氣,鍾為萬古賢。
粵從揚馬來,作者接項肩。
我家高陽氏,遂古已嬋嫣。
爰及開府公,世德乃昭宣。
挺生六男子,如鰲海上連。
逢時供世用,報國或軀捐。
二季遇明主,皇極佐後先。
英芬播家國,餘輝照山川。
咨予食舊德,一線千鈞懸。
結髮日礱砥,植節圖貞堅。
龍飛四十春,先皇始招延。
絳侯正驕主,答策聊相鐫。
無心得天下,人力何有焉。
有司矜其愚,置之龜列前。
先人既死城,□遭禍逾挺。
挈身歸君父,叨沐登史筵。
是時嘉熙末,大臣私自便。
抗疏警其偷,側目尤讒言。
未幾孽嵩來,當國恣且專。
白髮並相議,一斥逾三年。
祁公俄入相,招我赤城邊。
公尋薨於位,游老司陶甄。
蓄縮多畏忌,百壬鬧煎煎。
汲黯又妄發,群厖益呀喧。
臥空百餘日,遂棹嚴灘船。
偶乘浙東傳,入手埋輪權。
南床有婦翁,出柙流饞涎。
劾章格不下,使者反歸田。
流落經七載,那復凌翔鵷。
淳佑更化瑟,弓旌羅八纏。
例叨赤車使,收召湘江壖。
南宮甫逾月,遂玷蓬萊仙。
仍侍玉皇案,兼操金匱篇。
主恩海岳比,每欲輸塵涓。
謝吳對持鉉,國勢如舟偏。
薰蕕共一器,兩黨操戈鋋。
予與趙徐輩,放逐紛聯翩。
吳公亦去相,國事堪潸然。
荏苒兵難作,擾攘紛戈鋋。
吳公再秉鈞,首議賈生篇。
諸梁尚當路,公願竟以愆。
亡何事大異,萊國冤南遷。
國忠亂天經,黨禍何連延。
傷哉淳佑士,蕭艾化蘭荃。
腰金空照地,噤如秋後蟬。
嗟我亦何我,趙璧乃獨全。
掛舌坐林間,嫠憂耿無眠。
一旦彗星出,應詔言數千。
歷數蔡京罪,請收賈充權。
書遏不得上,龍髯已飛天。
尚有聞戒集,祠之未敢傳。
其間朝陽吟,好事達湖弦。
幾欲齒奸鈇,終膚隕深淵。
偃蹇逾十僨,冰山尚頑堅。
不學李拾遺,盡付酒家錢。
不學杜拾遺,窮愁詩自傳。
聖涯浩無際,前路渺以綿。
且復系寸景,終予犀革編。
作者:司空圖
年年山□□來頻,莫強孤危競要津。吉卦偶成開病眼,
暖簷還葺寄羸身。求仙自躁非無藥,報國當材別有人。
鬢髮堪傷白已遍,鏡中更待白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