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潛
工夫全在放時收,鷂過新羅路太悠。
世網愛河千渤泡,人寰苦海一浮洲。
要知坐臥並行住,只在春冬與夏秋。
昨日亭前柏樹子,分明說法聽聞不。
作者:衛宗武
四月五月淫澇積,噬嚙丘垤吞原隰。
匪惟為沼蕩為陂,萬頃秧雲泯無跡。
攢雅聯尾空飛翻,化鰲為城難障塞。
五湖三泖俗貫通,當接重江勢洄潏。
茅茨比屋何可存,穀麥千金不論直。
懦夫全室葬魚腹,強者呼做作蟊賊。
閉糴成風牢莫回,勸分有令徒無益。
間存垅畝護余苗,曾不什一於千百。
旱赤堅栗刈未齊,晚紅{左禾右罷}椏苞欲實。
饑農競喜新谷收,一飽充腸雲可必。
夫何八月天瓢傾,其來震盪而飄忽。
勢如陣馬奔不停,銀溜浪浪欲穿石。
直疑群龍翻九河,小山搖撼大山兀。
須臾泛溢滿中庭,平地如淵深計尺。
明朝清進駐變白波,浩浩湯湯彌甚昔。
積陰為冷不堪收,殆類鴻蒙未開闢。
又如歷代政昏蒙,熏如宇宙成幽墨。
飆旋霧塞晝冥冥,常俾蒼生氣湮鬱。
簷間點滴無時乾,猶幸滂沱間霂霢。
登場惟苦禾耳生,棲畝尚有禾頭出。
深虞袞袞傾盆來,已壞垂成價目滅沒。
大家蓋藏悉已空,猶恐有司徵斂急。
若使租無斗斛收,卒歲輸官何自給。
貧家薪桂米逾珠,待哺嗷嗷並日食。
若使粒價更湧騰,寧不枕藉為溝瘠。
彼蒼亦必憫時艱,忍視斯民至斯極。
我念民窮作此歌,歌此能令鬼神泣。
鬼神為我訴之天,天豈不惟民是恤。
似聞誥下驅六丁,翦夷水怪殲群慝。
怒霆笑電悉屏除,抉雲推上紅輪日。
更願陽烏溥至仁,大放光明照幽仄。
郁者斯通枉者伸,頓蘇民氣舒民力。
洪波卷空九土晞,多稼穰穰登黍稷。
庶令千里免阻饑,可反愁邦為樂國。
作者:蘇頌
滄海西垠浙水頭,人生不到負吳謳。
剖符何幸來都會,坐合俄驚陟夏秋。
每按吏條慚漢詔,未豐民食念箕疇。
所欣幕府多才彥,樽俎時時接宴游。
作者:陳淳
獨酌林皋下,厭厭不計籌。
似能添野興,還可慰羈愁。
月色十分好,蟲聲一片秋。
壁間何物在,寒氣隱吳鉤。
作者:王安石
宋興古剎今長干,靈曜喜殿荒檀欒。
二泉相望棄不渫,西泉尚絫三石盤。
其流散漫為沮洳,稍集小礫生微瀾。
車泉土梗久蔽塞,穿治乃見甃甓完。
道人慈哀波及遠,溝蕩兩取合土山。
山前灌輸各自足,轆轤罷轉井口閒。
取遙比甘覺近美,與舊爭冽知新寒。
爞爞夏秋百源乾。抱甕復道愁蹣跚。
疾傾橫逗勢未足,嗟此善利何時殫。
慮長易脆有大檀,伐堅羌廬窟孱顏。
金多匠手肯出巧,風水千里安知難。
沒羽之虎行林間,籜龍失賦因藏跧。
循除靜投悲瑟瑟,映瓦微見清潺潺。
三年營之一日就,有口共以成為歡。
論功信可侈後觀,何似當時萬竹蟠。
作者:陽枋
黃鐘宮動夏秋分,夜來一雨如傾盆。
從雲洗盡金天渾,老星見程家門。
老人降生敘南村,昔日聞名今黃論。
耆英侍坐聆嘉言,八窗玲瓏笑語溫。
千載一朝逢漆園,夾拶小澗開窗軒。
雲雞月犬聞朝錯,衰情晚態常相存。
翠竹紫鳳高勝騫,梧枝裊娜棲雛鵷。
琴彈碧玉箜篌蕃,爐養白砂賢弟昆。
胎仙三疊飛舞翩,玉液九轉朝昆化。
沆瀣為飲為飲霞為餐,菊酒酌客香盈樽。
欲隨枕石漱潺湲,只恐鼎養歸天閽。
九老圖中姓字尊,月倦指點詩輕捫。
莫學劉陵窮溪源。盡親見眼前七世森仍孫。
作者:王哲
昔日人言拾菜郎。根*菜甲總盈筐。春夏秋冬閒不得,溫炎涼冷鎮長忙。今日予言截彩郎。能為斡運做經商。願靜一心休作用,好將四季細消
作者:陸游
騎鶴仙人不可呼,一樽猶得與君俱。
未應湖海無豪士,長恨乾坤有腐儒。
壯歲光陰隨手過,晚途衰病要人扶。
淒涼江夏秋風裡,況見新豐舊酒徒。
作者:陸游
城南天鏡三百里,繚以重重翡翠屏。
最好長橋明月夜,寄船策蹇上蘭亭。
作者:陸游
夢筆橋東夜系船,殘燈耿耿不成眠。
千年未息靈胥怒,卷地潮聲到枕邊。
作者:韓維
冰散玉珂微弄暖,梅含金粉巧矜新。
道人不管年光逝,貪作詩章等待人。
作者:曹勳
雞冠與鳳仙,早種近階砌。
夏秋無花時,類能作幽致。
雞色惟青紫,鳳蕊雜紅翠。
來年不待種,罅隙自苗裔。
作者:唐寅
一年三百六十日,春夏秋冬各九十。
冬寒夏熱最歎當,寒則如刀熱如炙。
春三秋九號溫和,天氣溫和風雨多。
一年細算良辰少,況且歎逢美景何。
美景良辰淌遭遇,又有賞心並樂事。
不燒高燭照芳樽,也是虛生在人世。
古人有這達矣哉,勸人秉燭夜遊來。
春宵一刻千金價,我道千金買不回。
作者:陳造
白龍天飛宜莫測,吳儂解數歸消息。
年年青帝發生時,似妒園林春動色。
西山龍母誕彌月,歸覲親顏供子職。
壽觴瓊醴俗共傳,玉鱗素鬐誰所覿。
酸風鼓寒苦霧塞,行人縮頭俗僵立。
蛟鼉凍蟄大水拔,更問嬌紅並眉白。
閉門三夜淙簷雨,起視溪流高數尺。
去年夏秋走祈縈,雲電收藏日血赤。
農家倚鋤望眼穿,白汗呀流地龜拆。
天可問,曷不遣,
兩龍此時會生日。
作者:韓維
畫舫新成水拍堤,悲絲急管韻參差。
吟風嘯月年年事,未省曾經興盡時。
作者:韓維
花邊鷺立紅雲裡,林下人行翠幄中。
炎暑吾今知所避,全家移入廣寒宮。
作者:陸游
酒旆搖搖出竹籬,扁舟遠赴野人期。
一天風雨晚來惡,落盡白蓮渾不知。
作者:陸游
橫林渺渺夜生煙,野水茫茫遠拍天。
菱唱一聲驚夢斷,始知身在釣魚船。
作者:蘇軾
嘉祐中,予與子由同舉制策,寓居懷遠驛,時年二十六,而子由二十三耳。
一日,秋風起,雨作,中夜翛然,始有感慨離合之意。
自爾宦游四方,不相見者十常七八。
每夏秋之交,風雨作,木落草衰,輒淒然有此感,蓋三十年矣。
元豐中,謫居黃岡,而子由亦貶筠州,嘗作詩以記其事。
元祐六年,予自杭州召還,寓居子由東府,數月復出領汝陰,時予年五十六矣,乃作詩,留別子由而去。
床頭枕馳道,雙闕夜未央。
車轂鳴枕中,客夢安得長。
新秋入梧葉,風雨驚洞房。
獨行慚月影,悵焉感初涼。
筮仕記懷遠,謫居念黃岡。
一往三十年,此懷未始忘。
扣門呼阿同,(子由,一字同叔。
)安寢已太康。
青山映華髮,歸計三月糧。
我欲自汝陰,逕上潼江章。
想見冰槃中,石密與柿霜。
(予欲請東川而歸,二物皆東川所出。
)憐子遇明主,憂患已再嘗。
報國何時畢,我心久已降。
作者:王之道
君不見鄭虔學書晚彌篤,歲收柿葉貯三屋。
興來寢食兩俱忘,但覺毛公老而禿。
又不見梓人造車度群木,木中無火柿所獨。
舊言蓋軫象乾坤,須信斡旋歸一軸。
美哉此果有常德,結實何曾問荒熟。
霜余萬顆綴寒林,下視黃柑類奴僕。
牛心取象庶彷彿,熨斗得名何浼瀆。
火乾既許暖關膈,冰冷當知解煩燠。
今年夏秋足時雨,盡道和氣鍾百谷。
西成僅得十之五,亦見陰陽有盈縮。
就中朱實繁且大,照野煌煌駭人目。
較之常歲遠不侔,正似{左豆右斗}勝難趁斛。
國家運厄困強敵,一紀於茲事弓{左韋右蜀}。
空庭喋血在今年,我已不疑何更卜。
禾和鞋諧古雲讖,大柿之祥天下福。
請賡繼伐獻吾君,王者功成四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