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真宗
巡於潛邸,爰正坤人。
閏雎化被,思齊名垂。
柔德益茂,家邦以熙。
皇心追崇,永羞牲粢。
作者:黃庭堅
鳳凰山人開竹徑,樓成溪山深照映。
眉閒鬱鬱似陰功,壺中有丸續人命。
勸君洗竹買梧桐,鳳何時來駕歸鴻。
思齊大任政勤苦,來聽天子歌南風。
作者:佚名
思齊太任,嬪於周京。
至哉坤元,萬物資生。
不可科測,矧可強名。
鏤玉繩金,昭哉號榮。
作者:陳翥
吾有西山桐,下臨百丈溪。
布葉雖遲遲,庇根亦萋萋。
密類張翠幄,青堪翦封圭。
滑澤經日久,濡毳隨干躋。
近風帶影動,墜雨向身低。
寧隱凡鳥巢,自蔽儀鳳棲。
松柏徒爾頑,蒲柳空思齊。
但有知心時,應使常弗迷。
作者:楊萬里
兩腳那解上金鑾,兩手只合把釣竿。
比身管樂兒時態,已翻九河洗我肝。
范生來自浣花裡,眼中之人定誰貴。
百煉未必賢繞指,貴人正要老於事。
斜風細雨又春休,落花啼鳥總春愁。
試問談間立封侯,何如百錢拄杖頭。
作者:陳造
紛紛過眼甚螽斯,膽掉驚逢驥騄馳。
獻替付君溫省樹,朝晡還我故山芝。
荊江蜀棧聊舒嘯,卷耳思齊正采詩。
回首定傳天上信,囊荷知傍紫皇持。
作者:陸雲
一
思文祁陽。
祁陽克畯。
天錫純嘏。
宣茲義問。
德音既烈。
海外有奮。
既奮斯音。
祗敬厥德。
昭治其家。
覃及邦國。
永肇儀刑。
俾民惟則。
二
文王在上。
太姒思齊。
魯侯克昌。
亦賴令妻。
鑒神有顧。
蘋繁在斯。
祁陽載天。
作之伉儷。
三
在虞之胄。
實惟有姚。
穎艷玉秀。
華茂桃夭。
居顯祗明。
在靈格幽。
清塵熠爍。
淑心綢繆。
爰及祁陽。
惟德之周。
四
其德伊何。
和貞虔告。
師民履素。
言謀慮度。
鐘鼓思樂。
靖端夙效。
考休攸嬪。
來嫁於顧。
五
羔羊執贄。
玉帛有輝。
百兩集止。
之子于歸。
宗姻風從。
娣侄雲回。
祁陽顧之。
煥其盈闈。
六
既曰歸止。
式揚好音。
言觀河洲。
有集於林。
思樂葛藟。
薄采其蕈。
疾彼攸遂。
乃孚惠心。
七
惠心既孚。
有恪中潰
敦此眾斯。
永錫嗣類。
載延窈窕。
用和寤寐。
神之聽之。
胤祚來爾。
八
昔周之攏
在任有姒。
內刑聖敬。
外崇多士。
今我淑人。
實亮君子。
亹亹翼翼。
亦繼斯祉。
宜爾子孫。
福祿盈止。
作者:崔敦詩
玉管和聲度,金鋪麗景遲。
思齊文母聖,春日受春祺。
作者:胡銓
打成一錯一毫差,萬里去尋留子嗟。
微管閒思齊仲父,賜奴長價漢渾邪。
道窮憐我空憂國,句好知君定作家。
便欲相攜趁帆飽,要觀子美賦靈槎。
作者:嵇康
鳥群嬉。感寤長懷。能不永思。永思伊何。思齊大儀。凌雲輕邁。托身靈螭。遙集玄圃。釋轡華池。華木夜光。沙棠離離。俯漱神泉。仰
嘰瓊枝。棲心浩素。終始不虧。
作者:柳亞子
曲折延綿溪復溪,光明前路未長迷。
周王防口流於彘,秦帝鈞天醉豈泥?
下士君能資集益,見賢我自愧思齊。
馳箋問疾慇勤甚,合走深山慰病妻。
作者:韓偓
兩板船頭濁酒壺,七絲琴畔白髭鬚。三春日日黃梅雨,
孤客年年青草湖。燕俠冰霜難狎近,楚狂鋒刃觸凡愚。
知余絕粒窺仙事,許到名山看藥爐。
作者:李白
太古歷陽郡,化為洪川在。
江山猶郁盤,龍虎秘光彩。
蓄洩數千載,風雲何霮。【雨下對】
特生勤將軍,神力百夫倍。
作者:晏殊
稟生值堯年,率性在龐厚。
安巢一枝上,豈曰鶉居陋。
穎波人洗耳,曾不污牛口。
諒茲耕耒暇,鑿飲隈林藪。
含飴鼓其腹,帝力予何有。
遂令千載外,此地存遺甃。
泓然逼喬木,宛若棲嵵舊。
鄉人揭題榜,行旅諧瞻覯。
我來觀古跡,愕立徘徊久。
淒其望清風,不獲見師友。
願言{左奭右斗}一勺,拭面洗心垢。
翹勤慕高躅,感慨陳卮酒。
思齊胡可望,庶以寬容瞀。
夙駕恨長途,憑高重回首。
作者:司馬光
母德思齊盛,天心奮豫初。
青暉凝輦路,佳氣擁宸居。
作者:蘇軾
臣聞帝武造周,已兆興王之跡;
日符祚漢,實開受命之祥。
非天私我有邦,惟聖乃作神主。
仰止誕彌之慶,集於建丑之正。
瑞玉旅庭,爰講比鄰之好;
虎臣在泮,復通西域之瑁
式燕示慈,與人均福。
恭惟皇帝陛下,睿思冠古,
浚哲自天。煥乎有文,
日講六經之訓;述而不作,
思齊累聖之仁。夷夏宅心,
神人協德。卜年七百,
方過歷以承天;有臣三千,
鹹一心而戴後。彤庭振萬,
玉座傳觴。誦干戈載戢之詩,
作君臣相悅之樂。斯民何幸,
白首太平。臣猥以微生,
親逢盛日。始慶猗蘭之會,
願賡擊壤之音。下采民言,
上陳口號。凜凜重瞳日月新,
四方驚喜識天人。共知若木初升旦,
且種蟠桃莫計春。請吏黑山歸屬國,
給扶黃發拜嚴宸。紫皇應在紅雲裡,
試問清都侍從臣。
作者:林逋
兩槍未試泠泠水,五鬣長閒淅淅風。
清會幾時搔著後,病懷無復曲肱中。
寒雲片段浮重巘,白鳥橫斜入遠空。
一帙逍遙不能解,牛頭焚盡待支公。
作者:林逋
松下中峰路,懷師日日行。
靜鍾浮野水,深寺隔春城。
閣掩茶煙晚,廊回雪溜清。
當期相就宿,詩外話無生。
作者:秦觀
保扶明主自春宮,萬國昇平出至公。
顧命一時聊共政,思齊千古遂同風。
外家恩數仍長信,原廟蒸嘗即治攏
欲敘聖功歌挽者,乾坤難入畫圖中。
作者:湯洙
謝客常游處,層巒枕碧溪。經過殊俗境,登陟象雲梯。
步步勞山屐,行行躡澗霓。迥臨天路廣,俯眺夕陽低。
賞詠情彌愜,風塵事已睽。前修如可慕,投足固思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