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之道
吾友李粹老,少也游膠庠。
六年得一第,自謂貴且昌。
衽席不知戒,飛黃中道僵。
三閱大淵獻,歲月亦已長。
嗟嗟死非所,至今未能忘。
忠言類良藥,苦口不見嘗。
那知兵火餘,獲見同捨郎。
來丞濡須郡,兩歲依餘光。
邂逅偶及此。為之淚淋浪。
高義藉激薄,美政稱扶傷。
康沂富邦國,何獨歌王祥。
江城四月盡,麥熟梅子黃。
歸與佐吾君,談笑躋義皇。
遙應不可留,船頭鼓其鏜。
作者:李處權
我兄少有謫仙才,襟抱於今得好開。
珠玉盡從談次落,溪山渾入句中來。
絃歌小邑徒勞爾,松菊故園安在哉。
有客漂流無稅駕,願將高義挽春回。
作者:高適
高義唯良牧,深仁自下車。寧知鑿井處,還是飲冰餘。
地即泉源久,人當汲引初。體清能鑒物,色洞每含虛。
上善滋來往,中和浹里閭。濟時應未竭,懷惠復何如。
作者:鄭剛中
子美欲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正宗是士俱歡顏。
嗟我一室久疏陋,風飄雨剝堵不環。
欲具茅茨小編葺,斤斧四顧家無山。
誰謂潘郎坐華屋,肯為湫隘興永歎。
惠以南山好松板,翦伐毀就皆丸丸。
我今樸斬遂有日,居處可望奄冗寬。
方知廣廈庇寒士,子美之論非高談。
古人骨朽高義盡,習為鄙吝風俗慳。
皆使如公眼青白,古人風義當復還。
吾聞淵明謝主人,冥報止謂因盤餐。
公今飯我德何啻。淵明詩來猶可攀。
作者:李彌遜
十年海南州,世味嘗欲偏。
昔為擔板癡,今作繞指轉。
誰能濯我纓,人欲唾其面。
故人千里來,高義動興眷。
問答不及已。驚我神發變。
功名眼中花,日月弦上箭。
公今已超然,富貴非所願。
南遊訪知識,氣習要自煉。
授我不死術,老骨儻可劍
是身走空雷,當作如是見。
作者:刁衎
沙井地多異,華林景最幽。
溪聲常到枕,山色正含秋。
樹密苔封徑,庭虛月滿樓。
清光累世,高義集名流。
孝弟家風貴,兒孫學業優。
皇恩特表重,朝達詠篇留。
精溢千鍾祿,榮過萬戶侯。
宦途慚未息,何日遂經游。
作者:王奕
青青者山,並祠其間。
郭李遐矣,高義莫攀。
作者:王安石
自吾失逢原,觸事輒愁思。
豈獨為故人,撫心良自悲。
我善孰相我,孰知我瑕疵。
我思誰能謀,我語聽者誰。
朝出一馬驅,暝歸一馬馳。
馳驅不自得,談笑強追隨。
仰屋臥太息,起行涕淋漓。
念子塚上土,草茅已紛披。
婉婉婦且少,煢煢一女嫠。
高義動閭裡,尚聞致財貲。
嗟我衣冠朝,略能具饘糜。
葬祭無所助,哀顏亦何施。
聞婦欲北返,跂予常望之。
寒汴已閉口,此行又參差。
又說當產子,產子知何時。
賢者宜有後,固當夢熊羆。
天方不可恃,我願適在茲。
我疲學更誤,與世不相宜。
宿昔心已許,同岡結茅茨。
此事今已矣,已矣尚誰知。
渺渺江與潭,茫茫山與陂。
安能久竊食,終負故人期。
作者:陳傑
書幣保因識灌園,等閒夜度北山雲。
明朝難覓蘇仙鶴,鄰舍空餘孺子墳。
不世大功關氣數,故人高義足知聞。
看來只是談恢復,已隱無堪佐萬分。
作者:秦觀
聞說何郎操行端,蕭然環堵若為安。
鳥啼花發阻攜手,水遠山高空憑欄。
別後想多黃絹作,春來尤厭惠文彈。
兩章讀罷知高義,貴賤交情自古難。
作者:曹植
美女妖且閒,採桑歧路間。
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
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
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琅?/p>
明珠交玉體,珊瑚間木難。
羅衣何飄搖,輕裾隨風還。
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
行徒用息駕,休者以忘餐。
借問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樓臨大路,高門結重關。
容華耀朝日,誰不希令顏?
媒氏何所營?玉帛不時安。
佳人慕高義,求賢良獨難。
眾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觀?
盛年處房室,中夜起長歎。
作者:杜甫
朝廷防盜賊,供給愍誅求。下詔選郎署,傳聲能典州。
蒼生今日困,天子向時憂。井屋有煙起,瘡痍無血流。
壤歌唯海甸,畫角自山樓。白髮寐常早,荒榛農復秋。
解龜逾臥轍,遣騎覓扁舟。徐榻不知倦,穎川何以酬。
塵生彤管筆,寒膩黑貂裘。高義終焉在,斯文去矣休。
別離同雨散,行止各雲福林熱鳥開口,江渾魚掉頭。
尉佗雖北拜,太史尚南留。軍旅應都息,寰區要盡收。
九重思諫諍,八極念懷柔。徙倚瞻王室,從容仰廟謀。
故人持雅論,絕塞豁窮愁。復見陶唐理,甘為汗漫遊。
作者:喻良能
紫微高義篤同年,邃宇開筵近臘寒。
綠蟻醅濃粘玉盞,紫駝峰美照金盤。
醺酣上頰生春意,文字清談卜夜闌。
更辱盤餐饋黃發,顧慚珍報乏琅?/p>
作者:王之望
堂堂七尺,懍一時人物,孤映三蜀。閑雅風流豪醉後,猶有臨邛遺俗。十載虞庠,一官楚塞,雅操凌寒玉。江山千里,惠然來慰幽獨。落筆妙語如神,兩章入手,不覺珠盈掬。從此西歸榮耀處,寧假華旌高纛。樂府新聲,郢都餘唱,應紀陽春曲。老夫一醉,故人高義堪服。
作者:王維
讀書復騎射。
帶劍游淮陰。
淮陰少年輩。
千里遠相尋。
高義難自隱。
明時寧陸沈。
島夷九州外。
泉館三山深。
席帆聊問罪。
卉服盡成擒。
歸來見天子。
拜爵賜黃金。
忽思鱸魚〔魚會〕。
復有滄洲心。
天寒蒹葭渚。
日露雲夢林。
江城下楓葉。
淮上聞秋砧。
送歸青門外。
車馬去〔侵,「馬」代「」〕〔侵,「馬」代「」〕
。
惆悵新豐樹。
空餘天際禽。
作者:皮日休
一廟爭祠兩讓君,幾千年後轉清芬。
當時盡解稱高義,誰敢教他莽卓聞?
作者:黃庚
楚灑何忍沉清客,周粟安能活餓夫。
慨想前修千古事,孤忠高義後來無。
作者:唐士恥
駢羅瑟玉盡珍材,須女輝躔色為開。
併合鄭鄉如旦月,鏗宏唐律過春雷。
共驚高義摩雲表,定上夷庚握斗魁。
鵬鷃逍遙俱有適,亨衢端是匝天回。
作者:馮拯
古艾地多勝,修寧景最幽。
溪聲常到枕,山色正含秋。
樹密苔封徑,庭虛月滿樓。
清輝光累世,高義籍名流。
作者:真德秀
陽和二月春,草木皆生意。
那知田野間,斯人極憔悴。
慇勤問由來,父老各長喟。
富室不憐貧,千倉盡封閉。
只圖價日高,弗念民已弊。
去年值饑荒,自分無噍類。
幸哉活至今,且復遇豐歲。
庶幾一餉樂,養育謝天地。
豈期新春來,米谷更翔貴。
況又絕市無,縱有濕且碎。
何由充飢腸,何由飽孥累。
恨不死荒年,免復見憂畏。
我聞父老言,痛切貫心肺。
行行至平洲,景象頓殊異。
白粲玉不如,一升才十四。
問誰長者家,作此利益事。
父老合掌言,子文姓陳氏。
起家本儒生,疇昔樂賑施。
憶昨艱食時,巨室爭謀利。
米斗三日餘,獨收七十二。
三都數千口,受彼更生惠。
開庫質敝衣,假此賙貧匱。
取本不取息,所活豈勝計。
我曹非此翁,久作溝中胔。
吁嗟薄俗中,乃有此高義。
吾邦賢使君,愛民均幼稚。
一聞平糶家,褒賞無不至。
或與旌門閭,或與錫金幣。
獨有穎川翁,寵光未之被。
故作行路謠,庶徹鈴齋邃。
且俾殖利徒,聞風默知愧。
並生穹壤間,與我皆同氣。
富者盍憐貧,有如兄恤弟。
惻隱仁之端,人人均有是。
頑然鐵石心,何異患風痺。
不仁而多財,聚易散亦易。
似有種德家,福祿可長世。
不聞眉山蘇,盛美光傳記。
賣田救年荒,生子為國器。
不見南浦毛,一惟利是嗜。
積穀幸年荒,生子遭黥隸。
天道極昭明,勿作幽遠視。
誰歟為斯謠,西山真隱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