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安石
盤互長干有絕陘,並包佳麗入江亭。
新霜浦漵綿綿淨,薄晚林巒往往青。
南上欲窮牛渚怪,北尋難忘草堂靈。
箯輿卻走垂楊陌,已戴寒雲一兩星。
作者:盛時泰
紺殿珠宮結駟行,登台共豁遠遊情。
林花雨霽雙峰出,雲木涼生一鳥鳴。
禁苑晡煙開樹色,秦淮春水長潮聲。
卻因楚使誇雲夢,愧作諸生賦帝京。
作者:張舜民
人看浴出如枯木,我自無心類死灰。
在處秋風吹鬢髮,不堪更上雨花台。
作者:盧壽老
輶車行曉快新游,更上雨花台上頭。
看不厭人渾是景,清無極處奈何秋。
地完龍虎堂堂立,江泊鯨鯢滾滾流。
一帶黃山是淮土,依然望弗見神州。
作者:貝瓊
六陵草沒迷東西,冬青花落陵上泥。
黑龍斷首作飲器,風雨空山魂夜啼。
當時直恐金棺腐,鑿石通泉下深固。
一聲白雁度江來,寶氣竟逐妖僧去。
金屋猶思宮女侍,玉衣無復祠宮護。
可憐持比月氏王,寧飼烏鳶及狐兔。
真人欻見起江東,鐵馬九月逾崆峒。
百年枯骨卻南返,雨花台下開幽宮。
流螢夜飛石虎殿,江頭白塔今不見。
人間萬事安可知,杜宇聲中淚如霰。
作者:陳獨秀
貪夫濟濟盈朝右,英俊彫殘國脈衰。
孕婦嬰兒甘並命,血腥吹滿雨花台。
作者:羅必元
蕭帝傾心向佛家,謾言天女墜天花。
蘆僧一葉橫江去,回首梁園日腳斜。
作者:林鴻
君不見秦淮水流東到海,淮邊獨樹如車蓋。
九月微霜赤葉干,枯枝颯颯鳴天籟。
枝上啼鴉散曙煙,枝頭殘照咽寒蟬。
離人留飲停車騎,俠客相逢掛馬鞭。
南國高僧從此去,駐錫雨花台下路。
一飯淮邊洗缽時,六時宴坐祗園樹。
野鶴孤雲任去還,禪心不道別離難。
山中亦有長松樹,待爾青青共歲寒。
作者:蘇泂
雨花台下百花香,駐馬坡前百草長。
若還谷熟人民樂,依舊風流好建康。
作者:王質
氣佳哉、煙紫石頭城,雲碧雨花台。想東山前後,望春樹綠,看晚潮回。自古英雄豪傑,無不待時來。擁鼻微吟處,山靜花開。商皓亦常如此,羨蒼生皆有,瞻望之懷。但淝河洛澗,此事偶然諧。疑是彼、八公草木,得神明、相亮不相猜。西州淚、千年猶濕,回望興哀。
作者:湯顯祖
冉冉春雲陰,鬱鬱晴光瑩。
取次踏青行,發越懷春興。
拚知天女後,如逢雨花剩。
宜笑入香台,含顰出幽徑。
徙倚極煙霄,徘徊整花勝。
隨態驚蝶起,思逐流鶯凝。
美目乍延盼,弱腰安可憑。
朝日望猶鮮,春風語難定。
拎翠豈無期,芳華殊有贈。
持向慧香前,為許心期證。
如何違玉纓,沈情擊金磬。
作者:錢秉鐙
秋山無樹故崚嶒,幾度支筇未忍登。
荒路行愁逢牧馬,舊交老漸變高僧。
鐘樓自吼南朝寺,佛塔還燃半夜燈。
莫向雨花台北望,寒雲黯淡是鍾陵。
作者:柳應芳
郭外香台勝日登,天花曾現六朝僧。
宜春猶載屠蘇酒,不夜先觀太乙燈。
柳上輕煙吹作雨,梅前殘雪積成冰。
舊遊更向新年感,草色青青似杜陵。
作者:李蓘
休衙松日高,出郭溪風送。
蘭棹漾晴波,花林暖香夢。
輕雲蕩我胸,萬象可撫弄。
綠竹搖崇丘,青煙發巖洞。
據險把金樽,悅此山鳥哢。
翩翩遠帆回,稍稍疏鍾動。
良會不可常,歸鞍且遲控。
作者:賀鑄
迢迢朱雀航,飛蓋共淩越。
東風石子岡,芳草微徑絕。
生公法堂在,清夜貯明月。
回認城郭游,春華爛晴雪。
長煙動江隩,微雲泊山脅。
連檣去遲回,白鳥屢明滅。
江山信清麗,人物久銷歇。
戍堡定荒涼,投身計何拙。
塵衫與汗馬,端為老生設。
李侯朱門俊,許與盡時哲。
俛首就微班,剛腸頗摧折。
人生特眠飯,似是此身切。
歲晚賦歸田,非君復誰結。
作者:唐仲友
促膝紅爐擁肉圍,淺斟竹葉介繁禧。
明年雪裡人應健,醉客詩成語益奇。
戲掬巧爭肌玉瑩,快餐不省鬢絲垂。
歸來鼻息春雷動,晴日三竿總未知。
作者:楊萬里
淮山腳下大江橫,御柳梢頭絳闕明。
覽盡山川更城郭,雨花台上太奇生。
作者:高啟
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
鍾山如龍獨西上,欲破巨浪乘長風。
江山相雄不相讓,形勝爭誇天下壯。
秦皇空此瘞黃金,佳氣蔥蔥至今王。
我懷鬱塞何由開,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覺蒼茫萬古意,遠自荒煙落日之中來!
石頭城下濤聲怒,武騎千群誰敢渡?
黃旗入洛竟何祥,鐵鎖橫江未為固。
前三國,後六朝,草生官闕何蕭蕭。
英雄乘時務割據,幾度戰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聖人起南國,禍亂初平事休息。
從今四海永為家,不用長江限南北。
作者:周弼
細蘚柔莎瑣舊堆,昔年曾見異僧回。
如何天上飛靈雨,不為人間洗劫灰。
江接潮頭諸脈應,地連崗勢一支來。
只今不假虛無事,別是春風歌舞台。
作者:乾隆
據阜高台俯井閭,講經因以得名諸?
維摩已是為糟粕,梁武真成拾唾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