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之道
龍舒富山水,白雲又其角。
七峰互迴環,仰見天一握。
古木森建幢,蒼籐大張幄。
初疑翠黛掃,頗類青玉琢。
飛泉何處來,其勢自天落。
舂撞吼雷霆,激射紛雪雹。
田家承下游,伐石競耕鑿。
搖風麥初齊,泛水秧尚弱。
況若桃花源,誤入不容卻。
況有古道場,碧瓦照丹雘。
樓台鎖煙霞,松杉聚猿鶴。
我來孟夏初,征衫汗如濯。
行行不知勞,梯雲上青廓。
入門寂無人,幽鳥自相樂。
登堂趙州出,此意亦不惡。
徐徐叩其端,善巧萬金藥。
鎖除愛慾惱,澡浣塵土濁。
山神似相留,入夜雨還作。
明朝出山去,欲去更盤礡。
何當賦歸來,寄傲酬素約。
作者:方回
霜淨天空心共遠,一縷游絲無可剪。
欲識人間真道人,眼近紅塵念頭轉。
歷歷落落一禿翁,取數過多邴曼容。
從今教子為牧童,豈復敢望銘鼎鐘。
閒朋冷友時相聚,方寸不無暗合處。
谷神玄牝要深知,釣竿須拂珊瑚樹。
作者:李端
高僧無跡本難尋,更得禪行去轉深。青草湖中看五老,
白雲山上宿雙林。月明潭色澄空性,夜靜猿聲證道心。
更說謝公南座好,煙蘿到地幾重陰。
作者:孫蕡
白雲山下春光早,少年冶遊風景好。
載酒秦陀避暑宮,踏青劉呼鸞道。
木棉花落鷓鴣啼,朝漢台前日未西。
歌罷美人簪茉莉,飲闌稚子唱銅鞮。
繁華往似東流水,昔時少年今老矣。
荔子楊梅幾度紅,柴門寂寂秋風裡。
作者:賀鑄
曾見君家亭上碑,東望風月動閒思。
昔無卜築如相待,今遂登臨是不期。
萬頃白雲山缺處,一庭黃葉雨來時。
許昌應負重泉恨,當日陽春枉賦詩。
作者:李昴英
羅浮禽五色,創見此山椒。
錦羽嬉同墜,鐵冠遷最喬。
疑隨仙雙過,喜趁白雲招。
貴客非關我,勞渠千里遙。
作者:毛澤東
白雲山頭雲欲立,
白雲山下呼聲急,
枯木朽株齊努力。
槍林逼,
飛將軍自重霄入。
七百里驅十五日,
贛水蒼茫閩山碧,
橫掃千軍如卷席。
有人泣,
為營步步嗟何及!
作者:王冕
歸來訪田里,轉首憶關河。
黃葉階前滿,白雲山上多。
人情空爛漫,世事盡差訛。
親愛子孫輩,愁予兩□皤。
作者:張融
白雲山上盡,清風松下歇。
欲識離人悲,孤颱風明月。
作者:王安石
白雲山頂病禪師,昔日公卿各贈詩。
行盡四方年八十,卻歸荒寺有誰知。
作者:程公許
秋風慄憀宋玉宅,湍波磕湧三閭祠。
行人莫蚩我邦陋,離騷千古芳菲菲。
使君玉立筍班上,得州如斗不薄之。
冠峨切雲佩陸離,欲與二了論襟期。
官居彷彿蓬島似,翠霧白雲山四圍。
向來專懷須巖壑,愛此線溜來逶迤。
搜巖剔藪作幽事,便有一派銀河垂。
釀泉為酒旨且冽,環滁之樂同一時。
有時痛飲挾騷讀,聲和泉石含余悽。
天涯有客倦行李,雲間小隊來追隨。
窺公心源瑩澄澈,亦如此水涅不緇。
裡無追胥關薄征,峽山今是春台熙。
邦人恐公日邊在,誰卹我老字我蚩。
何人勒銘泉上石,後千萬年甘棠詩。
作者:趙鞏
半生心事澹悠悠,應樂高臥白雲稠。
青山影裡春酲解,黃雀聲中午夢休。
好景隨處堪行樂,浮世何人免得愁。
作者:洪皓
天際正英英,排雲忽上升。
蒼梧何處出,岱岳自封興。
但見奇峰聳,寧知嘉氣凝。
秋風殊未起,鐵用遽飛騰。
作者:杜荀鶴
驅馳岐路共營營,只為人間利與名。紅杏園中終擬醉,
白雲山下懶歸耕。題橋每念相如志,佩印當期季子榮。
謾道強親堪倚賴,到頭須是有前程。
作者:陳願
乞得雨初霽,登臨一解顏。
自攜斑竹枝,來對白雲山。
月色朦朧裡,溪聲遠近間。
相留且盤礡,莫惜夜深還。
作者:呂溫
牆下長安道,囂塵咫尺間。久牽身外役,暫得病中閒。
背喜朝陽滿,心憐暮鳥還。吾廬在何處,南有白雲山。
作者:程文海
玉漏遲遲高閣報。枝上梅花春又透。紅雲宮闕白雲山,人盡道。如君少。江北江南行處好。試聽陽春歌楚調。調鼎勳名都做了。人生七十古來稀,仁且壽。誰能到。有酒滿斟南極老。本。但本變有不少脫誤處,則用景元本校補。
作者:潘翥
人中儀表黃東阿,華詞藻辯如懸河。
秋波千頃撓不濁,但覺四坐春風和。
早年通籍絲綸閣,詔選儒臣拯民瘼。
百里柯亭棲鳳鸞,一麾古鄆翔雕鶚。
交陳百務情非愆,偶蹶霜蹄眾所憐。
歸來倅領文翁鐸,回首傷心叔夜弦。
朝夜開卷披光彩,一似驪珠照滄海。
弟子誰為宋玉招,故人獨有山公在。
愁來翹首悵東津,海水潺潺海上昏。
惟有白雲山萬疊,百年從此憶清塵。
作者:釋曇華
龐居士悟心於馬駒下,裴相國得大用於黃櫱棒頭。
雖相去數百年間,其金聲玉振聯環不斷。
彼時有此二大老光明烜赫,此時有宗古先生仁義禮信。
根於心而能此心確然履踐,佛祖大解脫門誠不讓耳。
白雲山月未足為齊,寒檜青松堪同大節。
作者:方回
意所欲往路無遠,暖韭早梅政堪剪。
相逢不少酒一杯,大勝能成丹九轉。
爭席者誰斯薪翁,何至帖奉魚軍容。
我一山僕君一童,亦無蛾眉間歌鐘。
忽如雲散倏萍聚,無何有鄉是歸處。
寄聲為謝黃面仙,焉用七重圍寶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