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賀鑄
隔岸東西州,清川拍岸流。
但聞竹枝曲,不見青翰舟。
作者:項安世
落魂劉郎住藕池,湖南湖北竹枝詞。
風流故有諸孫句,絕妙都如幼婦碑。
玉斗歌成微醉後,銀河曲就淺寒時。
文章自倚兼餘體,不分人來只看詩。
作者:王彥泓
腰身十七正嬌慵,珠鳳鞋幫一捻紅。
不奈小橋春露滑,阿娘扶過石欄東。
作者:李思衍
十里珠簾一半垂,楊州風物最宜詩。
平山倚檻歐陽子,明月吹簫杜牧之。
吟筆新添梅鼎手,歌樓爭覓竹枝詞。
濡毫願逐奚奴後,描盡春風芍葯枝。
作者:錢應庚
折闌難寄遠,渺汀蒲,煙思共依依。甚簷花聽斷,騷章歌罷,此意誰知。滿眼孤村流水,腸斷去年時。過了端陽日,重問歸期。同是天涯羈旅,歎湘靈鼓瑟,笑我全非。九江風雨外,有客淡忘歸。正目渺、騫情愁予,又吳潮、吹上竹枝詞。西窗夜,待剪燈深坐,卻話相思。
作者:王逢
石筏橫津蛟莫窺,近山張弩或眠旗。
儂作神衫與神女,祈水祈風郎不知。
作者:王易簡
庭草春遲,汀蘋香老,數聲珮悄蒼玉。年晚江空,天寒日暮,壯懷聊寄幽獨。倦游多感,更西北、高樓送目。佳人不見,慷慨悲歌,夕陽喬木。紫霞洞窅雲深,裊裊餘香,鳳簫誰續。桃花賦在,竹枝詞遠,此恨年年相觸。翠箋芳字,謾重盛當時顧曲。因君凝佇,依約吳山,半痕蛾綠。
作者:朱靜庵
橫塘秋老藕花殘,兩兩吳姬蕩槳還。
驚起鴛鴦不成浴,翩翩飛過白絺灘。
作者:浦源
紅漆車兒駕白羊,吳鹽空灑竹枝香。
不知羊角如心曲,才聽車輪欲斷腸。
作者:黃庭堅
塞上柳枝且莫歌,夔州竹枝奈愁何。
虛心相待莫相誤,歲寒望君一來過。
作者:袁宏道
武溪蔥翠獨稱梁,正望黃山一點蒼。
三日風頭兩日雨,謝公昨夜拜梁王。
作者:梁啟超
綠陰陰處打檳榔,蘸得蒟醬待勸郎。
願郎到口莫嫌澀,個中甘苦郎細嘗。
作者:楊慎
巫山花已紅,楚水波新綠。
兩兩浣紗人,照影斗妝束。
笑問《竹枝詞》,何如《採蓮曲》?
作者:顧彧
太湖東來滄海西,四十二灣江漸低。
源頭受得浙間水,不放渾潮淤作泥。
作者:項安世
六歌漁父壽詩聲,一聲聲帶竹枝情。
大枝千歲不改色,小枝孫子滿林生。
作者:曹勳
好在曾夫子,寧知晤語期。
倚毗離楚日,鼓吹入夔時。
赤甲薰風近,黃堂淑景遲。
相望邈坤軸,空詠竹枝詞。
作者:吳鼎芳
南濠有客寄書還,夫婿黃柑已趁錢。
幾日不來湖上棹,休教重上贛州船。
作者:沈明臣
越江春水綠如羅,雙女祠前發棹歌。
大宅北郊橫鮑守,野橋南渡接陳婆。
作者:方文
自昔旃裘與酪漿,而今啜茗又焚香。
雄心盡向蛾眉老,爭肯捐軀入戰常
作者:楊維楨
荻芽抽筍楝花開,不見河豚石首來。
早起腥風滿城市,郎從海口販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