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釋道寧
趙州老漢,大似因風吹火,
順水颺帆,擊碎斯關。
塵中物外,凡則全凡,
聖則全聖。若能如是解,
通達事理竟。其或涯際未分,
路逢死蛇莫打殺,沒底籃子盛將歸。
作者:釋道寧
真不掩偽,曲不藏直。
句裡明人,言中辨的。
處處總持,頭頭彌勒。
擬議思量,當門荊棘。
作者:吳芾
三月三十日,春去人盡惜。
我獨惜春多,欲留春不得。
憶昨仕行都,亦屢逢春色。
王事多鞅掌,常苦無暇隙。
擔上看桃李,負春長歎息。
每欲早歸田,恨不生羽翼。
及至今得歸,亦復少歡適。
平生無室廬,方且事工役。
老妻病累年,年來覺轉劇。
百事總關心,十日九不懌。
把酒對東風,一春能幾夕。
因念夢幻軀,處世不滿百。
今日六十三,已是桑榆迫。
縱使到七十,能得幾年客。
幸春有舊好,一笑常莫逆。
今既捨我歸,動是經年隔。
聊復倒離樽,與春話胸臆。
我方葺園亭,隨分足泉石。
準擬共東君,著此幾兩屐。
丁寧春早回,莫使常相憶。
今宵已拼醉,坐待東方白。
明旦各分飛,斷腸芳草碧。
作者:釋道寧
未透祖師關,時光如箭急。
白髮皓然生,新年又五日。
作者:釋道寧
萬里無雲,長天一色。
不落古今,那該彼此。
要津把斷,風骨旋生。
設使靈山密付,謾說拈華少室,
親傳徒誇得髓。師子窟中無異獸,
象王行處絕狐蹤。
作者:杜審言
紅粉青娥映楚雲,桃花馬上石榴裙。
羅敷獨向東方去,謾學他家作使君。
第六十三卷
作者:釋道寧
大家東咬西咬,忽然咬著一個。
始知是處綠楊堪繫馬,家家門庭透長安。
坐斷千聖舌頭,露出平生光彩。
莫嫌冷淡無滋味,一飽能忘萬劫饑。
作者:釋道寧
要行更行,要住即祝
翻身踏破太虛空,推倒妙峰無影樹。
古佛位中留不住,夜來和雨宿寒溪。
作者:釋道寧
漏洩春消息,梅花遍界開。
千峰無異色,平地絕纖埃。
莫謂白牛無覓處,普賢招手待君來。
急回首,不須猜,
乾坤都一片,何用更徘徊。
作者:釋道寧
禪人莫莽鹵,二月又初五。
透徹祖師關,一句該今古。
春色無高下,園林花木紅。
總持門大啟,何處覓圓通。
休問迷逢達磨,須知垂手塵中。
踏翻厚地,刺破虛空。
人天榜樣,佛祖家風。
敢與龍王斗富,自他兼濟何窮。
翻身不露跡,直上妙高峰。
渠無面目,三界為家。
解把過頭杖,逢春點異花。
作者:釋道寧
時光迅速,不與人期。
剎那異世,早見歲除。
未明心地,難免狐疑。
設使問似百川競注,答如大海吞流,
古佛堂中,都用不著。
作者:釋道寧
秋日耀長空,秋江浸虛碧。
傷嗟門外人,處處尋彌勒。
驀路忽抬頭,相逢不相識。
剪盡霜前竹,臨谿不化龍。
作者:釋道寧
大道無私,遇緣展縮。
年年四月,今朝普請,
方來禁足。寒山嚲袖舞三台,
拾得橫琴彈一曲。一二三,
四五六。夏雨布長空,
清聲發幽谷。直饒不墮宮商,
也是強生節目。爭如野外農夫,
擊壤高歌鼓腹,不學禪律威儀,
免見蠟人隨逐。丹鳳不棲無影樹,
直透煙霄意自殊。
作者:釋道寧
靈山顧視,迦葉親聞。
白藕峰前,盧公契旨。
直饒鍼芥相投,未免隨波逐浪。
俱成勝負,猶涉驅馳。
爭似青天為幕,夜月為鉤,
臥籐蘿下,塊石枕頭。
踏得故關田地穩,不風流處也風流。
作者:釋道寧
空王門下,法令當行。
列局分司,利生為務。
無明海內,駕起慈舟。
入我山中,盛栽忍草。
伶俜遊子,誘引還家。
直指衣中,久懷至寶。
獲解脫道,證本圓常。
報佛深恩,方名垂手。
不傷風化,物義兩全。
金殿玉堂留不住,披毛戴角又重來。
作者:釋德輝
一生無利亦無名,圓頂方袍自在行。
道念只從心上起,禪機俱向舌根生。
百千萬劫假非假,六十三年真不真。
今向無名叢內去,不遺一物在南屏。
作者:邵雍
人壽百年間,其間多少難。
予今六十三,何止於一半。
骨瘦固非清,發白豈謂算。
便化不為夭,況且粗康劍
作者:釋道寧
滂沱天際雨,嘹亮寺亭鐘。
耳目不到處,翻憐面壁翁。
作者:白居易
君應怪我朝朝飲,不說向君君不知。
身上幸無疼痛處,甕頭正是撇嘗時。
劉妻勸諫夫休醉,王侄分疏叔不癡。
六十三翁頭雪白,假如醒黠欲何為?
作者:曾豐
維堯則天,與天同大。
俯視九州,細於一芥。
挈以畀舜,超然自邁。
維舜則堯,與堯同高。
俯視四海,細於一毫。
挈以畀禹,熙然自陶。
堯舜之禪,允矣嘉躅。
若稽厥齡,或髦攸趣。
洪惟高宗,才五十六。
遽行堯事,有斷於獨。
洪惟壽皇,才六十三。
遽行舜事,不謀於僉。
未倦於勤,先養其恬。
功成身退,道與天參。
聖人視天,遞進遞退。
進退俱休,堯逐個之運。
於赫兩朝,德宏業峻。
銖較寸量,寧啻堯舜。
堯七十六,治水雲初。
咨岳試鯀,不遑寧居。
高宗時則,斯慶壽余。
久與道息,心實若虛。
舜六十三,即真雲始。
咨岳相禹,不遑寧止。
壽皇時則,斯巽位已。
新與道休,心豁若洗。
凡退政幾,等與大徽。
此退之蚤,彼退之遲。
遲容可及,蚤孰逾斯。
凡傳國璽,等謂大媺。
彼傳之賢,此傳之子。
賢容可求,子孰獲只。
傳子若賢,一出於天。
天固與子,尤人所便。
便而遂者,榮具慶全。
退蚤若遲,一關於數。
數固與蚤,尤人所慕。
慕而得之,榮全慶具。
蚤於堯舜,三十三年。
獨不一後,獨不一先。
兩朝吻合,時乃自然。
舜後於堯,七歲而禪。
胡為爾稽,匪有攸戀。
不欲與堯,匹休齊善。
壽皇禪意,蓋與舜俱。
所後七年,匪跡是拘,
不期而同,自然之符。
高宗禪時,久暘忽雨。
雨應雲何,恩洽以溥。
壽皇禪時,久雨忽暘。
暘應雲何,德輝以光。
得天之應,誕彰孔盛。
新皇丕承,合為三聖。
用牲於廟,靡靈弗歆。
式昭新皇,上合天心。
決政於堂,靡弗弗暢。
式昭新皇,下符人望。
天人同歸,欲逃莫從。
雖父傳子,亶為至公。
漢唐豈無,揖遜之主。
非出本心,未為盛舉。
猗三聖君,真堯舜禹。
三聖一家,累洽重華。
前未之有,後無以加。
小臣獻頌,大而非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