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回
木落雨淅瀝,燈昏鼠窺覦。
早臥定不寐,魯經略卷舒。
共姬一婦人,葬與嫁之初。
四十三年間,九見褒筆書。
傅母夜闕一,甘就焚如枯。
表此以愧彼,有軀不如無。
西子沼人國,改事遨五湖。
嗟嗟東昏侯,猶不失玉奴。
作者:佚名
太任徽音,太姒是嗣。
則百斯男,周室以熾。
天子萬年,受茲女士。
如姒事任,從以子孫。
作者:佚名
款承祗事,時惟肅雍。
跪奉冊炷,陳於法宮。
以俯以仰,有德有容。
明神介之,福祿來崇。
作者:白居易
白日下駸駸,青天高浩浩。人生在其中,適時即為好。
勞我以少壯,息我以衰老。順之多吉壽,違之或凶夭。
我初五十八,息老雖非早。一閒十三年,所得亦不少。
況加祿仕後,衣食常溫飽。又從風疾來,女嫁男婚了。
胸中一無事,浩氣凝襟抱。飄若雲信風,樂於魚在藻。
桑榆坐已暮,鐘漏行將曉。皤然七十翁,亦足稱壽考。
筋骸本非實,一束芭蕉草。眷屬偶相依,一夕同棲鳥。
去何有顧戀,住亦無憂惱。生死尚復然,其餘安足道。
是故臨老心,冥然合玄造。
作者:梅堯臣
園林多高樛,園卉多芳柔。
紅紫經幾春,青枯經幾秋。
我至每懷浮觴之卿翁,但見浮觴之水汨汨流。
水流日夜曾未休,高門世世生賢侯。
不比平泉碑缺花木記,又非家鴟嘯鳳皇樓。
洛陽城中亦有園與宅,常同歐陽翰林攜酒游。
竹閒池館遺翠羽,戶外楊柳系紫騮。
今嗟齒似舊作博士,嘉趣只與心相仇。
強騎瘦馬往城北,二十三年如轉頭。
歸來作此辭,且應主人求。
作者:佚名
鏤蒼玉兮,盛德載揚。
鑄南金兮,作鎮椒房。
虔受賜兮,有燁有光。
宜室家兮,朱芾斯皇。
作者:陸游
四十三年夢,今朝又喚回。
平橋穿小市,細雨壓輕埃。
老喜詩情在,慵愁史課催。
時時還自笑,白首接鄒枚。
作者:陸游
採得黃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閟幽香;喚回四十三年夢,燈暗無人說斷腸。
作者:杜牧
青梅雨中熟,檣倚酒旗邊。
故國殘春夢,孤舟一褐眠。
搖搖遠堤柳,暗暗十程煙。
南奏鍾陵道,無因似昔年。
作者:李曾伯
六十三年憂患鄉,人言晚景尚悠長。
不知氣鬱致痰厥,忽爾異證生微茫。
操修弗遂仁者壽,治療倍費醫之良。
今將累日未痊癒,自知不善貽天殃。
頭目昏眩不能動,偃然一榻殊彷徨。
光搖兩目皎無寐,汗流四體痛欲僵。
縱然未即致幻化,惟恐廢棄難安強。
人生修短固定數,不必以此縈吾腸。
枝披葉殞待風寒,根本弗固安能當。
平生蹤跡等一夢,未必可保風燈光。
兒女滿前無雇戀,家山何許莫思量。
是非得失一勾斷,萬事盡付之遺忘。
寧神定慮聽造物,到此收拾甘歸藏。
門前風月正清朗,符到即去庸何傷。
作者:白居易
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
水國多台榭,吳風尚管弦。每家皆有酒,無處不過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鄉俱老矣,東望共依然。
洛下麥秋月,江南梅雨天。齊雲樓上事,已上十三年。
作者:項安世
東來復西去,卻數十三年。
三過丹陽縣,俱乘萬里船。
半生行役裡,兩鬢客愁邊。
屬玉滄波上,清標倍炯然。
作者:劉辰翁
何處從頭說。但傾尊、淋漓醉墨,疏疏密密。看取兩輪東西者,也是樊籠中物。這光景、年來都別。白髮道人隆中像,笑相逢、對擁爐邊雪。又過了,上元節。紙窗旋補寒穿穴。柳黏窗、青青過雨,勸君休折。睡不成酣酒先醒,花底東風又別。夜復夜、吟魂飛越。典卻西湖東湖住,十三年不出今朝出。容易得,二三月。
作者:陽景春
五十三年墮鬢魂,一朝埋玉骨方溫。
作者:徐經孫
客問矩山老,何事得優遊。追數平生出處,為客賦歌頭。三十五時僥倖,四十三年仕宦,七十□歸休。頂踵皆君賜,天地德難酬。書數冊,棋兩局,酒三甌。此是日中受用,誰劣又誰優。寒則擁爐曝背,暖則尋花問柳,乘興狎沙鷗。知足又知止,客亦許之不。
作者:陸游
三十三年舉眼非,錦江樂事祗成悲。
溪頭忽見梅花發,恰似青羊宮裡時。
作者:孫應時
壁字塵埃四十年,滿堂還喜會群賢。
是非不用論今昨,禮樂從知有後先。
酒外山川如動色,詩成金石迭相宣。
分陽令尹強人意,鄉飲彬彬更可傳。
作者:佚名
天子當陽,群工就列。
冊寶既陳,鐘鼓德設。
上公奉事,容莊心協。
克相盛禮,光昭玉牒。
作者:劉辰翁
七十三年矣。記小人、四百四十,五番甲子。看到蓬萊水清淺,休說樹猶日如此。但夢夢、昨非今是。一曲尊前離鸞操,撫銅仙、清淚如鉛水。歌未斷,我先醉。新來畫得耆英似。似灞橋、風雪吟肩,水仙梅弟。里巷依稀靈光在,飛過劫灰如洗。笑少伴、烏衣餘幾。老子平生何曾默,暮年詩、句句皆成史。個亥字,甲申起。
作者:無名氏
九九乾坤已定,清明節後開花。米田天下亂如麻。直待龍蛇繼馬。依舊中華福地,古月一陣還家。當初指望甕生涯。死在西江月下。記之如此,未如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