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孟浩然
我行適諸越,夢寐懷所歡。
久負獨往願,今來恣游盤。
台嶺踐嶝石,耶溪溯林湍。2
捨舟入香界,登閣憩旃檀。3
晴山秦望近,春水鏡湖寬。4
遠懷佇應接,卑位徒勞安。5
白雲日夕滯,滄海去來觀。6
故國眇天末,良朋在朝端。7
遲爾同攜手,何時方掛冠?8
作者:張籍
寒山白雲裡,法侶自招攜。竹徑通城下,松門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作武陵迷。彷彿遙看處,秋風是會稽。
作者:陶望齡
夏首新熱葉氣蒸,細路危橋得幽悄。
榿樹成林已快人,況有鳴泉覆深篠。
松髯石發雅能淨,竹稚鳥雛憐最校
何時一床臥僧閣,飽聽凌晨醒來鳥。¤
作者:張可久
林深藏卻雲門寺,回首若耶溪。*蘿人去,蓬萊山在,老樹荒碑。神仙何處,燒丹傍井,試墨臨池。荷花十里,清風鑒水,明月天衣。
作者:趙諴
竟夕雨聲寒,黎明日氣暄。
峰巒添積潤,谿澗漲新痕。
鐘鼓連三寺,杉松共一村。
不須游賞遍,麗句滿清軒。
作者:白居易
昨夜有風雨,雲奔天地合。
龍吟古石樓,虎嘯層巖閣。
幽意未盡懷,更行三五匝。
作者:陸游
憶昔公來一束書,蕭然不復畜僮奴。
浮雲每歎成蒼狗,空谷誰能縶白駒?才氣沙麈埋巨闕,文章林壑吼於菟。
旅墳三尺雲門寺,又見離離長綠蕪。
作者:宋之問
雲門若邪裡,泛鷁路才通。夤緣綠筱岸,遂得青蓮宮。
天香眾壑滿,夜梵前山空。漾漾潭際月,飀飀杉上風。
茲焉多嘉遁,數子今莫同。鳳歸慨處士,鹿化聞仙公。
樵路鄭州北,舉井阿巖東。永夜豈雲寐,曙華忽蔥蘢。
谷鳥囀尚澀,源桃驚未紅。再來期春暮,當造林端窮。
庶幾蹤謝客,開山投剡中。
作者:劉得仁
上方僧又起,清磬出林初。吟苦曉燈暗,露零秋草疏。
舊山多夢到,流水送愁余。寄寺欲經歲,慚無親故書。
作者:陸游
湖海還朝白髮生,嬾隨年少事聲名。
極知憂國人誰及,細看無心語自平。
歸訪鄉人忘位重,乍辭言責覺身輕。
籃輿避暑雲門寺,應過幽居聽水聲。
作者:孟浩然
謂予獨迷方,逢子亦在野。
結交指松柏,問法尋蘭若。
小溪劣容舟,怪石屢驚馬。
所居最幽絕,所住皆靜者。
雲簇興座隅,天空落階下。
上人亦何聞,塵念都已捨。
四禪合真如,一切是虛假。
願承甘露潤,喜得惠風灑。
依止托山門,誰能效丘也。
作者:王銍
青山春又到,白髮策烏籐。
已是他鄉客,還同寄住僧,
瘦松黏凍雪,流水帶寒冰。
更覺蒼崖路,雲深不可登。
作者:孫逖
香閣東山下,煙花象外幽。
懸燈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畫壁餘鴻雁,紗窗宿鬥牛。
更疑天路近,夢與白雲遊。
作者:王冕
十年不到雲門寺,忽見若耶溪上山。
落葉不隨流水去,長松只在白雲間。
當年王謝已寂寞,終古林泉更往還。
所喜二靈多道氣,扶藜時復叩紫關。
作者:釋智仁
秦峰千古寺,豈易得躋攀。
一夢幾回到,片心長此間。
溪光涵石壁,秋色露松關。
靜室孤禪後,寒鍾夜滿山。
作者:陶望齡
結葉垂花老榿臥,四山無風午剛挫。
扳花蔭葉橋畔涼,葛屨生衣安穩坐。
田家初飽麥上場,溪雨新過水推磨。
林間起步余睡清,青梅滿槃雀卵大。¤
作者:皎然
越山千萬雲門絕,西僧貌古還名月。
清朝掃石行道歸,林下眠禪看松雪。
作者:吳奎
雲門入雲深,樹密山轉幽。
谿亭脩竹裡,激激玉泉流,
仁智所遐想,古今為勝游。
我乘休沐至,窮覽殊難周。
金碧樓殿午,寒香松桂秋。
清風動高興,飄越不可收。
禪師索題詩,捉筆事冥搜。
欲速馳思遠,頃刻歷九州。
象外有真物,惝怳難為求。
徒形陳熟言,羞澀為爾留。
作者:牟巘五
澈師何處覓遺蹤,坐聽雲門寺裡鐘。
正自年來苦行腳,個中元自有千峰。
作者:林鴻
龍宮臨水國,鳥道入煙蘿。
海曠知天盡,山空見月多。
鶴歸僧自老,松偃客重過。
便欲依禪寂,塵纓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