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松
憶昔同游紫閣雲,別來三十二回春。
白頭相見雙林下,猶是清朝未退人。
作者:陳淳
學問思辨者,於中瑩且精。
欲實據而有,要在篤於行。
作者:張淮
赤玉盤高還捧日,紫霓裳薄不留塵。
長繩可系西飛日,簫鼓還娛不夜春。
作者:釋印肅
扁鵲盧醫速退邊,大家飽吃普庵圓。
解冤釋結消諸病,感應無方不用錢。
作者:白居易
朝吊李家孤,暮問崔家疾。
[時李十一侍郎諸子尚居憂,崔二十二員外三年臥玻]
回馬獨歸來,低眉心鬱鬱。
平生所善者,多不過六七。
如何十年間,零落三無一。
劉曾夢中見,元向花前失。
[劉三十二校書沒後,嘗夢見之,元八少尹,今春櫻桃
花時長逝)。]
漸老與誰游,春城好風日。
作者:程公許
如來藏有大經卷,無古無今無成壞,
卷這可納一毫端,舒之彌綸於法界。
眾生與佛同受持,謂有定法便虛假。
祗園食飽洗缽坐,何曾有意一場話。
空生強起鑒太虛,立字安名為般若。
三十二相不可著,況有卵胎並濕化。
要知人與法俱空,何須到岸筏方捨。
雙林大士更周庶,來對蕭翁間拍報。
於今唱頌四十九,同此經傳四天下。
稽首後溪老尊宿,第一義諦最深解。
以宿誓願悲濟心,具堅固力清淨戒。
父子孫曾一道場,良窳精粗大爐冶。
綵衣堂上春融融,後先十日{奭斗}壽斝。
耆齡天為開九帙,後學心知宗大雅。
吾親千里勤劬,授我軸書字端楷。
金銀絢爛滿雲藍,是不誑語真語者。
鬼神秘護知幾年,持以壽翁翁勿詫。
願翁覺性日圓明,願翁眉壽備純蝦。
如金剛體不可壞,以大方便福朝野。
作者:釋印肅
黃金布地非為富,白玉橫街惹寇徒。
心地平堅塵不入,修羅萬仇手難摸。
作者:鄭胤驥
平生少年時,嬉游愛冬至。
癡兒三五群,狂縱無復忌。
爾來漸老大,遂覺情懷異。
不惜事業賒,不惜居諸費。
但每當良辰,畏債乃不啻。
雖頗亦聊浪,發興俱成偽。
之子遠行役,離愁紛已熾。
復當一陽初,相送發長喟。
娓娓所欲言,文序略已備。
茲者為此詩,姑以舒愁思。
每羨女妙年,今亦三十二。
蹇予慚潦倒,視子又加四。
中年易傷離,此不異人意。
況僕本恨人,對此更劬勩。
進取何所難,子行當試吏。
自顧非倫匹,別離從此始。
之子性耽奇,兼復愛氣類。
京師才賢藪,舊遊亦交臂。
知爾不寂寞,徒傷予憔悴。
子每從予言,畏途宜遠避。
卜築城市間,擾擾終為累。
匪族難可俱,矧乃骨不媚。
愧予不能從,交遊頗雜廁。
面目良可憎,相對都無致。
高言不敢出,鄙辭強擬議。
姑雲免世患,志意無乃陂。
辟如荊棘叢,轉輾因成刺。
以此為子憂,其次莫如醉。
當筵輒沉酣,念子能無愧。
買山以終隱,此語吾能記。
感子珍重意,臨歧聊相質。
天寒遠山靜,日暮長江駛。
泛泛水上影,遙遙徵人轡。
祖席已傷違,荒城愁復洎。
時有南來人,德音須勤寄。¤
作者:陳淳
兄長而弟幼,天屬之羽翼。
一言在有序,不可事私閱。
作者:釋明辯
馬祖非心非佛,直下更無窠窟。
今年樹上胡桃,勝似去年柑橘。
作者:陳淳
師者人之范,辨惑正吾疑。
苟不就有道,倀倀其何之。
作者:陳標
春官南院粉牆東,地色初分月色紅。文字一千重馬擁,
喜歡三十二人同。眼看魚變辭凡水,心逐鸚飛出瑞風。
莫怪雲泥從此別,總曾惆悵去年中。
作者:釋道生
古帆高掛入曹源,雷動風行海岳昏。
三十二峰親坐斷,一毛頭上定乾坤。
作者:邵亨貞
燈前兒女小團*。歲將闌。夜將殘。一度逢春,一度減朱顏。明日東風三十二,又添得,二毛侵,鬢底斑。世問世間行路難。身世閒。天地寬。往事往事恨未了,長恨儒冠。爆竹聲中,春又到柴關。一任黃塵門外擾,且留取,舊梅花,獨自看。
作者:陳淳
夫婦亦大端,乾男而坤女。
一言在有別,不可欲敗度。
作者:釋印肅
引領搬徒訪萬山,深明下手處艱難。
圓成滿目蓮宮現,風鐸聲清意自閒。
作者:晏殊
九衢風靜燭無煙,實馬香車往復還。
三十二天應降瑞,盡移星斗照人間。
作者:皮日休
亂峰四百三十二,欲問征君何處尋。紅翠數聲瑤室響,
真檀一炷石樓深。山都遣負沽來酒,樵客容看化後金。
從此謁師知不遠,求官先有葛洪心。
作者:釋印肅
生老病死苦相煎,唯我能知速棄捐。
十二明中常念佛,聞師一舉耳無邊。
作者:釋印肅
火出木燼灰煙滅,黑白無纖可作師。
喻若春風融臘雪,普令冷暖□偏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