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甫
客心驚暮序,賓雁下襄州。共賞重陽節,言尋戲馬游。
湖風秋戍柳,江雨暗山樓。且酌東籬菊,聊祛南國愁。
作者:釋紹曇
九月九,重陽節。
不向東籬賞菊花,只點茱萸茶一啜。
苦澀難嘗舌如{上絕下力},更吞栗棘蓬肝腸裂。
且道陶淵明,還曾知此味麼。
莫說莫說。
作者:白居易
病愛枕席涼,日高眠未輳
兄弟呼我起,今日重陽節。
起登西原望,懷抱同一豁。
移座就菊叢,糕酒前羅列。
雖無絲與管,歌笑隨情發。
白日未及傾,顏酡耳已熱。
酒酣四向望,六合何空闊。
天地自久長,斯人幾時活。
請看原下村,村人死不歇。
一村四十家,哭葬無虛月。
指此各相勉,良辰且歡悅。
作者:釋師範
去年不在家,虛過重陽節。
今年既在家,須要強施設。
淡水煮冬瓜,真個滋味別。
不知滋味者,卻似嚼生鐵。
作者:釋師範
昨日九月九,過了重陽節。
今日憶重陽,陞堂何可說。
擬欲問黃花,黃花雖有在東籬。
擬欲問白醪,白醪雖有非我知。
不如一時放下衲被幪頭,從教門外颼颼,
雨颼颼,幽州江品,
採石渡頭,三三兩兩釣漁舟。
作者:劉過
一山如龍來,起伏力不勝。
老夫跨其脊,半空欲飛騰。
尚念同遊人,一二東南朋。
稅駕為小留,木末朱欄憑。
遠水天共闊,秋風響饑鷹。
城郭千萬家,營壨相依憑。
年年重陽節,高處盡可登。
南樓與北榭,遊覽昔所曾。
插花楚觀上,醉舞僅所能。
驚倒地上人,白日看上升。
作者:呂巖
縱橫天際為閒客,時遇季秋重陽節。陰雲一布遍長空,
膏澤連綿滋萬物。因雨泥滑門不出,忽聞鄰舍語丹術。
試問鄰公可相傳,一言許肯更無難。數篇奇怪文入手,
一夜挑燈讀不了。曉來日早才看畢,不覺自醉如恍惚。
恍惚之中見有物,狀如日輪明突屼。自言便是丹砂精,
宜向鼎中烹凡質。凡質本來不化真,化真須得真中物。
不用鉛,不用汞,還丹須向爐中種。玄中之玄號真鉛,
及至用鉛還不用。或名龍,或名虎,或號嬰兒並奼女。
丹砂一粒名千般,一中有一為丹母。火莫燃,水莫凍,
修之煉之須珍重。直待虎嘯折顛峰,驪龍奪得玄珠弄。
龍吞玄寶忽升飛,飛龍被我捉來騎。一翥上朝歸碧落,
碧落廣闊無東西。無曉無夜無年月,無寒無暑無四時。
自從修到無為地,始覺奇之又怪之。
作者:劉子翬
青叢馥郁早抽芽,金蕊斕斑晚著花。
秋意祗應宜淡泊,化工可是惜鉛華。
輕煙細雨重陽節,曲檻疏籬五柳家。
暮醉朝吟供採摘,更憐寒蝶共生涯。
作者:張籍
南原相送處,秋水草還生。同作憶鄉客,如今分路行。
因誰寄歸信,漸遠問前程。明日重陽節,無人上古城。
作者:孟浩然
一作九月九日峴山寄張子容
北山白雲裡,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作者:王勃
九日重陽節,開門有菊花。不知來送酒,若個是陶家。
作者:宋伯仁
又近重陽節,傷心事可嗟。
塞鴻河洛志,籬菊古今花。
苦雨床俱漏,顛風扇莫遮。
漁舟如一葉,快活似儂家。
作者:宋庠
紀節符陽序,承恩出上蘭,
廚均堯脯膳,優集漢觴歡。
紫菊吹花酎,丹萸辟惡丸。
秋光浮翠帟,雜蘤珥華冠。
宮樹遙分柞,林苕且辨蘭。
神池翻瑞鵠,帝竹隱歌鸞。
煙闕雲中見,嚴城斗外看。
欲知人意悅。霏霧滿歸鞍。
作者:楊億
逆旅重陽節,窮秋萬里身。
金英浮酒盞,珠淚濕衣巾。
為客飄蓬遠,思家落葉頻。
祇應蝴蝶夢,夜夜得相親。
作者:樸隱禪師
舊日重陽節,唯尋面米春。
忽經時到眼,但覺老隨人。
白髮雖多難,黃華不厭貧。
登高本無意,蹤跡愧紅塵。¤
作者:劉滄
南泛孤舟景自饒,蒹葭汀浦晚蕭蕭。秋風漢水旅愁起,
寒木楚山歸思遙。獨夜猿聲和落葉,晴江月色帶回潮。
故園新過重陽節,黃菊滿籬應未凋。
作者:史鑄
粲粲秋香雨露葩,天教晚發賽諸花。
輕煙細雨重陽節,且盡芳樽戀物華。
作者:田錫
渭北居來似塞垣,三逢堯歷度寒暄。
家貧老幼思歸國,性僻交朋少及門。
天暖憶游沙苑寺,雪中會過洛河村。
流年又日重陽節,賞菊論詩酒一樽。
作者:孟浩然
北山白山裡,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作者:王昌齡
宇宙誰開闢,江山此郁盤。
登臨今古用,風俗歲時觀。
地理荊州分,天涯楚塞寬。
百城今刺史,華省舊郎官。
共美重陽節,俱懷落帽歡。
酒邀彭澤載,琴輟武城彈。
獻壽先浮菊,尋幽或藉蘭。
煙虹鋪藻翰,松竹掛衣冠。
叔子神猶在,山公興猶闌。
嘗聞騎馬醉,還向習池看。[一作孟浩然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