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覿
向逍遙物外, 造化工夫, 做成幽致。 杳靄壺天, 映滿空蒼翠。 聳秀峰巒, 媚春花木, 對玉階金砌。 方丈瀛洲, 非煙非霧, 恍移平地。 況值良辰, 宴游時候, 日永風和, 暮春天氣。 金母龜台, 傍碧桃陰裡。 地久天長, 父堯子舜, 燦綺羅佳會。 一部仙韶, 九重鸞仗, 年年同醉。
作者:錢起
幾年家絕壑, 滿徑種芳蘭。 帶石買松貴, 通溪漲水寬。 誦經連谷響, 吹律減雲寒。 誰謂桃源裡, 天書問考槃。 一從解蕙帶, 三入偶蟬冠。 今夕復何夕, 歸休尋舊歡。 片雲隔蒼翠, 春雨半林湍。 籐長穿松蓋, 花繁壓藥欄。 景深青眼下, 興絕彩毫端。 笑向同來客, 登龍此地難。
作者:韓玉
吳東清勝, 是吳山蒼翠, 吳江澄淥。 靈秀鍾人文物盛, 歷歷皆非凡俗。 而況君家, 風流遺世, 猶寄山陰曲。 繼承才業, 算來真是名族。 聊恁駐節重湖, 惠歌仁詠, 藹豐年圖錄。 行看登庸歸去後, 誰展高才相續。 壽日稱觴, 一杯千歲, 應見蟠桃熟。 祝君難老, 為君還更再祝。
作者:李群玉
龍髯鳳尾亂颼颼, 帶霧停風一畝秋。 待取滿庭蒼翠合, 酒尊書案閉門休。
作者:陸龜蒙
鏤楣消落濯春雨, 蒼翠無言空斷崖。 草碧未能忘帝女, 燕輕猶自識宮釵。 江山只有愁容在, 劍珮應和愧色埋。 賴在伍員騷思少, 吳王才免似荊懷。
作者:汪元量
金陵故都最好, 有朱樓迢遞。 嗟倦客、又此憑高, 檻外已少佳致。 更落盡梨花, 飛盡楊花, 春也成憔悴。 問青山、三國英雄, 六朝奇偉。 麥甸葵丘, 荒台敗壘。 鹿豕銜枯薺。 正朝打孤城, 寂寞斜陽影裡。 聽樓頭、哀笳怨角, 未把酒、愁心先醉。 漸夜深, 月滿秦淮, 煙籠寒水。 淒淒慘慘, 冷冷清清, 燈火渡頭市。 慨商女不知興廢。 隔江猶唱庭花, 餘音亹亹。 傷心千古, 淚痕如洗。 烏衣巷口青蕪路, 認依稀、王謝舊鄰里。 臨春結綺。 可憐紅粉成灰, 蕭索白楊風起。 因思疇昔, 鐵索千尋, 謾沈江底。 揮羽扇、障西塵, 便好角巾私第。 清談到底成何事。 回首新亭, 風景今如此。 楚囚對泣何時已。 歎人間、今古真兒戲。 東風歲歲還來, 吹入鍾山, 幾重蒼翠。
作者:秦觀
崇巒雨過碧瑤光。 花木遞幽香。 青冥杳靄無塵到, 比龍宮、分外清涼。 霽景一樓蒼翠。 薰風滿壑笙簧。 不妨終日此徜徉。 宇宙總俳場。 石邊試劍人何在, 但荒煙、蔓草迷茫。 好酹杯中芳酒, 少留樹杪斜陽。
作者:裴說
數竿蒼翠擬龍形, 峭拔須教此地生。 無限野花開不得, 半山寒色與春爭。
作者:陸龜蒙
可憐煙刺是青螺, 如到雙林誤禮多。 更憶早秋登北固, 海門蒼翠出晴波。
作者:賈島
剃髮鬢無雪, 去年三十三。 山過春草寺, 磬度落花潭。 得句才鄰約, 論宗意在南。 峰靈疑懶下, 蒼翠太虛參。
作者:賈島
綠竹臨詩酒, 嬋娟思不窮。 亂枝低積雪, 繁葉亞寒風。 蕭颯疑泉過, 縈迴有徑通。 侵庭根出土, 隔壁筍成叢。 疏影紗窗外, 清音寶瑟中。 捲簾終日看, 欹枕幾秋同。 萬頃歌王子, 千竿伴阮公。 露光憐片片, 雨潤愛濛濛。 嶰谷蠻湖北, 湘川灀水東。 何如軒檻側, 蒼翠裊長空。
作者:喻鳧
抱杖立溪口, 迎秋看塞門。 連山互蒼翠, 二水各清渾。 笛發孤煙戍, 鴉歸夕照村。 萋萋芳草色, 終是憶王孫。
作者:王昌齡
鳳凰所宿處, 月映孤桐寒。 槁葉零落盡, 空柯蒼翠殘。 虛心誰能見, 直影非無端。 響發調尚苦, 清商勞一彈。
作者:李胄
列植成均裡, 分行古廟前。 陰森非一日, 蒼翠自何年。 寒影煙霜暗, 晨光枝葉妍。 近簷陰更靜, 臨砌色相鮮。 每愧聞鐘磬, 多慚接豆籩。 更宜教胄子, 於此學貞堅。
作者:李中
排空蒼翠異, 輟棹看崔嵬。 一面雨初歇, 九峰雲正開。 當時思水石, 便欲上樓台。 隱去心難遂, 吟餘首懶回。 僧休傳紫閣, 屏歇寫天台。 中有忘機者, 逍遙不可陪。
作者:杜甫
行雲遞崇高, 飛雨靄而至。 潺潺石間溜, 汩汩松上駛。 亢陽乘秋熱, 百谷皆已棄。 皇天德澤降, 焦卷有生意。 前雨傷卒暴, 今雨喜容易。 不可無雷霆, 間作鼓增氣。 佳聲達中宵, 所望時一致。 清霜九月天, 彷彿見滯穗。 郊扉及我私, 我圃日蒼翠。 恨無抱甕力, 庶減臨江費。
作者:貫休
常憶能吟一, 房連古帝墟。 無端多忤物, 唯我獨知渠。 病癒囊空後, 神清木落初。 只因烽火起, 書札自茲疏。 清風江上月, 霜灑月中砧。 得句先呈佛, 無人知此心。 寂寥從鬼出, 蒼翠到門深。 惟有雙峰寺, 時時獨去尋。
作者:竇叔向
蒼翠岧嶢上碧天, 九峰遙落縣門前。 毫芒映日千重樹, 涓滴垂空萬丈泉。 武帝南遊曾駐蹕, 始皇東幸亦祈年。 雲祠絕跡終難訪, 唯有猿聲到客邊。
作者:曹松
巫山蒼翠峽通津, 下有仙宮楚女真。 不逐彩雲歸碧落, 卻為暮雨撲行人。 年年舊事音容在, 日日誰家夢想頻。 應是荊山留不住, 至今猶得睹芳塵。
作者:徐鉉
茲山信岑寂, 陰崖積蒼翠。 水石何必多, 宛有千巖意。 孰知近人境, 旦暮含佳氣。 池影搖輕風, 林光澹新霽。 支頤藉芳草, 自足忘世事。 未得歸去來, 聊為宴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