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項斯
近得水雲看, 門長侵早開。 到時微有雪, 行處又無苔。 勸酒客初醉, 留茶僧未來。 每逢晴暖日, 唯見乞花栽。 門不當官道, 行人到亦稀。 故從餐後出, 方至夜深歸。 開篋揀書卷, 掃床移褐衣。 幾時同買宅, 相近有柴扉。
作者:杜安世
每逢春來長如病, 玉容瘦、薄妝相稱。 雙歡未經成孤令。 奈厚約、全無定。 眾禽啾唧聲愁聽。 相思事、多少春恨。 孤眠帳外銀缸耿。 透一點、爐煙暝。
作者:白居易
每逢人靜慵多歇, 不計程行困即眠。 上得籃輿未能去, 春風敷水店門前。
作者:白居易
人各有一癖, 我癖在章句。 萬緣皆已消, 此病獨未去。 每逢美風景, 或對好親故。 高聲詠一篇, 恍若與神遇。 自為江上客, 半在山中住。 有時新詩成, 獨上東巖路。 身倚白石崖, 手攀青桂樹。 狂吟驚林壑, 猿鳥皆窺覷。 恐為世所嗤, 故就無人處。
作者:顧夐
一爐龍麝錦帷傍, 屏掩映, 燭熒煌。 禁樓刁斗喜初長, 羅薦繡鴛鴦。 山枕上, 私語口脂香。 每逢清夜與良晨, 多悵望, 足傷神。 雲迷水隔意中人, 寂寞繡羅茵。 山枕上, 幾點淚痕新。 曾如劉阮訪仙蹤, 深洞客, 此時逢。 綺筵散後繡衾同。 款曲見韶容。 山枕上, 長是怯晨鐘。 露桃花裡小樓深, 持玉盞, 聽瑤琴。 醉歸青瑣入鴛衾, 月色照衣襟。 山枕上, 翠鈿鎮眉心。 紅爐深夜醉調笙, 敲拍處, 玉纖輕。 小屏古畫岸低平, 煙月滿閒庭。 山枕上, 燈背臉波橫。
作者:許晝
應是蟾宮別有情, 每逢秋半倍澄清。 清光不向此中見, 白髮爭教何處生。 閒地占將真可惜, 幽窗分得始為明。 慇勤好長來年桂, 莫遣平人道不平。
作者:李山甫
四百年間反覆尋, 漢家興替好沾襟。 每逢奸詐須挼手, 真遇英雄始醒心。 王莽弄來曾半破, 曹公將去便平沈。 當時虛受君恩者, 謾向青編作鬼林。
作者:白居易
容貌一日減一日, 心情十分無九分。 每逢陌路猶嗟歎, 何況今朝是見君。
作者:顧非熊
萬壑褒中路, 何層不架虛。 濕雲和棧起, 燋蘗帶畬餘。 巖狖牽垂果, 湍禽接迸魚。 每逢維艇處, 塢裡有人居。
作者:吳泳
每逢人、都道早歸休, 何曾猛歸來。 有邵平瓜圃, 淵明菊徑, 誰肯徘徊。 底是無波去處, 空弄一竿桅。 富貴非吾事, 野馬浮埃。 況值清和時候, 正青梅未熟, 煮酒新開。 共倒冠落佩, 寧使別人猜。 滿朱簷、殘花敗絮, 欲問君、移取石榴栽。 青湖上, 低低架屋, 淺淺銜杯。
作者:張籍
官為本府當身榮, 因得還鄉任野情。 自廢田園今作主, 每逢耆老不呼名。 舊遊寺裡僧應識, 新別橋邊樹已成。 公事況閒詩更好, 將隨相逐上山行。
作者:京鏜
何必穿針上綵樓。 剖瓜插竹訴窮愁。 聞道天孫相會處, 銀漢無津, 不待泛蘭舟。 動是隔年尋素約, 何似, 每逢清夢且嬉游。 但得舉杯開笑口, 對月臨風, 總勝鵲橋秋。
作者:元稹
慘切風雨夕, 沉吟離別情。 燕辭前日社, 蟬是每年聲。 暗淚深相感, 危心亦自驚。 不如元不識, 俱作路人行。 十五年前事, 恓惶無限情。 病僮更借出, 羸馬共馳聲。 射葉楊才破, 聞弓雁已驚。 小年辛苦學, 求得苦辛行。 徙倚簷宇下, 思量去住情。 暗螢穿竹見, 斜雨隔窗聲。 就枕回轉數, 聞雞撩亂驚。 一家同草草, 排比送君行。 已愴朋交別, 復懷兒女情。 相兄亦相舊, 同病又同聲。 白髮年年剩, 秋蓬處處驚。 不堪身漸老, 頻送異鄉行。 塞上風雨思, 城中兄弟情。 北隨鵷立位, 南送雁來聲。 遇適尤兼恨, 聞書喜復驚。 唯應遙料得, 知我伴君行。 暮欲歌吹樂, 暗沖泥水情。 稻花秋雨氣, 江石夜灘聲。 犬吠穿籬出, 鷗眠起水驚。 愁君明月夜, 獨自入山行。 七過褒城驛, 回回各為情。 八年身世夢, 一種水風聲。 尋覓詩章在, 思量歲月驚。 更悲西塞別, 終夜繞池行。 褒縣驛前境, 曲江池上情。 南堤衰柳意, 西寺晚鐘聲。 雲水興方遠, 風波心已驚。 可憐皆老大, 不得自由行。 見說巴風俗, 都無漢性情。 猿聲蘆管調, 羌笛竹雞聲。 迎候人應少, 平安火莫驚。 每逢危棧處, 須作貫魚行。 聞道陰平郡, 翛然古戍情。 橋兼麋鹿蹋, 山應鼓鼙聲。 羌婦梳頭緊, 蕃牛護尾驚。 憐君閒悶極, 只傍白江行。
作者:賈島
近得雲中路, 門長侵早開。 到時猶有雪, 行處已無苔。 勸酒客初醉, 留茶僧未來。 每逢晴暖日, 惟見乞花栽。 門不當官道, 行人到亦稀。 故從餐後出, 多是夜深歸。 開篋收詩卷, 掃床移臥衣。 幾時同買宅, 相送有柴扉。
作者:趙嘏
楚江橫在草堂前, 楊柳洲西載酒船。 兩見梨花歸不得, 每逢寒食一潸然。 斜陽映閣山當寺, 微綠含風月滿川。 同郡故人攀桂盡, 把詩吟向泬寥天。
作者:皎然
為愛松聲聽不足, 每逢松樹遂忘還。 翛然此外更何事, 笑向閒雲似我閒。
作者:徐凝
遊客遠遊新過嶺, 每逢芳樹問芳名。 長林遍是相思樹, 爭遣愁人獨自行。
作者:陸龜蒙
樹號相思枝拂地, 鳥語提壺聲滿溪。 雲涯一里千萬曲, 直是漁翁行也迷。 荒柳臥波渾似困, 宿雲遮塢未全癡。 雲情柳意蕭蕭會, 若問諸餘總不知。 每逢孤嶼一倚楫, 便欲狂歌同采薇。 任是煙蘿中待月, 不妨欹枕扣舷歸。
作者:白居易
賈誼哭時事, 阮籍哭路岐。 唐生今亦哭, 異代同其悲。 唐生者何人, 五十寒且饑。 不悲口無食, 不悲身無衣。 所悲忠與義, 悲甚則哭之。 太尉擊賊日, 尚書叱盜時。 大夫死凶寇, 諫議謫蠻夷。 每見如此事, 聲發涕輒隨。 往往聞其風, 俗士猶或非。 憐君頭半白, 其志竟不衰。 我亦君之徒, 鬱鬱何所為。 不能發聲哭, 轉作樂府詩。 篇篇無空文, 句句必盡規。 功高虞人箴, 痛甚騷人辭。 非求宮律高, 不務文字奇。 惟歌生民病, 願得天子知。 未得天子知, 甘受時人嗤。 藥良氣味苦, 琴澹音聲稀。 不懼權豪怒, 亦任親朋譏。 人竟無奈何, 呼作狂男兒。 每逢群盜息, 或遇雲霧披。 但自高聲歌, 庶幾天聽卑。 歌哭雖異名, 所感則同歸。 寄君三十章, 與君為哭詞。
作者:張南史
草, 草。 折宜, 看好。 滿地生, 催人老。 金殿玉砌, 荒城古道。 青青千里遙, 悵悵三春早。 每逢南北離別, 乍逐東西傾倒。 一身本是山中人, 聊與王孫慰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