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長卿
翠屏瀑水知何在, 鳥道猿啼過幾重。 落日獨搖金策去, 深山誰向石橋逢。 定攀巖下叢生桂, 欲買雲中若個峰。 憶想東林禪誦處, 寂寥惟聽舊時鐘。
作者:張蠙
九陌除書出, 尋僧問海城。 家從中路挈, 吏隔數州迎。 夜蚌侵燈影, 春禽雜櫓聲。 開圖見異跡, 思上石橋行。
作者:吳文英
卜築西湖, 種翠蘿猶傍, 軟紅塵裡。 來往載清吟, 為偏愛吾廬, 畫船頻繁。 笑攜雨色晴光, 入春明朝市。 石橋鎖, 煙霞五百名仙, 第一人是。 臨酒論深意。 流光轉、鶯花任亂委。 冷然九秋肺腑, 應多夢、巖扃冷雲空翠。 漱流枕石幽情, 寫猗蘭綠綺。 專城處, 他山小隊登臨, 待西風起。
作者:馬戴
卻憶天台去, 移居海島空。 觀寒琪樹碧, 雪淺石橋通。 漱齒飛泉外, 餐霞早境中。 終期赤城裡, 披氅與君同。
作者:羅隱
杳杳諸天路, 蒼蒼大滌山。 景輿留不得, 毛節去應閒。 相府舊知己, 教門新啟關。 太平匡濟術, 流落在人間。 先生訣行日, 曾奉數行書。 意密尋難會, 情深恨有餘。 石橋春暖後, 句漏藥成初。 珍重雲兼鶴, 從來不定居。 常時憶討論, 歷歷事猶存。 酒向餘杭盡, 雲從大滌昏。 往來無道侶, 歸去有台恩。 自此玄言絕, 長應閉洞門。
作者:齊己
南望衡陽積瘴開, 去年曾踏雪游回。 謾為楚客蹉跎過, 卻是邊鴻的當來。 乳竇孤明含海日, 石橋危滑長春苔。 終尋十八高人去, 共坐蒼崖養聖胎。
作者:李徵古
欲上祝融峰, 先登古石橋。 鑿開巇嶮處, 取路到丹霄。
作者:袁枚
天風肅肅衣裳飄, 人聲漸小灘聲驕。 知是天台古石橋。 一龍獨跨山之凹, 高聳脊背橫伸腰, 其下嵌空走怒濤。 濤水來從華頂遙, 分為左右瀑兩條, 到此收束群流交。 五疊六疊勢益高, 一落千丈聲怒號。 如旗如布如狂蛟, 非雷非電非笙匏。 銀河飛落青松梢, 素車白馬雲中跑。 勢急欲下石阻撓, 回瀾怒立猛欲跳。 逢逢布鼓雷門敲, 水犀軍向皋蘭鏖, 三千組練揮銀刀, 四川崖壁齊動搖。 偉哉銅殿造前朝, 五百羅漢如相招。 我本錢塘兒弄潮, 到此使人意也消, 心花怒開神理超。 高枕龍背持其尻, 上視下視行週遭; 其奈冷泠雨濺袍, 天風吹人立不牢。 北宮雖勇目已逃, 恍如子在齊聞韶。 不圖為樂如斯妙, 得坐一刻勝千朝。 安得將身化巨鰲, 看他萬古長滔滔!
作者:白居易
劉兄文高行孤立, 十五年前名翕習。 是時相遇在符離, 我年二十君三十。 得意忘年心跡親, 寓居同縣日知聞。 衡門寂寞朝尋我, 古寺蕭條暮訪君。 朝來暮去多攜手, 窮巷貧居何所有。 秋燈夜寫聯句詩, 春雪朝傾暖寒酒。 陴湖綠愛白鷗飛, 濉水清憐紅鯉肥。 偶語閒攀芳樹立, 相扶醉蹋落花歸。 張賈弟兄同里巷, 乘閒數數來相訪, 雨天連宿草堂中, 月夜徐行石橋上。 我年漸長忽自驚, 鏡中冉冉髭鬚生。 心畏後時同勵志, 身牽前事各求名。 問我棲棲何所適, 鄉人薦為鹿鳴客。 二千里別謝交遊, 三十韻詩慰行役。 出門可憐唯一身, 敝裘瘦馬入鹹秦。 鼕鼕街鼓紅塵暗, 晚到長安無主人。 二賈二張與余弟, 驅車邐迤來相繼。 操詞握賦為干戈, 鋒銳森然勝氣多。 齊入文場同苦戰, 五人十載九登科。 二張得雋名居甲, 美退爭雄重告捷。 棠棣輝榮並桂枝, 芝蘭芳馥和荊葉。 唯有沅犀屈未伸, 握中自謂駭雞珍。 三年不鳴鳴必大, 豈獨駭雞當駭人。 元和運啟千年聖, 同遇明時余最幸。 始辭秘閣吏王畿, 遽列諫垣升禁闈。 蹇步何堪鳴珮玉, 衰容不稱著朝衣。 閶闔晨開朝百辟, 冕旒不動香煙碧。 步登龍尾上虛空, 立去天顏無咫尺。 宮花似雪從乘輿, 禁月如霜坐直廬。 身賤每驚隨內宴, 才微常愧草天書。 晚松寒竹新昌第, 職居密近門多閉。 日暮銀台下直回, 故人到門門暫開。 回頭下馬一相顧, 塵土滿衣何處來。 斂手炎涼敘未畢, 先說舊山今悔出。 岐陽旅宦少歡娛, 江左羈游費時日。 贈我一篇行路吟, 吟之句句披沙金。 歲月徒催白髮貌, 泥塗不屈青雲心。 誰會茫茫天地意, 短才獲用長才棄。 我隨鵷鷺入煙雲, 謬上丹墀為近臣。 君同鸞鳳棲荊棘, 猶著青袍作選人。 惆悵知賢不能薦, 徒為出入蓬萊殿。 月慚諫紙二百張, 歲愧俸錢三十萬。 大底浮榮何足道, 幾度相逢即身老。 且傾鬥酒慰羈愁, 重話符離問舊遊。 北巷鄰居幾家去, 東林舊院何人住。 武裡村花落復開, 流溝山色應如故。 感此酬君千字詩, 醉中分手又何之。 須知通塞尋常事, 莫歎浮沉先後時。 慷慨臨歧重相勉, 慇勤別後加餐飯。 君不見買臣衣錦還故鄉, 五十身榮未為晚。
作者:薛昭蘊
求仙去也, 翠鈿金篦盡捨。 入巖巒, 霧卷黃羅帔, 雲雕白玉冠¤野煙溪洞冷, 林月石橋寒。 靜夜松風下, 禮天壇。 雲羅霧縠, 新授明威法菉。 降真函, 髻綰青絲發, 冠抽碧玉篸¤往來雲過五, 去住島經三。 正遇劉郎使, 啟瑤緘。
作者:姚合
石橋寺裡最清涼, 聞說茆庵寄上方。 林外猿聲連院磬, 月中潮色到禪床。 他生念我身何在, 此世唯師性亦忘。 九陌相逢千里別, 青山重疊樹蒼蒼。
作者:葛長庚
錦繡文章, 圭璋聞望, 碧落侍郎。 昨履聲漸近, 星辰避次, 竹符重剖, 湖海生光。 委羽天空, 石橋水冷, 每為眾生時雨滂。 君知否, 是民心襦褲, 吏膽冰霜。 少須召入鵷行。 也不念無人荷紫囊。 有本朝曾旦, 移春手段, 舊家羲獻, 補月心腸。 此去三山, 卻登八座, 已准金甌姓氏香。 還朝處, 雙鳧作對, 五馬成行。
作者:武元衡
盧耽佐郡遙, 川陸共迢迢。 風景輕吳會, 文章變越謠。 煙林繁橘柚, 雲海浩波潮。 余有靈山夢, 前君到石橋。
作者:李洞
未老鬢毛焦, 心歸向石橋。 指霞辭二紀, 吟雪遇三朝。 連席頻登相, 分廊尚祝堯。 回眸舊行侶, 免使負嵩樵。
作者:王訓
日晚宜春暮, 風軟上林朝。 對酒近初節, 開樓蕩夜嬌。 石橋通小澗, 竹路上青霄。 持底誰見許, 長愁成細腰。
作者:趙湘
白石峰猶在, 橫橋一徑微。 多年無客過, 落日有雲歸。 水淨苔生發, 山寒樹著衣。 如何方廣寺, 千古去人稀。
作者:獨孤及
北登渤澥島, 回首秦東門。 誰屍造物功, 鑿此天池源。 澒洞吞百谷, 周流無四垠。 廓然混茫際, 望見天地根。 白日自中吐, 扶桑如可捫。 超遙蓬萊峰, 想像金台存。 秦帝昔經此, 登臨冀飛翻。 揚旌百神會, 望日群山奔。 徐福竟何成, 羨門徒空言。 唯見石橋足, 千年潮水痕。
作者:李郢
獨尋台嶺閒遊去, 豈覺靈溪道裡賒。 三井應潮通海浪, 五峰攢寺落天花。 寒潭盥漱銅瓶潔, 野店安禪錫杖斜。 到日初尋石橋路, 莫教雲雨濕袈裟。
作者:朱慶餘
青冥路口絕人行, 獨與僧期上赤城。 樹列煙嵐春更好, 溪藏冰雪夜偏明。 空山雉雊禾苗短, 野館風來竹氣清。 若過石橋看瀑布, 不妨高處便題名。
作者:張祜
西南山最勝, 一界是諸天。 上路穿巖竹, 分流入寺泉。 躡雲丹井畔, 望月石橋邊。 洞壑江聲遠, 樓台海氣連。 塔明春嶺雪, 鍾散暮松煙。 何處去猶恨, 更看峰頂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