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岑參
久交應真侶, 最歎青龍僧。 棄官向二年, 削髮歸一乘。 了然瑩心身, 潔念樂空寂。 名香泛窗戶, 幽磬清曉夕。 往年仗一劍, 由是佐二庭。 於焉久從戎, 兼復解論兵。 世人猶未知, 天子願相見。 朝從青蓮宇, 暮入白虎殿。 宮女擎錫杖, 御筵出香爐。 說法開藏經, 論邊窮陣圖。 忘機厭塵喧, 浪跡向江海。 思師石可訪, 惠遠峰猶在。 今旦飛錫去, 何時持缽還。 湖煙冷吳門, 淮月銜楚山。 一身如浮雲, 萬里過江水。 相思眇天末, 南望無窮已。
作者:韓愈
屑屑水帝魂, 謝謝無餘暉。 如何不肖子, 尚奮瘧鬼威。 乘秋作寒熱, 翁嫗所罵譏。 求食歐洩間, 不知臭穢非。 醫師加百毒, 熏灌無停機。 灸師施艾炷, 酷若獵火圍。 詛師毒口牙, 舌作霹靂飛。 符師弄刀筆, 丹墨交橫揮。 咨汝之胄出, 門戶何巍巍。 祖軒而父頊, 未沫於前徽。 不修其操行, 賤薄似汝稀。 豈不忝厥祖, 靦然不知歸。 湛湛江水清, 歸居安汝妃。 清波為裳衣, 白石為門畿。 呼吸明月光, 手掉芙蓉旂。 降集隨九歌, 飲芳而食菲。 贈汝以好辭, 咄汝去莫違。
作者:柳公綽
此夜年年月, 偏宜此地逢。 近看江水淺, 遙辨雪山重。 萬井金花肅, 千林玉露濃。 不唯樓上思, 飛蓋亦陪從。
作者:白居易
兩眼日將暗, 四肢漸衰瘦。 束帶剩昔圍, 穿衣妨寬袖。 流年似江水, 奔注無昏晝。 志氣與形骸, 安得長依舊。 亦曾登玉陛, 舉措多紕繆。 至今金闕籍, 名姓獨遺漏。 亦曾燒大藥, 消息乖火候。 至今殘丹砂, 燒乾不成就。 行藏事兩失, 憂惱心交鬥。 化作憔悴翁, 拋身在荒陋。 坐看老病逼, 須得醫王救。 唯有不二門, 其間無夭壽。
作者:陸暢
不值分流二江水, 定應猶得且同行。 三千里外情人別, 更被子規啼數聲。
作者:趙善扛
柳絮飛時綠暗, 荼蘼開後春酣。 花外青簾迷酒思, 陌上晴光收翠嵐。 佳辰三月三。 解佩人逢游女, 踏青草斗宜男。 醉倚畫闌闌檻北, 夢繞清江江水南。 飛鸞與共驂。
作者: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作者:杜甫
少陵野老吞聲哭, 春日潛行曲江曲。 江頭宮殿鎖千門, 細柳新蒲為誰綠? 憶昔霓旌下南苑, 苑中萬物生顏色。 昭陽殿裡第一人, 同輦隨君侍君側。 輦前才人帶弓箭, 白馬嚼嚙黃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雲, 一笑正墜雙飛翼。 明眸皓齒今何在? 血污遊魂歸不得。 清渭東流劍閣深, 去住彼此無消息。 人生有情淚沾臆, 江水江花豈終極! 黃昏胡騎塵滿城, 欲往城南望城北。
作者:王庭
一葉下西風, 寒生南浦。 椎鼓鳴橈送君去。 長亭把酒, 卻倩阿誰留住。 尊前人似玉, 能留否。 醉中暫聽, 離歌幾許。 聽不能終淚如雨。 無情江水, 斷送扁舟何處。 歸時煙浪捲, 朱簾暮。
作者:馬戴
日飲巴江水, 還啼巴岸邊。 秋聲巫峽斷, 夜影楚雲連。 露滴青楓樹, 山空明月天。 誰知泊船者, 聽此不能眠。
作者:向滈
路盡湘江水, 人行癉霧間。 昏昏西日度嚴關。 天外一簪初見、嶺南山。 北雁連書斷, 新霜點鬢斑。 此時休問幾時還。 準擬桂林佳處、過春殘。
作者:僧鸞
隴西輝用真才子, 搜奇探險無倫比。 筆下銛磨巨闕鋒, 胸中靜灩西江水。 哀弦古樂清人耳, 月露激寒哭秋鬼。 苔地無塵到曉吟, 杉松老葉風乾起。 十軸示余三百篇, 金碧爛光燒蜀箋。 雄芒逸氣測不得, 使我躑躅成狂顛。 大郊遠闊空無邊, 凝明淡綠收餘煙。 曠懷相對景何限, 落日亂峰青倚天。 又驚大舶帆高懸, 行濤劈浪凌飛仙。 回首瞥見五千仞, 撲下香爐瀑布泉。 何事古人誇八斗, 焉敢今朝定妍丑。 颯風驅雷暫不停, 始向場中稱大手。 駿如健鶻鶚與雕, 拏雲獵野翻重霄。 狐狸竄伏不敢動, 卻下雙鳴當迅飆。 愁如湘靈哭湘浦, 咽咽哀音隔雲霧。 九嶷深翠轉巍峨, 仙骨寒消不知處。 清同野客敲越甌, 丁當急響涵清秋。 鸞雛相引叫未定, 霜結夜闌仍在樓。 高若太空露雲物, 片白激青皆彷彿。 仙鶴閒從淨碧飛, 巨鰲頭戴蓬萊出。 前輩歌詩惟翰林, 神仙老格何高深。 鞭馳造化繞筆轉, 燦爛不為酸苦吟。 夢乘明月清沈沈, 飛到天台天姥岑。 傾湖湧海數百字, 字字不朽長摐金。 此日多君可儔侶, 堆珠疊璣滿玄圃。 終日並轡游崑崙, 十二樓中宴王母。
作者: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 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 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 此恨何時已。 只願君心似我心, 定不負相思意。
作者:魏了翁
席次韻江水自石紐, 灌口怒騰輝。 便如黑水北出, 迤邐到三危。 百尺長虹夭矯, 兩岸蒼龍偃蹇, 翠碧互因依。 古樹百夫長, 修竹萬竿旗。 畫堂開, 風與月, 巧相隨。 史君領客行樂, 旌纛立披披。 慨想二江遺跡, 更起三閭忠憤, 此日最為宜。 推本美功意, 禹甸六章詩。
作者:暢當
晨興平陽館, 見月沈江水。 溶溶山霧披, 肅肅沙鷺起。 奉恩謬符竹, 伏軾省頑鄙。 何當施教化, 愧迎小郡吏。 寥落火耕俗, 征途青冥裡。 德綏及吾民, 不德將鹿矣。 擒奸非性能, 多愍會衰齒。 恭承共理詔, 恆懼墜諸地。
作者:辛棄疾
城西, 直龜山之北。 溪水XXXX山足矣, 意伯熙當之耶。 伯熙學道有新功, 一日語余云:溪上嘗得異石, 有文隱然, 如記姓名, 且有「長生」等字。 余未之見也。 因其生朝, 姑摭二事為詞以壽之道德文章傳幾世。 到君合上三台位。 自是君家門戶事。 當此際。 龜山正抱西江水。 三萬六千排日醉。 鬢毛只恁青青地。 江裡石頭爭獻瑞。 分明是。 中間有個長生字。
作者:棲一
緬想咸陽事可嗟, 楚歌哀怨思無涯。 八千子弟歸何處? 萬里鴻溝屬漢家。 弓斷陣前爭日月, 血流垓下定龍蛇。 拔山力盡烏江水, 今古悠悠空浪花。
作者:龍女
負妾當時寤寐求, 從茲粉面阻綢繆。 宮空月苦瑤雲斷, 寂寞巴江水自流。
作者:劉洞
石城古岸頭, 一望思悠悠。 幾許六朝事, 不禁江水流。
作者:鍾蒨
隨陽來萬里, 點點度遙空。 影落長江水, 聲悲半夜風。 殘秋辭絕漠, 無定似驚蓬。 我有離群恨, 飄飄類此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