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嚴維
五色驚綵鳳, 千里象驄威。 。 三伏軒車動, 堯心急諫官。 名通內籍貴, 立近御床寒。 。 波從少海息, 雲自大風開。
作者:杜荀鶴
三伏閉門披一衲, 兼無松竹蔭房廊。 安禪不必須山水, 滅得心中火自涼。
作者:劉禹錫
金數已三伏, 火星正西流。 樹含秋露曉, 閣倚碧天秋。 灰琯應新律, 銅壺添夜籌。 商飆從朔塞, 爽氣入神州。 蕙草香書殿, 愧花點御溝。 山明真色見, 水靜濁煙收。 早歲忝華省, 再來成白頭。 幸依群玉府, 末路尚瀛洲。
作者:黃滔
八面峰巒秀, 孤高可偶然。 數人游頂上, 滄海見東邊。 不信無靈洞, 相傳有古仙。 橘如珠夏在, 池象月垂穿。 彷彿嘗聞樂, 岧嶢半插天。 山寒徹三伏, 松偃出千年。 樵牧時迷所, 倉箱歲疊川。 嚴祠風雨管, 怪木薜蘿纏。 青草方中藥, 蒼苔石裡錢。 瓊津流乳竇, 春色駐芝田。 烏兔中時近, 龍蛇蟄處膻。 嘉名光列土, 秀氣產群賢。 瀑鎖瑤台路, 溪升釣浦船。 鰲頭擎恐沒, 地軸壓應旋。 蠲疾寒甘露, 藏珍起瑞煙。 畫工飛夢寐, 詩客寄林泉。 掘地多雲母, 緣霜欠木綿。 井通鰍吐脈, 僧隔虎棲禪。 危磴千尋拔, 奇花四季鮮。 鶴歸懸圃少, 鳳下碧梧偏。 桃易炎涼熟, 茶推醉醒煎。 村家蒙棗栗, 俗骨爽猿蟬。 谷語升喬鳥, 陂開共蒂蓮。 落楓丹葉舞, 新蕨紫芽拳。 翠竹雕羌笛, 懸籐煮蜀箋。 白雲長掩映, 流水別潺湲。 作賦前儒闕, 沖虛南國先。 省郎求牧看, 野老葺齋眠。 寺立興衰創, 碑須一二鐫。 清吟思卻隱, 簪紱奈縈牽。
作者:李山甫
等閒三伏後, 獨臥此高丘。 殘暑炎於火, 林風爽帶秋。 聲名何要出, 吟詠亦堪休。 自許紅塵外, 雲溪好漱流。
作者:唐彥謙
高高山頂寺, 更有最高人。 定起松鳴屋, 吟圓月上身。 雲藏三伏熱, 水散百溪津。 曾乞蘭花供, 無書又過春。
作者:楊於陵
晏朝受明命, 繼夏走天衢。 逮茲三伏候, 息駕萬里途。 省躬既跼蹐, 結思多煩紆。 簿領幸無事, 宴休誰與娛。 內齋有嘉樹, 雙植分庭隅。 綠葉下成幄, 紫花紛若鋪。 摛霞晚舒艷, 凝露朝垂珠。 炎沴晝方鑠, 幽姿閒且都。 夭桃固難匹, 芍葯寧為徒。 懿此時節久, 詎同光景驅。 陶甄試一致, 品彙乃散殊。 濯質非受彩, 無心那奪朱。 粵予負羈縶, 留賞益踟躕。 通夕靡雲倦, 西南山月孤。
作者:權德輿
三伏鼓洪爐, 支離一病夫。 倦眠身似火, 渴歠汗如珠。 悸乏心難定, 沉煩氣欲無。 何時灑微雨, 因與好風俱。
作者:潘閬
長憶西山, 靈隱寺前三竺後, 冷泉亭上舊曾游, 三伏似清秋。 白猿時見攀高樹, 長嘯一聲何處去? 別來幾向畫圖看, 終是欠峰巒!
作者:許棠
三伏客吟過, 長安未擬還。 蛩聲秋不動, 燕別思仍閒。 亂葉隨寒雨, 孤蟾起暮關。 經時高嶺外, 來往旆旌間。
作者:陳亮
人愛新來景, 龍認舊時湫。 不論三伏, 小住便覺凜生秋。 我自醉眠其上, 任是水流其下, 湍激若為收。 世事如斯去, 不去為誰留。 本無心, 隨所寓, 觸虛舟。 東山始末, 且向靈洞與沈浮。 料得神仙窟穴, 爭似提封萬里, 大小幾琉球。 但有君才具, 何用問時流。
作者:儲光羲
仲夏日中時, 草木看欲燋。 田家惜工力, 把鋤來東皋。 顧望浮雲陰, 往往誤傷苗。 歸來悲困極, 兄嫂共相譊.無錢可沽酒, 何以解劬勞。 夜深星漢明, 庭宇虛寥寥。 高柳三五株, 可以獨逍遙。 北山種松柏, 南山種蒺藜。 出入雖同趣, 所向各有宜。 孔丘貴仁義, 老氏好無為。 我心若虛空, 此道將安施。 暫過伊闕間, 晼晚三伏時。 高閣入雲中, 芙蓉滿清池。 要自非我室, 還望南山陲。 野老本貧賤, 冒暑鋤瓜田。 一畦未及終, 樹下高枕眠。 荷蓧者誰子, 皤皤來息肩。 不復問鄉墟, 相見但依然。 腹中無一物, 高話羲皇年。 落日臨層隅, 逍遙望晴川。 使婦提蠶筐, 呼兒榜漁船。 悠悠泛綠水, 去摘浦中蓮。 蓮花艷且美, 使我不能還。 浮雲在虛空, 隨風復卷舒。 我心方處順, 動作何憂虞。 但言嬰世網, 不復得閒居。 迢遞別東國, 超遙來西都。 見人乃恭敬, 曾不問賢愚。 雖若不能言, 中心亦難誣。 故鄉滿親戚, 道遠情日疏。 偶欲陳此意, 復無南飛鳧。 草木花葉生, 相與命為春。 當非草木意, 信是故時人。 靜念惻群物, 何由知至真。 狂歌問夫子, 夫子莫能陳。 鳳凰飛且鳴, 容裔下天津。 清淨無言語, 茲焉庶可親。 黃河流向東, 弱水流向西。 趨捨各有異, 造化安能齊。 妾本邯鄲女, 生長在叢台。 既聞容見寵, 復想玄為妻。 刻畫尚風流, 幸會君招攜。 逶迤歌舞座, 婉孌芙蓉閨。 日月方向除, 恩愛忽焉暌。 棄置誰復道, 但悲生不諧。 羨彼匹婦意, 偕老常同棲。 日暮登春山, 山鮮雲復輕。 遠近看春色, 踟躕新月明。 仙人浮丘公, 對月時吹笙。 丹鳥飛熠熠, 蒼蠅亂營營。 群動汩吾真, 訛言傷我情。 安得如子晉, 與之遊太清。 耽耽銅鞮宮, 遙望長數里。 賓客無多少, 出入皆珠履。 樸儒亦何為, 辛苦讀舊史。 不道無家捨, 效他養妻子。 冽冽玄冬暮, 衣裳無準擬。 偶然著道書, 神人養生理。 公卿時見賞, 賜賚難具紀。 莫問身後事, 且論朝夕是。 空山暮雨來, 眾鳥竟棲息。 斯須照夕陽, 雙雙復撫翼。 我念天時好, 東田有稼穡。 浮雲蔽川原, 新流集溝洫。 裴回顧衡宇, 僮僕邀我食。 臥覽床頭書, 睡看機中織。 想見明膏煎, 中夜起唧唧。 四鄰競豐屋, 我獨好卑室。 窈窕高台中, 時聞撫新瑟。 狂飆動地起, 拔木乃非一。 相顧始知悲, 中心憂且栗。 蚩蚩命子弟, 恨不居高秩。 日入賓從歸, 清晨冠蓋出。 中庭有奇樹, 榮早衰復疾。 此道猶不知, 微言安可述。
作者:劉學箕
人在空江煙浪裡, 葉舟輕似浮漚。 此心無怨也無憂。 漢江迷望眼, 袞袞直東流。 兩岸荻蘆青不斷, 四山岡嶺綢繆。 晚風吹袂冷颼颼。 誰知三伏暑, 全似菊花秋。
作者:李嶠
綠樹炎氛滿, 朱樓夏景長。 池含凍雨氣, 山映火雲光。 果院新櫻熟, 花庭曙槿芳。 欲逃三伏暑, 還泛十旬觴。
作者:方干
遙夜看來疑月照, 平明失去被雲迷。 掛巖遠勢穿松島, 擊石殘聲注稻畦。 素色噴成三伏雪, 餘波流作萬年溪。 不緣真宰能開決, 應向前山雜淤泥。
作者:杜甫
三伏適已過, 驕陽化為霖。 欲歸瀼西宅, 阻此江浦深。 壞舟百版坼, 峻岸復萬尋。 篙工初一棄, 恐泥勞寸心。 佇立東城隅, 悵望高飛禽。 草堂亂懸圃, 不隔崑崙岑。 昏渾衣裳外, 曠絕同層陰。 園甘長成時, 三寸如黃金。 諸侯舊上計, 厥貢傾千林。 邦人不足重, 所迫豪吏侵。 客居暫封殖, 日夜偶瑤琴。 虛徐五株態, 側塞煩胸襟。 焉得輟兩足, 杖藜出嶇嶔。 條流數翠實, 偃息歸碧潯。 拂拭烏皮幾, 喜聞樵牧音。 令兒快搔背, 脫我頭上簪。
作者:劉禹錫
東陽本是佳山水, 何況曾經沉隱侯。 化得邦人解吟詠, 如今縣令亦風流。 新開潭洞疑仙境, 遠寫丹青到雍州。 落在尋常畫師手, 猶能三伏凜生秋。
作者:張說
炎洲苦三伏, 永日臥孤城。 賴此閒庭夜, 蕭條夜月明。 獨歌還太息, 幽感見餘聲。 江近鶴時叫, 山深猿屢鳴。 息心觀有欲, 棄知返無名。 五十知天命, 吾其達此生。
作者:白居易
何處堪避暑, 林間背日樓。 何處好追涼, 池上隨風舟。 日高饑始食, 食竟飽還游。 游罷睡一覺, 覺來茶一甌。 眼明見青山, 耳醒聞碧流。 脫襪閒濯足, 解巾快搔頭。 如此來幾時, 已過六七秋。 從心至百骸, 無一不自由。 拙退是其分, 榮耀非所求。 雖被世間笑, 終無身外憂。 此語君莫怪, 靜思吾亦愁。 如何三伏月, 楊尹謫虔州。
作者:白居易
常愛輞川寺, 竹窗東北廊。 一別十餘載, 見竹未曾忘。 今春二月初, 卜居在新昌。 未暇作廄庫, 且先營一堂。 開窗不糊紙, 種竹不依行。 意取北簷下, 窗與竹相當。 繞屋聲淅淅, 逼人色蒼蒼。 煙通杳靄氣, 月透玲瓏光。 是時三伏天, 天氣熱如湯。 獨此竹窗下, 朝回解衣裳。 輕紗一幅巾, 小簟六尺床。 無客盡日靜, 有風終夜涼。 乃知前古人, 言事頗諳詳。 清風北窗臥, 可以傲羲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