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溫庭筠
斜掩朱門花外鐘, 曉鶯時節好相逢。 窗間桃蕊宿妝在, 雨後牡丹春睡濃。 蘇小風姿迷下蔡, 馬卿才調似臨邛。 誰憐芳草生三徑, 參佐橋西陸士龍。
作者:劉時中
"若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玉局翁詩也。 填詞者竊其意, 演作世所傳唱《水仙子》四首, 仍以西施二字為斷章, 盛行歌樓樂肆間, 每恨其不能佳也。 且意西湖西子, 有秦無人之感。 崧麓有樵者, 聞而是之, 即以春、夏、秋、冬賦四章, 命之曰《西湖四時漁歌》。 其約, 首句韻以兒字, 時字為之次, 西施二字為句絕, 然後一洗而空之。 邀同賦, 謹如約。 湖山堂下鬧竿兒, 爛熳韶華三月時, 朝來風雨催春事。 把鶯花攛斷死, 映蘇堤紅綠參差。 淺絳雪緘桃萼, 嫩黃金搓柳絲, 風流煞斗草的西施。 蝦須簾卷水亭兒, 玉枕桃笙夢覺時, 荷香勾引薰風至。 掬清漣雪藕絲, 嫩涼生璧月瓊枝。 鸞刀切銀絲膾, 蟻香浮碧玉卮, 受用煞避暑的西施。 西風逗入耍窗兒, 一扇新涼暑退時, 白蘋紅蓼多情思。 寫秋光無限詩, 占平湖一抹胭脂。 荷缺翠青搖柄, 桂飄香金綴枝, 快活煞玩月的西施。 梅花初試膽瓶兒, 正是逋郎得句時, 彤雲把斷山中寺。 軟香塵不到此, 怯清寒林下風姿。 侵素體添肌粟, 妨雲鬟老鬢絲, 清絕煞賞雪的西施。 寓意武昌元貞楚天空闊楚山長, 一度懷人一斷腸, 此心不在肩輿上。 倩東風過武昌, 助離愁煙水茫茫。 竹上雨湘妃淚, 樹間禽蜀帝王, 無限思量。 人言不向武昌居, 我欲年來食賤魚, 那堪鸚鵡洲邊住。 錦鴛鴦為伴們, 是煙波江上漁夫。 得一舸鴟夷去, 載苧羅山下女, 便改姓陶朱。 武昌官柳正青青, 只與行人管送迎, 等閒攀折渾無定。 舞東風過此生, 奈柔條繫絆人情。 愛眉黛煙中翠, 憶纖腰掌上輕, 恨滿郵亭。 貞元舊曲日停歌, 只恐青衫淚更多, 等閒又見菱花破。 玲瓏奈爾何, 較些兒病了維摩。 愁暗逐西飛翼, 恨長隨東逝波, 著甚消磨。 為平章南谷公壽福樓賦朱簾畫棟倚穹蒼, 帶礪河山接四王, 那堪輩輩為丞相。 是皇家真棟樑, 看靈椿丹桂齊芳。 壽域年年固, 福源日日長, 永坐都堂。 樓名壽福壓錢塘, 中有高居異姓王, 朝朝北闕頻瞻望。 啟丹誠一瓣香, 對西山遙祝吾皇。 願基業隆三代, 更煙塵淨四方, 壽福無疆。 朱樓迢遞接長空, 家世於今誰比隆? 陰功雖是前王種。 嗣聲華正在公, 更門闌喜色重重。 男已兆承家鳳, 女欣逢擇婿龍, 壽福無窮。
作者:韓偓
樓台掩映入春寒, 絲竹錚鏦向夜闌。 席上弟兄皆杞梓, 花前賓客盡鴛鸞。 孫弘莫惜頻開閤, 韓信終期別築壇。 削玉風姿官水土, 黑頭公自古來難。
作者:李綱
深院無人簾幕垂, 玉英翠羽燦芳枝。 世間顏色難相似, 淡月初殘未墜時。 冰玉風姿照座騫, 炎方相遇且相寬。 紵衣縞帶平生志, 正念幽人尚素冠。 阻涉鯨波寇盜森, 中原回首涕沾襟。 清愁萬斛無消處, 賴有幽花慰客心。
作者:李子正
寒蟾初滿。 正是枝頭開爛熳。 素質籠明。 多少風姿無限情。 暗香疏影。 冰麝蕭蕭山驛靜。 淺蕊輕枝。 酒醒更闌夢斷時。
作者:歐陽炯
薄妝桃臉, 滿面縱橫花靨。 艷情多, 綬帶盤金縷, 輕裙透碧羅¤含羞眉乍斂, 微語笑相和。 不會頻偷眼, 意如何? 秋宵秋月, 一朵荷花初發。 照前池, 搖曳熏香夜, 嬋娟對鏡時¤蕊中千點淚, 心裡萬條絲。 恰似輕盈女, 好風姿。
作者:黎廷瑞
醒人眼。 一枝玉雪疏籬晚。 疏籬晚。 精神曠逸, 風姿凝遠。 幽香零亂無人管。 依依春恨天涯滿。 天涯滿。 霜城戍角, 月樓羌管。
作者:劉辰翁
鶴會正陽後, 又為此公來。 向時圯上, 不似魁梧出塵埃。 少日河東賦手, 醉裡新豐對草, 談笑上金台。 太子少靈氣, 馬客豈仙才。 紫貂裘, 駭犀劍, 鸚鵡杯。 龍涎沈水是淺, 薄命有人猜。 聞說老仙清健, 想見風姿皓偉, 天語快行催。 鳧舄看雙去, 槐第似親栽。
作者:張賁
雲孤鶴獨且相親, 倣傚從它折角巾。 不用吳江歎留滯, 風姿俱是玉清人。
作者:陳允平
簾卷蒼雲, 愛初翔鳳尾, 忽駕虯枝。 青青歲寒自保, 越樣清奇。 參天溜雨, 帶疏苔、密蘚芳蕤。 天賦與, 凌霜傲雪, 然山澤風姿。 他年棟樑共許, 記雪山巫峽, 曾賦新詩。 庭前可人翠幄, 蔥茜煙霏。 高標勁節, 有青松、綠竹心知。 來試倚, 摩挲黛色, 一尊相祝齊眉。
作者:元稹
未面西川張校書, 書來稠疊頗相於。 我聞聲價金應敵, 眾道風姿玉不如。 遠處從人須謹慎, 少年為事要舒徐。 勸君便是酬君愛, 莫比尋常贈鯉魚。
作者:李壁
蘇台一別費三年。 錦書憑雁傳。 風姿重見閬江邊。 玉壺秋井泉。 翻短舞, 趁麼弦。 篆香同夕煙。 多情莫惜為留連。 落花中酒天。
作者:曾覿
天語丁寧對未央。 少攄素志向荊襄。 C029赫家聲今不墜。 英偉。 風姿颯爽紫髯郎。 別酒一杯君莫阻。 燭前粉艷儼成行。 領略大堤花好處。 無緒。 也應回首水雲鄉。
作者:徐去非
一種兩容儀, 紅共白、交映南枝。 紫霞仙指冰翁語, 花如醉玉, 香同臭雪, 別樣風姿。 相守歲寒期。 春造化、密與天知。 羞將脂粉隈桃李, 獨先結實, 還同戴勝, 歸宴瑤池。
作者:羅虯
姓字看侵尺五天, 芳菲占斷百花鮮。 馬嵬好笑當時事, 虛賺明皇幸蜀川。 金谷園中花正繁, 墜樓從道感深恩。 齊奴卻是來東市, 不為紅兒死更冤。 陷卻平陽為小憐, 周師百萬戰長川。 更教乞與紅兒貌, 舉國山川不值錢。 一曲都緣張麗華, 六宮齊唱後庭花。 若教比並紅兒貌, 枉破當年國與家。 樂營門外柳如陰, 中有佳人畫閣深。 若是五陵公子見, 買時應不啻千金。 青絲高綰石榴裙, 腸斷當筵酒半醺。 置向漢宮圖畫裡, 入胡應不數昭君。 斜憑欄杆醉態新, 斂眸微盻不勝春。 當時若遇東昏主, 金葉蓮花是此人。 匼匝千山與萬山, 碧桃花下景長閒。 神仙得似紅兒貌, 應免劉郎憶世間。 越山重疊越溪斜, 西子休憐解浣紗。 得似紅兒今日貌, 肯教將去與夫差。 詔下人間覓好花, 月眉雲髻選人家。 紅兒若向當時見, 系臂先封第一紗。 鋒鏑縱橫不敢看, 淚垂玉箸正汍瀾。 應緣近似紅兒貌, 始得深宮奉五官。 金縷濃薰百和香, 臉紅眉黛入時妝。 當時便向喬家見, 未敢將心在窈娘。 通宵甲帳散香塵, 漢帝精神禮百神。 若見紅兒醉中態, 也應休憶李夫人。 拔得芙蓉出水新, 魏家公子信才人。 若教瞥見紅兒貌, 不肯留情付洛神。 芳姿不合並常人, 雲在遙天玉在塵。 因事愛思荀奉倩, 一生閒坐枉傷神。 筆底如風思湧泉, 賦中休謾說嬋娟。 紅兒若在東家住, 不得登牆爾許年。 一抹濃紅傍臉斜, 妝成不語獨攀花。 當時若是逢韓壽, 未必埋蹤在賈家。 樹裊西風日半沉, 地無人跡轉傷心。 阿嬌得似紅兒貌, 不費長門買賦金。 五雲高捧紫金堂, 花下投壺侍玉皇。 從到世人都不識, 也應知有杜蘭香。 戲水源頭指舊蹤, 當時一笑也難逢。 紅兒若為回桃臉, 豈比連催舉五烽。 虢國夫人照夜璣, 若為求得與紅兒。 醉和香態濃春睡, 一樹繁花偃繡幃。 知有持盈玉葉冠, 剪雲裁月照人寒。 若使紅兒風帽戴, 直使瑤池會上看。 明媚何曾讓玉環, 破瓜年幾百花顏。 若教貌向南朝見, 定卻梅妝似等閒。 世事悠悠未足稱, 肯將閒事更爭能。 自從命向紅兒去, 不欲留心在裂繒。 自隱新從夢裡來, 嶺雲微步下陽台。 含情一向春風笑, 羞殺凡花盡不開。 捨卻青娥換玉鞍, 古來公子苦無端。 莫言一匹追風馬, 天驥牽來也不看。 檻外花低瑞露濃, 夢魂驚覺暈春容。 憑君細看紅兒貌, 最稱嚴妝待曉鐘。 薄羅輕剪越溪紋, 鴉翅低垂兩鬢分。 料得相如偷見面, 不應琴裡挑文君。 南國東鄰各一時, 後來惟有杜紅兒。 若教楚國宮人見, 羞把腰身並柳枝。 照耀金釵簇膩鬟, 見時直向畫屏間。 黃姑阿母能判剖, 十斛明珠也是閒。 輕小休誇似燕身, 生來佔斷紫宮春。 漢皇若遇紅兒貌, 掌上無因著別人。 鸚鵡娥如裛露紅, 鏡前眉樣自深宮。 稍教得似紅兒貌, 不嫁南朝沈侍中。 擬將心地學安禪, 爭奈紅兒笑靨圓。 何物把來堪比並, 野塘初綻一枝蓮。 浸草漂花繞檻香, 最憐穿度樂營牆。 慇勤留滯緣何事, 曾照紅兒一面妝。 雕陰舊俗騁嬋娟, 有個紅兒賽洛川。 常笑世人語虛誕, 今朝自見火中蓮。 渡口諸儂樂未休, 竟陵西望路悠悠。 石城有個紅兒貌, 兩槳無因迎莫愁。 誰向深山識大仙, 勸人山上引春泉。 定知不及紅兒貌, 枉卻工夫溉玉田。 傾國傾城總絕倫, 紅兒花下認真身。 十年東北看燕趙, 眼冷何曾見一人。 今時自是不諳知, 前代由來豈見遺。 一笑陽城人便惑, 何堪教見杜紅兒。 京口喧喧百萬人, 競傳河鼓謝星津。 柰花似雪簪雲髻, 今日夭容是後身。 青史書時未是真, 可能纖手卻強秦。 再三為謝齊皇后, 要解連環別與人。 繡帳鴛鴦對刺紋, 博山微暖麝微曛。 詩成若有紅兒貌, 悔道當時月墜雲。 薄粉輕朱取次施, 大都端正亦相宜。 只如花下紅兒態, 不藉城中半額眉。 妝成渾欲認前朝, 金鳳雙釵逐步搖。 未必慕容宮裡伴, 舞風歌月勝纖腰。 琥珀釵成恩正深, 玉兒妖惑蕩君心。 莫教回首看妝面, 始覺曾虛擲萬金。 自有閒花一面春, 臉檀眉黛一時新。 慇勤為報梁家婦, 休把啼妝賺後人。 輕梳小髻號慵來, 巧中君心不用媒。 可得紅兒拋醉眼, 漢皇恩澤一時回。 千里長江旦暮潮, 吳都風俗尚纖腰。 周郎若見紅兒貌, 料得無心念小喬。 月落潛奔暗解攜, 本心誰道獨單棲。 還緣交甫非良偶, 不肯終身作羿妻。 漢皇曾識許飛瓊, 寫向人間作畫屏。 昨日紅兒花下見, 大都相似更娉婷。 魏帝休誇薛夜來, 霧綃雲縠稱身裁。 紅兒秀髮君知否, 倚檻繁花帶露開。 曉月雕樑燕語頻, 見花難可比他人。 年年媚景歸何處, 長作紅兒面上春。 逗玉濺盆冬殿開, 邀恩先賜夜明苔。 紅兒若是三千數, 多少芳心似死灰。 畫簾垂地紫金床, 暗引羊車駐七香。 若見紅兒此中住, 不勞鹽筱灑宮廊。 蘇小空勻一面妝, 便留名字在錢塘。 藏鴉門外諸年少, 不識紅兒未是狂。 一首長歌萬恨來, 惹愁漂泊水難回。 崔徽有底多頭面, 費得微之爾許才。 昔年黃閣識奇章, 愛說真珠似窈娘。 若見紅兒深夜態, 便應休說繡衣裳。 鳳折鶯離恨轉深, 此身難負百年心。 紅兒若向隋朝見, 破鏡無因更重尋。 行綰穠雲立暗軒, 我來猶愛不成冤。 當時若見紅兒貌, 未必邢相有此言。 總似紅兒媚態新, 莫論千度笑爭春。 任伊孫武心如鐵, 不辦軍前殺此人。 暖塘爭赴盪舟期, 行唱菱歌著艷詞。 為問東山謝丞相, 可能諸妓勝紅兒。 吳興皇后欲辭家, 澤國重台展曙華。 今日紅兒貌傾國, 恐須真宰別開花。 陌上行人歌黍離, 三千門客欲何之。 若教粗及紅兒貌, 爭取樓前斬愛姬。 休話如皋一笑時, 金髇中臆錦離披。 陋容枉把雕弓射, 射盡春禽未展眉。 長恨西風送早秋, 低眉深恨嫁牽牛。 若同人世長相對, 爭作夫妻得到頭。 謝娘休漫逞風姿, 未必娉婷勝柳枝。 聞道只因嘲落絮, 何曾得似杜紅兒。 總傳桃葉渡江時, 只為王家一首詩。 今日紅兒自堪賦, 不須重唱舊來詞。 巫山洛浦本無情, 總為佳人便得名。 今日雕陰有神艷, 後來公子莫相輕。 幾拋雲髻恨金墉, 淚洗花顏百戰中。 應有紅兒些子貌, 卻言皇后長深宮。 倚檻還應有所思, 半開東閣見嬌姿。 可中得似紅兒貌, 若遇韓朋好殺伊。 曉向妝台與畫眉, 鏡中長欲助嬌姿。 若教得似紅兒貌, 走馬章台任道遲。 練得霜華助翠鈿, 相期朝謁玉皇前。 依稀有似紅兒貌, 方得吹簫引上天。 重門深掩幾枝花, 未勝紅兒莫大誇。 王相不能探物理, 可能虛上短轅車。 前代休憐事可奇, 後來還出有光輝。 爭知晝臥紗窗裡, 不見神人覆玉衣。 化羽嘗聞赴九天, 只疑塵世是虛傳。 自從一見紅兒貌, 始信人間有謫仙。 從道長陵小市東, 巧將花貌占春風。 紅兒若是同時見, 未必伊先入紫宮。 人間難免是深情, 命斷紅兒向此生。 不似前時李丞相, 枉拋才力為鶯鶯。 鳳舞香飄繡幕風, 暖穿馳道百花中。 還緣有似紅兒貌, 始道迎將入漢宮。 休道將軍出世才, 盡驅諸妓下歌台。 都緣沒個紅兒貌, 致使輕教後閣開。 馮媛須知住漢宮, 將身只是解當熊。 不聞有貌傾人國, 爭得今朝更似紅。 能將一笑使人迷, 花艷何須上大堤。 疏屬便同巫峽路, 洛川真是武陵溪。 辭輦當時意可知, 寵深還恐寵先衰。 若教得似紅兒貌, 占卻君恩自不疑。 三吳時俗重風光, 未見紅兒一面妝。 好寫妖嬈與教看, 便應休更話真娘。 波平楚澤浸星辰, 台上君王宴早春。 畢竟章華會中客, 冠纓虛絕為何人。 紅兒不向漢宮生, 便使雙成謾得名。 疑是麻姑惱塵世, 暫教微步下層城。 天碧輕紗只六銖, 宛如含露透肌膚。 便教漢曲爭明媚, 應沒心情更弄珠。 共嗟含恨向衡陽, 方寸花箋寄沈郎。 不似紅兒些子貌, 當時爭得少年狂。 淺色桃花亞短牆, 不因風送也聞香。 凝情盡日君知否, 還似紅兒淡薄妝。 火色櫻桃摘得初, 仙宮只有世間無。 凝情盡日君知否, 真似紅兒口上朱。 宿雨初晴春日長, 入簾花氣靜難忘。 凝情盡日君知否, 真似紅兒舞袖香。 初月纖纖映碧池, 池波不動獨看時。 凝情盡日君知否, 真似紅兒罷舞眉。 濃艷濃香雪壓枝, 裊煙和露曉風吹。 紅兒被掩妝成後, 含笑無人獨立時。 樓上嬌歌裊夜霜, 近來休數踏歌娘。 紅兒謾唱伊州遍, 認取輕敲玉韻長。 金粟妝成扼臂環, 舞腰輕薄瑞雲間。 紅兒生在開元末, 羞殺新豐謝阿蠻。 君看紅兒學醉妝, 誇裁宮襭砑裙長。 誰能更把閒心力, 比並當時武媚娘。 梔子同心裛露垂, 折來深恐沒人知。 花前醉客頻相問, 不贈紅兒贈阿誰。 雲間翡翠一雙飛, 水上鴛鴦不暫離。 寫向人間百般態, 與君題作比紅詩。 舊恨長懷不語中, 幾回偷泣向春風。 還緣不及紅兒貌, 卻得生教入楚宮。 一舸春深指鄂君, 好風從度水成紋。 越人若見紅兒貌, 繡被應羞徹夜薰。 花落塵中玉墮泥, 香魂應上窈娘堤。 欲知此恨無窮處, 長倩城烏夜夜啼。
作者:方干
律儀通外學, 詩思入玄關。 煙景隨人別, 風姿與物閒。 貫花留靜室, 咒水度空山。 誰識浮雲意, 悠悠天地間。
作者:溫庭筠
昔年曾識范安成, 松竹風姿鶴性情。 西掖曙河橫漏響, 北山秋月照江聲。 乘舟覓吏經輿縣, 為酒求官得步兵。 千頃水流通故墅, 至今留得謝公名。
作者:戴叔倫
律儀通外學, 詩思入禪關。 煙景隨緣到, 風姿與道閒。 貫花留靜室, 咒水度空山。 誰識浮雲意, 悠悠天地間。
作者:靈澈
律儀通外學, 詩思入玄關。 煙景隨緣到, 風姿與道閒。 貫花留淨室, 咒水度空山。 誰識浮雲意, 悠悠天地間。
作者:白居易
老鶴風姿異, 衰翁詩思深。 素毛如我鬢, 丹頂似君心。 松際雪相映, 雞群塵不侵。 慇勤遠來意, 一隻重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