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天祥
南樓月轉銀河曙, 玉簫又吹梅早。 鸚鵡沙晴, 葡萄水暖, 一縷燕香清裊。 瑤池春透。 想桃露霏霞, 菊波沁曉。 袍錦風流, 御仙花帶瑞虹繞。 玉關人下未老。 喚磯頭黃鶴, 岸巾談笑。 劍拂准清, 槊橫楚黛, 雨洗一川煙草。 印黃似鬥。 看半硯薔薇, 滿鞍楊柳。 沙路歸來, 金貂蟬翼小。
作者:皮日休
暗竇養泉容決決, 明園護桂放亭亭。 歷山居處當天半, 夏裡松風盡足聽。 曉景半和山氣白, 薇香清淨雜纖雲。 實頭自是眠平石, 腦側空林看虎群。
作者:仇遠
舞褥行雲襯步, 歌紈片月生懷。 歌殘舞罷花困軟, 凝情猶小徘徊。 髻滑頻扶墮珥, 裙低略露弓奚。 當日凝香清燕, 慣聽八拍三台。 謝娘荀令都□老, 匆匆好夢驚回。 閒指青衫舊淚, 空連半股鸞釵。
作者:張可久
秋望和胡致居菊又開, 人何往? 夜靜孤眠北窗涼, 月明閉上南樓望。 天一方, 雁幾雙, 書半行。 客席胡使君席上舞態輕, 歌喉穩, 十里香塵柳邊春, 一聲《金縷》樽前韻。 斂繡巾, 整翠雲, 點絳唇。 春愁曉夢雲, 殘妝粉, 一點芳心怨王孫, 十年不寄平安信。 綠水濱, 碧草春, 紅杏村。 傷春楊柳陰, 鞦韆影; 恨煞啼鵑斷腸聲, 越添怨女傷春病。 倚繡屏, 搊錦箏, 調玉笙。 宮中秋日環珮輕, 蓬萊淺, 桂子香清小壺天, 芙蓉露冷技香殿。 花可憐, 月又圓, 人未眠。 梅友席上已樂閒, 從吾懶, 虎帳風悲紫荊關, 馬蹄霜凍白雲棧。 冷眼看, 倦鳥還, 行路難。 史氏池亭宿酒醒, 良宵永, 風細荷香夢魂清, 月明梧葉闌干靜。 玉管笙, 粉面箏, 金字經。 東浙舊遊鏡水邊, 巾山頂, 兩袖松風羽衣輕, 一奩梅月冰壺淨。 鵲尾爐, 鳳嘴瓶, 雁足燈。 懷古流翁索題舞袖雲, 妝台粉, 翠被濃香一時思。 黃沙妖血千年恨。 虞美人, 孔貴嬪, 楊太真。
作者:詹玉
露掌秋深, 花簽漏永, 那堪比夕新睛。 正纖塵飛盡, 萬籟無聲。 金鏡開奩弄影, 玉壺盛水侵稜。 縱簾斜樹隔, 燭暗花殘, 不礙虛明。 美人凝恨歌黛, 唸經年間阻, 只恐雲生。 早是宮鞋鴛小, 翠鬢蟬輕。 蟾潤妝梅夜發, 桂熏仙骨香清。 看姮娥此際, 多情又似無情。
作者:歐陽修
殘霞夕照西湖好, 花塢蘋汀, 十頃波平, 野岸無人舟自橫。 西南月上浮雲散, 軒檻涼生。 蓮芰香清。 水面風來酒面醒。
作者:姚述堯
暗香清絕。 不比尋常枝上雪。 細疊冰綃。 多謝天公快翦刀。 仙姿楚楚。 輕曳霓裳來帝所。 淡拂宮妝。 瑞腦重鋪片片香。
作者:顧夐
碧染長空池似鏡, 倚樓閒望凝情。 滿衣紅藕細香清。 象床珍簟, 山障掩, 玉琴橫¤暗想昔時歡笑事, 如今贏得愁生。 博山爐暖澹煙輕。 蟬吟人靜, 殘日傍, 小窗明。 幽閨小檻春光晚, 柳濃花澹鶯稀。 舊歡思想尚依依。 翠嚬紅斂, 終日損芳菲¤何事狂夫音信斷, 不如梁燕猶歸。 畫堂深處麝煙微。 屏虛枕冷, 風細雨霏霏。 月色穿簾風入竹, 倚屏雙黛愁時。 砌花含露兩三枝。 如啼恨臉, 魂斷損容儀¤香燼暗銷金鴨冷, 可堪孤負前期。 繡襦不整鬢鬟欹。 幾多惆悵, 情緒在天涯。
作者:甄良友
杲杲重光, 遙山聳翠, 九天秋氣高明。 露團仙掌, 初月掛前星。 帝念吾君父子, 親傳授、光啟中興。 生儲後, 是為三聖, 一道以相承。 昇平。 當此際, 黃花照座, 丹桂充庭。 對兩宮喜色, 百辟歡聲。 好是橙黃橘綠, 宣猷殿、酒碧香清。 重重慶, 堯仁舜孝, 親見禹功成。
作者:劉鑒
褭褭春幡, 恰十日、又逢元夕。 人正在、景清堂上, 金樽娛客。 蠟炬紅搖花外竹, 寶香清透邊石。 聽兒童、父老說青原, 東風國。 平易政, 人皆悅。 真實念, 天知得。 想旌旗一路, 又添春色。 滿眼變成金色界, 舉頭身近瓊樓月。 問明年、何處著鰲山, 蓬萊北。
作者:晏殊
宿蕊斗攢金粉鬧。 青房暗結蜂兒小。 斂面似啼開似笑。 天與貌。 人間不是鉛華少。 葉軟香清無限好。 風頭日腳乾催老。 待得玉京仙子到。 憑向道。 紅顏只合長年少。
作者:王十朋
羽蓋垂垂, 玉英亂簇春光滿。 韻香清遠。 暖日烘庭院。 露浥瓊枝, 臉透何郎暈。 凝餘恨。 古人不見。 誰與花公論。
作者:胡銓
宜霜開盡秋光老。 感節物、愁多少。 塵世難逢開口笑。 滿林風雨, 一江煙水, 颯爽驚吹帽。 玉堂金馬何須道。 且斗取、尊前玉山倒。 燕寢香清官事了。 紫萸黃菊, 早羅紅袂, 花與人俱好。
作者:陳著
瀟灑書齋, 香清縷直, 燈冷暈圓。 忽驚窗鳴瓦, 霰如篩下, 裁冰翦玉, 片似花鮮。 深怕妨梅, 也愁折竹, 才作還休亦偶然。 更深也, 漫題窗記瑞, 詩思綿綿。 聞君禮佛日千。 浪說道繁華不值錢。 想鴛衾底下, 都將命乞。 蒲龕裡畔, 未必心安。 兜率天宮, 清涼境界, 總是由心不是緣。 雪山上, 自有人坐了, 不到君邊。
作者:趙以夫
翡翠叢中, 萬點星球小。 怪得鼻觀香清, 涼館薰風透。 冰盤快剝輕紅, 滑凝水晶皺。 風姿, 姑射仙人正年少。 紅塵一騎, 曾博妃子笑。 休比葡萄, 也盡壓江瑤倒。 詩情放逸, 更判瓊漿和月ˍ。 細度冰霜新調。
作者:孟郊
燕本冰雪骨, 越淡蓮花風。 五言雙寶刀, 聯響高飛鴻。 翰苑錢舍人, 詩韻鏗雷公。 識本未識淡, 仰詠嗟無窮。 清恨生物表, 郎玉傾夢中。 常於冷竹坐, 相語道意沖。 嵩洛興不薄, 稽江事難同。 明年若不來, 我作黃蒿翁。 何以兀其心, 為君學虛空。 坐愛青草上, 意含滄海濱。 渺渺獨見水, 悠悠不問人。 鏡浪洗手綠, 剡花入心春。 雖然防外觸, 無奈饒衣新。 行當譯文字, 慰此吟慇勤。 銅鬥飲江酒, 手拍銅斗歌。 儂是拍浪兒, 飲則拜浪婆。 腳踏小船頭, 獨速舞短蓑。 笑伊漁陽操, 空恃文章多。 閒倚青竹竿, 白日奈我何。 短蓑不怕雨, 白鷺相爭飛。 短楫畫菰蒲, 斗作豪橫歸。 笑伊水健兒, 浪戰求光輝。 不如竹枝弓, 射鴨無是非。 射鴨復射鴨, 鴨驚菰蒲頭。 鴛鴦亦零落, 彩色難相求。 儂是清浪兒, 每踏清浪游。 笑伊鄉貢郎, 踏土稱風流。 如何丱角翁, 至死不裹頭。 師得天文章, 所以相知懷。 數年伊雒同, 一旦江湖乖。 江湖有故莊, 小女啼喈喈。 我憂未相識, 乳養難和諧。 幸以片佛衣, 誘之令看齋。 齋中百福言, 催促西歸來。 伊洛氣味薄, 江湖文章多。 坐緣江湖岸, 意識鮮明波。 銅斗短蓑行, 新章其奈何。 茲焉激切句, 非是等閒歌。 制之附驛回, 勿使餘風訛。 都城第一寺, 昭成屹嵯峨。 為師書廣壁, 仰詠時經過。 徘徊相思心, 老淚雙滂沱。 江南邑中寺, 平地生勝山。 開元吳語僧, 律韻高且閒。 妙藥溪岸平, 桂榜往復還。 樹石相鬥生, 紅綠各異顏。 風味我遙憶, 新奇師獨攀。 報恩兼報德, 寺與山爭鮮。 橙橘金蓋檻, 竹蕉綠凝禪。 經章音韻細, 風磬清泠翩。 離腸繞師足, 舊憶隨路延。 不知幾千尺, 至死方綿綿。 鄉在越鏡中, 分明見歸心。 鏡芳步步綠, 鏡水日日深。 異剎碧天上, 古香清桂岑。 朗約徒在昔, 章句忽盈今。 幸因西飛葉, 書作東風吟。 落我病枕上, 慰此浮恨侵。 牽師袈裟別, 師斷袈裟歸。 問師何苦去, 感吃言語稀。 意恐被詩餓, 欲住將底依。 盧殷劉言史, 餓死君已噫。 不忍見別君, 哭君他是非。 詩人苦為詩, 不如脫空飛。 一生空鷕氣, 非諫復非譏。 脫枯掛寒枝, 棄如一唾微。 一步一步乞, 半片半片衣。 倚詩為活計, 從古多無肥。 詩饑老不怨, 勞師淚霏霏。
作者:白居易
荷香清露墜, 柳動好風生。 微月初三夜, 新蟬第一聲。 乍聞愁北客, 靜聽憶東京。 我有竹林宅, 別來蟬再鳴。 不知池上月, 誰撥小船行。
作者:朱雍
池上數枝開遍。 臨水幽香清淺。 樓上欲黃昏, 吹徹一聲晴管。 零亂。 零亂。 衣上殘英都滿。
作者:晁補之
年年青眼。 為江梅腸斷。 一句新詩思無限。 向碧瓊枝上, 白玉葩中、春猶淺。 一點龍香清遠。 誰拋傾國艷。 昨夜前村, 都恐東皇未曾見。 正倚牆紅杏, 芳意濃時, 驚千片。 何許飄零仙館。 待冰雪叢中看奇姿, 乍一笑能回, 上林冬暖。
作者:崔顥
法師東南秀, 世實豪家子。 削髮十二年, 誦經峨眉裡。 自此照群蒙, 卓然為道雄。 觀生盡入妄, 悟有皆成空。 淨體無眾染, 苦心歸妙宗。 一朝敕書至, 召入承明宮。 說法金殿裡, 焚香清禁中。 傳燈遍都邑, 杖錫游王公。 天子揖妙道, 群僚趨下風。 我法本無著, 時來出林壑。 因心得化城, 隨病皆與藥。 上啟黃屋心, 下除蒼生縛。 一從入君門, 說法無朝昏。 帝作轉輪王, 師為持戒尊。 軒風灑甘露, 佛雨生慈根。 但有滅度理, 而生開濟恩。 復聞江海曲, 好殺成風俗。 帝曰我上人, 為除膻腥欲。 是日發西秦, 東南至蘄春。 風將衡桂接, 地與吳楚鄰。 舊少清信士, 實多漁獵人。 一聞吾師至, 捨網江湖濱。 作禮懺前惡, 潔誠期後因。 因成日既久, 事濟身不守。 更出淮楚間, 復來荊河口。 荊河馬卿岑, 茲地近道林。 入講鳥常狎, 坐禪獸不侵。 都非緣未盡, 曾是教所任。 故我一來事, 永承微妙音。 竹房見衣缽, 松宇清身心。 早悔業至淺, 晚成計可尋。 善哉遠公義, 清淨如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