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觀國
萬巖靈秀, 拱崇台飛觀, 憑陵千尺。 清磬一聲簾幕冷, 無復宮娃消息。 響ˍ廊空, 采香徑古, 塵土成遺跡。 石間松老, 斷雲空鎖愁寂。 專寵誰比輕顰, 楚腰吳艷, 一笑無顏色。 風月荒涼羅綺夢, 輸與扁舟歸客。 舞闋歌殘, 國傾人去, 青草埋香骨。 五湖波淼, 遠空依舊涵碧。
作者:柳宗元
淨土堂結習自無始, 淪溺窮苦源。 流形及茲世, 始悟三空門。 華堂開淨域, 圖像煥且繁。 清冷焚眾香, 微妙歌法言。 稽首愧導師, 超遙謝塵昏。 曲講堂寂滅本非斷, 文字安可離! 曲堂何為設? 高士方在斯。 聖默寄言宣, 分別乃無知。 趣中即空假, 名相與誰期? 願言絕聞得, 忘意聊思惟。 禪堂發地結菁茆, 團團抱虛白。 山花落幽戶, 中有忘機客。 涉有本非取, 照空不待析。 萬籟俱緣生, 窅然喧中寂。 心境本同如, 鳥飛無遺跡。 芙蓉亭新亭俯朱檻, 嘉木開芙蓉。 清香晨風遠, 溽彩寒露濃。 瀟灑出人世, 低昂多異容。 嘗聞色空喻, 造物誰為工? 留連秋月晏, 迢遞來山鐘。 苦竹橋危橋屬幽徑, 繚繞穿疏林。 迸籜分苦節, 輕筠抱虛心。 俯瞰涓涓流, 仰聆蕭蕭吟。 差池下煙日, 嘲哳鳴山禽。 諒無要津用, 棲息有餘陰。
作者:黃裳
雕欄閒倚, 瑞雪霽、浣出人間金碧。 下想名園, 芳心多少, 欲佔九州顏色。 洞開路入丹漢, 自是神仙真宅。 寒吟外, 看歌雲舞雪, 光陰難得。 誰共懷古意, 東海一老, 居易頭垂白。 自此英雄, 功名相繼, 空有寂寥遺跡。 聖賢電拂休笑, 離合許多賓客。 使君樂與人同, 且對雲門斜日。
作者:劉迥
靈境偶一尋, 洞天碧雲上。 爛柯有遺跡, 羽客何由訪。 日暮悵欲還, 晴煙滿千嶂。
作者:黃應武
乾坤開闢, 桂林有、元氣自來融結。 石磴盤空行木杪, 天柱屹然中立。 窟宅幽深, 泉源清遠, 不是靈神擘。 潛通後洞, 張劉萬古遺跡。 輸我長劍凌虛, 六塵盡掃, 銀海秋波碧。 志氣飄飄遊物外, 惟有清風知得。 喚起白龍, 護持飆馭, 稽首朝金闕。 山靈欣喜, 紫雲已在詩壁。
作者:陸龜蒙
吳之辟疆園, 在昔勝概敵。 前聞富修竹, 後說紛怪石。 風煙慘無主, 載祀將六百。 草色與行人, 誰能問遺跡。 不知清景在, 盡付任君宅。 卻是五湖光, 偷來傍簷隙。 出門向城路, 車馬聲躪躒。 入門望亭隈, 水木氣岑寂。 犨牆繞曲岸, 勢似行無極。 十步一危梁, 乍疑當絕壁。 池容澹而古, 樹意蒼然僻。 魚驚尾半紅, 鳥下衣全碧。 斜來島嶼隱, 恍若瀟湘隔。 雨靜持殘絲, 煙消有餘脈。 朅來任公子, 擺落名利役。 雖將祿代耕, 頗愛巾隨策。 秋籠支遁鶴, 夜榻戴顒客。 說史足為師, 譚禪差作伯。 君多鹿門思, 到此情便適。 偶蔭桂堪帷, 縱吟苔可席。 顧余真任誕, 雅遂中心獲。 但知醉還醒, 豈知玄尚白。 甘閒在雞口, 不貴封龍額。 即此自怡神, 何勞謝公屐。
作者:白居易
富貴人所愛, 聖人去其泰。 所以致仕年, 著在禮經內。 玄元亦有訓, 知止則不殆。 二疏獨能行, 遺跡東門外。 清風久銷歇, 迨此向千載。 斯人古亦稀, 何況今之代。 遑遑名利客, 白首千百輩。 惟有高僕射, 七十懸車蓋。 我年雖未老, 歲月亦云邁。 預恐耄及時, 貪榮不能退。 中心私自儆, 何以為我戒。 故作僕射詩, 書之於大帶。
作者:孫逖
仙穴尋遺跡, 輕舟愛水鄉。 溪流一曲盡, 山路九峰長。 漁父歌金洞, 江妃舞翠房。 遙憐葛仙宅, 真氣共微茫。
作者:蔡昆
幾到壇邊登閣望, 因思遺跡詠今朝。 當時為有重華出, 不是先生傲帝堯。
作者:張又新
瑟瑟峰頭玉水流, 晉時遺跡更堪愁。 愁人到此勞長望, 何處煙波是祖州。
作者:貫休
一雨火雲盡, 閉門心冥冥。 蘭花與芙蓉, 滿院同芳馨。 佳人天一涯, 好鳥何嚶嚶。 我有雙白璧, 不羨於虞卿。 我有徑寸珠, 別是天地精。 玩之室生白, 瀟灑身安輕。 只應天上人, 見我雙眼明。 陽烏爍萬物, 草木懷春恩。 茫茫塵土飛, 培壅名利根。 我本是蓑笠, 幼知天子尊。 學為毛氏詩, 亦多直致言。 不慕需臑類, 附勢同崩奔。 唯尋桃李蹊, 去去長者門。 美人如游龍, 被服金鴛鴦。 手把古刀尺, 在彼白玉堂。 文章深掣曳, 珂珮鳴丁當。 好風吹桃花, 片片落銀床。 何妨學羽翰, 遠逐朱鳥翔。 乾坤有清氣, 散入詩人脾。 聖賢遺清風, 不在惡木枝。 千人萬人中, 一人兩人知。 憶在東溪日, 花開葉落時。 幾擬以黃金, 鑄作鍾子期。 莫輕白雲白, 不與風雨會。 莫見守羊兒, 或是初平輩。 人生非日月, 光輝豈常在。 一榮與一辱, 古今常相對。 君不見於公門, 子孫好冠蓋。 古交如真金, 百煉色不回。 今交如暴流, 倏忽生塵埃。 我願君子氣, 散為青松栽。 我恐荊棘花, 只為小人開。 傷心復傷心, 吟上高高台。 常思謝康樂, 文章有神力。 是何清風清, 凜然似相識。 一種為頑嚚, 得作翻經石。 一種為枯槁, 得作登山屐。 永嘉為郡後, 山水添鮮碧。 何當學羽翰, 一去觀遺跡。 常思李太白, 仙筆驅造化。 玄宗致之七寶床, 虎殿龍樓無不可。 一朝力士脫靴後, 玉上青蠅生一個。 紫皇殿前五色麟, 忽然掣斷黃金鎖。 五湖大浪如銀山, 滿船載酒撾鼓過。 賀老成異物, 顛狂誰敢和。 寧知江邊墳, 不是猶醉臥。 憶在山中時, 丹桂花葳蕤。 紅泉浸瑤草, 白日生華滋。 箬屋開地爐, 翠牆掛籐衣。 看經竹窗邊, 白猿三兩枝。 東峰有老人, 眼碧頭骨奇。 種薤煮白石, 旨趣如嬰兒。 月上來打門, 月落方始歸。 授我微妙訣, 恬澹無所為。 別來六七年, 只恐白日飛。
作者:元稹
巢由昔避世, 堯舜不得臣。 伊呂雖急病, 湯武乃可君。 四賢胡為者, 千載名氛氳。 顯晦有遺跡, 前後疑不倫。 秦政虐天下, 黷武窮生民。 諸侯戰必死, 壯士眉亦顰。 張良韓孺子, 椎碎屬車輪。 遂令英雄意, 日夜思報秦。 先生相將去, 不復嬰世塵。 雲卷在孤岫, 龍潛為小鱗。 秦王轉無道, 諫者鼎鑊親。 茅焦脫衣諫, 先生無一言。 趙高殺二世, 先生如不聞。 劉項取天下, 先生游白雲。 海內八年戰, 先生全一身。 漢業日已定, 先生名亦振。 不得為濟世, 宜哉為隱淪。 如何一朝起, 屈作儲貳賓。 安存孝惠帝, 摧悴戚夫人。 捨大以謀細, 虯盤而蠖伸。 惠帝竟不嗣, 呂氏禍有因。 雖懷安劉志, 未若周與陳。 皆落子房術, 先生道何屯。 出處貴明白, 故吾今有雲。
作者:韓愈
白水龍飛已幾春, 偶逢遺跡問耕人。 丘墳發掘當官路, 何處南陽有近親。
作者:韓偓
日離黃道十年昏, 敏手重開造化門。 火帝動爐銷劍戟, 風師吹雨洗乾坤。 左牽犬馬誠難測, 右袒簪纓最負恩。 丹筆不知誰定罪, 莫留遺跡怨神孫。 金虎挻災不復論, 構成狂猘犯車塵。 御衣空惜侍中血, 國璽幾危皇后身。 圖霸未能知盜道, 飾非唯欲害仁人。 黃旗紫氣今仍舊, 免使老臣攀畫輪。 簪裾皆是漢公卿, 盡作鋒鋩劍血醒。 顯負舊恩歸亂主, 難教新國用輕刑。 穴中狡兔終須盡, 井上嬰兒豈自寧。 底事亦疑懲未了, 更應書罪在泉扃。 坐看包藏負國恩, 無才不得預經綸。 袁安墜睫尋憂漢, 賈誼濡毫但過秦。 威鳳鬼應遮矢射, 靈犀天與隔埃塵。 堤防瓜李能終始, 免愧於心負此身。
作者:獨孤及
漢家金馬署, 帝座紫微郎。 圖籍凌群玉, 歌詩冠柏梁。 陰陰萬年樹, 肅肅五經堂。 揮翰忘朝食, 研精待夕陽。 晴空露盤迥, 秋月瑣窗涼。 遠興生斑鬢, 高情寄縹囊。 葳蕤雙鸑鷟, 夙昔並翱翔。 汲塚同刊謬, 蓬山共補亡。 差池摧羽翮, 流落限江湘。 禁省一分袂, 昊天三雨霜。 石渠遺跡滿, 水國暮雲長。 早晚朝宣室, 歸時道路光。
作者:謝劇
獨凌清景出, 下視眾山中。 雲日遙相對, 川原無不通。 自致高標末, 何心待馭風。 宛演橫半規, 穹崇翠微上。 雲扃掩苔石, 千古無人賞。 寧知後賢心, 登此共來往。 仙弈示樵夫, 能言忘歸路。 因看斧柯爛, 孫子發已素。 孰雲遺跡久, 舉意如旦暮。 仙僧會真要, 應物常淵默。 惟將無住理, 轉與信人說。 月影清江中, 可觀不可得。
作者:張九齡
嘗聞薛公淚, 非直雍門琴。 竄逐留遺跡, 悲涼見此心。 府中因暇豫, 江上幸招尋。 人事已成古, 風流獨至今。 閒情多感歎, 清景暫登臨。 無復甘棠在, 空餘蔓草深。 晴光送遠目, 勝氣入幽襟。 水去朝滄海, 春來換碧林。 賦懷湘浦吊, 碑想漢川沉。 曾是陪游日, 徒為梁父吟。
作者:楊無咎
西湖天下應如是。 誰喚作、真西子。 雲凝山秀, 日增波媚, 宜晴宜雨。 況是深秋, 更當遙夜, 月華如水。 記詞人解道, 丹青妙手, 應難寫、真奇語。 往事輸他范蠡。 泛扁舟、仍攜佳麗。 毫端幻出, 淡妝濃抹, 可人風味。 和靖幽居, 老坡遺跡, 也應堪記。 更憑君畫我, 追隨二老, 游千家寺。
作者:夏鴻
翰林遺跡鏡潭前, 孤峭高僧此處禪。 出為信門興化日, 坐當吾國太平年。 身同瑩澈尼珠淨, 語並鋒鋩慧劍堅。 道果已圓名已遂, 即看千匝繞香筵。
作者:杜甫
涪右眾山內, 金華紫崔嵬。 上有蔚藍天, 垂光抱瓊台。 系舟接絕壁, 杖策窮縈迴。 四顧俯層巔, 澹然川谷開。 雪嶺日色死, 霜鴻有餘哀。 焚香玉女跪, 霧裡仙人來。 陳公讀書堂, 石柱仄青苔。 悲風為我起, 激烈傷雄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