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齊己
日東來向日西遊, 一缽閒尋遍九州。 卻憶雞林本師寺, 欲歸還待海風秋。
作者:張謂
童子學修道, 誦經求出家。 手持貝多葉, 心念優曇花。 得度北州近, 隨緣東路賒。 一身求清淨, 百毳納袈裟。 鍾嶺更飛錫, 爐峰期結跏。 深心大海水, 廣願恆河沙。 此去不堪別, 彼行安可涯。 慇勤結香火, 來世上牛車。
作者:無可
夜葉動飄飄, 寒來話數宵。 卷經歸鳥外, 轉雪過山椒。 舊長松杉大, 難行水石遙。 元戎宗內學, 應就白雲招。
作者:方干
三秋萬里五溪行, 風裡孤雲不計程。 若念猩猩解言語, 放生先合放猩猩。
作者:貫休
羨師游五頂, 乞食值年豐。 去去誰為侶, 棲棲力已充。 濁河高岸拆, 衰草古城空。 必到華嚴寺, 憑師問辨公。
作者:姚合
人間擾擾唯閒事, 自見高人只有詩。 寂寞嵩峰雲外寺, 常多夢裡過齋時。 城中聽得新經論, 卻過關東說向人。 舊國門徒終日望, 見時應是見真身。
作者:賈島
心知衡岳路, 不怕去人稀。 船裡猶鳴磬, 溪頭自曝衣。 有家從小別, 無寺不言歸。 料得逢寒住, 當禪雪滿扉。
作者:錢起
上國隨緣住, 來途若夢行。 浮天滄海遠, 去世法舟輕。 水月通禪寂, 魚龍聽梵聲。 惟憐一燈影, 萬里眼中明。
作者:貫休
安南千萬里, 師去趣何長。 鬢有炎州雪, 心為異國香。 退牙山象惡, 過海布帆荒。 早作歸吳計, 無忘父母鄉。
作者:貫休
遠逃為亂處, 寺與石城連。 木落歸山路, 人初刈剡田。 荒林猴咬栗, 戰地鬼多年。 好去楞伽子, 精修莫偶然。
作者:可止
四海無拘繫, 行心興自濃。 百年三事衲, 萬里一枝筇。 夜減當晴影, 春消過雪蹤。 白雲深處去, 知宿在何峰。
作者:賈島
出家從丱歲, 解論造玄門。 不惜揮談柄, 誰能聽至言。 中時山果熟, 後夏竹陰繁。 此去逢何日, 峨嵋曉復昏。
作者:戴叔倫
兵塵猶澒洞, 僧捨亦徵求。 師向江南去, 予方轂下留。 風霜兩足白, 宇宙一身浮。 歸及梅花發, 題詩寄隴頭。
作者:李頻
一錫隨緣赴, 天台又去登。 長亭舊別路, 落日獨行僧。 夜燒山何處, 秋帆浪幾層。 他時授巾拂, 莫為老無能。
作者:施肩吾
麻衣年少雪為顏, 卻笑孤雲未是閒。 此去若逢花柳月, 棲禪莫向苧羅山。
作者:貫休
五洩江山寺, 禪林境最奇。 九年吃菜粥, 此事少人知。 山響僧擔谷, 林香豹乳兒。 伊余頭已白, 不去更何之。
作者:項斯
心知衡岳路, 不怕去人稀。 船裡誰鳴磬, 沙頭自曝衣。 有家從小別, 是寺即言歸。 料得逢春住, 當禪雲滿扉。
作者:朱慶餘
已共鄰房別, 應無更住心。 中時過野店, 後夜宿寒林。 寺去人煙遠, 城連塞雪深。 禪餘得新句, 堪對上公吟。
作者:趙嘏
禪棲忽憶五峰游, 去著方袍謝列侯。 經啟樓台千葉曙, 錫含風雨一枝秋。 題詩片石侵雲在, 洗缽香泉覆菊流。 卻憶前年別師處, 馬嘶殘月虎溪頭。
作者:貫休
馬頭寶峰, 秀塞寒空。 有叟有叟, 真隱其中。 無味醍醐, 亦非般若。 白趾碧目, 數百瀟灑。 苦竹大於杉, 白熊臥如馬。 金鐘撼壑, 布水噴瓦。 芙蓉堂開峰月入, 岳精踏雪立屋下。 伊余解攀緣, 已是非常者。 更有叟, 獨往來, 與我語。 情無剛強, 氣透今古。 竹笠援補, 芒鞋籐乳。 北風倒人, 干雪不聚, 滿頭霜雪湯雪去。 湯雪去, 無人及, 空望真氣江上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