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皇甫曾
悠悠驅匹馬, 征路上連岡。 晚翠深雲竇, 寒台淨石樑。 秋花偏似雪, 楓葉不禁霜。 愁見前程遠, 空郊下夕陽。
作者:王績
策杖尋隱士, 行行路漸賒。 石樑橫澗斷, 土室映山斜。 孝然縱有捨, 威輦遂無家。 置酒燒枯葉, 披書坐落花。 新垂滋水釣, 舊結茂陵罝.歲歲長如此, 方知輕世華。
作者:陳陶
高台贈君別, 滿握軒轅風。 落日一揮手, 金鵝雲雨空。 鰲洲石樑外, 劍浦羅浮東。 茲興不可接, 翛翛煙際鴻。
作者:劉憲
玄游乘落暉, 仙宇藹霏微。 石樑縈澗轉, 珠旆掃壇飛。 芝童薦膏液, 松鶴舞驂騑.還似瑤池上, 歌成周馭歸。
作者:袁枚
天風肅肅衣裳飄, 人聲漸小灘聲驕。 知是天台古石橋。 一龍獨跨山之凹, 高聳脊背橫伸腰, 其下嵌空走怒濤。 濤水來從華頂遙, 分為左右瀑兩條, 到此收束群流交。 五疊六疊勢益高, 一落千丈聲怒號。 如旗如布如狂蛟, 非雷非電非笙匏。 銀河飛落青松梢, 素車白馬雲中跑。 勢急欲下石阻撓, 回瀾怒立猛欲跳。 逢逢布鼓雷門敲, 水犀軍向皋蘭鏖, 三千組練揮銀刀, 四川崖壁齊動搖。 偉哉銅殿造前朝, 五百羅漢如相招。 我本錢塘兒弄潮, 到此使人意也消, 心花怒開神理超。 高枕龍背持其尻, 上視下視行週遭; 其奈冷泠雨濺袍, 天風吹人立不牢。 北宮雖勇目已逃, 恍如子在齊聞韶。 不圖為樂如斯妙, 得坐一刻勝千朝。 安得將身化巨鰲, 看他萬古長滔滔!
作者:韓愈
辱贈不知報, 我歌爾其聆。 首敘始識面, 次言後分形。 道途綿萬里, 日月垂十齡。 浚郊避兵亂, 睢岸連門停。 肝膽一古劍, 波濤兩浮萍。 漬墨竄舊史, 磨丹注前經。 義苑手秘寶, 文堂耳驚霆。 暄晨躡露舄, 暑夕眠風欞。 結友子讓抗, 請師我慚丁。 初味猶啖蔗, 遂通斯建瓴。 搜奇日有富, 嗜善心無寧。 石樑平侹侹, 沙水光泠泠。 乘枯摘野艷, 沈細抽潛腥。 游寺去陟巘, 尋徑返穿汀。 緣雲竹竦竦, 失路麻冥冥。 淫潦忽翻野, 平蕪眇開溟。 防洩塹夜塞, 懼沖城晝扃。 及去事戎轡, 相逢宴軍伶。 觥秋縱兀兀, 獵旦馳駉駉.從賦始分手, 朝京忽同舲.急時促暗棹, 戀月留虛亭。 畢事驅傳馬, 安居守窗螢。 梅花灞水別, 宮燭驪山醒。 省選逮投足, 鄉賓尚摧翎。 塵祛又一摻, 淚眥還雙熒。 洛邑得休告, 華山窮絕陘。 倚巖睨海浪, 引袖拂天星。 日駕此回轄, 金神所司刑。 泉紳拖修白, 石劍攢高青。 磴蘚達拳跼, 梯飆颭伶俜。 悔狂已咋指, 垂誡仍鐫銘。 峨豸忝備列, 伏蒲愧分涇。 微誠慕橫草, 瑣力摧撞筳.疊雪走商嶺, 飛波航洞庭。 下險疑墮井, 守官類拘囹。 荒餐茹獠蠱, 幽夢感湘靈。 刺史肅蓍蔡, 吏人沸蝗螟。 點綴簿上字, 趨蹌閤前鈴。 賴其飽山水, 得以娛瞻聽。 紫樹雕斐亹, 碧流滴瓏玲。 映波鋪遠錦, 插地列長屏。 愁狖酸骨死, 怪花醉魂馨。 潛苞絳實坼, 幽乳翠毛零。 赦行五百里, 月變三十蓂.漸階群振鷺, 入學誨螟蛉。 蘋甘謝鳴鹿, 罍滿慚罄瓶。 冏冏抱瑚璉, 飛飛聯鶺鴒.魚鬣欲脫背, 虯光先照硎。 豈獨出醜類, 方當動朝廷。 勤來得晤語, 勿憚宿寒廳。
作者:劉長卿
故人千里道, 滄波一年別。 夜上明月樓, 相思楚天闊。 瀟瀟清秋暮, 裊裊涼風發。 湖色淡不流, 沙鷗遠還滅。 煙波日已遠, 音問日已絕。 歲晏空含情, 江皋綠芳歇。
作者:皎然
架石通霞壁, 懸崖散碧沙。 天晴虹影渡, 風細練文斜。 舉陟幽期阻, 沿洄客意賒。 河梁非此路, 別恨亦無涯。
作者:劉斌
靈山峙千仞, 蔽日且嵯峨。 紫蓋雲陰遠, 香爐煙氣多。 石樑高鳥路, 瀑水近天河。 欲知聞道裡, 別自有仙歌。
作者:吳筠
泛舟太湖上, 回瞰茲山隈。 萬頃滄波中, 千峰郁崔嵬。 涼煙發爐嶠, 秋日明帝台。 絕巔凌大漠, 懸流瀉昭回。 穹崇石樑引, 岈豁天門開。 飛鳥屢隱見, 白雲時往來。 超然契清賞, 目醉心悠哉。 董氏出六合, 王君升九垓。 誰言曠遐祀, 庶可相追陪。 從此永棲托, 拂衣謝浮埃。
作者:羊滔
步登春巖裡, 更上最遠山。 聊見宇宙闊, 遂令身世閒。 清輝賞不盡, 高駕何時還。 石樑聳千盡, 高盼出林□。 亙壑躡丹虹, 排雲弄清影。 路期訪道客, 游衍空井井。 采薪窮冥搜, 深路轉清映。 安知洞天裡, 偶坐得棋聖。 至今追靈跡, 可用陶靜性。 沙門何處人, 攜手俱滅跡。 深入不動境, 乃知真圓寂。 有時歸羅浮, 白日見飛錫。
作者:李白
我本楚狂人, 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 朝別黃鶴樓。 五嶽尋仙不辭遠, 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 屏風九疊雲錦張。 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闕前開二峰長, 銀河倒掛三石樑。 香爐瀑布遙相望, 回崖沓嶂凌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 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 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雲萬里動風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 興因廬山發。 閒窺石鏡清我心, 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 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雲裡, 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 願接盧敖遊太清。
作者:段成式
密密助堂堂, 隋人歌檿桑。 雙弧摧孔雀, 一矢隕貪狼。 ——段成式百步望雲立, 九規看月張。 獲蛟徒破浪, 中乙漫如牆。 ——張希復還似貫金鼓, 更疑穿石樑。 因添挽河力, 為滅射天狂。 ——段成式絕藝卻南牧, 英聲來鬼方。 麗龜何足敵, 殪豕未為長。 ——鄭符龍臂勝猿臂, 星芒超箭芒。 虛誇絕高鳥, 垂拱議明堂。 ——段成式
作者:鮑照
其一幽並重騎射, 少年好馳逐。 氈帶佩雙鞬, 象弧插雕服。 獸肥春草短, 飛鞚越平陸。 朝游雁門上, 暮還樓煩宿。 石樑有餘勁, 驚雀無全目。 漢虜方未和, 邊城屢翻覆。 留我一白羽, 將以分虎竹。 其二鑿井北陵隈, 百丈不及泉。 生事本瀾漫, 何用獨精堅。 幼壯重寸陰, 衰暮反輕年。 放駕息朝歌, 提爵止中山。 日夕登城隅, 周回視洛川。 街衢積凍草, 城郭宿寒煙。 繁華悉何在, 宮闕久崩填。 空謗齊景非, 徒稱夷叔賢。
作者:王績
暫出東陂路, 過訪北巖前。 蔡經新學道, 王烈舊成仙。 駕鶴來無日, 乘龍去幾年。 三山銀作地, 八洞玉為天。 金精飛欲盡, 石髓溜應堅。 自悲生世促, 無暇待桑田。 上月芝蘭徑, 中巖紫翠房。 金壺新練乳, 玉釜始煎香。 六局黃公術, 三門赤帝方。 吹沙聊作鳥, 動石試為羊。 緱氏還程促, 瀛洲會日長。 誰知北巖下, 延首詠霓裳。 結衣尋野路, 負杖入山門。 道士言無宅, 仙人更有村。 斜溪橫桂渚, 小徑入桃源。 玉床塵稍冷, 金爐火尚溫。 心疑游北極, 望似陟西昆。 逆愁歸舊裡, 蕭條訪子孫。 真經知那是, 仙骨定何為。 許邁心長切, 嵇康命似奇。 桑疏金闕迥, 苔重石樑危。 照水然犀角, 遊山費虎皮。 鴨桃聞已種, 龍竹未經騎。 為向天仙道, 棲遑君詎知。
作者:李白
王屋山人魏萬, 雲自嵩宋沿吳相訪, 數千里不遇。 乘興游台越, 經永嘉, 觀謝公石門。 後於廣陵相見, 美其愛文好古, 浪跡方外, 因述其行而贈是詩。 仙人東方生, 浩蕩弄雲海。 仙人東方生, 浩蕩弄雲海。 沛然乘天游, 獨往失所在。 魏侯繼大名, 本家聊攝城。 卷舒入元化, 跡與古賢並。 十三弄文史, 揮筆如振綺。 辯折田巴生, 心齊魯連子。 西涉清洛源, 頗驚人世喧。 采秀臥王屋, 因窺洞天門。 朅來游嵩峰, 羽客何雙雙。 朝攜月光子, 暮宿玉女窗。 鬼谷上窈窕, 龍潭下奔潈。 東浮汴河水, 訪我三千里。 逸興滿吳雲, 飄颻浙江汜。 揮手杭越間, 樟亭望潮還。 濤卷海門石, 雲橫天際山。 白馬走素車, 雷奔駭心顏。 遙聞會稽美, 且度耶溪水。 萬壑與千巖, 崢嶸鏡湖裡。 秀色不可名, 清輝滿江城。 人游月邊去, 舟在空中行。 此中久延佇, 入剡尋王許。 笑讀曹娥碑, 沉吟黃絹語。 天台連四明, 日入向國清。 五峰轉月色, 百里行松聲。 靈溪咨沿越, 華頂殊超忽。 石樑橫青天, 側足履半月。 忽然思永嘉, 不憚海路賒。 掛席歷海嶠, 回瞻赤城霞。 赤城漸微沒, 孤嶼前嶢兀。 水續萬古流, 亭空千霜月。 縉雲川谷難, 石門最可觀。 瀑布掛北斗, 莫窮此水端。 噴壁灑素雪, 空濛生晝寒。 卻思惡溪去, 寧懼惡溪惡。 咆哮七十灘, 水石相噴薄。 路創李北海, 巖開謝康樂。 松風和猿聲, 搜索連洞壑。 徑出梅花橋, 雙溪納歸潮。 落帆金華岸, 赤松若可招。 沈約八詠樓, 城西孤岧嶢.岧嶢四荒外, 曠望群川會。 雲卷天地開, 波連浙西大。 亂流新安口, 北指嚴光瀨。 釣台碧雲中, 邈與蒼嶺對。 稍稍來吳都, 裴回上姑蘇。 煙綿橫九疑, 漭蕩見五湖。 目極心更遠, 悲歌但長吁。 回橈楚江濱, 揮策揚子津。 身著日本裘, 昂藏出風塵。 五月造我語, 知非儓儗人。 相逢樂無限, 水石日在眼。 徒干五諸侯, 不致百金產。 吾友揚子雲, 絃歌播清芬。 雖為江寧宰, 好與山公群。 乘興但一行, 且知我愛君。 君來幾何時, 仙台應有期。 東窗綠玉樹, 定長三五枝。 至今天壇人, 當笑爾歸遲。 我苦惜遠別, 茫然使心悲。 黃河若不斷, 白首長相思。
作者:王安石
石樑茅屋有彎碕, 流水濺濺度兩陂。 晴日暖風生麥氣, 綠陰幽草勝花時。
作者:李涉
憶昨天台尋石樑, 赤城枕下看扶桑。 金烏欲上海如血, 翠色一點蓬萊光。 安期先生不可見, 蓬萊目極滄海長。 回舟偶得風水便, 煙帆數夕歸瀟湘。 瀟湘水清巖嶂曲, 夜宿朝游常不足。 一自無名身事閒, 五湖雲月偏相屬。 進者恐不榮, 退者恐不深。 魚游鳥逝兩雖異, 彼此各有遂生心。 身解耕耘妾能織, 歲晏饑寒免相逼。 稚子才年七歲餘, 漁樵一半分渠力。 吾友從軍在河上, 腰佩吳鉤佐飛將。 偶與嵩山道士期, 西尋汴水來相訪。 見君顏色猶憔悴, 知君未展心中事。 落日驅車出孟津, 高歌共歎傷心地。 洛邑秦城少年別, 兩都陳事空聞說。 漢家天子不東遊, 古木行宮閉煙月。 洛濱老翁年八十, 西望殘陽臨水泣。 自言生長開元中, 武皇恩化親沾及。 當時天下無甲兵, 雖聞賦斂毫毛輕。 紅車翠蓋滿衢路, 洛中歡笑爭逢迎。 一從戎馬來幽薊, 山谷虎狼無捍制。 九重宮殿閉豺狼, 萬國生人自相噬。 蹭蹬瘡痍今不平, 干戈南北常縱橫。 中原膏血焦欲盡, 四郊貪將猶憑陵。 秦中豪寵爭出群, 巧將言智寬明君。 南山四皓不敢語, 渭上釣人何足雲。 君不見昔時槐柳八百里, 路傍五月清陰起。 只今零落幾株殘, 枯根半死黃河水。
作者:徐凝
銀地秋月色, 石樑夜溪聲。 誰知屐齒盡, 為破煙苔行。
作者:錢起
郭南雲水佳, 訟簡野情發。 紫芝每相引, 黃綬不能紲。 稍入石門幽, 始知靈境絕。 冥搜未寸晷, 仙徑俄九折。 蟠木蓋石樑, 崩巖露雲穴。 數峰拔崑崙, 秀色與空澈。 玉氣交晴虹, 桂花留曙月。 半巖采珉者, 一點如片雪。 真賞無前程, 奇觀寧暫輟。 更聞東林磬, 可聽不可說。 興中尋覺化, 寂爾諸象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