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樓鑰
冷然。 清圓。 誰彈。 向屋山。 何言。 清風至陰德之天。 悠颺餘響嬋娟。 方晝眠。 迥立八風前。 八音相宣知孰賢。 有時悲壯, 鏗若龍泉。 有時幽杳, 彷彿猿吟鶴怨。 忽若巍巍山巔。 蕩蕩幾如流川。 聊將娛暮年。 聽之身欲仙。 絃索滿人間。 未有逸韻如此弦。
作者:李洞
不羨王公與貴人, 唯將雲鶴自相親。 閒來石上觀流水, 欲洗禪衣未有塵。
作者:莊南傑
穿屋穿牆不知止, 爭樹爭巢入營死。 林間公子挾彈弓, 一丸致斃花叢裡。 小口黃雛未有知, 青天不解高高飛。 虞人設網當要路, 白日啾嘲禍萬機。
作者:齊己
南歸乘客棹, 道路免崎嶇。 江上經時節, 船中聽鷓鴣。 春容含眾岫, 雨氣泛平蕪。 落日停舟望, 王維未有圖。 長江春氣寒, 客況棹聲閒。 夜泊諸村雨, 程回數郡山。 桑根垂斷岸, 浪沫聚空灣。 已去鄰園近, 隨緣是暫還。
作者:白居易
嫁得梁鴻六七年, 耽書愛酒日高眠。 雨荒春圃唯生草, 雪壓朝廚未有煙。 身病憂來緣女少, 家貧忘卻為夫賢。 誰知厚俸今無分, 枉向秋風吹紙錢。
作者:查慎行
平遠江山極目回, 古祠漠漠背城開。 莫嫌舉世無知己, 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國恨? 歲時猶動楚人哀! 湘蘭沅芷年年綠, 想見吟魂自往來。
作者:白居易
曲江新歲後, 冰與水相和。 南岸猶殘雪, 東風未有波。 偶游身獨自, 相憶意如何。 莫待春深去, 花時鞍馬多。
作者:皇甫冉
詞客金門未有媒, 游吳適越任舟回。 遠水迢迢分手去, 天邊山色待人來。
作者:秋瑾
漫雲女子不英雄, 萬里乘風獨向東。 詩思一帆海空闊, 夢魂三島月玲瓏。 銅駝已陷悲回首, 汗馬終慚未有功。 如許傷心家國恨, 那堪客裡度春風。
作者:許渾
欲求真訣戀禪扃, 羽帔方袍盡有情。 仙骨本微靈鶴遠, 法心潛動毒龍驚。 三山未有偷桃計, 四海初傳問菊名。 今日勸師師莫惑, 長生難學證無生。
作者:魚玄機
幽人創奇境, 遊客駐行程。 粉壁空留字, 蓮宮未有名。 鑿池泉自出, 開徑草重生。 百尺金輪閣, 當川豁眼明。
作者:白居易
頷下髭鬚半是絲, 光陰向後幾多時。 非無解掛簪纓意, 未有支持伏臘資。 冒熱沖寒徒自取, 隨行逐隊欲何為。 更慚山侶頻傳語, 五十歸來道未遲。
作者:楊炎正
典盡春衣, 也應是、京華倦客。 都不記、麴塵香霧, 西湖南陌。 兒女別時和淚拜, 牽衣曾問歸時節。 到歸來、稚子已成陰, 空頭白。 功名事, 雲霄隔。 英雄伴, 東南拆。 對雞豚社酒, 依然鄉國。 三徑不成陶令隱, 一區未有揚雄宅。 問漁樵、學作老生涯, 從今日。
作者:莊南傑
穿屋穿牆不知止, 爭樹爭巢入營死。 林間公子挾彈弓, 一丸致斃花叢裡。 小雛黃口未有知, 青天不解高高飛。 虞人設網當要路, 白日啾嘲禍萬機。
作者:佚名
結髮為夫妻, 恩愛兩不疑。 歡娛在今夕, 嬿婉及良時。 征夫懷遠路, 起視夜何其? 參辰皆已沒, 去去從此辭。 行役在戰場, 相見未有期。 握手一長歎, 淚為生別滋。 努力愛春華, 莫忘歡樂時。 生當復來歸, 死當長相思。
作者:晁端禮
風流心膽, 直把春償酒。 選得一枝花, 綺羅中、算來未有。 名園翠苑, 風月最佳時, 夜迢迢, 車款款, 是處曾攜手。 重來一夢, 池館皆依舊。 幽恨寫新詩, 托何人、章台問柳。 漁舟歸後, 雲鎖武陵溪, 水潺潺, 花片片, 艤棹空回首。
作者:褚載
相逢多是醉醺然, 應有囊中子母錢。 有興欲沽紅麴酒, 無人同上翠旌樓。 星斗離披煙靄收, 玉蟾蜍耀海東頭。 鹿胎冠子水晶簪, 長嘯欹眠紫桂陰。 躞蹀馬搖金絡腦, 嬋娟人墜玉搔頭。 狂歌放飲渾成性, 知道逍遙出俗籠。 除卻洛陽才子後, 更誰封恨吊懷沙。 蓮浦浪澄堪倚釣, 柳堤風暖好垂鞭。 上馬等閒銷白日, 出門輕薄倚黃金。 淨名方丈雖然病, 曼倩年涯未有多。
作者:李紳
欲向仙峰煉九丹, 獨瞻華頂禮仙壇。 石標琪樹凌空碧, 水掛銀河映月寒。 天外鶴聲隨絳節, 洞中雲氣隱琅玕.浮生未有從師地, 空誦仙經想羽翰。
作者:陳人傑
之印可, 然後人信以傳。 昔劉叉未有顯稱, 及以雪車、冰柱二篇為韓文公所賞, 一日之名, 遂埒張孟。 予嘗得叉遺集, 觀其餘作, 多不稱是。 而流傳至今, 未就泯滅者, 以韓公所賞題品爾。 今才士滿世, 所負當不止叉如, 然而獎借後進, 竟未有如韓公者。 才難, 不其然, 有亦未易識。 誦山谷之詩, 不覺喟然。 因作思古人一曲。 他時儻遇知己, 無妨反騷。 不恨窮途, 所恨吾生, 不見古人。 似道傍郭泰, 品題季偉, 舟中謝尚, 賞識袁宏。 又似元之, 與蘇和仲, 汲引孫丁晁李秦。 今安在, 但高風凜凜, 墳草青青。 江東無我無卿。 政自要胸中分渭涇。 歎今人榮貴, 只修邊幅, 斯文寂寞, 終欠宗盟。 面蹉長江, 目迷東野, 卻笑韓公接後生。 知音者, 恨黃金難鑄, 清淚如傾。
作者:李頻
相憂過己切, 相賀似身榮。 心達無前後, 神交共死生。 承家吾子事, 登第世人情。 未有通儒術, 明時道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