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長卿
雄圖爭割據, 神器終不守。 上下武昌城, 長江竟何有。 古來壯台榭, 事往悲陵阜。 寥落幾家人, 猶依數株柳。 威靈絕想像, 蕪沒空林藪。 野徑春草中, 郊扉夕陽後。 逢君從此去, 背楚方東走。 煙際指金陵, 潮時過湓口。 行人已何在, 臨水徒揮手。 惆悵不能歸, 孤帆沒雲久。
作者:裴迪
跂石復臨水, 弄波情未極。 日下川上寒, 浮雲澹無色。
作者:慕幽
今古憑君一贈行, 幾回折盡復重生。 五株斜傍淵明宅, 千樹低垂太尉營。 臨水帶煙藏翡翠, 倚風兼雨宿流鶯。 隋皇堤畔依依在, 曾惹當時歌吹聲。
作者:吳禮之
金菊間芙蓉, 秋意未為蕭索。 臨水見山庭院。 伴玉人杯酌。 攜爐終日裊沉煙, 氤氳篆文□。 可惜被風吹散, 把袖兒籠著。
作者:劉禹錫
新辭將印拂朝纓, 臨水登山四體輕。 猶念天涯未歸客, 瘴雲深處守孤城。
作者:趙以夫
黃葉舞碧空, 臨水處、照眼紅苞齊吐。 柔情媚態, 佇立西風如訴。 遙想仙家城闕, 十萬綠衣童女。 雲縹緲, 玉娉婷, 隱隱綵鸞飛舞。 樽前更風度。 記天香國色, 曾占春暮。 依然好在, 還伴清霜涼露。 一曲闌干敲遍, 悄無語。 空相顧。 殘月淡, 酒闌時、滿城鐘鼓。
作者:馬戴
臨水獨相送, 歸期千里間。 雲回逢過雨, 路轉入連山。 一騎行芳草, 新蟬發故關。 遙聆茂陵下, 夜啟竹扉閒。
作者:葛長庚
瀟灑江梅, 似玉妝珠綴, 密蕊疏枝。 霜風應是, 不許蝶近蜂欺。 嫣然自笑, 與山礬、共水仙期。 還亦有, 青松翠竹, 同今凜冽年時。 何事向人如恨, 帶蒼苔, 半倚臨水荒籬。 孤山嫩寒放曉, 尚憶前詩。 黃昏顧影, 說橫斜、清淺今誰。 他自是, 移春手段, 微雲淡月應知。
作者:吳融
粉薄紅輕掩斂羞, 花中占斷得風流。 軟非因醉都無力, 凝不成歌亦自愁。 獨照影時臨水畔, 最含情處出牆頭。 裴回盡日難成別, 更待黃昏對酒樓。
作者:陶淵明
弱齡寄事外, 委懷在琴書。 被褐欣自得, 屢空常晏如。 時來苟冥會, 宛轡憩通衢。 投策命晨裝, 暫與園田疏。 眇眇孤舟逝, 綿綿歸思紆。 我行豈不遙, 登降千里余。 目倦川途異, 心念山澤居。 望雲慚高鳥, 臨水愧游魚。 真想初在襟, 誰謂形跡拘。 聊且憑化遷, 終返班生廬。
作者:歐陽詹
少華類太華, 太室似少室。 亞相與丞相, 亦復無異質。 渟如月臨水, 肅若松照日。 輝影互光澄, 陰森兩蔥鬱。 連城鸞鳳分, 同氣龜龍出。 併力革夷心, 通籌整師律。 英豪願回席, 蠻貊皆屈膝。 中外行分途, 寰瀛待清謐。
作者:劉兼
桐葉飛霜落井欄, 菱花藏雪助衰顏。 夜窗颯颯搖寒竹, 秋枕迢迢夢故山。 臨水釣舟橫荻岸, 隔溪禪侶啟柴關。 覺來依舊三更月, 離緒鄉心起萬端。 舊館秋寒夜夢長, 水簾疏影入回塘。 宦情率爾拖魚艇, 客恨依然在燕梁。 白鷺獨飄山面雪, 紅蕖全謝鏡心香。 起來不語無人會, 醉倚東軒半夕陽。
作者:厲鶚
出郭曉色微, 臨水人意靜。 水上寒霧生, 瀰漫與天永。 折葦動有聲, 遙山淡無影。 稍見初日開, 三兩列舴艋。 安得學野鳧, 泛泛逐清影。
作者:元稹
帝下真符召玉真, 偶逢游女暫相親。 素書三卷留為贈, 從向人間說向人。 風弄花枝月照階, 醉和春睡倚香懷。 依稀似覺雙環動, 潛被蕭郎卸玉釵。 鶯聲撩亂曙燈殘, 暗覓金釵動曉寒。 猶帶春酲懶相送, 櫻桃花下隔簾看。 琉璃波面月籠煙, 暫逐蕭郎走上天。 今日歸時最腸斷, 回江還是夜來船。 花枝臨水復臨堤, 閒照江流亦照泥。 千萬春風好抬舉, 夜來曾有鳳凰棲。
作者:袁去華
漢江流入蒼煙, 戍樓弔古臨無地。 清霜初肅, 鷹揚隼擊, 青霄凌厲。 新雁聲中, 夕陽影裡, 千崖秋氣。 念東籬采菊, 龍山落帽, 風流在、尚堪繼。 引滿松醪徑醉。 誦坡仙、臨漳宵濟。 茱萸細看, 明年誰健, 空悲身世。 兒輩何知, 更休說似, 登山臨水。 那紛紛毀譽, 耳邊風過, 我何曾記。
作者:徐凝
孟家種柳東城去, 臨水逶迤思故人。 不似當時大司馬, 重來得見漢南春。
作者:毛滂
山屏霧帳玲瓏碧。 更綺窗、臨水新涼入。 雨短煙長, 柳橋蕭瑟。 這番一日涼一日。 離多綠鬢多時白。 這離情、不似而今惜。 雲外長安, 斜暉脈脈。 西風吹夢來無跡。
作者:儲嗣宗
清無車馬塵, 深洞百花春。 雞犬疑沾藥, 耕桑似避秦。 登山採樵路, 臨水浣紗人。 若得心無事, 移家便卜鄰。
作者:黃景仁
翩與歸鴻共北征, 登山臨水黯愁生。 江南草長鶯飛日, 遊子離邦去裡情。 五夜壯心悲伏櫪, 百年左計負躬耕。 自嫌詩少幽燕氣, 故作冰天躍馬行。
作者:秋瑾
獨向東風舞楚腰, 為誰顰恨為誰嬌? 灞陵橋畔銷魂處, 臨水傍堤萬萬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