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禹錫
二十餘年別帝京, 重聞天樂不勝情。 舊人唯有何戡在, 更與慇勤唱渭城。
作者:盧綸
天宮寶器隋朝物, 鎖在金函比金骨。 開函捧之光乃發, 阿修羅王掌中月。 五雲如拳輕復濃, 昔曾噀酒今藏龍。 規形環影相透徹, 亂雪繁花千萬重。 可憐貞質無今古, 可歎隋陵一抔土。 宮中艷女滿宮春, 得親此寶能幾人。 一留寒殿殿將壞, 唯有幽光通隙塵。 山中老僧眉似雪, 忍死相傳保扃鐍.
作者:王建
晚年恩愛少, 耳目靜於僧。 竟夜不聞語, 空房唯有燈。 氣噓寒被濕, 霜入破窗凝。 斷得人間事, 長如此亦能。
作者:袁去華
郊原初過雨。 見敗葉零亂, 風定猶舞。 斜陽掛深樹。 映濃愁淺黛, 遙山眉嫵。 來時舊路。 尚巖花、嬌黃半吐。 到而今, 唯有溪邊流水, 見人如故。 無語。 郵亭深靜, 下馬還尋, 舊曾題處。 無聊倦旅。 傷離恨, 最愁苦。 縱收香藏鏡, 他年重到, 人面桃花在否。 念沈沈、小閣幽窗, 有時夢去。
作者:李端
十五事文翰, 大兒輕孔融。 長裾游邸第, 笑傲五侯中。 諫獵一朝寢, 論邊素未工。 蹉跎潘鬢至, 蹭蹬阮途窮。 貸布憐寧與, 無金命未通。 王陵固似戇, 郭最遂非雄。 斂板辭群彥, 回車訪老農。 詠詩懷洛下, 送客憶山東。 沈病魂神濁, 清齋思慮空。 羸將衛玠比, 冷共鄴侯同。 草舍才遮雨, 荊窗不礙風。 梨教通子守, 酒是遠師供。 捫虱欣時泰, 迎貓達歲豐。 原門唯有席, 井飲但加蔥。 少壯矜齊德, 高年覺宋聾。 寓書先論懶, 讀易反求蒙。 昔慕能鳴雁, 今憐半死桐。 秉心猶似矢, 搔首忽如蓬。 赤葉翻籐架, 黃花蓋菊叢。 聊將呈匠伯, 今已學愚公。
作者:沈唐
霜林凋晚, 危樓迥, 登臨無限秋思。 望中閒想, 洞庭波面, 亂紅初墜。 更蕭索、風吹渭水。 長安飛舞千門裡。 變景摧芳榭, 唯有蘭衰暮業, 菊殘餘蕊。 回念花滿華堂, 美人一去, 鎮掩香閨經歲。 又觀珠露, 碎點蒼苔, 敗梧飄砌。 謾贏得、相思淚眼, 東君早作歸來計。 便莫惜丹青手, 重與芳菲, 萬紅千翠。
作者:劉長卿
秋草黃花覆古阡, 隔林何處起人煙。 山僧獨在山中老, 唯有寒松見少年。
作者:顧況
長樂宮連上苑春, 玉樓金殿艷歌新。 君門一入無由出, 唯有宮鶯得見人。
作者:朱放
荒村古岸誰家在, 野水浮雲處處愁。 唯有河邊衰柳樹, 蟬聲相送到揚州。
作者:劉攽
青苔滿地初晴後, 綠樹無人晝夢余。 唯有南風舊相識, 偷開門戶又翻書。
作者:盧仝
天王二月行時令, 白銀作雪漫天涯。 山人門前遍受賜, 平地一尺白玉沙。 雲頹月壞桂英下, 鶴毛風剪亂參差。 山人屋中凍欲死, 千樹萬樹飛春花。 菜頭出土膠入地, 山莊取粟埋卻車。 冷絮刀生削峭骨, 冷齏斧破慰老牙。 病妻煙眼淚滴滴, 饑嬰哭乳聲呶呶。 市頭博米不用物, 酒店買酒不肯賒。 聞道西風弄劍戟, 長階殺人如亂麻。 天眼高開欺草芽, 我死未肯興歎嗟。 但恨口中無酒氣, 劉伶見我相揄揶。 清風攪腸筋力絕, 白灰壓屋樑柱斜。 聖明有道□命漢, 可得再見朝日耶。 柴門沒脛晝不掃, 黃昏繞樹棲寒鴉。 唯有河南韓縣令, 時時醉飽過貧家。
作者:劉商
花落茅簷轉寂寥, 魂隨暮雨此中銷。 邇來庭柳無人折, 長得垂枝一萬條。 虛室無人乳燕飛, 蒼苔滿地履痕稀。 庭前唯有薔薇在, 花似殘妝葉似衣。
作者:羊士諤
功名無力愧勤王, 已近終南得草堂。 身外盡歸天竺偈, 腰間唯有會稽章。 何時臘酒逢山客, 可惜梅枝亞石床。 歲晚我知仙客意, 懸心應在白雲鄉。
作者:駱賓王
彭山折阪外, 井絡少城隈。 地是三巴俗, 人非百里材。 畏途君悵望, 岐路我裴徊。 心賞風煙隔, 容華歲月催。 遙遙分鳳野, 去去轉龍媒。 遺錦非前邑, 鳴琴即舊台。 劍門千仞起, 石路五丁開。 海客乘槎渡, 仙童馭竹回。 魂將離鶴遠, 思逐斷猿哀。 唯有雙鳧舄, 飛去復飛來。
作者:王季友1
相逢問姓名亦存, 別時無子今有孫。 山上雙松長不改, 百家唯有三家村。 村南村西車馬道, 一宿通舟水浩浩。 澗中磊磊十里石, 河上淤泥種桑麥。 平坡塚墓皆我親, 滿田主人是舊客。 舉聲酸鼻問同年, 十人六七歸下泉。 分手如何更此地, 回頭不語淚潸然。
作者:羅鄴
青樓一別戍金微, 力盡秋來破虜圍。 錦字莫辭連夜織, 塞鴻長是到春歸。 正憐漢月當空照, 不奈胡沙滿眼飛。 唯有夢魂南去日, 故鄉山水路依稀。
作者:元稹
前途何在轉茫茫, 漸老那能不自傷。 病為怕風多睡月, 起因花藥暫扶床。 函關氣索迷真侶, 峽水波翻礙故鄉。 唯有秋來兩行淚, 對君新贈遠詩章。
作者:賈島
他寢此時吾不寢, 近秋三五日逢晴。 相思唯有霜台月, 望盡孤光見卻生。
作者:李群玉
公子春衫桂水香, 遠沖飛雪過書堂。 貧家冷落難消日, 唯有松筠滿院涼。
作者:劉禹錫
鸞聲窈眇管參差, 清韻初調眾樂隨。 幽院妝成花下弄, 高樓月好夜深吹。 忽驚暮雨飄零盡, 唯有朝雲夢想期。 聞道今年寒食日, 東山舊路獨行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