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九華山白衣
澗水潺潺聲不絕, 溪壟茫茫野花發。 自去自來人不知, 歸時唯對空山月。
作者:張可久
暮春即事二首萬朵青山生暮雲, 數點紅香留晚春。 憑闌愁玉人, 對花寬翠裙。 小玉闌干月半掐, 嫩綠池塘春幾家。 鳥啼芳樹丫, 燕銜黃柳花。 江樓即事一曲琵琶江上舟, 十二闌干天外樓。 粉香蝶也愁, 玉容花見羞。 八詠樓上酬正則李侯爛醉東君三月時, 細和休文八韻詩。 舞裙催《柘枝》, 曲闌搖柳絲。 秋思和吳克齋一寸冰蟾明翠廊, 萬里青天書雁行。 碧梧敲晚涼, 玉人燒夜香。 和白玉真人寶劍英雄血已乾, 玉府神仙心自閒。 煉霞成大丹, 袖雲歸故山。 玉手攜香羅帕干, 粉面粘花妝鏡寒。 對樓千萬山, 倚雲十二鬟。 湖上醉余二首明月中流歌扣舷, 柔雪雙娃同採蓮。 小詞玉翼蟬, 醉書金粉箋。 屏外氤氳蘭麝飄, 簾底星松鸚鵡嬌。 暖香繡玉腰, 小花金步搖。 席上分題妝淡亭亭堆髻螺, 歌緩盈盈停眼波。 念奴留意多, 使君如醉何? 晚晴小景金羽翩翩柳外鶯, 玉手纖纖膝上箏。 晚風花雨晴, 小樓山月明。
作者:武元衡
夙駕逾人境, 長驅出塞垣。 邊風引去騎, 胡沙拂征轅。 奏笳山月白, 結陣瘴雲昏。 雖雲風景異華夏, 亦喜地理通樓煩。 白羽矢飛先火炮, 黃金甲耀奪朝暾。 要須灑掃龍沙淨, 歸謁明光一報恩。
作者:吳泳
清江社雨初晴, 秋香吹徹高堂曉。 天然帶得, 酒星風骨, 詩囊才調。 沔水春深, 屏山月淡, 吟鞭俱到。 算一生繞遍, 瑤階玉樹, 如君樣、人間少。 未放鶴歸華表。 伴仙翁、依然天杪。 知他費幾, 雁邊紅粒, 馬邊青草。 待得清夷, 綵衣花綬, 哄堂一笑。 且和平心事, 等閒博個, 千秋不老。
作者:黃滔
銜杯國門外, 分手見殘陽。 何日還南越, 今朝往北荒。 砂城經雨壞, 虜騎入秋狂。 親詠關山月, 歸吟鬢的霜。
作者:李石
密葉蠟蜂房, 花下頻來往。 不知辛苦為誰甜, 山月梅花上。 玉質紫金衣, 香雪隨風蕩。 人間喚作返魂梅, 仍是蜂兒樣。
作者:劉禹錫
視事畫屏中, 自稱三癖翁。 管弦泛春渚, 旌旆拂晴虹。 酒對青山月, 琴韻白蘋風。 會書團扇上, 知君文字工。
作者:張籍
秋月朗朗關山上, 山中行人馬蹄響。 關山秋來雨雪多, 行人見月唱邊歌。 海邊茫茫天氣白, 胡兒夜度黃龍磧。 軍中探騎暮出城, 伏兵暗處低旌戟。 溪水連天霜草平, 野駝尋水磧中鳴。 隴頭風急雁不下, 沙場苦戰多流星。 可憐萬國關山道, 年年戰骨多秋草。
作者:溫庭筠
世機消已盡, 巾屨亦飄然。 一室故山月, 滿瓶秋澗泉。 禪庵過微雪, 鄉寺隔寒煙。 應共白蓮客, 相期松桂前。 蘭亭舊都講, 今日意如何。 有樹關深院, 無塵到淺莎。 僧居隨處好, 人事出門多。 不及新春雁, 年年鏡水波。
作者:王勃
野煙含夕渚, 山月照秋林。 還將中散興, 來偶步兵琴。
作者:李端
露濕月蒼蒼, 關頭榆葉黃。 回輪照海遠, 分彩上樓長。 水凍頻移幕, 兵疲數望鄉。 只應城影外, 萬里共如霜。
作者:王質
眼將穿, 腸欲裂。 聲聲似向春風說。 春色飄零, 自是人間客。 不成淚, 都成血。 朝朝暮暮何曾歇。 叫徹斜陽, 又見空山月。
作者:鍾輅
月滿緱山夜, 風傳子晉笙。 初聞盈谷遠, 漸聽入雲清。 杳異人間曲, 遙分鶴上情。 孤鸞驚欲舞, 萬籟寂無聲。 此夕留煙駕, 何時返玉京。 唯愁音響絕, 曉色出都城。
作者:丘丹
露滴梧葉鳴, 秋風桂花發。 中有學仙侶, 吹簫弄山月。
作者:可旻
好。 說聰明也, 孔仲尼安可齊肩; 論道德也, 李伯陽故應縮首。 絕倫武略, 獨戰退八萬四千魔兵; 蓋世良才, 復論敗九十六種外道。 拱身誓水, 坐斷愛河。 披忍辱之蓑衣, 遮無明之煙雨。 慈悲帆掛, 方便風吹。 撐般若之扁舟, 游死生之苦海。 誓山月白, 覺海風清。 釣汩沒之眾生, 歸涅槃之籃籠。 如斯旨趣, 即是平生。 暫歇釣竿, 乃留詩曰:家居常寂本優遊。 來執魚竿苦海頭。 直待眾生都入手, 此時方始不垂鉤。 曾講彌陀經十遍。 孤山疏鈔頻舒捲。 事理圓融文義顯。 多方便。 到頭只勸生蓮苑。 本性彌陀隨體現。 唯心淨土何曾遠。 十萬程途從事見。 休分辨。 臨終但自親行轉。
作者:方干
修持百法過半百, 日往月來心更堅。 床上水雲隨坐夏, 林西山月伴行禪。 寒蜩遠韻來窗裡, 白鳥斜行起砌邊。 我愛尋師師訪我, 只應尋訪是因緣。
作者:鄭渥
客亭門外路東西, 多少喧騰事不齊。 楊柳惹鞭公子醉, 苧麻掩淚魯人迷。 通宵塵土飛山月, 是處經營夾御堤。 頃刻知音幾存歿, 半回依約認輪蹄。
作者:王維
座客香貂滿, 宮娃綺幔張。 澗花輕粉色, 山月少燈光。 積翠紗窗暗, 飛泉繡戶涼。 還將歌舞出, 歸路莫愁長。
作者:辛棄疾
萱草齋階, 芭蕉弄葉。 亂紅點點團香蝶。 過牆一陣海棠風, 隔簾幾處梨花雪。 愁滿芳心, 酒潮紅頰。 年年此際傷離別。 不妨橫管小樓中, 夜闌吹斷千山月。
作者:長孫佐輔
淒淒還切切, 戍客多離別。 何處最傷心, 關山見秋月。 關月竟如何, 由來遠近過。 始經玄兔塞, 終繞白狼河。 忽憶秦樓婦, 流光應共有。 已得並蛾眉, 還知攬纖手。 去歲照同行, 比翼復連形。 今宵照獨立, 顧影自煢煢。 餘暉漸西落, 夜夜看如昨。 借問映旌旗, 何如鑒帷幕。 拂曉朔風悲, 蓬驚雁不飛。 幾時征戍罷, 還向月中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