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甫
賈生慟哭後, 寥落無其人。 安知蔡夫子, 高義邁等倫。 獻書謁皇帝, 志已清風塵。 流涕灑丹極, 萬乘為酸辛。 天地則創痍, 朝廷當正臣。 異才復間出, 周道日惟新。 使蜀見知己, 別顏始一伸。 主人薨城府, 扶櫬歸鹹秦。 巴道此相逢, 會我病江濱。 憶念鳳翔都, 聚散俄十春。 我衰不足道, 但願子意陳。 稍令社稷安, 自契魚水親。 我雖消渴甚, 敢忘帝力勤。 尚思未朽骨, 復睹耕桑民。 積水駕三峽, 浮龍倚長津。 揚舲洪濤間, 仗子濟物身。 鞍馬下秦塞, 王城通北辰。 玄甲聚不散, 兵久食恐貧。 窮谷無粟帛, 使者來相因。 若憑南轅吏, 書札到天垠。
作者:白居易
三歲相依在洛都, 游花宴月飽歡娛。 惜別笙歌多怨咽, 願留軒蓋少踟躕。 劍磨光彩依前出, 鵬舉風雲逐後驅。 從此求閒應不得, 更能重醉白家無。
作者:白居易
荒村破屋經年臥, 寂絕無人問病身。 唯有東都樊著作, 至今書信尚慇勤。
作者:司空圖
莫恨艱危日日多, 時情其奈幸門何。 貔貅睡穩蛟龍渴, 猶把燒殘朽鐵磨。 別鶴淒涼指法存, 戴逵能恥近王門。 世間第一風流事, 借得王公玉枕痕。 交疏自古戒言深, 肝膽徒傾致鑠金。 不是史遷書與說, 誰知孤負李陵心。 南華落筆似荒唐, 若肯經綸亦不狂。 偶作客星侵帝座, 卻應虛薄是嚴光。 不勞世路更相猜, 忍到須休惜得材。 幾度懶乘風水便, 拗船折舵恐難回。 由來相愛只詩僧, 怪石長松自得朋。 卻怕他生還識字, 依前日下作孤燈。 老禪乘仗莫過身, 遠岫孤雲見亦頻。 應是佛邊猶怕鬧, 信緣須作且閒人。 止竟閒人不愛閒, 只偷無事閉柴關。 轟霆攪破蛟龍窟, 也被狂風捲出山。 地下修文著作郎, 生前饑處倒空牆。 何如神爽騎星去, 猶自研幾助玉皇。 雨洗芭蕉葉上詩, 獨來憑檻晚晴時。 故園雖恨風荷膩, 新句閒題亦滿池。 初時拄杖向鄰村, 漸到清明亦杜門。 三十年來辭病表, 今朝臥病感皇恩。 來時雖恨失青氈, 自見芭蕉幾十篇。 應是阿劉還宿債, 剩拚才思折供錢。 芭蕉叢畔碧嬋娟, 免更悠悠擾蜀川。 應到去時題不盡, 不勞分寄校書箋。 自傷衰病漸難平, 永夜禪床雨滴聲。 聞道虎瘡仍帶鏃, 吼來和痛亦橫行。 昨日流鶯今日蟬, 起來又是夕陽天。 六龍飛轡長相窘, 更忍乘危自著鞭。 有是有非還有慮, 無心無跡亦無猜。 不平便激風波險, 莫向安時稔禍胎。 十年三署讓官頻, 認得無才又索身。 莫道太行同一路, 大都安穩屬閒人。 曾聞劫火到蓬壺, 縮盡鰲頭海亦枯。 今日家山同此恨, 人歸未得鶴歸無。
作者:杜荀鶴
還鄉夫子遇賢侯, 撫字情知不自由。 莫把一名專懊惱, 放教雙眼絕冤仇。 猩袍懶著辭公宴, 鶴氅閒披訪道流。 猶有九華知己在, 羨君高臥早回頭。
作者:元稹
琵琶宮調八十一, 旋宮三調彈不出。 玄宗偏許賀懷智, 段師此藝還相匹。 自後流傳指撥衰, 崑崙善才徒爾為。 澒聲少得似雷吼, 纏弦不敢彈羊皮。 人間奇事會相續, 但有卞和無有玉。 段師弟子數十人, 李家管兒稱上足。 管兒不作供奉兒, 拋在東都雙鬢絲。 逢人便請送杯盞, 著盡工夫人不知。 李家兄弟皆愛酒, 我是酒徒為密友。 著作曾邀連夜宿, 中碾春溪華新綠。 平明船載管兒行, 盡日聽彈無限曲。 曲名無限知者鮮, 霓裳羽衣偏宛轉。 涼州大遍最豪嘈, 六散序多籠撚。 我聞此曲深賞奇, 賞著奇處驚管兒。 管兒為我雙淚垂, 自彈此曲長自悲。 淚垂捍撥朱弦濕, 冰泉嗚咽流鶯澀。 因茲彈作雨霖鈴, 風雨蕭條鬼神泣。 一彈既罷又一彈, 珠幢夜靜風珊珊。 低回慢弄關山思, 坐對燕然秋月寒。 月寒一聲深殿磬, 驟彈曲破音繁並。 百萬金鈴旋玉盤, 醉客滿船皆暫醒。 自茲聽後六七年, 管兒在洛我朝天。 游想慈恩杏園裡, 夢寐仁風花樹前。 去年御史留東台, 公私蹙促顏不開。 今春制獄正撩亂, 晝夜推囚心似灰。 暫輟歸時尋著作, 著作南園花坼萼。 胭脂耀眼桃正紅, 雪片滿溪梅已落。 是夕青春值三五, 花枝向月雲含吐。 著作施樽命管兒, 管兒久別今方睹。 管兒還為彈六, 六依舊聲迢迢。 猿鳴雪岫來三峽, 鶴唳晴空聞九霄。 逡巡彈得六徹, 霜刀破竹無殘節。 幽關鴉軋胡雁悲, 斷弦砉騞層冰裂。 我為含淒歎奇絕, 許作長歌始終說。 藝奇思寡塵事多, 許來寒暑又經過。 如今左降在閒處, 始為管兒歌此歌。 歌此歌, 寄管兒。 管兒管兒憂爾衰, 爾衰之後繼者誰。 繼之無乃在鐵山, 鐵山已近曹穆間。 性靈甚好功猶淺, 急處未得臻幽閒。 努力鐵山勤學取, 莫遣後來無所祖。
作者:權德輿
直城朱戶相邐連, 九逵丹轂聲闐闐。 春官自有花源賞, 終日南山當目前。 晨搖玉珮趨溫室, 莫入竹溪疑洞天。 煙銷雨過看不足, 晴翠鮮飆逗深谷。 獨謠一曲泛流霞, 閒對千竿連淨綠。 縈迴疏鑿隨勝地, 石磴巖扉光景異。 虛齋寂寂清籟吟, 幽澗紛紛雜英墜。 家承麟趾貴, 劍有龍泉賜, 上奉明時事無事。 人間方外興偏多, 能以簪纓狎薜蘿。 常通內學青蓮偈, 更奏新聲白雪歌。 風入松, 雲歸棟, 鴻飛滅處猶目送。 蝶舞閒時夢忽成, 蘭台有客敘交情, 返照中林曳履聲。 直為君恩催造膝, 東方辨色謁承明。
作者:方干
疊葉與高節, 俱從毫末生。 流傳千古譽, 研煉十年情。 向月本無影, 臨風疑有聲。 吾家釣台畔, 似此兩三莖。
作者:李頻
使印星車適舊遊, 陶潛今日在瀛洲。 科條盡曉三千罪, 囹圄應空十二州。 舊綬有香籠驛馬, 皇華無暇狎沙鷗。 歸來重過姑蘇郡, 莫忘題名在虎丘。
作者:皎然
百緣唯有什公瓶, 萬法但看一字經。 從遣鳥喧心不動, 任教香醉境常冥。 蓮花天晝浮雲卷, 貝葉宮春好月停。 禪伴欲邀何著作, 空音宜向夜中聽。
作者:無可
香花懷道侶, 巾舄立雙童。 解印鴛鴻內, 抽毫水石中。 履溫行燒地, 衣赤動霞風。 又似朝天去, 諸僧不可同。 官辭中秘府, 疏放野麋齊。 偃仰青霄近, 登臨白日低。 折腰窺乳竇, 定足涉冰溪。 染翰揮嵐翠, 僧名幾處題。 暫收丹陛跡, 獨往亂山居。 入雪知人遠, 眠雲覺俗虛。 足垂巖頂石, 纓濯洞中渠。 只見僧酬答, 新歸絕壑書。
作者:包佶
幾年江海煙霞, 乘醉一到京華。 已覺不嫌羊酪, 誰能長守兔罝.脫巾偏招相國, 逢竹便認吾家。 各在芸台閣裡, 煩君日日登車。
作者:白居易
陽城為諫議, 以正事其君。 其手如屈軼, 舉必指佞臣。 卒使不仁者, 不得秉國鈞。 元稹為御史, 以直立其身。 其心如肺石, 動必達窮民。 東川八十家, 冤憤一言伸。 劉辟肆亂心, 殺人正紛紛。 其嫂曰庾氏, 棄絕不為親。 從史萌逆節, 隱心潛負恩。 其佐曰孔戡, 捨去不為賓。 凡此士與女, 其道天下聞。 常恐國史上, 但記鳳與麟。 賢者不為名, 名彰教乃敦。 每惜若人輩, 身死名亦淪。 君為著作郎, 職廢志空存。 雖有良史才, 直筆無所申。 何不自著書, 實錄彼善人。 編為一家言, 以備史闕文。
作者:白居易
秋天高高秋光清, 秋風裊裊秋蟲鳴。 嵩峰餘霞錦綺卷, 伊水細浪鱗甲生。 洛陽閒客知無數, 少出遊山多在城。 商嶺老人自追逐, 蓬丘逸士相逢迎。 南出鼎門十八里, 莊店邐迤橋道平。 不寒不熱好時節, 鞍馬穩快衣衫輕。 並轡踟躕下西岸, 扣舷容與繞中汀。 開懷曠達無所繫, 觸目勝絕不可名。 荷衰欲黃荇猶綠, 魚樂自躍鷗不驚。 翠藻蔓長孔雀尾, 彩船櫓急寒雁聲。 家醞一壺白玉液, 野花數把黃金英。 晝游四看西日暮, 夜話三及東方明。 暫停杯觴輟吟詠, 我有狂言君試聽。 丈夫一生有二志, 兼濟獨善難得並。 不能救療生民病, 即須先濯塵土纓。 況吾頭白眼已暗, 終日戚促何所成。 不如展眉開口笑, 龍門醉臥香山行。
作者:鄭愔
詩禮康成學, 文章賈誼才。 巳年人得夢, 庚日鳥為災。 書草藏天閣, 琴聲入夜台。 荒階羅駁蘚, 虛座網浮埃。 白馬賓徒散, 青烏隴隧開。 空憐門下客, 懷舊幾遲回。
作者:錢起
楊柳出關色, 東行千里期。 酒酣暫輕別, 路遠始相思。 欲識離心盡, 斜陽到海時。
作者:陳子昂
金天方肅殺, 白露始專征。 王師非樂戰, 之子慎佳兵。 海氣侵南部, 邊風掃北平。 莫賣盧龍塞, 歸邀麟閣名。
作者:元稹
朧明春月照花枝, 花下音聲是管兒。 卻笑西京李員外, 五更騎馬趁朝時。
作者:錢起
多年金馬客, 名遂動歸輪。 佐郡紫書下, 過門朱綬新。 揚舲望海岳, 入境背風塵。 水驛偏乘月, 梅園別受春。 帶經臨府吏, 鱠鯉待鄉人。 始見美高士, 逍遙在搢紳。
作者:王建
輝天復耀地, 再為歌詠始。 素傳學道徒, 清門有君子。 文澗瀉潺潺, 德峰來壘壘。 兩京二十年, 投食公卿間。 封章既不下, 故舊多慚顏。 賣馬市耕牛, 卻歸湘浦山。 麥收蠶上簇, 衣食應豐足。 碧澗伴僧禪, 秋山對雨宿。 且歡身體適, 倖免纓組束。 上宰鎮荊州, 敬重同歲游。 歡逢通世友, 簡授畫戎籌。 遲遲就公食, 愴愴別野裘。 主人開宴席, 禮數無形跡。 醉笑或顛吟, 發談皆損益。 臨甃理芳鮮, 升堂引賓客。 早歲慕嘉名, 遠思今始平。 孔門忝同轍, 潘館幸諸甥。 自知再婚娶, 豈望為親情。 欣欣還切切, 又二千里別。 楚筆防寄書, 蜀茶憂遠熱。 關山足重疊, 會合何時節。 莫歎各從軍, 且愁岐路分。 美人停玉指, 離瑟不中聞。 爭向巴山夜, 猿聲滿碧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