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辰翁
想幼安、遼東歸後, 自羞年少龍首。 長安市上壚邊臥, 枉卻快行家走。 空兩袖。 染醉墨淋漓, 把似天香透。 功名邂逅。 便六一詞高, 君謨字偉, 但見說行晝。 人間事, 苦似成丹無候。 神清苔字如鏤。 明年六十聞歌後, 頗記薄醺醺否。 兒拍手。 笑馬上葛疆, 也作家山友。 煩伊起壽。 更時復一中, 毋多酌我, 疏影共三嗅。
作者:戎昱
江湖思渺然, 不離國門前。 折葦魚沈藻, 攀籐鳥出煙。 生衣宜水竹, 小酒入詩篇。 莫怪侵星坐, 神清不欲眠。
作者:戴叔倫
楚僧懷素工草書, 古法盡能新有餘。 神清骨竦意真率, 醉來為我揮健筆。 始從破體變風姿, 一一花開春景遲。 忽為壯麗就枯澀, 龍蛇騰盤獸屹立。 馳毫驟墨劇奔駟, 滿坐失聲看不及。 心手相師勢轉奇, 詭形怪狀翻合宜。 人人細問此中妙, 懷素自言初不知。
作者:張南史
儒服山東士, 衡門洛下居。 風塵游上路, 簡冊委空廬。 戎馬生郊日, 賢人避地初。 竄身初浩蕩, 投跡豈躊躇。 翠羽憐窮鳥, 瓊枝顧散樗。 還令親道術, 倒欲混樵漁。 敝縕袍多補, 飛蓬鬢少梳。 誦詩陪賈誼, 酌酒伴應璩。 鶴膝兵家備, 鳧茨儉歲儲。 泊舟依野水, 開徑接園蔬。 暫閱新山澤, 長懷故里閭。 思賢乘朗月, 覽古到荒墟。 在竹慚充箭, 為蘭倖免鋤。 那堪聞相府, 更遣詣公車。 蹇足終難進, 顰眉竟未舒。 事從因病止, 生寄負恩餘。 不見神仙久, 無由鄙吝祛。 帝庭張禮樂, 天閣繡簪裾。 日色浮青瑣, 香煙近玉除。 神清王子敬, 氣逐馬相如。 銅漏時常靜, 金門步轉徐。 唯看五字表, 不記八行書。 宿昔投知己, 周旋謝起予。 只應高位隔, 詎是故情疏。 為報周多士, 須憐楚子虛。 一身從棄置, 四節苦居諸。 柳發三條陌, 花飛六輔渠。 靈盤浸沆瀣, 龍首映儲胥。 北海樽留客, 西江水救魚。 長安同日遠, 不敢詠歸歟。
作者:殷文圭
水國由來稱道情, 野人經此頓神清。 一篷秋雨睡初起, 半硯冷雲吟未成。 青笠漁兒筒釣沒, 蒨衣菱女畫橈輕。 冰綃寫上江南景, 寄與金鑾馬長卿。
作者:劉昭禹
先生入太華, 杳杳絕良音。 秋夢有時見, 孤雲無處尋。 神清峰頂立, 衣冷瀑邊吟。 應笑干名者, 六街塵土深。
作者:齊己
詩心何以傳, 所證自同禪。 覓句如探虎, 逢知似得仙。 神清太古在, 字好雅風全。 曾沐星郎許, 終慚是斐然。
作者:姚合
欲識為詩苦, 秋霜若在心。 神清方耿耿, 氣肅覺沈沈。 皓素中方委, 嚴凝得更深。 依稀輕夕渚, 彷彿在寒林。 思勁淒孤韻, 聲酸激冷吟。 還如飲冰士, 勵節望知音。
作者:韋莊
滿匣冰泉咽又鳴, 玉音閒澹入神清。 巫山夜雨弦中起, 湘水清波指下生。 蜂簇野花吟細韻, 蟬移高柳迸殘聲。 不須更奏幽蘭曲, 卓氏門前月正明。
作者:陳著
著林仙叟, 夢境炊得, 才香還覺。 回首渺, 觚稜何處, 雲與商量浮計小。 矮矮屋、半弓來閒地, 也著三花兩草。 沸眼底、鞭風笠雨, 不滿茶邊一笑。 壽骨奇聳神清峭。 散人裝、遊戲塵表。 簾晝永、長留雅伴, 吟唾寬飛瀟灑料。 最好是、瑟和琴同調, 眉裡相看耐老。 更綠草、孫枝可意, 譜得家傳較早。 爭指畫額兒兒, 歡祝處、荷薰吹曉。 記蘭湯初試, 當日風光又到。 拚醵飲、任金尊倒。 醉把羲娥傲。 算萬事、都是空花, 雪柏霜松鎮好。
作者:林正大
生長湖山曲。 羨吳兒、呼吸湖光, 飽餐山淥。 世外不須論隱逸, 誰似先生冰玉。 自骨冷、神清無俗。 我不識君曾夢見, 炯雙瞳、碧色光相燭。 遺妙語, 看不足。 生平高節難為績。 到如今、凜凜風生, 言猶可錄。 不作相如封禪稿, 身後誰榮誰辱。 爭肯效、白頭吟曲。 好與水仙為伴侶, 傍西湖、湖畔脩脩竹。 時一酹, 薦秋菊。 範文正岳陽樓記:慶西四年春, 滕子京謫守巴陵。 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廢具興。 乃重修岳陽樓, 增其舊制, 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 屬余作文記之。 予觀夫巴陵狀, 在洞庭一湖。 銜遠山, 吞長江, 浩浩蕩蕩, 橫無際涯, 朝暉夕陰, 氣象萬千,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前人之述備矣, 然則北通巫峽, 南極瀟湘, 遷客騷人, 多會於此, 覽物之情, 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 連日不開, 陰風怒號, 濁浪排空, 日星隱耀, 山嶽潛形, 商旅不行, 檣傾楫摧, 薄暮冥冥, 虎嘯猿啼。 登斯樓也, 則有去國懷鄉, 憂讒畏譏, 滿目蕭然, 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 波瀾不驚, 上下天光, 一碧萬頃, 沙鷗翔集, 錦鱗游泳, 岸芷汀蘭, 鬱鬱青青; 而或長煙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耀金, 靜影沉璧, 漁歌互答, 此樂何極。 登斯樓也, 則有心曠神怡, 寵辱皆忘, 把酒臨風, 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或異二者之為。 何哉? 不以物喜, 不以已悲。 居廟堂之高, 則憂其民; 處江湖之遠, 則憂其君。 是進亦憂, 退亦憂。 然則何時而樂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歟! 噫, 微斯人, 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二十五日記。
作者:徐仲雅
我唐有僧號齊己, 未出家時宰相器。 爰見夢中逢五丁, 毀形自學無生理。 骨瘦神清風一襟, 松老霜天鶴病深。 一言悟得生死海, 芙蓉吐出琉璃心。 悶見有唐風雅缺, 敲破冰天飛白雪。 清塞清江卻有靈, 遺魂泣對荒郊月。 格何古, 天工未生誰知主。 混沌鑿開雞子黃, 散作純風如膽苦。 意何新, 織女星機挑白雲。 真宰夜來調暖律, 聲聲吹出嫩青春。 調何雅, 澗底孤松秋雨灑。 嫦娥月裡學步虛, 桂風吹落玉山下。 語何奇, 血潑乾坤龍戰時。 祖龍跨海日方出, 一鞭風雨萬山飛。 己公己公道如此, 浩浩寰中如獨自。 一簟松風冷如冰, 長伴巢由伸腳睡。
作者:陳人傑
未省吾生, 石室雲林, 金門玉堂。 但呂公來說, 風神清怪, 甘公來說, 壽祿高強。 果若人言, 自應年少, 曳紫鳴珂游帝鄉。 何為者, 更風塵牢落, 岐路回皇。 替人縫嫁衣裳。 奈未遇良媒空自傷。 豈平生猶欠, 陰功活蟻, 從前未卜, 吉地眠羊。 歲晏何如, 時來便做, 但恐鬢毛容易霜。 今休問, 且揆予初度, 滿引金觴。
作者:曹勳
昔年曾到神清洞。 笑領希夷非夙夢。 看時須到月邊烏, 養處且論鉛與汞。 土膏仍有黃芽動。 神水澆香靈氣種。 夜深誰伴玉琴閒, 鶴在九華松露重。
作者:林正大
太一真人, 蓮葉向、中流蕩漾。 凌萬頃、風為帆席, 浪為輕槳。 亂舞翠綃雲霧薄, 臥看玉宇琉璃晃。 似飄然、萬斛舉龍驤, 隨波蕩。 太華頂, 花十丈。 飄一葉, 借清賞。 倩龍眠老手、為渠摹仿。 鰲禁岧嶢誰寓直, 玉堂學士今劉向。 要清宵、特地杖青藜, 來相訪。 東坡書林和靖詩後:吳儂生長湖山曲, 呼吸湖光飲山淥。 不論世外隱君子, 傭奴販婦皆冰玉。 先生可是絕俗人, 神清骨冷無由俗。 我不識君曾夢見, 瞳子了然光可燭。 遺篇妙字處處有, 步繞西湖看不足。 詩如東野不言寒, 書似西台差少肉。 平生高節已難繼, 將死微言猶可錄。 自言不作封禪書, 更有悲吟白頭曲。 我笑吳人不好事, 好作祠堂傍修竹。 不然配食水仙王, 一盞寒泉薦秋菊。
作者:徐夤
澗底陰森驗筆精, 筆閒開展覺神清。 曾當月照還無影, 若許風吹合有聲。 枝偃只應玄鶴識, 根深且與茯苓生。 天台道士頻來見, 說似株株倚赤城。
作者:貫休
常憶能吟一, 房連古帝墟。 無端多忤物, 唯我獨知渠。 病癒囊空後, 神清木落初。 只因烽火起, 書札自茲疏。 清風江上月, 霜灑月中砧。 得句先呈佛, 無人知此心。 寂寥從鬼出, 蒼翠到門深。 惟有雙峰寺, 時時獨去尋。
作者:辛棄疾
半山佳句, 最好是、吹香隔屋。 又還怪、冰霜側畔, 蜂兒成簇。 更把香來薰了月, 卻教影去斜侵竹。 似神清、骨冷住西湖, 何由俗。 根老大, 穿坤軸。 枝夭裊, 蟠龍斛。 快酒兵長俊, 詩壇高築。 一再人來風味惡, 兩三杯後花緣熟。 記五更、聯句失彌明, 龍銜燭。
作者:李中
仙桂從攀後, 人間播大名。 飛騰諧素志, 霄漢是前程。 持憲威聲振, 司言品秩清。 簾開春酒醒, 月上草麻成。 丹陛凌晨對, 青雲逐步生。 照人裴玉瑩, 鑒物憲陂明。 下直無他事, 閒遊恣逸情。 林僧開戶接, 溪叟掃苔迎。 煮茗山房冷, 垂綸野艇輕。 神清宜放曠, 詩苦益縱橫。 餘刃時皆仰, 嘉謀眾佇行。 四方觀啟沃, 畢竟念孤平。
作者:錢起
釋子吾家寶, 神清慧有餘。 能翻梵王字, 妙盡伯英書。 遠鶴無前侶, 孤雲寄太虛。 狂來輕世界, 醉裡得真如。 飛錫離鄉久, 寧親喜臘初。 故池殘雪滿, 寒柳霽煙疏。 壽酒還嘗藥, 晨餐不薦魚。 遙知禪誦外, 健筆賦閒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