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了翁
問梅花月裡, 誰解唱、小秦王。 向三疊聲中, 蘭橈荃棹, 桂醑椒漿。 明朝濮渝江上, 對暮雲、平野北風涼。 準擬八千里路, 破除九十春光。 硯涵槐影漾ˍ常。 披拂御爐香。 念人世難逢, 玉階方寸, 陛楯顏行。 休言舉人文字, 系一生、窮達與行藏。 凡卉都隨歲換, 幽蘭不為人芳。
作者:皮日休
三辰至精氣, 生自蒼頡前。 粵從有文字, 精氣銖於綿。 所以楊墨後, 文詞縱橫顛。 元狩富材術, 建安儼英賢。 厥祀四百餘, 作者如排穿。 五馬渡江日, 群魚食蒲年。 大風蕩天地, 萬陣黃須膻。 縱有命世才, 不如一空弮。 後至陳隋世, 得之拘且緛。 太浮如瀲灩, 太細如蚳蝝.太亂如靡靡, 太輕如芊芊。 流之為酗bM, 變之為游畋。 百足雖雲眾, 不救殺馬蚿.君臣作降虜, 北走如cg猭.所以文字妖, 致其國朝遷。 吾唐革其弊, 取士將科縣。 文星下為人, 洪秀密於緶。 大開紫宸扉, 來者皆詳延。 日晏朝不罷, 龍姿歡fM。 於焉周道反, 由是秦法悛。 射洪陳子昂, 其聲亦喧闐。 惜哉不得時, 將奮猶拘攣。 玉壘李太白, 銅堤孟浩然。 李寬包堪輿, 孟澹擬漪漣。 埋骨採石壙, 留神鹿門埏。 俾其羈旅死, 實覺天地孱。 猗與子美思, 不盡如轉輇。 縱為三十車, 一字不可捐。 既作風雅主, 遂司歌詠權。 誰知耒陽土, 埋卻真神仙。 當於李杜際, 名輩或溯沿。 良御非異馬, 由弓非他弦。 其物無同異, 其人有媸妍。 自開元至今, 宗社紛如煙。 爽若沆瀣英, 高如崑崙巔。 百家囂浮說, 諸子率寓篇。 築之為京觀, 解之為牲牷。 各持天地維, 率意東西牽。 競抵元化首, 爭扼真宰咽。 或作制誥藪, 或為宮體淵。 或堪被金石, 或可投花鈿。 或為輿隸唱, 或被兒童憐。 烏壘虜亦寫, 雞林夷爭傳。 披揭覆載樞, 捭闔神異鍵。 力掀尾閭立, 思軋大塊旋。 降氣或若虹, 耀影或如wH.萬象瘡復痏, 百靈瘠且q3.謂乎數十公, 筆若明堂椽。 其中有擬者, 不絕當如綖。 齊驅不讓策, 並駕或爭駢。 所以吾唐風, 直將三代甄。 被此文物盛, 由乎聲詩宣。 采彼風人謠, 輶軒輕似鸇.麗者固不捨, 鄙者亦為銓。 其中有鑒戒, 一一堪雕鐫。 乙夜以觀之, 吾君無釋焉。 遂命大司樂, 度之如星躔。 播於樂府中, 俾為萬代蠲。 吹彼圓丘竹, 誦茲清廟弦。 不惟娛列祖, 兼可格上玄。 粵予何為者, 生自江海壖。 騃騃自總角, 不甘耕一廛。 諸昆指倉庫, 謂我死道邊。 何為不力農, 稽古真可嘕.遂與襏襫著, 兼之笞笠全。 風吹蔓草花, 颯颯盈荒田。 老牛瞪不行, 力弱誰能鞭。 乃將耒與耜, 並換槧與鉛。 閱彼圖籍肆, 致之千百編。 攜將入蘇嶺, 不就無出緣。 堆書塞低屋, 添硯涸小泉。 對燈任髻爇, 憑案從肘研。 苟無切玉刀, 難除指上胼。 爾來五寒暑, 試藝稱精專。 昌黎道未著, 文教如欲騫。 其中有聲病, 於我如fDfe.是敢驅頹波, 歸之於大川。 其文如可用, 不敢佞與便。 明水在稿秸, 太羹臨豆籩。 將來示時人, 猰貐垂饞涎。 亦或尚華縟, 亦曾為便嬛。 亦能制灝灝, 亦解攻翩翩。 唯思逢陣敵, 與彼爭後先。 避兵入句吳, 窮悴只自跧.平原陸夫子, 投刺來翩躚。 開卷讀數行, 為之加敬虔。 忽窮一兩首, 反顧唯曲拳。 始來遺巾幗, 乃敢排戈鋋.或為拔幟走, 或遭劘壘還。 不能收亂轍, 豈暇重為篿.雖然未三北, 亦可輸千鐉.向來說文字, 爾汝名可聯。 聖人病歿世, 不患窮而蹎。 我未九品位, 君無一囊錢。 相逢得何事, 兩籠酬戲箋。 無顏解媮合, 底事居冗員。 方知萬鍾祿, 不博五湖船。 夷險但明月, 死生應白蓮。 吟餘憑幾飲, 釣罷偎蓑眠。 終拋峴山業, 相共此留連。
作者:韓愈
天下兵又動, 太平竟何時。 訏謨者誰子, 無乃失所宜。 前年關中旱, 閭井多死饑。 去歲東郡水, 生民為流屍。 上天不虛應, 禍福各有隨。 我欲進短策, 無由至彤墀。 刳肝以為紙, 瀝血以書辭。 上言陳堯舜, 下言引龍夔。 言詞多感激, 文字少葳蕤。 一讀已自怪, 再尋良自疑。 食芹雖雲美, 獻御固已癡。 緘封在骨髓, 耿耿空自奇。 昨者到京城, 屢陪高車馳。 周行多俊異, 議論無瑕疵。 見待頗異禮, 未能去毛皮。 到口不敢吐, 徐徐俟其巇.歸來戎馬間, 驚顧似羈雌。 連日或不語, 終朝見相欺。 乘閒輒騎馬, 茫茫詣空陂。 遇酒即酩酊, 君知我為誰。
作者:孟郊
無子抄文字, 老吟多飄零。 有時吐向床, 枕席不解聽。 斗蟻甚微細, 病聞亦清泠。 小大不自識, 自然天性靈。
作者:司空圖
不算菩提與闡提, 惟應執著便生迷。 無端指個清涼地, 凍殺胡僧雪嶺西。 長繩不見系空虛, 半偈傳心亦未疏。 推倒我山無一事, 莫將文字縛真如。
作者:孟郊
洛友寂寂約, 省騎霏霏塵。 游僧步晚磬, 話茗含芳春。 瑤策冰入手, 粉壁畫瑩神。 赬廓芙蓉霽, 碧殿琉璃勻。 玄講島岳盡, 淵詠文字新。 屢笑寒竹宴, 況接青雲賓。 顧慚餘眷下, 衰瘵嬰殘身。
作者:姚合
荒田一片石, 文字滿青苔。 不是逢閒客, 何人肯讀來。
作者:孟郊
忽驚紅琉璃, 千艷萬艷開。 佛火不燒物, 淨香空徘徊。 花下印文字, 林間詠觴杯。 群官餞宰官, 此地車馬來。
作者:薛昂夫
功名萬里忙如燕, 斯文一脈微如線。 光陰寸隙流如電, 風霜兩鬢白如練。 盡道便休官, 林下何曾見? 至今寂寞彭澤縣。 過太白祠謝公池謫仙祠下言詩志, 謝公池顧影凝清思。 筍輿沽酒青山市, 松枝煮茗白雲寺。 聽山鳥奏笙簧, 共野叟論文字, 甚癡兒了卻公家事。 凌歊台懷古凌歊台畔黃山鋪, 是三千歌舞亡家處。 望夫山下烏江渡, 是八千子弟思鄉去。 江東日暮雲, 渭北春天樹, 青山太白墳如故。
作者:真可
千尺盤桓到上方, 雲居蕭索實堪傷。 趙州關外秋風冷, 佛印橋頭夜月涼。 唐宋碑題文字古, 蘇黃翰墨蘚苔蒼。 最憐清淨金仙地, 返作豪門放牧場。
作者:懷浦
壯歲心難伏, 師心伏豈難。 尋常獨在院, 行坐不離壇。 岳雪當禪暝, 松聲入咒寒。 更因文字外, 多把史書看。
作者:劉禹錫
繁露傳家學, 青蓮譯梵書。 火風乖四大, 文字廢三餘。 欹枕晝眠靜, 折巾秋鬢疏。 武皇思視草, 誰許茂陵居。
作者:王魯復
文字元無底, 功夫轉到難。 苦心三百首, 暫請侍郎看。
作者:白居易
元和九年秋, 八月月上弦。 我游悟真寺, 寺在王順山。 去山四五里, 先聞水潺湲。 自茲捨車馬, 始涉藍溪灣。 手拄青竹杖, 足蹋白石灘。 漸怪耳目曠, 不聞人世喧。 山下望山上, 初疑不可攀。 誰知中有路, 盤折通巖巔。 一息幡竿下, 再休石龕邊。 龕間長丈餘, 門戶無扃關。 仰窺不見人, 石發垂若鬟。 驚出白蝙蝠, 雙飛如雪翻。 回首寺門望, 青崖夾朱軒。 如擘山腹開, 置寺於其間。 入門無平地, 地窄虛空寬。 房廊與台殿, 高下隨峰巒。 巖崿無撮土, 樹木多瘦堅。 根株抱石長, 屈曲蟲蛇蟠。 松桂亂無行, 四時郁芊芊。 枝梢裊青翠, 韻若風中弦。 日月光不透, 綠陰相交延。 幽鳥時一聲, 聞之似寒蟬。 首憩賓位亭, 就坐未及安。 須臾開北戶, 萬里明豁然。 拂簷虹霏微, 繞棟雲迴旋。 赤日間白雨, 陰晴同一川。 野綠簇草樹, 眼界吞秦原。 渭水細不見, 漢陵小於拳。 卻顧來時路, 縈紆映朱欄。 歷歷上山人, 一一遙可觀。 前對多寶塔, 風鐸鳴四端。 欒櫨與戶牖, 恰恰金碧繁。 雲昔迦葉佛, 此地坐涅槃。 至今鐵缽在, 當底手跡穿。 西開玉像殿, 白佛森比肩。 斗藪塵埃衣, 禮拜冰雪顏。 疊霜為袈裟, 貫雹為華鬘.逼觀疑鬼功, 其跡非雕鐫。 次登觀音堂, 未到聞栴檀。 上階脫雙履, 斂足升淨筵。 六楹排玉鏡, 四座敷金鈿。 黑夜自光明, 不待燈燭燃。 眾寶互低昂, 碧珮珊瑚幡。 風來似天樂, 相觸聲珊珊。 白珠垂露凝, 赤珠滴血殷。 點綴佛髻上, 合為七寶冠。 雙瓶白琉璃, 色若秋水寒。 隔瓶見舍利, 圓轉如金丹。 玉笛何代物, 天人施祇園。 吹如秋鶴聲, 可以降靈仙。 是時秋方中, 三五月正圓。 寶堂豁三門, 金魄當其前。 月與寶相射, 晶光爭鮮妍。 照人心骨冷, 竟夕不欲眠。 曉尋南塔路, 亂竹低嬋娟。 林幽不逢人, 寒蝶飛翾翾.山果不識名, 離離夾道蕃。 足以療饑乏, 摘嘗味甘酸。 道南藍谷神, 紫傘白紙錢。 若歲有水旱, 詔使修蘋蘩。 以地清淨故, 獻奠無葷膻。 危石疊四五, pI嵬欹且刓.造物者何意, 堆在巖東偏。 冷滑無人跡, 苔點如花箋。 我來登上頭, 下臨不測淵。 目眩手足掉, 不敢低頭看。 風從石下生, 薄人而上摶。 衣服似羽翮, 開張欲飛鶱.gf三面峰, 峰尖刀劍攢。 往往白雲過, 決開露青天。 西北日落時, 夕暉紅團團。 千里翠屏外, 走下丹砂丸。 東南月上時, 夜氣青漫漫。 百丈碧潭底, 寫出黃金盤。 藍水色似藍, 日夜長潺潺。 周迴繞山轉, 下視如青環。 或鋪為慢流, 或激為奔湍。 泓澄最深處, 浮出蛟龍涎。 側身入其中, 懸磴尤險艱。 捫蘿蹋樛木, 下逐飲澗猿。 雪迸起白鷺, 錦跳驚紅鱣.歇定方盥漱, 濯去支體煩。 淺深皆洞徹, 可照腦與肝。 但愛清見底, 欲尋不知源。 東崖饒怪石, 積甃蒼琅玕.溫潤發於外, 其間韞璵璠.卞和死已久, 良玉多棄捐。 或時洩光彩, 夜與星月連。 中頂最高峰, 拄天青玉竿。 q0p0上不得, 豈我能攀援。 上有白蓮池, 素葩覆清瀾。 聞名不可到, 處所非人寰。 又有一片石, 大如方尺磚。 插在半壁上, 其下萬仞懸。 雲有過去師, 坐得無生禪。 號為定心石, 長老世相傳。 卻上謁仙祠, 蔓草生綿綿。 昔聞王氏子, 羽化升上玄。 其西曬藥台, 猶對芝朮田。 時復明月夜, 上聞黃鶴言。 回尋畫龍堂, 二叟鬢髮斑。 想見聽法時, 歡喜禮印壇。 復歸泉窟下, 化作龍蜿蜒。 階前石孔在, 欲雨生白煙。 往有寫經僧, 身靜心精專。 感彼雲外鴿, 群飛千翩翩。 來添硯中水, 去吸巖底泉。 一日三往復, 時節長不愆。 經成號聖僧, 弟子名楊難。 誦此蓮花偈, 數滿百億千。 身壞口不壞, 舌根如紅蓮。 顱骨今不見, 石函尚存焉。 粉壁有吳畫, 筆彩依舊鮮。 素屏有褚書, 墨色如新干。 靈境與異跡, 周覽無不殫。 一遊五晝夜, 欲返仍盤桓。 我本山中人, 誤為時網牽。 牽率使讀書, 推挽令效官。 既登文字科, 又忝諫諍員。 拙直不合時, 無益同素餐。 以此自慚惕, 慼慼常寡歡。 無成心力盡, 未老形骸殘。 今來脫簪組, 始覺離憂患。 及為山水游, 彌得縱疏頑。 野麋斷羈絆, 行走無拘攣。 池魚放入海, 一往何時還。 身著居士衣, 手把南華篇。 終來此山住, 永謝區中緣。 我今四十餘, 從此終身閒。 若以七十期, 猶得三十年。
作者:辛棄疾
落花時節, 杜鵑聲裡送君歸。 未消文字湘累。 只怕蛟龍雲雨, 後會涉難期。 更何人念我, 老大傷悲。 已而已而。 算此意、只君知。 記取岐亭買酒, 雲洞題詩。 爭如不見, 才相見、便有別離時。 千里月、兩地相思。
作者:孟郊
老人行人事, 百一不及周。 凍馬四蹄吃, 陟卓難自收。 短景仄飛過, 午光不上頭。 少壯日與輝, 衰老日與愁。 日愁疑在日, 歲箭迸如讎。 萬事有何味, 一生虛自囚。 不知文字利, 到死空遨遊。
作者:王建
窗戶風涼四面開, 陶公愛晚上高台。 中庭不熱青山入, 野水初晴白鳥來。 精思道心緣境熟, 粗疏文字見詩回。 諸生圍繞新篇讀, 玉闕仙官少此才。
作者:皎然
證心何有夢, 示說夢歸頻。 文字繼秦本, 詩騷學楚人。 蘭開衣上色, 柳向手中春。 別後須相見, 浮雲是我身。
作者:岑參
臨池見蝌鬥, 羨爾樂有餘。 不憂網與釣, 幸得免為魚。 且願充文字, 登君尺素書。
作者:陳三聘
珍重故人相許。 來向水亭幽處。 文字間金釵, 消盡晚天微暑。 無雨。 無雨。 不比尋常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