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去華
東風吹恨著眉心。 金約瘦難任。 西窗翦燭渾如夢, 最愁處、南陌分襟。 香歇繡囊, 塵生羅幌, 憔悴到如今。 小花幽院夜沈沈。 涼月轉槐陰。 拂牆樹動開朱戶, 又贏得、愁與更深。 青翼不來, 征鴻難倩, 流怨入瑤琴。
作者:徐彥伯
源水叢花無數開, 丹跗紅萼間青梅。 從今結子三千歲, 預喜仙遊復摘來。
作者:陳亮
冰輪斜輾鏡天長。 江練隱寒光。 危闌醉倚人如畫, 隔煙村、何處鳴根。 烏鵲倦棲, 魚龍驚起, 星斗掛垂楊。 蘆花千頂水微茫。 秋色滿江鄉。 樓台恍似遊仙夢, 又疑是、洛浦瀟湘。 風露浩然, 山河影轉, 今古照淒涼。
作者:納蘭性德
闌珊玉珮罷霓裳, 相對綰紅妝。 藕絲風送凌波去, 又低頭、軟語商量。 一種情深, 十分心苦, 脈脈背斜陽。 色香空盡轉生香, 明月小銀塘。 桃根桃葉終相守, 伴慇勤、雙宿鴛鴦。 菰米漂殘, 沈雲乍黑, 同夢寄瀟湘。
作者:趙長卿
柳鶯啼曉夢初驚。 香霧入簾清。 胭脂淡注宮妝雅, 似文君、猶帶春酲。 芳心婉娩, 媚容綽約, 桃李總消聲。 相如春思正索索。 無奈惜花情。 曲欄小檻幽深處, 與慇勤、遮護娉婷。 姚黃魏紫, 十分顏色, 終不似輕盈。
作者:杜甫
水生春纜沒, 日出野船開。 宿鳥行猶去, 叢花笑不來。 人人傷白首, 處處接金盃。 莫道新知要, 南征且未回。
作者:李嶠
朱絲聞岱谷, 鑠質本多端。 半月分弦出, 叢花拂面安。 將軍曾制曲, 司馬屢陪觀。 本是胡中樂, 希君馬上彈。
作者:韓淲
翻空雪浪送飛花。 春曉媚霜華。 風回點點迷人處, 峭寒輕、詩思殊佳。 雙燕未來, 斷鴻何在, 微雨又天涯。 綺窗明暗是誰家。 雕檻馥蘭芽。 畫簷簾幕黃昏後, 試傾杯、笑語喧嘩。 聚散人生, 吾儕老矣, 醉墨任橫斜。
作者:晁補之
飛鳧仙令氣如虹。 脫屐向塵籠。 凌煙畫像雲台議, 似眼前、百草春風。 盞裡聖賢, 壺中天地, 高興更誰同。 應懷得雋大明宮。 無事老馮公。 玉山且向花間倒, 任從笑、老入花叢。 三徑步余, 一枝眠穩, 心事付千鐘。
作者:晁端禮
謫仙海上駕鯨魚。 談笑下蓬壺。 神寒骨重真男子, 是我家、千里龍駒。 經綸器業, 文章光焰, 流輩更誰如。 淵明元與世情疏。 松菊愛吾廬。 他年定契非熊卜, 也未應、鶴發樵漁。 手栽露桃, 親移雲杏, 真是種星榆。
作者:錢起
王孫興至幽尋好, 芳草春深景氣和。 藥院愛隨流水入, 山齋喜與白雲過。 猶嫌巢鶴窺人遠, 不厭叢花對客多。 醉來倚玉無餘事, 目送歸鴻笑復歌。
作者:方千里
長亭今古道, 水流暗響, 渺渺雜風沙。 倦游驚歲晚, 自歎相思, 萬里夢還家。 愁凝望結, 但掩淚、慵整鉛華。 更漏長, 酒醒人語, 睥睨有啼鴉。 傷嗟。 迴腸千縷, 淚眼雙垂, 遏離情不下。 還暗思、香翻香燼, 深閉窗紗。 依稀看遍江南畫, 記隱隱、煙靄蒹葭。 空健羨, 鴛鴦共宿叢花。
作者:秦觀
年時今夜見師師。 雙頰酒紅滋。 疏簾半卷微燈外, 露華上、煙裊涼E97C。 簪髻亂拋, 偎人不起, 彈淚唱新詞。 佳期。 誰料久參差。 愁緒暗縈絲。 想應妙舞清歌罷, 又還對、秋色嗟咨。 惟有畫樓, 當時明月, 兩處照相思。
作者:蘇軾
今年春淺臘侵年。 冰雪破春妍。 東風有信無人見, 露微意、柳際花邊。 寒夜縱長, 孤衾易暖, 鐘鼓漸清圓。 朝來初日半含山。 樓閣淡疏煙。 遊人便作尋芳計, 小桃杏、應已爭先。 衰病少情, 疏慵自放, 惟愛日高眠。
作者:晁補之
東君密意在花心。 飛雪戲床林。 多情定怪春來晚, 故穿花、千點深深。 煙柳上輕, 風絲漫裊, 樓閣晚還陰。 雕樑雙燕悄來音。 簾幕鎮沈沈。 西城未有花堪采, 醉狂興、冷落難禁。 應約萬紅, 商量細細, 留向未開尋。
作者:趙師俠
玉帶紅花供奉班。 裡頭新樣總宜男。 鬧裝鞍轡青驄馬, 帖體衣裳紫窄衫。 雲鬢重, 黛眉彎。 內家妝束冠江南。 輕裘緩帶風流帥, 錦繡叢花擁騎還。
作者:林正大
知章騎馬似乘船。 落井眼花圓。 汝陽三斗朝天去, 左丞相、鯨吸長川。 瀟酒宗之, 皎如玉樹, 舉盞望青天。 長齊蘇晉愛逃禪、李白富詩篇。 三杯草聖傳張旭, 更焦遂、五斗驚筵。 一笑相逢, 銜杯樂聖, 同是飲中仙。 王逸少蘭亭記:永和九年, 歲在癸丑, 暮春之初, 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 修禊事也。 群賢畢至, 少長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嶺,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帶左右, 引以為流觴曲水, 列坐其次。 雖無絲竹管弦之盛, 一觴一詠, 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 天朗氣清, 惠風和暢, 仰觀宇宙之大, 俯察品類之盛。 所以遊目騁懷, 足以極視聽之娛, 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 俯仰一世。 或取諸懷抱, 晤言一室之內, 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雖取捨萬殊, 靜躁不同, 當其欣於所遇, 暫得於已, 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將至。 及其所之既倦, 情隨事遷, 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 俯仰之間, 已為陳跡, 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況修短隨化, 終期於盡。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 若合一契, 未嘗不臨文嗟悼, 不能喻之於懷。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齊彭觴為妄作。 後之視今, 亦猶今之視昔, 悲夫! 故列敘時人, 錄其所述, 雖世殊事異, 所以興懷, 其致一也。 後之覽者, 亦將有感於斯文。
作者:權德輿
片石叢花畫不如, 庇身三徑豈吾廬。 主人千騎東方遠, 唯望衡陽雁足書。
作者:蔣捷
夜深清夢, 到叢花深處, 滿襟冰雪。 人在瓊雲方響樂, 杳杳沖牙清絕。 翠E83A翔龍, 金樅躍鳳, 不是蕤賓鐵。 淒鏘仙調, 風敲珠樹新折。 中有五色光開, 參差帔影, 對舞山香徹。 霧閣雲窗歸去也, 笑擁靈君旌節。 六曲闌干, 一聲鸚鵡, 霍地空花滅。 夢迴孤館, 秋笳霜外嗚咽。
作者:程垓
傷春時候一憑闌。 何況別離難。 東風只解催人去, 也不道、鶯老花殘。 青箋未約, 紅綃忍淚, 無計鎖征鞍。 寶釵瑤鈿一時閒。 此恨苦天慳。 如今直恁拋人去, 也不念、人瘦衣寬。 歸來忍見, 重樓淡月, 依舊五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