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人憐的詩句,形容人憐的優美句子,人憐古詩詞有哪些

古詩查詢

查詢關鍵詞:

查詢範圍:    

作者:白居易

柳枝謾蹋試雙袖, 桑落初香嘗一杯。 金屑醅濃吳米釀, 銀泥衫穩越娃裁。 舞時已覺愁眉展, 醉後仍教笑口開。 慚愧故人憐寂寞, 三千里外寄歡來。

作者:曾覿

槐陰密, 蔗漿寒。 荔枝丹。 珍重主人憐客意, 薦雕盤。 多情翠袖憑欄。 晚妝罷、誰與共歡。 簾卷玉鉤風細細, 斂眉山。

作者:劉長卿

回看虜騎合, 城下漢兵稀。 白刃兩相向, 黃雲愁不飛。 手中無尺鐵, 徒欲突重圍。 目極雁門道, 青青邊草春。 一身事征戰, 匹馬同苦辛。 末路成白首, 功歸天下人。 倚劍白日暮, 望鄉登戍樓。 北風吹羌笛, 此夜關山愁。 回首不無意, 滹河空自流。 黃沙一萬里, 白首無人憐。 報國劍已折, 歸鄉身幸全。 單于古台下, 邊色寒蒼然。 落日更蕭條, 北風動枯草。 將軍追虜騎, 夜失陰山道。 戰敗仍樹勳, 韓彭但空老。 草枯秋塞上, 望見漁陽郭。 胡馬嘶一聲, 漢兵淚雙落。 誰為吮瘡者, 此事今人薄。

作者:辛棄疾

溪邊白鷺。 來吾告汝。 溪裡魚兒堪數。 主人憐汝汝憐魚, 要物我、欣然一處。 白沙遠浦。 青泥別渚。 剩有蝦跳鰍舞。 任君飛去飽時來, 看頭上、風吹一縷。

作者:劉辰翁

此處情懷欲問天。 相期相就復何年。 行過章江三十里, 淚依然。 早宿半程芳草路, 猶寒欲雨暮春天。 小小桃花三兩處, 得人憐

作者:齊己

因緣劉表駐經行, 又聽西風墮葉聲。 鶴發不堪言此世, 峨嵋空約在他生。 已從禪祖參真性, 敢向詩家認好名。 深愧故人憐潦倒, 每傳仙語下南荊。

作者:牛嶠

啣泥燕, 飛到畫堂前。 佔得杏梁安穩處, 體輕惟有主人憐。 堪羨好因緣。 紅繡被, 兩兩間鴛鴦。 不是鳥中偏愛爾, 為緣交頸睡南塘。 全勝薄情郎。

作者:向子諲

曾是襄王夢裡仙。 嬌癡恰恰破瓜年。 芳心已解品朱弦。 淺淺笑時雙靨媚, 盈盈立處綠雲偏。 稀人心是盡人憐

作者:張祜

萬里去心違, 奇毛覺自非。 美人憐解語, 凡鳥畏多機。 未勝無丹嘴, 何勞事綠衣。 雕籠終不戀, 會向故山歸。

作者:蘇軾

濕雲不動溪橋冷。 嫩寒初透東風影。 橋下水聲長。 一枝和月香。 人憐花似舊。 花比人應瘦。 莫憑小欄干。 夜深花正寒。

作者:向子諲

語答之, 兼示棲隱寧老澄江霽月清無對。 魯酒何須醉。 人憐貧病不堪憂。 誰識此心如月、正含秋。 再三澇漉方知處。 試向波心去。 迢迢空劫勿能收。 謾道從來天地、與同流。

作者:辛棄疾

小靨人憐都惡瘦, 曲眉天與長顰。 沈思歡事惜腰身。 枕添離別淚, 粉落卻深勻。 翠袖盈盈渾力薄, 玉笙裊裊愁新。 夕陽依舊倚窗塵。 葉紅苔郁碧, 深院斷無人。

作者:皮日休

二年疏放飽江潭, 水物山容盡足耽。 唯有故人憐未替, 欲封干鱠寄終南。

作者:蘇軾

淺霜侵綠。 發少仍新沐。 冠直縫, 巾橫幅。 美人憐我老, 玉手簪黃菊。 秋露重, 真珠落袖沾余馥。 坐上人如玉。 花映花奴肉。 蜂蝶亂, 飛相逐。 明年人縱健, 此會應難復。 須細看, 晚來月上和銀燭。

作者:齊己

謾道詩名出, 何曾著苦吟。 忽來還有意, 已過即無心。 夏月山長往, 霜天寺獨尋。 故人憐拙樸, 時復寄空林。

作者:魏了翁

怪見江鄉文物地, 輕豪爭逐春妍。 銀花斜ˍ紫金鞭。 千燈渾是淚, 一笑不論錢。 今歲遨頭窮相眼, 繁華不學常年。 只餘底事索人憐。 詩書真氣味, 農扈老風煙。

作者:柳永

香靨融春雪, 翠鬢嚲秋煙。 楚腰纖細正笄年。 鳳幃夜短, 偏愛日高眠。 起來貪顛耍, 只恁殘卻黛眉, 不整花鈿。 有時攜手閒坐, 偎倚綠窗前。 溫柔情態盡人憐。 畫堂春過, 悄悄落花天。 最是嬌癡處, 尤殢檀郎, 未教拆了鞦韆。

作者:王國維

漢家七葉鍾陽九, 澒洞風埃昏九有。 南國潢池正弄兵, 北沽門戶仍飛牡。 倉皇萬乘向金微, 一去宮車不復歸。 提挈嗣皇綏舊服, 萬幾從此出宮闈。 東朝淵塞曾無匹, 西宮才略稱第一。 恩澤何曾逮外家, 咨謀往往聞溫室。 親王輔政最稱賢, 諸將專征捷奏先。 迅歸欃搶回日月, 八方重睹中興年。 聯翩方召升朝右, 北門獨對西平手。 因治樓船鑿漢池, 別營台沼追文囿。 西直門西柳色青, 玉泉山下水流清。 新錫山名呼萬壽, 舊疏河水號昆明。 昆明萬壽佳山水, 中間宮殿排雲起。 拂水迴廊千步深, 冠山傑閣三層峙。 磴道盤行凌紫煙, 上方寶殿放祈年。 更栽火樹千花發, 不數名珠徹夜懸。 是時朝野多豐豫, 年年三月迎鑾馭。 長樂深嚴苦敝神, 甘泉爽塏宜清暑。 高秋風日過重陽, 佳節坤成啟未央。 丹陛大陳三部伎, 玉卮親舉萬年觴。 嗣皇上壽稱臣子, 本朝家法嚴無比。 問膳曾無賜坐時, 從游罕講家人禮。 東平小女最承恩, 遠嫁歸來奉紫宸。 臥起每偕榮壽主, 丹青差喜繆夫人。 尊號珠聯十六字, 太官加豆依前制。 別啟瓊林貯羨餘, 更營玉府蒐珍異。 月殿雲階敞上方, 宮中習靜夜焚香。 但祝時平邊塞靜, 千秋萬歲未渠央。 五十年間天下母, 後來無繼前無偶。 卻因清暇話平生, 萬事何堪重回首。 憶昔先皇幸朔方, 屬車恩幸故難量。 內批教寫清舒館, 小印新鐫同道堂。 一朝鑄鼎降龍馭, 後宮髯絕不能去。 北渚何堪帝子愁, 南衙復遘丞卿怒。 手夷端肅反京師, 永念沖人未有知。 為簡儒臣嚴諭教, 別求名族正宮闈。 可憐白日西南駛, 一紀恩勤付流水。 甲觀曾無世嫡孫, 後宮並乏才人子。 提攜猶子付黃圖, 劬苦還如同治初。 又見法宮馮玉幾, 更勞武帳坐珠襦。 國事中間幾翻覆, 近年最憶懷來辱。 草地間關短轂車, 郵亭倉卒蕪萎粥。 上相留都樹大牙, 東南諸將奉王家。 坐令佳氣騰金闕, 復道都人望翠華。 自古忠良能活國, 於今母子仍玉食。 宗廟重聞鐘鼓聲, 離宮不改池台色。 一自官家靜攝頻, 含飴無異弄諸孫。 但看腰腳今猶健, 莫道傷心跡已陳。 兩宮一旦同綿惙, 天柱偏先地維折。 高武子孫復幾人, 哀平國統仍三絕。 是時長樂正彌留, 茹痛還為社稷謀。 已遣伯禽承大統, 更扳公旦覲諸侯。 別有重臣升御榻, 紫樞元老開黃閣。 安世忠勤自始終, 本初才氣尤騰踔。 複數同時奉話言, 諸王劉澤號親賢。 獨總百官居塚宰, 共扶孺子濟艱難。 社稷有靈邦有主, 今朝地下告文祖。 坐見彌天戢玉棺, 獨留末命書盟府。 原廟丹青儼若神, 鏡奩遺物尚如新。 那知此日新朝主, 便是當時顧命臣。 離宮一閉經三載, 綠水青山不曾改。 雨洗蒼苔石獸閒, 風搖朱戶銅蠡在。 雲韶散樂久無聲, 甲帳珠簾取次傾。 豈謂先朝營楚殿, 翻教今日恨堯臣。 宣室遺言猶在耳, 山河盟誓期終始。 寡婦孤兒要易欺, 謳歌獄訟終何是。 深宮母子獨淒然, 卻似灤陽游幸年。 昔去會逢天下養, 今來劣受厲人憐。 虎鼠龍魚無定態, 唐侯已在虞賓位。 且語王孫慎勿疏, 相期黃發終無艾。 定陵松柏郁青青, 應為興亡一拊膺。 卻憶年年寒食節, 朱侯親上十三陵。

作者:元稹

雙堠頻頻減去程, 漸知身得近京城。 春來愛有歸鄉夢, 一半猶疑夢裡行。 五年江上損容顏, 今日春風到武關。 兩紙京書臨水讀, 小桃花樹滿商山。 同歸諫院韋丞相, 共貶河南亞大夫。 今日還鄉獨憔悴, 幾人憐見白髭鬚。 只去長安六日期, 多應及得杏花時。 春明門外誰相待, 不夢閒人夢酒卮。 白頭歸捨意如何, 賀處無窮吊亦多。 左降去時裴相宅, 舊來車馬幾人過。 還鄉何用淚沾襟, 一半雲霄一半沉。 世事漸多饒悵望, 舊曾行處便傷心。 閒遊寺觀從容到, 遍問親知次第尋。 腸斷裴家光德宅, 無人掃地戟門深。 一世營營死是休, 生前無事定無由。 不知山下東流水, 何事長鬚日夜流。 今朝西渡丹河水, 心寄丹河無限愁。 若到莊前竹園下, 慇勤為繞故山流。 寒窗風雪擁深爐, 彼此相傷指白鬚。 一夜思量十年事, 幾人強健幾人無。 雲覆藍橋雪滿溪, 須臾便與碧峰齊。 風回面市連天合, 凍壓花枝著水低。 寒花帶雪滿山腰, 著柳冰珠滿碧條。 天色漸明回一望, 玉塵隨馬度藍橋。

作者:殷文圭

丹觜如簧翠羽輕, 隨人呼物旋知名。 金籠夜黯山西夢, 玉枕曉憎簾外聲。 才子愛奇吟不足, 美人憐爾繡初成。 應緣是我邯鄲客, 相顧咬咬別有情。

相關
周公解夢
oneiromancy
解夢大全
詩詞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