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韋應物
漢帝外家子, 恩澤少封侯。 垂楊拂白馬, 曉日上青樓。 上有顏如玉, 高情世無儔。 輕裾含碧煙, 窈窕似雲浮。 良時無還景, 促節為我謳。 忽聞艷陽曲, 四坐亦已柔。 賓友仰稱歎, 一生何所求。 平明擊鍾食, 入夜樂未休。 風雨愆歲候, 兵戎橫九州。 焉知坐上客, 草草心所憂。
作者:白居易
濁暑忽已退, 清宵未全長。 晨釭耿殘焰, 宿閤凝微香。 喔喔雞下樹, 輝輝日上梁。 枕低茵席軟, 臥穩身入床。 睡足景猶早, 起初風乍涼。 展張小屏幛, 收拾生衣裳。 還有惆悵事, 遲遲未能忘。 拂鏡梳白髮, 可憐冰照霜。
作者:陳克
柳條窣窣閒庭院。 錦波繡浪春風轉。 紅日上闌干。 晚來花更寒。 綠檀金隱起。 翠被香煙裡。 幽恨有誰知。 空梁落燕泥。
作者:源乾曜
睿作超千古, 湛恩育萬人。 遞遷俱荷澤, 同拜忽為鄰。 道合徽音暢, 芳辰景命新。 鼓鍾崇享禮, 鵷鷺集朝倫。 竊位思官謗, 凋容謝木春。 慚多無以敘, 拙備實難陳。 進綬懷三少, 承光盡百身。 自當歸第日, 何幸列宮臣。
作者:白居易
張翰一杯酒, 榮期三樂歌。 聰明傷混沌, 煩惱污頭陀。 簟冷秋生早, 階閒日上多。 近來門更靜, 無雀可張羅。
作者:韋應物
棄職曾守拙, 玩幽遂忘喧。 山澗依磽瘠, 竹樹蔭清源。 貧居煙火濕, 歲熟梨棗繁。 風雨飄茅屋, 蒿草沒瓜園。 群屬相歡悅, 不覺過朝昏。 有時看禾黍, 落日上秋原。 飲酒任真性, 揮筆肆狂言。 一朝忝蘭省, 三載居遠藩。 復與諸弟子, 篇翰每相敦。 西園休習射, 南池對芳樽。 山藥經雨碧, 海榴凌霜翻。 念爾不同此, 悵然復一論。 重陽守故家, 僩子旅湘沅。 俱有緘中藻, 惻惻動離魂。 不知何日見, 衣上淚空存。
作者:曹勳
飛金走玉常奔馳。 日上還西。 自古待著長繩系。 算塵心、謾勞役堪悲。 盤古到此際。 桑田變海, 海復成陸高低。 噫嘻。 下土是凡質容儀。 壽考能消, 幾日支持。 念一世。 真若朝榮暮落難期。 幸有志、日傳得神仙希夷。 希夷。 堪為千古人師。
作者:毛滂
九金增宋重, 八玉變秦余。 上手詔在廷云:六璽之用, 尚循秦舊。 千年清浸, 洗淨河洛出圖書。 一段昇平光景, 不但五星循軌, 萬點共連珠。 崇寧、大觀之間, 太史數奏五星循軌, 眾星順鄉, 靡有錯亂垂衣本神聖, 補袞妙工夫。 朝元去, 鏘環珮, 冷雲衢。 芝房雅奏, 儀鳳矯首聽笙竽。 天近黃麾仗曉, 春早紅鸞扇暖, 遲日上金鋪。 萬歲南山色, 不老對唐虞。
作者:白居易
陽人, 上陽人, 紅顏暗老白髮新。 綠衣監使守宮門, 一閉上陽多少春。 玄宗末歲初選入, 入時十六今六十。 同時采擇百餘人, 零落年深殘此身。 憶昔吞悲別親族, 扶入車中不教哭。 皆雲入內便承恩, 臉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見面, 已被楊妃遙側目。 妒令潛配上陽宮, 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 秋夜長, 夜長無寐天不明。 耿耿殘燈背壁影, 蕭蕭暗雨打窗聲。 春日遲, 日遲獨坐天難暮。 宮鶯百囀愁厭聞, 梁燕雙棲老休妒。 鶯歸燕去長悄然, 春往秋來不記年。 唯向深宮望明月, 東西四五百回圓。 今日宮中年最老, 大家遙賜「尚書」號。 小頭鞋履窄衣裳, 青黛點眉眉細長。 外人不見見應笑, 天寶末年時世妝。 上陽人, 苦最多。 少亦苦, 老亦苦, 少苦老苦兩如何! 君不見昔時呂向《美人賦》, 又不見今日上陽白髮歌!
作者:王夢應
淺幘分秋, 涼尊試月, 西風未雁猶蟬。 看芙蓉影裡, 綠鬢年年。 日上雲颿壓海, 塵清玉馬行天。 更煙樓鳳舉, 風幕麟游, 錦後珠前。 綠陰池館如畫, 記晴春藥徑, 雨曉芝田。 已辦十年笑語, 小聚雲邊。 舞稱香圍艷雪, 歌遲酒落紅船。 早群仙醉去, 柳掖花扶, 似霧非煙。
作者:劉禹錫
中庭望啟明, 促促事晨征。 寒樹鳥初動, 霜橋人未行。 水流白煙起, 日上彩霞生。 隱士應高枕, 無人問姓名。
作者:張祜
一室爐峰下, 荒榛手自開。 粉牌新薤葉, 竹援小蔥台。 樹黑雲歸去, 山明日上來。 便知心是佛, 堅坐對寒灰。
作者:周賀
浪匝湓城岳壁青, 白頭僧去掃禪扃。 龕燈度雪補殘衲, 山日上軒看舊經。 泉水帶冰寒溜澀, 薜蘿新雨曙煙腥。 已知身事非吾道, 甘臥荒齋竹滿庭。
作者:魏了翁
日上牛頭度歲辰。 黃鐘吹ˍ煦乾坤。 絃歌堂上三稱壽, 風月亭前又見君。 人似舊, 景長新。 明朝六桂侍雙椿。 蠻邦父老驚曾見, 得似君家別有春。
作者:孟昉
凡文章之有韻者, 皆可歌也。 第時有升降, 言有雅俗, 調有古今, 聲有清濁。 原其所自, 無非發人心之和, 非六德之外, 別有一律呂也。 漢魏晉宋之有樂府, 人多不能曉; 唐始有詞, 而宋因之, 其知之者亦罕見其人焉。 今之歌曲, 比於古詞, 有名同而言簡者; 時亦復有與古相同者, 此皆世變之所致, 非故求異乖諸古而強合於今也。 使今之曲歌於古, 猶古之曲也。 古之詞歌於今, 猶今之詞也。 其所以和人之心養情性者, 奚古今之異哉! 先哲有言:今之樂猶古之樂, 不其然歟! 嘗讀李長吉十二月樂詞, 其意新而不蹈襲, 句麗而不舀淫。 長短不一, 音節亦異。 旁構冥思, 朝涵夕泳。 諧五聲以攤其腔, 和八音以符其調。 尋繹日久, 竟無所得, 遂輟其學, 以待知音者出而余承其教焉! 因增損其語, 而隱括為〔天淨沙〕, 如其首數。 不惟於樽席之間, 便於宛轉之喉; 且以發長吉之蘊藉, 使不掩其聲者。 慎勿曰:侮賢者之言雲。 上樓迎得春歸, 暗黃著柳依依, 弄野輕寒似水。 錦床鴛被, 夢迴初日遲遲。 正月勞勞胡燕酣春, 逗煙薇帳生塵, 蛾髻佳人瘦損。 暖雲如困, 不堪起舞緗裙。 二月夾城曲水飄香, 掃蛾雲髻新妝, 落盡梨化欲賞。 不勝惆悵, 東風縈損柔腸。 三月依微香雨青氛, 金塘閒水生, 數點殘芳墮粉。 綠莎輕襯, 月明空照黃昏。 四月沿華水汲清樽, 含風輕索殳虛門, 舞困腮融汗粉。 翠羅香潤, 鴛鴦扇織回文。 五月疏疏拂柳生裁, 炎炎紅鏡初開, 暑困天低寡色。 火輪飛蓋, 暉暉日上蓬萊。 六月星依雲渚濺濺, 露零玉液涓涓, 寶砌衰蘭剪剪。 碧天如練, 光搖北斗闌干。 七月吳姬鬢擁雙鴉, 玉人夢裡歸家, 風弄虛簷鐵馬。 天高露下, 月明丹桂生華。 八月雞鳴曉色瓏璁, 鴉啼金井梧桐, 月墜莖寒露湧。 廣寒霜重, 方池冷悴芙蓉。 九月玉壺銀箭難傾, 花凝笑幽明, 霜碎虛庭月冷。 繡幃人靜, 夜長鴛夢難成。 十月高城回冷嚴光, 白天碎墜瓊芳, 高飲撾鍾日賞。 流蘇金帳, 瑣窗睡殺鴛鴦。 十一月日光灑灑生紅, 瓊葩碎碎迷空, 寒夜漫漫漏永。 串銷金鳳, 獸爐香靄春融。 十二月七十二候環催, 葭灰玉重飛, 莫道光陰似水。 羲和遷轡, 金鞭懶著龍媒。 閏月
作者:張說
大塊熔群品, 經生偶聖時。 猥承三事命, 虛忝百僚師。 右揆謀華碩, 前星傅重資。 連騫求舊禮, 濫典樂賢詩。 賜釜同榮拜, 摐金宴宰司。 菊花吹御酒, 蘭葉捧天詞。 寶歷休明盛, 頹年晷漏衰。 少留青史筆, 未敢赤松期。
作者:孟雲卿
朝日上高台, 離人怨秋草。 但見萬里天, 不見萬里道。 君行本遙遠, 苦樂良難保。 宿昔夢同衾, 憂心夢顛倒。 含酸欲誰訴, 轉轉傷懷抱。 結髮年已遲, 征行去何早。 寒暄有時謝, 憔悴難再好。 人皆算年壽, 死者何曾老。 少壯無見期, 水深風浩浩。
作者:耿湋
數歲平津邸, 諸生出門時。 羈孤力行早, 疏賤托身遲。 芳草看無厭, 青山到未期。 貧居悲老大, 春日上茅茨。 衛玠瓊瑤色, 玄成鼎鼐姿。 友朋漢相府, 兄弟謝家詩。 律合聲雖應, 勞歌調自悲。 流年不可住, 惆悵鏡中絲。
作者:司空圖
樂府翻來佔太平, 風光無處不含情。 千門萬戶喧歌吹, 富貴人間只此聲。 撼晚梳空不自持, 與君同折上樓時。 春風還有常情處, 系得人心免別離。 灞亭東去徹隋堤, 贈別何須醉似泥。 萬里往來無一事, 便帆輕拂亂鶯啼。 台城細仗曉初移, 詔賜千官禊飲時。 綠帳遠籠清珮響, 更曛晴日上龍旗。 桃源仙子不須誇, 聞道惟栽一片花。 何似浣紗溪畔住, 綠陰相間兩三家。 偶然樓上卷珠簾, 往往長條拂枕函。 恰值小娥初學舞, 擬偷金縷押春衫。 池邊影動散鴛鴦, 更引微風亂繡床。 直待玉窗塵不起, 始應金雁得成行。 稻畦分影向江村, 憔悴經霜只半存。 昨日流鶯今不見, 亂螢飛出照黃昏。 客淚休沾漢水濱, 舞腰羞殺漢宮人。 狂風更與回煙帚, 掃盡繁花獨佔春。 遊人莫歎易凋衰, 長樂榮枯自有期。 看取明年春意動, 更於何處最先知。 昔年行樂及芳時, 一上丹梯桂一枝。 笑問江頭醉公子, 饒君滿把麴塵絲。 渡頭殘照一行新, 獨自依依向北人。 莫恨鄉程千里遠, 眼中從此故鄉春。 絮惹輕枝雪未飄, 小溪煙束帶危橋。 鄰家女伴頻攀折, 不覺回身罥翠翹。 處處縈空百萬枝, 一枝枝好更題詩。 隔城遠岫招行客, 便與朱樓當酒旗。 錦城分得映金溝, 兩岸年年引勝游。 若似松篁須帶雪, 人間何處認風流。 日暖津頭絮已飛, 看看還是送君歸。 莫言萬緒牽愁思, 緝取長繩系落暉。 大堤時節近清明, 霞襯煙籠繞郡城。 好是梨花相映處, 更勝松雪日初晴。 聖主千年樂未央, 御溝金翠滿垂楊。 年年織作昇平字, 高映南山獻壽觴。
作者:薛能
瑞氣繞宮樓, 皇居信上游。 遠岡連聖祚, 平地載神州。 會合皆重譯, 潺湲近八流。 中興豈假問, 據此自千秋。 寥泬敞延英, 朝班立位橫。 宣傳無草動, 拜舞有衣聲。 鴛瓦霜消濕, 蟲絲日照明。 辛勤自不到, 遙見似前程。 處處是歡心, 時康歲已深。 不同三尺劍, 應似五絃琴。 壽笑山猶盡, 明嫌日有陰。 何當憐一物, 亦遣斷愁吟。 曙質絕埃氛, 彤庭列禁軍。 聖顏初對日, 龍尾競緣雲。 佩響交成韻, 簾陰暖帶紋。 逍遙豈有事, 於此詠南薰。 一物至周天, 洪纖盡晏然。 車書無異俗, 甲子並豐年。 奇技皆歸璞, 征夫亦服田。 君王故不有, 台鼎合韋弦。 日日聽歌謠, 區中盡祝堯。 蟲蝗初不害, 夷狄近全銷。 史筆惟書瑞, 天台絕見妖。 因令匹夫志, 轉欲事清朝。 品物盡昭蘇, 神功復帝謨。 他時應有壽, 當代且無虞。 賜歷通遐俗, 移關入半胡。 鷦鷯一何幸, 於此寄微軀。 無戰復無私, 堯時即此時。 焚香臨極早, 待月捲簾遲。 端拱乾坤內, 何言黈纊垂。 君看聖明驗, 只此是神龜。 旭日上清穹, 明堂坐聖聰。 衣裳承瑞氣, 冠冕蓋重瞳。 花木經宵露, 旌旗入仗風。 何期於此地, 見說是神工。 五帝三皇主, 蕭曹魏邴臣。 文章惟返樸, 戈甲盡生塵。 諫紙應無用, 朝綱自有倫。 昇平不可記, 所見是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