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甫
老向巴人裡, 今辭楚塞隅。 入舟翻不樂, 解纜獨長吁。 窄轉深啼狖, 虛隨亂浴鳧。 石苔凌幾杖, 空翠撲肌膚。 疊壁排霜劍, 奔泉濺水珠。 杳冥籐上下, 濃澹樹榮枯。 神女峰娟妙, 昭君宅有無。 曲留明怨惜, 夢盡失歡娛。 擺闔盤渦沸, 欹斜激浪輸。 風雷纏地脈, 冰雪耀天衢。 鹿角真走險, 狼頭如跋胡。 惡灘寧變色, 高臥負微軀。 書史全傾撓, 裝囊半壓濡。 生涯臨臬兀, 死地脫斯須。 不有平川決, 焉知眾壑趨。 乾坤霾漲海, 雨露洗春蕪。 鷗鳥牽絲颺, 驪龍濯錦紆。 落霞沉綠綺, 殘月壞金樞。 泥筍苞初荻, 沙茸出小蒲。 雁兒爭水馬, 燕子逐檣烏。 絕島容煙霧, 環洲納曉晡。 前聞辨陶牧, 轉眄拂宜都。 縣郭南畿好, 津亭北望孤。 勞心依憩息, 朗詠劃昭蘇。 意遣樂還笑, 衰迷賢與愚。 飄蕭將素發, 汩沒聽洪爐。 丘壑曾忘返, 文章敢自誣。 此生遭聖代, 誰分哭窮途。 臥疾淹為客, 蒙恩早廁儒。 廷爭酬造化, 樸直乞江湖。 灩澦險相迫, 滄浪深可逾。 浮名尋已已, 懶計卻區區。 喜近天皇寺, 先披古畫圖。 應經帝子渚, 同泣舜蒼梧。 朝士兼戎服, 君王按湛盧。 旄頭初俶擾, 鶉首麗泥塗。 甲卒身雖貴, 書生道固殊。 出塵皆野鶴, 歷塊匪轅駒。 伊呂終難降, 韓彭不易呼。 五雲高太甲, 六月曠摶扶。 回首黎元病, 爭權將帥誅。 山林托疲苶, 未必免崎嶇。
作者:李白
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山四月上泰山, 石平御道開。 六龍過萬壑, 澗谷隨縈迴。 馬跡繞碧峰, 於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 水急松聲哀。 北眺崿嶂奇, 傾崖向東摧。 洞門閉石扇, 地底興雲雷。 登高望蓬流, 想像金銀台。 天門一長嘯, 萬里清風來。 玉女四五人, 飄颻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 遺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 曠然小宇宙, 棄世何悠哉。 清曉騎白鹿, 直上天門山。 山際逢羽人, 方瞳好容顏。 捫蘿欲就語, 卻掩青雲關。 遺我鳥跡書, 飄然落巖間。 其字乃上古, 讀之了不閒。 感此三歎息, 從師方未還。 平明登日觀, 舉手開雲關。 精神四飛揚, 如出天地間。 黃河從西來, 窈窕入遠山。 憑崖覽八極, 目盡長空閒。 偶然值青童, 綠發雙雲鬟。 笑我晚學仙, 蹉跎凋朱顏。 躊躇忽不見, 浩蕩難追攀。 清齋三千日, 裂素寫道經。 吟誦有所得, 眾神衛我形。 雲行信長風, 颯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觀, 伏檻窺東溟。 海色動遠山, 天雞已先鳴。 銀台出倒景, 白浪翻長鯨。 安得不死藥, 高飛向蓬瀛。 日觀東北傾, 兩崖夾雙石。 海水落眼前, 天光遙空碧。 千峰爭攢聚, 萬壑絕凌歷。 緬彼鶴上仙, 去無雲中跡。 長松入霄漢, 遠望不盈尺。 山花異人間, 五月雪中白。 終當遇安期, 於此煉玉液。 朝飲王母池, 瞑投天門關。 獨抱綠綺琴, 夜行青山間。 山明月露白, 夜靜松風歇。 仙人游碧峰, 處處笙歌發。 寂靜娛清輝, 玉真連翠微。 想像鸞鳳舞, 飄颻龍虎衣。 捫天摘匏瓜, 恍惚不憶歸。 舉手弄清淺, 誤攀織女機。 明晨坐相失, 但見五雲飛。
作者:龍女
坐久風吹綠綺寒, 九天月照水精盤。 不思卻返沈潛去, 為惜春光一夜歡。
作者:賀鑄
綠綺新聲隔坐聞。 認慇勤。 尊前為舞郁金裙。 酒微醺。 月轉參橫花幕暗, 夜初分。 陽台拚作不歸雲。 任郎瞋。
作者:白居易
赬錦支綠綺, 韻同相感深。 千年古澗石, 八月秋堂琴。 引出山水思, 助成金玉音。 人間無可比, 比我與君心。
作者:李白
蜀僧抱綠綺, 西下峨眉峰。 為我一揮手, 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 餘響入霜鐘。 不覺碧山暮, 秋雲暗幾重。
作者:賀鑄
玉立佳人, 韻不減、吳蘇小。 賦深情、華年韻妙。 疊鼓新歌, 最能作、江南調。 縹緲。 似陽台。 嬌雲弄曉。 有客臨風, 夢後擬、池塘草。 竟裝懷、□愁多少。 綠綺芳尊, 映花月、東山道。 正要。 個卿卿、嫣然一笑。
作者:陳翊
華台陳桂席, 密榭宴清真。 柏葉猶霜氣, 桃花似漢津。 青尊照深夕, 綠綺映芳春。 欲憶相逢後, 無言嶺海人。
作者:任昱
吳門客中九秋天, 三吳地, 江空寒早, 天遠書遲。 黃菊開, 丹楓墜。 流水行雲無拘繫, 好光陰枉自驅馳。 塵心自洗, 清風綠綺, 明月金盃。 湖上浣花溪, 方壺地, 呼猿領鶴, 問柳尋梅。 行廚白玉盤, 進酒者樓妓。 驚起沙頭鴛鴦睡, 棹紅雲乘興而回。 冰壺影裡, 笙歌遠近, 水榭高低。 花園改道院錦江濱, 紅塵外, 王孫去後, 仙子歸來。 寒梅不改香, 舞榭今何在? 富貴浮雲流光快, 得清閒便是蓬萊。 門迎野客, 茶香石鼎, 鶴守茅齋。 暮春即事被詩摩, 將花探, 春深渭北, 綠滿江南。 殘紅魚浪香, 接葉鶯巢暗。 古往今來無心勘, 習家池日日春酣。 人生易感, 青銅似月, 白髮盈簪。
作者:張元干
月華冷沁花梢露。 芳意戀、香肌住。 心字龍涎饒濟楚。 素馨風味, 碎瓊流品, 別有天然處。 圍爐屈曲宜深炷。 留取春光向朱戶。 綠綺聲中誰暗許。 小窗歸去, 夢迴猶記, 金鼎分雲縷。
作者:劉滄
白浪連空極渺漫, 孤舟此夜泊中灘。 岳陽秋霽寺鍾遠, 渡口月明漁火殘。 綠綺韻高湘女怨, 青葭色映水禽寒。 鄉遙楚國生歸思, 欲曙山光上木蘭。
作者:李曾伯
自鷲峰曾見, 金粟如來, 猶有英烈。 碧玉琅玕, 點綴碎瓊屑。 不御紛華, 獨餐沆瀣, 比眾芳殊別。 好向涼宵, 無風無雨, 宜露宜月。 身在山中, 名香天下, 全似幽人, 一種修潔。 解使多愁, 對此亦紓悅。 綠綺窗前, 烏雲鬢側, 休為玉人折。 剩賦新詞, 滿傾佳醑, 為成三絕。
作者:吳文英
卜築西湖, 種翠蘿猶傍, 軟紅塵裡。 來往載清吟, 為偏愛吾廬, 畫船頻繁。 笑攜雨色晴光, 入春明朝市。 石橋鎖, 煙霞五百名仙, 第一人是。 臨酒論深意。 流光轉、鶯花任亂委。 冷然九秋肺腑, 應多夢、巖扃冷雲空翠。 漱流枕石幽情, 寫猗蘭綠綺。 專城處, 他山小隊登臨, 待西風起。
作者:李嘉祐
騷人誇竹杖, 贈我意何深。 萬點湘妃淚, 三年賈誼心。 願持終白首, 誰道貴黃金。 他日歸愚谷, 偏宜綠綺琴。
作者:劉基
其一寒燈耿幽暮, 蟲鳴清夜闌。 起行望青天, 明月在雲端。 美人隔千里, 山河淼漫漫。 玄雲翳崇岡, 白露雕芳蘭。 願以綠綺琴, 寫作行路難。 憂來無和聲, 弦絕空長歎。 其二倦鳥冀安巢, 風林無靜柯。 路長羽翼短, 日暮當如何? 登高望四方, 但見山與河。 寧知天上雨, 去去為滄波。 慷慨對長風, 坐感玄發皤。 弱水不可航, 層城岌嵯峨。 淒涼華表鶴, 太息成悲歌。
作者:洪皓
歲在壬戌, 甫臨長至, 張總侍御邀飲。 眾賓皆退, 獨留少款。 侍婢歌江梅引, 有「念此情、家萬里」之句, 僕曰:此詞殆為我作也。 又聞本朝使命將至, 感慨久之。 既歸, 不寢, 追和四章, 多用古人詩賦, 各有一笑字, 聊以自寬。 如暗香、疏影、相思等語, 雖甚奇, 經前人用者眾, 嫌其一律, 故輒略之。 卒押吹字, 非風即笛, 不可易也。 此方無梅花, 士人罕有知梅事者, 故皆注所出天涯除館憶江梅。 幾枝開。 使南來。 還帶餘杭、春信到燕台。 準擬寒英聊慰遠, 隔山水, 應銷落, 赴訴誰。 空恁遐想笑摘蕊。 斷迴腸, 思故里。 漫彈綠綺。 引三弄、不覺魂飛。 更聽胡笳、哀怨淚沾衣。 亂插繁花須異日, 待孤諷, 怕東風, 一夜吹。
作者:王元鼎
此曲之作, 有自來矣。 昔胡元大都妓女名莘文秀者, 美姿色, 與學士王元鼎有姻, 亦與阿魯相契。 異期阿與莘仵坐, 談及風情之任。 阿曰:"聞爾與王元鼎恩甚篤, 以予方之, 孰最? "莘含笑不語, 阿強之再四。 莘曰:"以調和鼎鼎, 燮理陰陽, 則學士不如丞相; 論惜玉憐香, 嘲風詠月, 則丞相少次於學士。 "哄然一笑而罷。 元鼎聞之, 故作此以嘲之。 走將來涎涎瞪瞪冷眼兒困, 杓杓答答熱句兒浸。 捨不的纏頭錦, 心疼的買笑金, 要你消任。 鴛幃珊枕, 鳳凰杯悲翠衾。 低低唱淺淺斟, 休逞波李翰林。 【篇】支楞弦斷了綠綺琴, 王吉玎掂折了碧玉簪, 嗨, 墮落了題橋志; 吁, 闌珊瞭解佩心。 走將來笑吟吟, 妝呆妝婪, 硬廝掙軟廝禁。 泥中刺綿裡針, 黑頭蟲黃口岑鳥。 【鳳鸞吟】自古到今, 恩多須怨深。 你說的牙疼誓, 不害磣! 有酒時吟, 有飯時啃, 你來我跟前委實圖甚? 小的每聲價兒些, 身材兒婪, 請先生別覓個知音。 【柳葉兒】走將來乜斜頭撒唚, 不熨貼性兒希林, 軟處捏硬處掐甜處滲。 休忒恁, 莫沉吟, 休辜負了柳影花陰。 【大石調】雁傳書春歸後, 柳絲難挽別離情。 一片花飛減卻春, 對東風無語銷魂。 傷情, 花飛淚落墮紅雨, 蒼苔上海棠堆徑。 愁無盡, 怕的是梨花庭院, 風雨黃昏。 【明妃曲】愁聞, 是誰家風前笛韻? 梅花吹落江城。 難禁, 吹出了斷腸聲, 到惹得月愁人病。 鵑啼春思月中魂, 花迷蝶夢窗前影。 懨懨病, 這相思能終得幾個黃昏。 【秋海棠】誰似你辜恩? 誰似我癡心? 負心的上有神明, 到如今參不透薄情心性。 好姻緣整日重盟, 惡姻緣番成畫餅。 多愁悶, 消磨了白晝, 頓送黃昏。 【比目魚】數歸期, 掏得指頭疼; 盼歸期, 望斷越山雲。 淚珠, 淚珠滴盡湘江滿, 只落得暗裡自沉吟。 從今, 再不去夢裡搜尋, 再不去愁中加病, 再不去掛肚牽心。 淚痕銷夜燭, 軍被擁雞聲。 捱過了幾番寂寞.幾度黃昏。 【余文】從今打破風流陣, 一句句從頭自忖。 一任他朝朝暮暮, 白晝黃昏。
作者:陳著
年年端午又今朝。 鬢蕭蕭。 思搖搖。 應是南風, 湘浦正波濤。 千古獨醒魂在否, 無處問, 有誰招。 何人簾幕倚蘭皋。 看飛橈。 奪高標。 饒把笙歌, 供笑醉陶陶。 孤坐小窗香一篆, 弦綠綺, 鼓離騷。
作者:劉滄
久絕音書隔塞塵, 路岐誰與子相親。 愁中獨坐秦城夜, 別後幾經吳苑春。 湘岸風來吹綠綺, 海門潮上沒青蘋.空勞兩地望明月, 多感斷蓬千里身。
作者:白居易
樓閣高低樹淺深, 山光水色暝沉沉。 嵩煙半卷青綃幕, 伊浪平鋪綠綺衾。 飛鳥滅時宜極目, 遠風來處好開襟。 誰知不離簪纓內, 長得逍遙自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