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潛
可人想見倚庭干, 嚼句有甘酸。 休問沈腰潘鬢, 何妨島瘦郊寒。 時光轉眼, 兔葵燕麥, 又是看看。 誰念衰翁衰處, 春衫晚際尤單。
作者:丘崇
晚風斜日折梅花。 樓外卷殘霞。 領略一城春氣, 華燈十萬人家。 輕衫短帽, 風前趁馬, 月下隨車。 道個小來腳定, 那人笑隔籠妙。
作者:朱翌
玉台金盞對炎光。 全似去年香。 有意莊嚴端午, 不應忘卻重陽。 菖蒲九葉, 金英滿把, 同泛瑤觴。 舊日東籬陶令, 北窗正臥羲皇。
作者:陸游
鏡湖俯仰兩青天。 萬頃玻璃一葉船。 拈棹舞, 擁蓑眠。 不作天仙作水仙。
作者:曹勳
斜斜整整暗江灣。 蓑笠有無間。 應與君家卻暑, 冷看白滿群山。 想來何處, 金爐焰獸, 玉斝酡顏。 好是溪涵寒影, 山陰一棹人還。
作者:沈瀛
東風吹上小桃枝。 春色擁旌麾。 昨夜三台星見, 分明直照姑溪。 皇都禁闕, 天顏遙想, 應待公歸。 此去再登黃閣, 火城光映沙堤。
作者:范成大
海棠如雪殿春余。 禽弄晚晴初。 倦客長慚杜字, 佳辰且醉提壺。 逍遙放浪, 還他漁子, 輸與樵夫。 一棹何時歸去, 扁舟終要江湖。
作者:陳三聘
秋山橫截半湖光。 湖渚橘枝黃。 紈扇罷搖蟾影, 練衣已怯風涼。 插紅裂蟹, 銀絲鱠鯽, 莫負傳觴。 醉裡乾坤廣大, 人間寵辱兼忘。
作者:王之道
州閭庠序少追隨。 俯仰鬢成絲。 仕宦孰逾君達, 恩施遍及庭芝。 溪頭春日, 歡聲和氣, 如見生時。 好對高堂壽母, 獻酬同醉金卮。
作者:周必大
乘成台上曉書雲。 黃色映天庭。 已謝浮名浮利, 也知來應長生。 邊亭臥鼓, 餘糧棲畝, 朝野歡聲。 從此四時八節, 弟兄常醉金觥。
作者:張綱
日也前年初對大明宮。 寒律轉春風。 幾度鄉關歸夢, 催成兩鬢霜蓬。 山州歲晚, 還逢令節, 空記前蹤。 莫遣酒兵相向, 愁城生怕頻攻。
作者:洪適
江西文派有新圖。 詩律嗣東湖。 十首齊安書事, 君王曾問相如。 牙籤B33D架, 銀鉤落紙, 美玉明珠。 見說詔歲金匱, 後來天下渾無。
作者:賈逸祖
青山隱隱水斜斜。 修竹兩三家。 又是水寒山瘦, 依然行客遍天涯。 天教流落, 東西南北, 不恨年華。 只恨夜來風雨, 投明月、老卻梅花。
作者:辛棄疾
夜深殘月過山房。 睡覺北窗涼。 起繞中庭獨步, 一天星斗文章。 朝來客話, 山林鐘鼎, 那處難忘。 君向沙頭細問, 白鷗知我行藏。
作者:侯置
露英雲萼一般清。 揉雪更雕瓊。 預喜重陽登覽, 大家插帽浮觥。 分香減翠, 慇勤遠寄, 珍重多情。 不似綺窗雙艷, 向人解語傾城。
作者:趙必{王象}
鳳凰台上聽吹簫。 銀燭萬紅搖。 要覓瓊漿玉飲, 隔牆便是藍橋。 大兒清徹, 小喬初嫁, 雨膩雲嬌。 愁怕沈郎銷瘦, 不堪十萬纏腰。
作者:趙彥端
新涼溪閣暮山重。 水月共空ˍ。 九轉不須塵外, 三峰只在壺中。 他年盛業, 雲間可望, 林下難逢。 記取薌林巖洞, 何如干越秋風。
作者:李祁
照江梅詞, 寄任蘊明。 蘊明嘗許緣檄載侍兒見過, 又於漢籍伎有目成者因以為戲郎官湖上探春回。 初見照江梅。 過盡竹溪流水, 無人知道花開。 佳人何處, 江南夢遠, 殊未歸來。 喚取小叢教看, 隔江煙雨樓台。
作者:李劉
我生辰在鬥牛中。 井路有何功。 運轉峨眉山月, 按行雪界天風。 歸歟老矣, 愁添鬢白, 酒借顏紅。 丘壑堪容我輩, 軒裳分付諸公。
作者:程垓
矮窗西畔翠荷香。 人在小池塘。 何事未拈棋局, 卻來閒倚胡床。 金盆弄水, 玉釵嚲鬢, 妝懶何妨。 莫道困來不飲, 今宵卻恨天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