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孫光憲
蓼岸風多橘柚香。
江邊一望楚天長。
片帆煙際閃孤光。
目送征鴻飛杳杳,
思隨流水去茫茫。
蘭紅波碧憶瀟湘。
作者:張耒
初過三伏暑初歸,風景誰知遽慘淒。
短日旅愁消美酒,五更鄉夢托晨雞。
江天水冷魚龍蟄,野澤風多鴻雁希
塵篋敝貂猶得在,過冬偶免歎無衣。
作者:盧綸
桃李風多日欲陰,百勞飛處落花深。
貧居靜久難逢信,知隔春山不可尋。
作者:李頎
能向府亭內,置茲山與林。他人驌驦馬,而我薜蘿心。
雨止禁門肅,鶯啼官柳深。長廊閟軍器,積水背城陰。
窗外王孫草,床頭中散琴。清風多仰慕,吾亦爾知音。
作者:白居易
人少街荒已寂寥,風多塵起重蕭條。
上陽落葉飄宮樹,中渡流澌擁渭橋。
出早冒寒衣校薄,歸遲侵黑酒全消。
如今不是閒行日,日短天陰坊曲遙。
作者:陳陶
何生我蒼蒼,何育我黃黃。草木無知識,幸君同三光。
始自受姓名,葳蕤立衣裳。山河既分麗,齊首乳青陽。
甘辛各有榮,好醜不相防。常憂刀斧劫,竊慕仁壽鄉。
願天雨無暴,願地風無狂。雨足因衰憊,風多因夭傷。
在山不為桂,徒辱君高岡。在水不為蓮,徒占君深塘。
勿輕培塿阜,或有奇棟樑。勿輕朦朧澤,或有奇馨香。
涓毫可粗差,朝菌壽為長。擁腫若無取,大椿命為傷。
婆娑不材生,苒苒向秋荒。幸遭薰風日,有得皆簸揚。
所愧雨露恩,願效幽微芳。希君頻采擇,勿使枯雪霜。
作者:無可
宵清月復圓,共集侍臣筵。獨寡區中學,空論樹下禪。
風多秋晚竹,雲盡夜深天。此會東西去,堪愁又隔年。
作者:嚴羽
平蕪古堞暮蕭條,歸思憑高黯未消。
京口寒煙鴉外滅,歷陽秋色雁邊遙。
清江木落長疑雨,暗浦風多欲上潮。
惆悵此時頻極目,江南江北路迢迢。
作者:錢謙貞
春色平分已自奢,今朝風物更鮮華。
山因綠柳常含雨,天為紅桃不放霞。
芳草齊時看寶馬,好風多處見香車。
箋天有事君知否,要乞輕陰為養花。¤
作者:高啟
漢條應偶觸,蠻俗未能諳。
海近風多颶,山昏瘴似嵐。
行沖哀甸虎,食畏蠱家蠶。
鄉國何年返,縣知老日南。
作者:駱賓王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廳事也,有古槐數珠焉。雖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樹,而聽訟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陰,秋蟬疏引,發聲幽息,有切嘗聞。豈人心異於曩時,將蟲響悲於前聽。嗟乎,聲以動容,德人以象賢。故潔其身也,稟君子達人之高行,蛻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靈姿。候時而來,順陰陽之數,應節為變,寄藏用之機。有目斯開,不以道昏而昧其視,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其真。吟喬樹之微風,韻姿天縱,飲高秋之墜露,清畏人知。僕失路艱虞,遭時微徽。不哀傷而自怨,未搖落而先衰。聞蟪蛄之流聲,悟平反之已奏,見情沿物應,哀弱羽之飄零,道寄人知,憫餘聲之寂寞。非謂文墨,取代幽憂云爾。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余心。
作者:羅與之
蟬聲燕語細相和,池面才浮點點荷。
倦倚闌干消永日,葡萄陰薄柳風多。
作者:方岳
山中從事亦賢勞,安得眠雲獨自高。
兩席地栽青紫芥,一株樹接碧紅桃。
春風多可移可信,夜雨無聲入土膏。
那辦工夫到詩句,溪燈穿屋未編茅。
作者:李處全
誰將翡翠。閒屑黃金攄巧思。綴就花鈿。飛上秋雲入鬢蟬。一枝斜倚。披拂香風多少意。午鏡重勻。嬌額妝成宮樣新。
作者:乾隆
平原草色著霜初,試閱天閒萬乘余。
鳳耳臨風多(馬兔)(馬錄),龍鬐耀日有驔魚。
漫誇唐牧張千錦,何用周王歷八虛。
燕市驪黃掄選遍,遺材猶恐伏鹽車。
作者:戴復古
面對一池荷,四旁楊柳坡。
樹陰遮日少,屋敞受風多。
疑是清涼國,暫為安樂窩。
人人爭避暑,老子自婆娑。
作者:釋文珦
門對芒陂柳半遮,老翁留客坐枯槎。
自言雨足好苗色,猶恐風多損稻花。
作者:姚合
士有經世籌,自無活身策。求食道路間,勞困甚徒役。
我身與子同,日被饑寒迫。側望卿相門,難入堅如石。
為農昧耕耘,作商迷貿易。空把書卷行,投人買罪責。
六月南風多,苦旱土色赤。坐家心尚焦,況乃遠作客。
羸馬出郭門,餞飲曉連夕。願君似醉腸,莫謾生憂戚。
作者:曹松
三庚到秋伏,偶來松檻立。
熱少清風多,開門放山入。
作者:杜濬
大樹風多葉盡飄,莊嚴猶是建前朝。
黑頭江令殘碑在,不記君王舊姓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