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外
千古傳名黯淡灘,十船過此九船翻。
惟有泉南林上捨,我自岸上走,
你怎奈何我。
作者:虞儔
黯淡金花誥,淒涼柏葉觴。
開屏慘佳婿,扇枕念諸郎。
家事千奴橘,仙遊一夢粱。
了知元不朽,千載有銘章。
作者:馬廷鸞
山寒律琯又飛灰,萬壑松風冬起雷。
風景不殊雲黯淡,雪霜初霽日徘徊。
無人獻襪拋塵屨,有客傳觴醱凍醅。
天地不教陽德盡,韋編曾叩伏羲來。
作者:蘇軾
枯木嵌空微黯淡,古器雖在無古弦。
袖中正有南風手,誰為聽之誰為傳。
風流豈落正始後,甲子不數義熙前。
一山黃菊平生事,無酒令人意缺然。
龐公此詩為沈遼作。
據文意當為兩首詩訛成,現據外集分。
外集題第二首為《戲書》。
襄陽龐公少檢束,白髮不髡亦不俗。
世所奔趨我獨棄,我已有餘彼不足。
鹿門有月樹下行,虎溪無風舟上宿。
不識當年捕魚客,但愛長康畫金粟。
杜口如今不復言,龐公為人不曲局。
東西有人問老翁,為道明燈照華屋。
五言七言正兒戲,三行五行亦偶爾。
我性不飲只解醉,正如春風弄群卉。
四十年來同幻事,老去何須別愚智。
古人不住亦不滅,我今不作亦不止。
寄語悠悠世上人,浪生浪死一埃塵。
洗墨無池筆無象,聊爾作戲悅我神。
作者:劉宰
遠山亞歸雲,黯淡與天一。
近山過餘雨,淨掃峰已出。
式喜鳩喚婦,寧尤月離畢。
擔簦彼誰了,蹇步泥沒膝。
舉頭望天末,一笑失愁疾。
應知扶桑東,明朝浴晴日。
作者:桑悅
盎盎臨春閣,盈盈珠翠妝。
桃李滿庭除,東風有餘香。
更衣間羅綺,撫瑟雜宮商。
艷陽好天氣,歡樂殊未央。
一朝秋節換,淒雨生洞房。
緬懷素心人,風波隔瀟湘。
磨磚作明鏡,黯淡無晶光。
照鬢向清水,玄雲忽成霜。
蘭枯蕙亦槁,芳菲轉萎黃。
誰為御寒計,當春獨悲傷。¤
作者:周紫芝
寂寂江天,雪又滿、晚來風急。空懊恨、散鹽飛絮,未成輕集。萬里長空飛不到,珠簾卷盡還羞入。問向晚、誰欲畫漁莎,寒江立。天黯淡,催殘日。波浩渺,添寒力。又何如聊遣,舞衣紅濕。好與月娥臨晚砌,莫教先放梅花拆。便準擬、一醉廣寒宮,千山白。
作者:方回
欲雨雨不墮,謂晴晴無期。
秋陰白日暗,黯淡寒雲垂。
華盛不長保,百卉忽已衰。
蕭颯枯草中,嘉菊遺妍姿。
淵明但熟醉,不作騷人悲。
悲更盛於騷,俗士焉得知。
感極每欲死,唯酒能寬之。
幸有杯中物,勿惜時一持。
作者:仇遠
對庭蕪黯淡,院柳蕭疏,還又深秋。正一星鐙暗,更一聲雁過,一點螢流。合成一片離思,都在小紅樓。想撲地陰雲,人愁不盡,詩與天愁。酸風未應□,雨簌簌瀟瀟,欲下還收。憶繡幃貪睡,任花悄晨影,移上簾鉤。被池半卷紅浪,衣冷復熏篝。怎忘得江南,風流庾信空白頭。
作者:易士達
彤雲黯淡釀天寒,卻向江頭理釣船。
雪打蓬窗眠不著,聲聲時送到吟邊。
作者:王安禮
雅出群芳。占春前信息,臘後風光。野岸郵亭,繁似萬點輕霜。清淺溪流倒影,更黯淡、月色籠香。渾疑是、姑射冰姿,壽陽粉面初妝。多情對景易感,況淮天庾嶺,迢遞相望。愁聽龍吟淒絕,畫角悲涼。念昔因誰醉賞,向此際、空惱危腸。終須待結實,恁時佳味堪嘗。
作者:柳永
晚秋天。
一霎微雨灑庭軒。
檻菊蕭疏,井梧零亂,
惹殘煙。
淒然。
望江關,
飛雲黯淡夕陽間。
當時宋玉悲感,
向此臨水與登山。
遠道迢遞,行人淒楚,
倦聽隴水潺湲。
正蟬吟敗葉,
蛩響衰草,
相應喧喧。
孤館度日如年。
風露漸變,
悄悄至更闌。
長天淨,
絳河清淺,皓月嬋娟。
思綿綿,
夜永對景,
那堪屈指,
暗想從前。
未名未祿,
綺陌紅樓,
往往經歲遷延。
帝裡風光好,
當年少日,
暮宴朝歡。
況有狂朋怪侶,
遇當歌、對酒競留連。
別來迅景如梭,
舊遊似夢,
煙水程何限。
念利名、憔悴長縈絆。
追往事、空慘愁顏。
漏箭移、稍覺輕寒。
漸嗚咽、畫角數聲殘。
對閒窗畔,
停燈向曉,
抱影無眠。
作者:鄭俠
烏鴉螻蟻有君臣,此義如何易世塵。
谷為無窮宗社計,肯憂如幻死生身。
八千江上奔馳路,十二天南黯淡春。
歸到親闈捧杯酒,始知終是福唐人。
作者:方文
侵晨獨出含鄱口,千里鄱湖一嶺函。
但使短籐窮碧獻,何妨細雨濕青衫。
林中黯淡高低樹,霧裡微茫上下帆。
不是探奇索隱者,誰能踏雪履巖。
作者:周純
江南春信,望斷人千里。魂夢入花枝,染相思、同心並蒂。鴛鴦名字,贏得一雙雙,無限意。凝煙水。念遠教誰寄。毫端寫興,莫把丹青擬。墨客要卿卿,想臨池、等閒梳洗。香衣黯淡,元不涴緇塵,憐縞袂。東風裡。只恐於飛起。
作者:劉應時
凍雲橫山風捲沙,槎牙古木鳴寒鴉。
長空黯淡常如晚,煙景淒為亦自佳。
開窗未及一食頃,剪水俄傾六出花。
須臾勢欲包天地,粲然枯卉皆璚葩。
江村景物堪入畫,漁翁蕩槳依枯葭。
重裘肥馬誰氏子,銀鞍蹀躞山路斜。
臞儒事業政不惡,擁書至樂何以加。
團圞共向榾柮火,溫然春意生吾家。
不能半夜縛元濟,亦懶扁舟泛若耶。
灑窗入竹有餘韻,頓覺時興清無涯。
作者:欽叔陽
出其東門,遙望平原。
離離衰草,漠漠黃昏。
豈必離別,始為銷魂。
望王孫兮不歸,思公子兮無言。
悲何來兮沉鬱,心偶觸兮煩冤。
乃有輕霧為之弄晴,薄煙於焉籠月。
雨微集而釀寒,露凝霜而欲結。
終隕落其銷盡,暫抽萌而芽茁。
色黯淡其非榮,□□□□□□。
離鷿綠而先摧,佩荃蓀而並折。
望遙天兮碧淺,臨江皋兮綠蕪。
舜華縱落,根荄半蘇。
已焉哉!彼百草兮,宜似余之集枯。
旋掩三徑,卒我捋荼。
愾歲序之奄忽,還高臥而遂初。
徐於起視,帶經可鋤。
理蘭畹兮植蕙畝,芼杜若兮羹文蕪。
采眾美之陸離,表雅志之潔素。
羌金石之不遷,矧芳馨之猶故。
甫結恨於邇室,敢背指於中路。
君棄余兮若遺,余怨君兮如慕。
待還碧於東皇,矢同心於歲暮。
作者:張之翰
人間良夜,是年年、八月中秋時節。萬古青天當此際,正要十分澄澈。何處浮雲,微茫黯淡,便把青光隔。憑欄三歎,恨無長笛吹裂。坐看蠟燭爭輝,青燈吐焰,負煞尊前客。待到譙樓初鼓後,不覺衣裳涼徹。試草新詞,憑風吹去,教向嫦娥說。須臾知道,廣寒推出明月。
作者:李廌
雨氣天末來,暝色江皋起。
層林蔽樓觀,黯淡水雲裡。
匹馬何所從,翩翩五公子。
異時天一方,相遇忽在此。
溫言各慰惜,道舊半悲喜。
熠熠螢度幃,泫泫礎流泚。
他鄉念羇旅,況復餞行李。
一笑未易闌,相望跡千里。
秋江冒后土,余潦滿溝澮。
行人泥沒輈,腐黍亂荒薈。
結客山中游,風雨在顛沛。
崢嶸棟宇下,磊落宜我輩。
還同竹溪逸,笑傲盼庭檜。
繁陰阻杖履。曀曀幾弦晦。
誰能決頑雲,共此明月對。
作者:許月卿
臨川老儒王半山,文章未肯班傳間。
亦有臨淄晏元獻,樂府一奏開天顏。
我來此州嗟何晚,前哲風流挽不還。
泉石黯淡山氣瘦,芙蓉飄零秋意闌。
有客攜詩來過我,議論磊落文波瀾。
詩盟豈止尋宗派,理學猶規拜將壇。
風雷凜凜三寸舌,招槌賢拂佐天慳。
古來言行要相副,願言大德不逾閒。
秋月皎皎鶴蹲蹲,春風洩洩禽關關。
江岷山兮溪嶓塚,天根躡兮月窟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