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庭堅
客心如頭垢,日欲撩千篦。
聞人說江南,喜氣吐晴霓。
伏枕夢歸路,子規吟翠微。
濟南似江南,舊見今不疑。
洗心欲成游,王事相奪移。
駑馬戀棧豆,豈能辭縶縲。
本無封侯骨,見事又重遲。
徒能多著酒,大腹如鴟夷。
惟思一漁舟,載網橫渺彌。
矯貢歷下亭,朱闌轉清溪。
春風吹桃李,三月自成蹊。
翠葉張日幄,紅英鋪地衣。
此中有佳興,不醉定自非。
況當郡政成,野繭麥兩岐。
與民同觀游,永夜不闔扉。
女牆上金樞,天如青琉璃。
想子果下歸,馬飽生芻嘶。
作者:蔣捷
茜金小袖花下行。過橋亭、倚樹聽鶯。被柳線、低縈鬢,紺雲垂、釵鳳半橫。紅薇影轉晴窗晝,漾蘭心、未到繡絣。奈一點、春來恨,在青蛾、彎處又生。
作者:楊萬里
下轎渾將野店看,只驚腳底水聲寒。
不知竹外長江近,忽有高桅出寸竿。
作者:王逢
淮王昔下江南城,萬灶兵擁雙霓旌。
錦裘繡帽白玉帶,金戈鐵馬紅鞶纓。
皂雕羽箭三十六,一一插向鯊魚箙。
鹿麛晝號猿抱木,王師所過全生育。
彤弓親授聖天子,弓影射入東吳水。
水波恍浸銅柱標,仰見浮屠半霄起。
王當是時戢武功,指顧草樹生春風。
宋家降璽朝暮得,思罷貫革垂無窮。
浮屠上層龍所宮,寶盤細碧蓮花同。
弦張滿月報騶發,忽露半笴薌雲中。
鐃歌啁轟鼓笳競,父老頓足歡聲應。
泗州使返睢陽亡,漢關將入天山定。
兩賢成敗關衰盛,雄材逸氣王誰並。
我浮扁舟五湖興,載拜何由重安靖,猛士經過合深剩
作者:姜夔
亞字橋亭面面風,六人同坐樹陰中。
松交歸路如留客,石礙流杯故惱公。
山色最憐春望綠,野花只作晉時紅。
夕陽啼鳥人將散,俛仰興懷自昔同。
作者:郭印
溪淺橋橫趣自幽,坐來風色晚颼颼。
寒泉有韻石間出,遠水多情竹外流。
地僻蛟龍時隱見,天晴鸂鶒亂沈福
見聞總是吾家物,好景何須著意求。
作者:張鎡
一酌橋亭即便回,雪粘桃樹學疏梅。
若教湖上鷗為了,此日真須三百杯。
作者:宋祁
千尺虹泉界道飛,陰虯橫絕負雲楣。
浮梁跨岸神移石,劫燼翻波地獻池。
度日銜花翔翠鳥,經年支榻養靈龜。
披襟便可袪煩吝,不獨東京叔度陂。
作者:周麟之
林花倒影落清池,池面春波泛綠漪。
更築小橋亭上去,便成家世授書圯。
作者:張先
池上飛橋亭外山,野禽偷靜上鉤欄。
晚花露重香偏細,春女衣輕體尚寒。
曲水略殊今日事,南湖曾奉昔人歡。
郡圖可許增新致,幾處模傳畫樣看。
作者:白居易
卯時偶飲齋時臥,林下高橋橋上亭。
松影過窗眠始覺,竹風吹面醉初醒。
就荷葉上包魚鮓,當石渠中浸酒瓶。
生計悠悠身兀兀,甘從妻喚作劉伶。
作者:趙孟禹
東溪西溪雙合流,鳧鳥鷗鳥相和鳴。
斯景逼人描不得,滄浪一曲浣塵纓。
作者:鄭良士
到此溪亭上,浮生始覺非。
野僧還惜別,遊客亦忘歸。
月滿千巖靜,風清一磬微。
何時脫塵役,杖履願相依。
作者:項安世
虞閣跨芳沼,陰溪生綠苔。
雨晴梅子長,春過芍花開。
坐久談微縱,情深首重回。
最憐清蔭裡,時有細香來。
作者:朱繼芳
圯上還成集禊亭,杉松自古草仍新。
彩虹臥飲流杯水,白鷺飛迎入座賓。
挽仰已成今昔事,東西更看往來人。
聚蚊金谷皆安在,若見吾徒合主臣。
作者:王逢
長虹垂絕岸,形勢壓東吳。
風雨三江合,梯航百粵趨。
葑田連沮洳,鮫室亂魚鳧。
私怪鴟夷子,初心握霸圖。
作者:李廌
綠芰紅蕖照眼新,池塘風軟起青蘋。
遠山碧映重林暮,委徑香傳別洞春。
五月獨為長道客,滄浪自有濯纓人。
誰知雅意在丘壑,慚對箕嵩愧路塵。
作者:張鎡
全似蒼崖湧月輪,暗林橫貫一溪明。
家中幻出山中景,圮上追涼恰二更。
作者:陳藻
步步谿山勝,橋亭建劍風。
土宜辭荔了,村塢盡油桐。
南店炊初滑,西舟石漸窮。
豈知旬日外,便訪去時蹤。
作者:蘇軾
鴛鴦湖邊月如水,孤舟夜傍鴛鴦起。
平明擊纜石橋亭,慚愧冒寒髯御史。
結交最晚情獨厚,論心無數今有幾。
寂寞抱關歎蕭生,耆老執戟哀揚子。
怪君顏采卻秀髮,無乃遷謫反便美。
天公欲困無奈何,世人共抑真疏矣。
毗陵高山錫為骨,陸子遺味泉冰齒。
賢哉仲氏早拂衣,占斷此山長洗耳。
山頭望湖光潑眼,山下濯足波生指。
倘容逸少問金堂,記與嵇康留石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