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傑
昔年鋤梅嶺頭月,今年看梅江路雪。
月還在江雪在嶺,兩處開花一般境。
道人兩眼冰霜寒,道人一襟湖海寬。
夢迴紙帳北窗曉,眼前肯作南枝看。
月夜雪天花一色,未怕孤山分破得。
作者:田錫
春深水榭絮紛紛,支策臨高日欲曛。
故國已迷巴徼路,斷腸空似嶺頭雲。
燕飛芳草隨天遠,鶯囀花隔竹聞。
物景感人情不盡,因成吟詠寄於君。
作者:成彥雄
大夫名價古今聞,盤屈孤貞更出群。
將謂嶺頭閒得了,夕陽猶掛數枝雲。
作者:無名氏
雪裡芳叢,嶺頭還報東君信。壽陽妝靚。姑射冰肌瑩。曲岸橫斜,清淺波相應。風不定。暗香疏影。占斷花中韻。
作者:薛濤
螢在荒蕪月在天,螢飛豈到月輪邊。
重光萬里應相照,目斷雲霄信不傳。
按轡嶺頭寒復寒,微風細雨徹心肝。
但得放兒歸捨去,山水屏風永不看。
作者:鄭谷
江國正寒春信穩,嶺頭枝上雪飄飄。何言落處堪惆悵,
直是開時也寂寥。素艷照尊桃莫比,孤香黏袖李須饒。
離人南去腸應斷,片片隨鞭過楚橋。
作者:歐演
每逢勝境便留神,一路桃花別漢秦。
繞剎苔封高士蹟,臨溪客問野人津。
紆回松竹看非俗,羅列山川識有真。
踏遍嶺頭天尺五,飄飄已覺迥風塵。
作者:無名氏
輕風淅淅,正園林蕭索,未回暖律。嶺頭昨夜,寒梅初發,一枝消息。香苞漸拆。天不許、雪霜欺得。望東吳,驛使西來,為誰折贈春色。玉瑩冰清容質。迥不同、群花品格。如曉妝勻罷,壽陽香臉,徐妃粉額。好把瓊英摘。頻醉賞、舞筵歌席。休待聽,嗚咽臨風,數聲月下羌笛。
作者:張籍
晚步隨江遠,來帆過眼頻。試尋新住客,少見故鄉人。
回首憐歸翼,長吟任此身。應同南浦雁,更見嶺頭春。
作者:李嘉祐
南登秦嶺頭,回望始堪愁。漢闕青門遠,高山藍水流。
三湘行客去,九陌故人游。從此辭鄉淚,雙垂不復收。
作者:張道洽
萬里閒關庾嶺回,嶺頭曾見此花來。
遠遊何似在家好,屋角玲瓏一樹開。
作者:舒坦
千峰下視盡兒孫,仙事寥寥不可聞。
長作人間三月雨,請看膚寸嶺頭雲。
作者:蘇軾
暗香浮動月黃昏。堂前一樹春。東風何事入西鄰。兒家常閉門。雪肌冷,玉容真。香腮粉未勻。折花欲寄嶺頭人。江南日暮雲。
作者:多炡
老去高遊興,南方不可居。
新愁攻短髮,清淚染長裾。
弔影烽煙裡,全生瘴癘余。
梅花空滿眼,珍重嶺頭書。
作者:釋可湘
三年魚雁杳相聞,閩浙雖分意不分。
幾度臨風揩老眼,冷看烏石嶺頭雲。
作者:晏幾道
春從何處歸
試向溪邊問
岸柳弄嬌黃
隴麥回青潤
多情美少年
屈指芳菲近
誰寄嶺頭梅
來報江南信
作者:李九齡
霜梅先拆嶺頭枝,萬卉千花凍不知。
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風雪苦相欺。
作者:五邁
我居南麓下,頗利郡子遯。
如何溽暑初,涉此復嶺峻。
瘦籐代筍輿,路熟不待問。
拂石小盤跚,心愛木陰澗。
清風解人意,陸續松杉韻。
掬泉晏茗芽,竊賞此味浚
我坐亦良久,我僕行何鈍。
平生性麋鹿,合有幽閒分。
舉足履世途,退盡進僅寸。
曾此小遲速,而足置喜慍。
繼今也處同,冥心法天運。
斯游悟窮通,持與達者論。
作者:方回
第四嶺頭分兩邑,相背無情水流急。
浙河東下彭蠡西,到海終須合為一。
海東聞有沃焦石,萬國之水不供吸。
世故人心千百岐,有生必死終無跡。
焉用皇皇兮仍汲汲。君不見塔嶺之塔焉在哉,
不如有酒斟一杯。
作者:許篈
君好堤邊柳,妾好嶺頭松。
柳絮忽飄蕩,隨風無定蹤。
不如歲寒姿,青青傲窮冬。
好惡苦不定,憂心徒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