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適
沉吟對遷客,惆悵西南天。昔為一官未得意,
今向萬里令人憐。念茲鬥酒成暌間,停舟歎君日將晏。
遠樹應憐北地春,行人卻羨南歸雁。丈夫窮達未可知,
看君不合長數奇。江山到處堪乘興,楊柳青青那足悲。
作者:楊萬里
竹也豈不好,道旁端可嗔。
只教寒雨裡,將冷灑行人。
作者:於鵠
素絲帶金地,窗間掬飛塵。偷得鳳凰釵,門前乞行人。
新長青絲發,啞啞言語黠。隨人敲銅鏡,街頭救明月。
東家新長兒,與妾同時生。並長兩心熟,到大相呼名。
作者:詩經
載驅薄薄,簟茀[1]朱鞹[2]。魯道有蕩,齊子發夕。
四驪濟濟,垂轡濔濔[3]。魯道有蕩,齊子豈弟。
汶水湯湯,行人彭彭。魯道有蕩,齊子翱翔。
汶水滔滔,行人儦儦[4],魯道有蕩,齊子游敖。
作者:朱繼芳
纖手清閒理瑟工,高樓半在碧雲中。
行人豈是知音者,小立花陰待曲終。
作者:薩都剌
魚蝦潑潑初出網,
梅杏青青已著枝。
滿樹嫩晴春雨歇,
行人四月過準時。
作者:魏了翁
子雲一去千餘載,惟有成都墨池在,
草玄此地是邪非,玄文今在人誰知。
雖逃劉歆醬瓿阸,鼠壤蛛窠蠹魚宅。
豈無學者工探求,不譏僭聖幾殘餘贅疣。
自從馬邵造玄域,晁氏譜之張氏翼。
亦云察矣人猶疑,試為諸老申其辭。
易書廣大包天地,辭變象占都一致。
世儒造入各不同,有一於此均為功。
況於易玄互相發,不同之同真善學。
歷家中首先黃鐘,雖以坤復為初終。
紀日天正始牛宿,又以日星分左右。
起從冬至易玄均,玄意欲取臣承君。
易書八八而用七,玄文九九而存一。
易分六位中二五,臣志上通君下齲
玄以一五而為中,君道君尊臣代終。
玄文王日易主歲,易書為經玄為緯。
謂玄於易地承天,就中邵子尤知玄。
或雲玄准卦氣圖,是圖疑亦非聖書。
豈知中復與鹹遇,乃是陰陽自然數。
或雲玄倣太初歷,黃鐘之分八十一。
豈知虛三與虛九,其數雖同其法否。
或雲玄象宗渾天,渾天方象包於圓。
豈知兼用蓋天說,蓋以輿地承純乾。
後來支榦及聲律,運氣參同至太一。
與易並行人不譏,千岐萬轍同一歸。
況玄於易同而異,何獨於玄苦譏議。
子雲之師曰林閭,鶴山之下誰其徒。
自翻機杼作生活,律歷圖書無不合。
若非馬邵晁張倫,後世幾無揚子雲。
後世子雲今繼作,而此玄文終寂寞。
空餘繪象與棠陰,聊與文士供嘲吟。
作者:戴叔倫
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雲樹晚蒼蒼。
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
作者:張鎡
御路東風拂翠衣。賣燈人散燭籠希不知月底梅花冷,只憶橋邊步襪歸。閒夢淡,舊遊非。夜深誰在小簾幃。罘罳兒下圍爐坐,明處行人立地時。
作者:盧照鄰
倚棹春江上,橫舟石岸前。山暝行人斷,迢迢獨泛仙。
作者:李大異
門外青山收暮雨,林間歸路出行人。
鷓鴣勸我早歸去,擬斫釣筒收紫筠。
作者:陸游
牆角蚊雷喧甲夜,濕星昏昏出雲罅。
臨堂仰占久歎吒,懸知龍君未稅駕。
行人困苦泥沒胯,居人悲啼江入捨。
便晴猶可望秋稼,努力共禱城南社。
作者:王安石
松篁不動翠相重,日射流塵四散紅。
地上行人愁暍死,那知高處有清風。
作者:劉克莊
顛米含毫野處名,略安欄檻不施扃。
原田足雨陂塘白,天海無雲島嶼青。
鄰叟扶犁耕斥鹵,行人休樹濯清泠。
何時去作軒中客,並欲傳公道德經。
作者:劉希夷
楊柳送行人,青青西入秦。秦家採桑女,樓上不勝春。
盈盈灞水曲,步步春芳綠。紅臉耀明珠,絳唇含白玉。
回首渭橋東,遙憐樹色同。青絲嬌落日,緗綺弄春風。
攜籠長歎息,逶迤戀春色。看花若有情,倚樹疑無力。
薄暮思悠悠,使君南陌頭。相逢不相識,歸去夢青樓。
作者:林季仲
未知何處是真梅,雪擁溪橋撥不開。
莫訝行人數回首,西風十里送香來。
作者:盧仝
春風苦不仁,呼逐馬蹄行人家。慚愧瘴氣卻憐我,
入我憔悴骨中為生涯。數日不食強強行,
何忍索我抱看滿樹花。不知四體正困憊,
泥人啼哭聲呀呀。忽來案上翻墨汁,塗抹詩書如老鴉。
父憐母惜摑不得,卻生癡笑令人嗟。宿舂連曉不成米,
日高始進一碗茶。氣力龍鍾頭欲白,憑仗添丁莫惱爺。
作者:張耒
三年流落寓於陳,一命青衫淮水濱。
城北橋邊長送別,扁丹今自作行人。
作者:白居易
上有饑鷹號,下有枯蓬走。茫茫邊雪裡,一掬沙培塿。
傳是昭君墓,埋閉蛾眉久。凝脂化為泥,鉛黛復何有。
唯有陰怨氣,時生墳左右。鬱鬱如苦霧,不隨骨銷朽。
婦人無他才,榮枯系妍否。何乃明妃命,獨懸畫工手。
丹青一詿誤,白黑相紛糾。遂使君眼中,西施作嫫母。
同儕傾寵幸,異類為配偶。禍福安可知,美顏不如丑。
何言一時事,可戒千年後。特報後來姝,不須倚眉首。
無辭插荊釵,嫁作貧家婦。不見青塚上,行人為澆酒。
作者:胡曾
一旦秦皇馬角生,燕丹歸北送荊卿。
行人欲識無窮恨,聽取東流易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