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朋說
莠除苗自長,醅化醴方醇。
學至盎然後,眼前皆是春。
作者:梅堯臣
鹿為馬,龍為蛇,
鳳皇避羅麟避罝。天下逃難不知數,
入海居巖皆是家。武陵源中深隱人,
共將雞犬栽桃花。花開記春不記歲,
金椎自劫博浪沙。亦殊商顏采芝草,
唯與少長親胡麻。豈意異時漁者入,
各各因問人閒賒。秦已非秦孰為漢,
奚論魏晉如割瓜。英雄滅盡有石闕,
智惠屏去無年華。俗骨思歸一相送,
慎勿與世言雲霞。出洞沿溪夢寐覺,
物景都失同回槎。心寄草樹欲復往,
山幽水亂尋無涯。
作者:施清臣
花裡蝶,花裡休。
蓼中蟲,蓼中死。
人生甜苦皆是緣,法中可隨順應之。
作者:阮閱
穎人間欲問郴人,衛颯如何似寇恂。
只恐當時遮道者,不應皆是惜留人。
作者:應璩
野田何紛紛。
城郭何落落。
埋葬嫁娶家。
皆是商旅客。
喪側食不飽。
酒肉紛狼籍。
作者:洪咨夔
一色凝雲合大和,定知宜瑞不宜多。
饑餐烏昧世皆是,飽進羊羔人幾何。
搶地折腰紛岸篠,撐天強項獨庭柯。
留君待放晴光出,同步春風十二窩。
作者:鄭清之
造化真機動靜便,誰雲巧智可同年。
藍田日暖煙生玉,閩嶠霜濃木有綿。
萬象為春皆是物,一花不實豈其天。
吾身太極元同運,陽長陰消在所緣。
作者:歐陽修
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淒涼多少悶!
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
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作者:歐陽詹
那以公方郭細侯,并州非復舊并州。九重帝宅司丹地,
十萬兵樞擁碧油。鏘玉半為趨閤吏,腰金皆是走庭流。
王褒見德空知頌,身在三千最上頭。
作者:司馬光
諫垣簪筆接英游,今日華顛昔日尤。
邂逅升沉皆是命,逍遙出處本無愁。
衡門不羨金門貴,藿食焉知肉食謀。
溟海榆枋各安分,蓬萊未必勝嵩丘。
作者:魏了翁
又見王正班玉瑞。霽月光風,恰與元宵際。橫玉一聲天似水。陽春到處皆生意。十載奔馳今我裡。昔□元非,未信今皆是。風月惺惺人自醉。卻將醉眼看榮悴。
作者:陳著
老我衰顏百念煎,梅山少我十三年。
人生不問壽長短,得一日寬皆是仙。
作者:劉克莊
渥窪駒孰非龍種,丹穴雛皆是鳳毛。
卻怪韓公產韓昶,不如枚叔有枚皋。
作者:權德輿
夕陽不駐東流急,榮名貴在當年立。青春虛度無所成,
白首銜悲亦何及。拂衣西笑出東山,君臣道合俄頃間。
一言一笑玉墀上,變化生涯如等閒。朱門杳杳列華戟,
座中皆是王侯客。鳴環動珮暗珊珊,駿馬花驄白玉鞍。
十千斗酒不知貴,半醉留賓邀盡歡。銀燭煌煌夜將久,
侍婢金罍瀉春酒。春酒盛來琥珀光,暗聞蘭麝幾般香。
乍看皓腕映羅袖,微聽清歌發杏梁。雙鬟美人君不見,
一一皆勝趙飛燕。迎杯乍舉石榴裙,勻粉時交合歡扇。
未央鐘漏醉中聞,聯騎朝天曙色分。雙闕煙雲遙靄靄,
五衢車馬亂紛紛。罷朝鳴珮驟歸鞍,今日還同昨日歡。
歲歲年年恣游宴,出門滿路光輝遍。一身自樂何足言,
九族為榮真可羨。男兒稱意須及時,閉門下帷人不知。
年光看逐轉蓬盡,徒詠東山招隱詩。
作者:釋文珦
又過一番秋。秋應笑白頭。
任教花自笑,其奈我忘憂。
未死聊遊戲,才亡即罷休。
應知皆是幻,盡底付悠悠。
作者:蘇軾
君不見詩人借車無可載,留得一錢何足賴。
晚年更似杜陵翁,右臂雖存耳先聵。
人將蟻動作牛鬥,我覺風雷真一噫。
聞塵掃盡根性空,不須更枕清流派。
大樸初散失渾沌,六鑿相攘更勝敗。
眼花亂墜酒生風,口業不停詩有債。
君知五蘊皆是賊,人生一病今先差。
但恐此心終未了,不見不聞還是礙。
今君疑我特佯聾,故作嘲詩窮險怪。
須防額癢出三耳,莫放筆端風雨快。
作者:岳珂
山居逾五旬,天以厭煩故。
誰持故人書,剝啄扣我戶。
奩篚旅庭砌,缸罌列{左木右呈}廡。
啟緘讀風簷,盈幅字如縷。
頗欲從簡易,人事正如許。
厚意來遠方,慇勤不容阻。
還欲混俗塵,又覺初志誤。
筆研久荒穢,肩腕仍旅拒。
沈沈青燈夜,客牖打風雨。
聊激懶惰心,小出哈啽囈語。
霜{皴去皮加兔}比鉛觚,玉蟲剔釵股。
隃麋方弄墨,擘繭更伸楮。
始焉據几案,敏捷疑得趣。
倏爾懷交情,恍惚接良晤。
緘題甫一二,手熟漸四五。
溪毛簡精粗,報貺祝豐窶。
札胥謹印蠟,僕隸治筐筥。
但知役群動,不覺向五鼓。
作勞耳屢鳴,倦寫目如瞀。
低頭觸屏風,入鼻飲辛霧。
欠伸忽三喟,靜念起百慮。
吾生何太勞,窮處尚弗耍
仕皆是窮達,世豈忘喜怒。
人以情見憐,我獨影相雇。
謙勤福所基,傲放人共惡。
當年眾楚咻,詎止雙蛾妒。
生雖有遠志,原豈惜遐舉。
偶因囿形質,莫與插瓴羽。
徒誇九垓期,姑了一夕苦。
嗟哉且努力,掣肘無單父。
作者:蔡卞
覺海性澄圖,圖澄覺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
相想澄國土,知覺乃眾生。
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
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
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
初心人三昧,遲速不同倫。
色想結成塵,精子不能徹。
如何不明徹,於是獲圓通。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時有。
其覺不恆一,去何獲圓通。
觸以所角明,無所不明觸。
合離性非定,雲何獲圓通。
法稱為內塵,憑塵如有所。
能所非遍涉,雲何獲圓通。
見性雖洞然,明前不明後。
四維虧一半,支何獲圓通。
鼻息出入通,現前無交氣。
支離匪涉入,雲何獲圓通。
舌非入無端,因味生覺了。
味亡了無有,雲何獲圓通。
身與所觸同,如非圓覺觀。
涯量不冥會,雲何獲圓通。
知根雜亂思,湛了終無見。
想念不可說,雲何獲圓通。
識見雜三和,話本稱非相。
自體先無定,雲何獲圓通。
心聞洞十方,生於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雲何獲圓通。
識見雜三和,話本稱非相。
自體先無定,雲何獲圓通。
心聞洞十方,生於大因力。
初心漢有入,雲何獲圓通。
鼻息本權機,只令攝心祝
住成心所住,雲何獲圓通。
說法弄音文,開悟先成者。
名句非無漏,雲何獲圓通。
持犯但束身,非身無所束。
元非遍一切,雲何獲圓通。
神通本宿因,何關性分別。
念緣非離物,雲何獲圓通。
若以地性觀,堅礙非通達。
有為非聖性,雲何獲圓通。
若以水性觀,想念非真實。
如如非覺觀,雲何獲圓通。
若以火性觀,堅礙非通達。
有為非聖性,雲何獲圓通。
若以水性觀,想念非真實。
如如非覺觀,雲何獲圓通。
若以火性觀,厭有非真為。
非初心方便,雲何獲圓通。
若以風性觀,動寂非無對。
對非無上覺,雲何獲圓通。
若以空性觀,昏鈍先非覺。
無覺異菩提,雲何獲圓通。
若以識性觀,觀識非常祝
存心乃虛妄,雲何獲圓通。
諸行是無常,念性元生滅。
因果今殊感,雲何獲圓通。
我今白世尊,佛出婆娑界。
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
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
離苦得解脫,良哉觀世音。
於恆沙動中,入微塵佛國。
得大自在力,無畏施眾生。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甯,出世獲常祝
我今啟如來,如觀音所說。
譬如人靜居,十方俱擊鼓。
十處一時聞,此則圓真實。
目非觀障外,口鼻亦復然。
身以合方知,心念紛無緒。
隔垣聽音響,遐邇俱可聞。
五根所水齊,是則通真實。
音聲性動靜,聞中為有無。
無聲號無聞,非實聞無性。
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
生滅二圓離,是則常真實。
縱令在夢想,不為不思無。
覺觀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國,聲論得宣明。
眾生迷本聞,循聲故流轉。
阿難縱強記,不免落邪思。
豈非隨所淪,旋流獲無妄。
阿難汝諦聽,我承佛威力。
宣說金剛王,如幻不思議。
佛母真三昧,汝聞微塵佛。
一切秘密門,欲漏不先除。
畜聞成過誤,將聞持佛佛。
何不自聞聞,聞非自然生。
因聲有名字,旋聞與聲脫。
能脫欲誰名,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脫,見聞如幻翳。
三界若空花,聞復翳根除。
塵消覺圓淨,淨極光通達。
寂照含虛空,卻來觀世間。
猶如夢中事,塵登如在夢。
誰能留汝形,如切巧幻師。
幻作諸男女,雖見諸根動。
要以一機抽,息機歸寂然。
諸幻成無性,六根亦如是。
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
一處成休復,六用皆不成。
塵垢應念消,成圓明淨妙。
余塵尚諸學,明極即如來。
大眾及阿難,旋汝倒聞機。
反□□自性,性成無上道。
圓通實如是,此是微塵佛。
一路涅盤門,過去諸如來。
斯門已成就,現在諸菩薩。
今各人圓明,未來修學人。
當依如是法,我亦從中登。
非唯觀世音,誠如佛世尊。
訋我諸方便,以救諸末劫。
求出世閒人,成就涅盤心。
觀世音□□,自余諸方便。
皆是佛威神,即事捨塵勞。
非是長修學,淺深同說法。
頂禮如來藏,無漏不思議。
原加被未來,於此門無惑。
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難。
及末劫沈淪,但心引根修。
圓通超餘者,真實心如是。
作者:王安石
早知皆是自拘囚,年少因何有旅愁。
自是不歸歸便得,陸乘肩輿水乘舟。
作者:宋太宗
八風雷動繞炎洲,巨海波浪四畔流。
鼠向此中毛骨異,布成將舊火燃休。
鼠向此中毛骨異,紫玉黃芝瑞氣福
聖境山林人莫訝,延年皆是眾仙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