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子翬
公才凜若干將鑄,膽落詩流失以倨。
弄毫邂逅即揮奇,造化玄機悉披露。
凌晨訪客忽飛筇,雙澗徐穿碧交互。
笑聲只在竹林東,夢破急追無復處。
是時秋霧正涵空,潤氣一解驕陽怒。
霏霏半掩景賢峰,翳翳全沒屯中樹。
初疑爭先摩玉壘,驚塵漠漠桑乾渡。
又如懷渴望梅林,細雨濛濛江左路。
煩公一吐胸中豪,與此氤氳角馳鶩。
可憐南山玄豹姿,終以班班作身誤。
何如霧隱長闇然,豈用毛采誇夭嫮。
沾濡稻壟更潸珠,聯絡松崗尚橫素。
南箕忽哆遂雄吞,顧視怳若南柯寤。
向來昧昧六合間,日月山河但如故。
世緣所遇孰非虛,不具真眼那能覷。
醯雞甕裹有全癡,陷虎機中惟一悟。
我雖不獲從斯游。兀坐深觀亦同趣。
況知陶令有名酒,未覺許詢無勝具。
便思追膛胡公墩,恐激長言又生怖。
願低筆力許我陪,韓孟才懸亦聯句。
作者:陳普
同堂合席分汝爾,況乃貌然千萬里。
寸總不知從何來,一夜擁衾八九起。
井田未復思扣閽,忍見秋夏田無水。
甘霖才是渴者飲,何事驕陽驕不止。
旄倪奔走緣木求,惟有氣龍尚循理。
焉知天心不廣大,無愚無智皆如子。
拜泥禱偶都不問,銜石移山良可喜。
雲飛風起作氣勢,野霧山昏醞甘美。
三朝遂作渰渰萋,一點一粒不勝紀。
吁嗟爾輩何惜命,歡呼噎嘔舞欲死。
有身安得不求生,天地之心固如此。
草茅藜藿有一策,堯舜是亦人而已。
端居廓廟同此身,及人及物唯推已。
宮中聖人念民物,春不折柳漱辟蟻。
論道燮理豈不知,一夫不獲古所恥。
三年耕有一年食,堯水湯旱無死徙。
有民心也為民謀,此道如砥直知矢。
作者:孫應時
五更風雨洗驕陽,滿耳秋聲撼我休。
夢裡忽知身化羽,覺來新免汗翻漿。
可憐團扇辭人去,便有寒蟲事夜長。
老大寺暗時節慣,可參隨世作炎涼。
作者:陸游
潭底乖龍喚不應,驕陽似欲敗西成。
虛堂永夜耿無睡,起聽四郊車水聲。
作者:馮伯規
入春絕無一聲雷,赤日又將近夏末。
陰霾蔽天動經月,草木葉上積寸埃。
朝朝群望俱遍走,一毫及民更無有。
雨師遠逃龍亦睡,江澀魚跳獸空吼。
初雖一雨慰望霓,明晨驕陽射到西。
田如石堅耕不得,欄臥牛犢壁倚犁。
訴天搏手嗟亡策,上山默扣真人宅。
忽然斗暗雲墨黑,盡化焚焦作膏澤。
稽首謝天拜低頭,郡寄且許臣分憂。
擊甌樓上望四野,只願保此三年秋。
吾儕風萍偶接際,剩醞新秫儲年計。
稻苗便秧粟已芽,穩藉清尊度今歲。
五更復聞簷溜聲,欹枕不眠隔窗聽。
公餘一榻安禪處,姑借民謠當詩句。
作者:章采
佩玉鳴鑾一笑空,至今華觀疊青穹。
西山殘雨虹腰白,南浦驕陽雁背紅。
幾度登臨添感慨,半生漂泊老英雄。
檻前猶是唐年水,曾見王郎泛短篷。
作者:李洪
惟龍湫兮其源莫窮,利萬物兮精神可通。
歲大旱兮我民之恫,酌彼泉兮神聽孔聰。
擊鼓坎坎兮於神之宮,薄采溪毛兮饋進兩公。
神欣欣兮鑒我民衷,神之來兮雨其蒙。
念我稼穡兮滌去燭燭。瓶罌甚小兮膏澤其豐。
驕陽摧威兮奔走豐霳,民之謳歌兮千古英風。
旱既太甚神是籲兮,一勺之水為甘澍兮。
伊神正直歆誠愫兮,三日為霖彌旬注兮。
我稼既興舟在步兮,微我兩公餘曷愬兮。
擊鼓其鏜山之下兮,桂酒椒漿餞神去兮。
功成惠孚去不顧兮,攜幼扶鮐民塞路兮。
卒相有年多黍稌兮,澤惠無忘永終古兮。
作者:京鏜
捫參歷井,恰匆匆三見,西州七夕。怪得驕陽迴避晚,猶去新秋兩日。天上良宵,人間佳節,初不分今昔。夜來急雨,洗成風露清絕。因念萬里飄零,君平何在,誰識乘槎客。插竹剖瓜休妄想,巧處那容人乞。院宇初涼,樓台不夜,漫說經年隔。引杯長嘯,醉看天地空闊。
作者:王阮
驕陽重鬱結,涼飆驚豁開。
排戶始奔突,轉隙少徘徊。
仄聞風伯言,敬為邦君來。
邦君著之詩,快心吾已灰。
獨念暑耘人,斯時若為懷。
所願均此施,醒然與之偕。
有冰何心漿,有翁何心醅。
莫吹天上雲,要洗田中埃。
高枕謝北窗,披襟笑登台。
伏讀旨意大,倍使吾容齋。
作者:吳芾
病軀終日困驕陽,正慮行行去路長。
多謝天公憐此意,時飛疏雨作清涼。
作者:方岳
驕陽挾融風,合力為此旱。
南山膚寸雲,六合望彌滿。
怒吹不待族,赤日行火繖。
幽窗幾長身,玉立拯蕭散。
中乾不自持,槁項何足算。
以茲占西疇,可想一本稈。
社公亦耐事,水舊不渠管。
方勤玉食憂,不令屠牛坦。
坐令宰平手,無肉醉町畽。
但聞寬大書,已責寧使緩。
龍湫有潛鱗,郁屈睡欲懶。
移文頌風伯,九關誰可款。
作者:陳著
三數莖須細捻金,圓齊五瓣外紅深。
酷憎媚俗長垂首,善處驕陽不動心。
色變化成丹灶火,時開落應土圭針。
感懷南北多分裂,此獨全名古到今。
作者:蘇轍
今年麥中熟,餅餌不充口。
老農畏冬旱,薄雪未覆畝。
驕陽引狂風,三白知應否。
久青車牛通,薪炭家家有。
唯有口腹憂,此病誰能救。
達官例謀身,一醉日自富。
尚應天愍人,雲族朝來厚。
飛花得盈尺,一麥可平齲
作者:曹勳
綿綿隋堤草,草色翠如茵。
梧桐間桃李,穠艷驕陽春。
楊柳垂金堤,拂舞無纖塵。
行人不敢折,守吏嚴呵嗔。
大業一崩隕,九廟猶荊榛。
隋堤草與木,采斫雜樵薪。
秋風號枯枝,野火燒陳根。
園林宮館尚禾黍,草木於爾何足論。
作者:李曾伯
夜來一雨洗驕陽,軋軋籃輿趁曉涼。
過眼幾多山應接,轉頭二十里相望。
煙橫夾道松交翠,水拍連疇稻半黃。
轍跡平生今始到,元知樂土是江鄉。
作者:范成大
峽行風物不堪論,袢暑驕陽雜瘴氛。
人入恭南多附贅,山從夔子盡侵雲。
竹枝舊曲元無調,麴米新篘但有聞。
試覓清冷一杯水,筒泉須自臥龍分。
作者:曾幾
驕陽方施行,秋節已樹立。
田畝在膏肓,何道可副急。
雲雷不成雨,成雨初不濕。
咄咄逼中秋,為霖恐無及。
作者:陳宓
出自重陰地,來陳酷暑天。
崢嶸真可仰,刻轢更成妍。
氣與驕陽敵,峰將太華肩。
有人心計巧,直欲厄其巔。
作者:柳宗元
驕陽愆歲事,良牧念菑畬。列騎低殘月,鳴笳度碧虛。
稍窮樵客路,遙駐野人居。谷口寒流淨,叢祠古木疏。
焚香秋霧濕,奠玉曉光初。肸蠁巫言報,精誠禮物餘。
惠風仍偃草,靈雨會隨車。俟罪非真吏,翻慚奉簡書。
作者:丘葵
吟得秋聲滿院涼,不知六月有驕陽。
禪心已是空諸相,無奈瓶花故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