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長卿
溪上殘春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
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
第一百五十一卷
作者:盧摯
種竹山分澆稻水。箕穎田園,菘少屏風裡。玉樹芝蘭誰可比。堂前索甚裁桃李。薄劣鶯兒來報喜。似說朝來,麥秀繭眠起。快喚巢由同一醉。
作者:戴復古
一景分明似渭川,竹山堂好以人賢。
蘭亭價為羲之重,峴首名因叔子傳。
紫翠數峰長在眼,琅蚋翁臁?/p>
老夫身墮塵埃底,遙挹清風亦洒然。
作者:梅詢
亂山幽藹隔招提,祇許相邀入剡迷。
山樹風泉為誰響,春城一夜到鳴雞。
作者:黃榦
北山何嗟峨,猛虎之所藏。
咆哮一震怒,百獸不敢當。
有竹山之阿,挺挺青琳琅。
威鳳鳴且棲,眾鳥空回皇。
彼{左鼠右留}獨保為,莫夜爭跳踉。
鑽山窟穴深,嚙竹根本傷。
鼠腹漲鼓亨,鴟怒獨奮張。
誰知樵蘇輩,歎彼枝葉黃。
鋤耰搗其室,束縛登我堂。
遂令婉孌者,污此牙頰剛。
才質既不同,分守合有常。
曷不效爾曹,竊食仍循牆。
直節永蕭森,庇此千仞岡。
作者:戴復古
愛竹舊稱王子猷,今君異世等風流。
山中便是清涼國,門下合封瀟灑侯。
有此一堂真可隱,不妨諸侄與同游。
吟邊想像參差綠,許我攜琴一到不。
作者:秦觀
參天老木相樛枝,{上山下欺}空怪石銜青漪。
兩猿上下一旁掛,兩猿熟視蒼蛙疑。
蕭蕭叢竹山風吹,海棠杜宇相因依。
下有兩獐從兩兒,花餐草囓含春嬉。
藝老筆精湖海推,畫意忘形形更奇。
解衣一掃神扶持,他日自見猶嗟咨。
金錢百萬酒千鴟,荊南將軍欣得之。
老禪豪取橐為垂,白晝掩門初許窺。
房櫳炯炯明冬曦,榛叢羽革分豪厘。
殘編未終且歸讀,歲暮有間重借披。
作者:董嗣杲
仙根曾就華峰移,淨引湘波出浴妃。
龍護先皇三字在,燕居舊尹一清非。
風簷搖影涼姿媚,月檻迷香冷艷肥。
平展水天菱唱遠,竹山蒼翠自成圍。
作者:王冕
游絲冉冉游雲暖,翠石凝香土花短。
管弦不動白日遲,可是江南舊亭館。
湘簾隔竹翠雨濃,王姬醉染胭脂紅。
文章羽毛亦自好,轉首似覺懷春風。
去年我過長洲苑,落日淡煙芳草淺。
滄浪池畔野景生,姑蘇台上離情遠。
今年買棹游西湖,西湖景物殊非初。
黃金白璧盡塵土,朱闌玉砌荒蘼蕪。
東園寂寞西園靜,梧桐葉落銀床冷。
十二樓前蛛網絲,見畫令人發深剩
作者:張耒
萬雉春城逼絳霄,上元雕輦盛游遨。
遲遲瑞日低彤傘,焯焯榮光上赭袍。
雲卷朱簾開彩雉,山盤玉闕枕仙鰨
長安一別將華髮,溪竹山城夜寂寥。
作者:吳融
綿竹東西隅,千峰勢相屬。崚嶒壓東巴,連延羅古蜀。
方者露圭角,尖者鑽箭簇。引者蛾眉彎,斂者鳶肩縮。
尾蟉青蛇盤,頸低玄兔伏。橫來突若奔,直上森如束。
歲在作噩年,銅梁搖蠆毒。相國京兆公,九命來作牧。
戎提虎僕毛,專奉狼頭纛。行府寄精廬,開窗對林麓。
是時重陽後,天氣曠清肅。茲山昏曉開,一一在人目。
霜空正泬寥,濃翠霏撲撲。披海出珊瑚,貼天堆碧玉。
俄然陰霾作,城郭才霢霂。絕頂已凝雪,晃朗開紅旭。
初疑崑崙下,夭矯龍銜燭。亦似蓬萊巔,金銀台疊蹙。
紫霞或旁映,綺段鋪繁褥。晚照忽斜籠,赤城差斷續。
又如煮吳鹽,萬萬盆初熟。又如濯楚練,千千匹未軸。
又如水晶宮,蛟螭結川瀆。又如鐘乳洞,電雷開巖谷。
丹青畫不成,造化供難足。合有羽衣人,飄颻曳煙躅。
合有五色禽,叫嘯含仙曲。根雖限劍門,穴必通林屋。
方諸滄海隔,欲去憂淪覆。群玉縹緲間,未可量往復。
何如當此境,終朝曠遐矚。往往草檄余,吟哦思幽獨。
早晚掃欃槍,笳鼓迎暢轂。休飛霹靂車,罷系蝦蟆木。
勒銘燕然山,萬代垂芬郁。然後恣逍遙,獨往群麋鹿。
不管安與危,不問榮與辱。但樂濠梁魚,豈怨鍾山鵠。
紉蘭以圍腰,采芝將實腹。石床須臥平,一任閒雲觸。
作者:牟巘五
魚須翠碧都拋卻,重糈今居卜隱中。
門外有來能握粟,為渠滿意說年豐。
作者:項安世
淒涼怕折腰,彼蓋村夫子。
誰能九層以,不用累士起。
旌旗野色中,鉦鼓霜風裡。
古來丈夫事,勿歎百僚底。
作者:邵勉
房陵郡僻皆山川,竹山更在房西偏。
道由房城絕險阻,高崖峻嶺相綿延。
作者:錢起
谷口春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
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
作者:王冕
游絲冉冉游雲暖,翠石凝香上花短。
管弦不動白日遲,可是江南舊亭館。
湘簾隔竹翠雨濃,玉肌醉染胭脂紅。
文章羽毛亦自好,轉首似覺懷春風。
去年我過長洲苑,落日淡煙芳草淺。
滄浪池畔野景生,姑蘇台上離情遠。
今年買棹游西湖,西湖景物殊非初。
黃金白璧盡塵土,朱闌玉砌荒。
東園寂寞西園靜,梧桐葉落銀床冷。
十二樓前蛛網縣,見畫令人發深剩
作者:章鑒
一重關復一重關,一步難於一步難。
地僻林深晴亦濕,山高風猛夏猶寒。
斷崖雲影掛枯樹,劈澗雷聲走怒湍。
不信世間陵欲變,野樵偏識舊衣冠。
作者:方岳
白鹿遺書山澤,歸來花木盡堪娛。
功名之夢晦庵晦,禮樂其家迂叟迂。
雪屋一燈春夜半,竹山千古暮雲孤。
雨寒愁絕蘭亭禊,靈壽空餘九老圖。
作者:李泳
滄洲葉脫風有聲,漁舠兩兩從復橫。
菁江步口日欲沒,竹山潭邊潮欲生。
作者:黃公紹
思晴好,去上竹山窠。自古常言光霽好,如今卻恨雨聲多。奈此坐愁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