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孝孺
我昔奉敕辭金闕,西下巴川持使節。
仙槎二月出龍河,萬里春風掉晴雪。
吳江茫茫入杳冥,棹歌初過蛾眉亭。
錦袍不見李供奉,白雲遮斷三山青。
煙蕪漲綠知何地,白鳥雙雙沒淮樹。
片帆風滿疾如飛,矯首驚看溯流去。
大孤小孤橫雪波,匡廬五老青嵯峨。
九江秀色歎奇絕,半空飛瀑懸銀河。
推篷竟日閒吟倚,瞬息舟移洞庭水。
君山如黛壓中流,十二煙鬟鏡光裡。
好山遠自峨眉來,瀟湘練明天際開。
疑峰九點落空翠,重華孤墳安在哉?武昌地轉多遺跡,隔
岸鳥鳴瞻赤壁。
煙焰旌旗魏武兵,綸巾羽扇周郎策。
扶醉曾登黃鶴樓,漢陽城對鸚鵡洲。
即從鄂渚棹明月,溯流直上窺荊州。
夷陵山勢多重疊,楚樹蠻雲遠相接。
欲向夔城入錦城,還於巴峽穿巫峽。
神女峰前路欲迷,瞿塘灩澦聞猿啼。
五溪越盡見雪嶺,但見青天鳥道低。
萬里橋西看立馬,足跡經游半天下。
愧無草檄擬相如,笑擲橐金輕陸賈。
今年詔許臨丹丘,夢中往往驚羈愁。
江山誰寫入圖畫,眼中歷歷如經游。
岸巾一覽發長嘯,滿襟爽氣高堂秋。
作者:孫應時
愛子天資靜,能來讀我書。
積痾無自苦,小別未雲疏。
外物人難必,良師古有餘。
吳松春萬頃,一覽意何如。
作者:辛棄疾
一柱中擎遠碧,兩峰旁依高寒。橫陳削就短長山。莫把一分增減。我望雲煙目斷,人言風景天慳。被公詩筆盡追還。更上層樓一覽。
作者:董嗣杲
鶯花簫鼓綺羅叢,人在熙和境界中。
海宇三登歌化日,湖山一覽醉春風。
水搖層棟青紅濕,雲鎖危梯粉黛窗。
十里掌平都掩盡,有誰曾紀建樓功。
作者:白玉蟾
千山萬山從寒碧,桃花李花正春色。
客來登此一覽亭,東望長江渺無極。
煙飛松塢曉蒼凝,雨過竹林晚翠滴。
人家樓閣下參差,天宇雲霞上郁密。
平湖青草覆白沙,峭崖斷岸幾千尺。
蘆荻叢中鷗鷺閒,來往漁舟三兩隻。
柳陰濃淡夕陽斜,蘚岩石磴滿山赤。
落鴉噪下枯樹枝,雞犬聲中半樵笛。
疏籬小屋可容膝,目對青霄一太息。
滿城車馬走紅塵,何人知享此幽寂。
竹爐焚罷柏子香,瓷杯傾瀉碧玉液。
飲到如泥臥石鼓,醒來瀹茗自閒適。
嘯詠太空歌一曲,風吼千林月華白。
一覽亭前雙月明,詩成自覺天地窄。
雲崖煙樹幾重重,三百六十真奇峰。
我將持斧扣洞門,借問蟠桃幾時紅。
流光瞬息付一電,萬事轉頭如去箭,
南康有個陳參軍,心鏡如如成一片,
自笑浮生若春燕。
作者:白玉蟾
高懷落落如可羈,芳辭葳蕤誰摘奇。
我獨一覽如醉癡,恨不快睹紫芝眉。
望美人兮天一涯,面不相識心相知。
青牛不跨策蒺藜,金波停飲忘醇醨。
句高耿耿橫虹霓,列星北斗不敢輝。
玄猿號木驥縮蹄,霜鶻攣翼鬼神悲。
天籟自鳴非噓吹,肯與蛙蚓湫污泥。
何當握手談玄機,蟠桃未熟香難期。
金牌玉字空陸離,碧雲謾鎖騫林枝。
謫籍塵寰辭玉墀,凡埃俗氣非所宜。
世緣未了如沸糜,徒將奼女媒嬰兒。
丹霄玉詔何時飛,青鸞久約宴瑤池。
他年騎鹿相追隨,玉笥山前同採芝。
作者:侯善淵
內安寧。外端停。內外無居一覽平。頭頭物物惺。*清清。慧靈靈。光鑒寒輝入寶瓶。然化玉瑛。
作者:樓鑰
我遊仙都觀獨峰,轍跡雖在車不通。
鼎湖望極幾怊悵,悵無羽翮凌天風。
茲來樂成望白石,玉甑突兀摩蒼穹。
人言真人老聘裔,鑿開洞府遺仙蹤。
無人共登青雲梯,躋攀伴我惟枯筇。
縈迴約略三十里,踏遍萬疊高巃嵷。
斷崖泠泠落殘雨,雙石凜凜亭孤松。
卻從山椒下谷口,石欄屈曲遮碧棕。
頗疑山高氣凝凜,古來積雪今未融。
是誰玉斧妙鑴斲,仙洞雙闢驚神工。
巖深白日尚幽閟,別有石竅開天聰。
傳聞峰頭貯清泚,苔罅涓滴聲冬瓏。
奮身更與上虛閣,海山錯立煙濛濛。
腳底千山行伏龍,手揮五弦俯冥鴻。
霜林搖落當玄冬,長嘯一覽萬象空。
解衣寄宿旦過寮,魂夢亦墮冰壺中。
曉看日出滄海東,蠟炬百萬燒天紅。
眼高不數雁蕩雄,行田下笑康樂公。
未能辟榖追仙翁,頗亦有意棲琳宮。
三山不覺去人遠,安期羨門宜相從。
驂鸞駕鶴太多事,但欲御氣游無窮。
作者:陳師道
祁氏號外府,藏室多異書。
自公有餘力,一覽意何如。
為學雖日益,受益不受誣。
正須高著眼,濠梁有游魚。
作者:蒲庵禪師
鎮岳高居紫翠開,上封樓殿壓崔嵬。
風鳴虎錫神僧定,日射龍旂赤帝來。
四色蓮花從地湧,萬年松樹倚雲栽。
虛游身在鴻蒙外,一覽浮青遍九垓。
作者:戴表元
白髮微官小祝同,也隨年少踏春風。
鄉心幾夜馬生角,世味一時龜脫筒。
紅旆戍樓花整整,緣莎溪路水茸茸。
歸來健羨餘公子,卷帙如山一覽空。
作者:吳芾
我生山窟裡,終朝面孱顏。
獨此巖未到,抱恨知幾年。
茲游信奇絕,一覽小眾山。
更得師為主,二妙為易言。
作者:何子舉
指崖屹立鎮山川,萬丈巍巍勢插天。
風日雙清時有限,乾坤一覽景無邊。
東西峴丹青與獻,南北群峰紫翠邊。
我欲凌風登絕頂,一聲鐵笛叫飛仙。
作者:汪應辰
巉然絕壑臨招擔,爺視疑欲干晴霓。
林戀獻狀還左右,煙雲變相隨高低。
少日登高不憚遠,喘汗赬顏如夏畦。
卻憑軒檻認行處,一覽不待窮攀躋。
愛山願作此軒客,飢火驅出仍東西。
青衫烏帽犯塵土,夢想春綠浮鳧鷖。
歸尋稍刻劍已往,扁榜僅能存舊題。
道人知我若有失,更附山房拂栱梯。
方欣勝觀還昔時,忽訝語來磻溪。
茫茫六合有安宅,恍悟十年行路迷。
甘與山僧為逆旅,自使婦姑相勃谿。
暗明通壅翻還汝,無所還者吾其棲。
作者:晁補之
澤南三百里,極望橫天雲。
雲端色凝黛,諦視初可分。
崢嶸介丘像,澒洞元氣屯。
頃刻有變化,慘澹殊明昏。
天行帝出震,其位生物元。
不周僨西北,川乃東南奔。
寧知六鰲死,竟使二山淪。
不有是難傾,孰維大塊根。
嘗聞周官說,實惟天帝孫。
神靈所鎮守,民物斯芘存。
幽明吻一理,有道惟常尊。
不覺下馬拜,僮奴亦蹲循。
乃知正直理,足使冥頑敦。
三王有損益,商人所尊神。
明法或不懼,夜行安得逡。
以此輔世教,庶幾驅驁民。
暮宿太平驛,不眠慮絲棼。
明朝好天色,萬象開胚渾。
勢橫恆碣盡,支壓齊魯蹲。
五色冒日觀,一握通帝閽。
恢拓下嶊嶉,青蒼上氤氳。
泉石競沮洳,煙嵐互紛綸。
高舉躐風海,深蹯跆火輪。
濤波卷堆阜,一一溟渤吞。
棋枰視井邑,匕箸藏松椿。
碧瓦峙雙闕,紅牆繚長闉。
願瞻巖閟客,內滌邪垢魂。
賜臣登絕頂,一覽神秀原。
萬壑射窈窕,三壇矗嶙峋。
莽不睹項領,何能窮髀跟。
稍稍指鳧繹,依依數亭雲。
松列大夫爵,鸁識將軍墳。
瑣屑澗花麗,霏微崖藥熏。
廣大良有以,奇險安足論。
瑰詭有形上,頹然德彌惇。
得無希夷子,傲世逃深蓁。
亦有黃冠士,相對如麂麇。
此曹嚙草木,語道良未聞。
解榻坐中觀,洗心馳大鈞。
形氣要得一,不然隨物泯。
是事亦姑置,幽尋聊可勤。
初疑無字碑,瑩潔誰敢文。
又怪玉女井,高絕何由奫。
俯穿斗仙巖,鳥下天壁垠。
側度五賢堂,熊經背逡巡。
劍石危數履,女蘿柔履捫。
揮斥八極遠,風來袂軒軒。
寥廓自無梯,猶疑天可賓。
陰谷不敢視,恐落魑魅群。
安得遂獨往,身如黃鵠翻。
周流遍五嶽,采掇芝英繁。
即欲憩圓嶠,或當止崑崙。
眾真迎我語,一笑顏玉溫。
是中差可樂,子胡戀塵樊。
答此太遺物,身閒猶事君。
重華跡已遠,秦漢事方煩。
成功屬吾宋,五禮垂後昆。
皇帝二載春,臣備太史員。
紬繹自帝典,頗識康哉言。
泥金白玉字,願頌無前勳。
有志類韓愈,無書愧文園。
臣發將雪素,臣心猶日暾。
今此在林藪,跳身同玃猿。
徒觀眾山小,愁絕下天門。
作者:蘇軾
江山豈不好,獨遊情易闌。
但有相攜人,何必素所歡。
我欲訪甘露,當途無閒官。
二子舊不識,欣然肯聯鞍。
古郡山為城,層梯轉朱欄。
樓台斷崖上,地窄天水寬。
一覽吞數州,山長江漫漫。
卻望大明寺,惟見煙中竿。
很石臥庭下,穹窿如伏羱。
緬懷臥龍公,挾策事琱鑽。
一談收猘子,再說走老瞞。
名高有餘想,事往無留觀。
蕭翁古鐵鑊,相對空團團。
陂陀受百斛,積雨生微瀾。
泗水逸周鼎,渭城辭漢盤。
山川失故態,怪此能獨完。
僧繇六化人,霓衣掛冰紈。
隱見十二疊,觀者疑誇茫
破板陸生畫,青猊戲盤跚。
上有二天人,揮手如翔鸞。
筆墨雖欲盡,典刑垂不刊。
赫赫贊皇公,英姿凜以寒。
古柏親手種,挺然誰敢幹。
枝撐雲峰裂,根入石窟蟠。
薙草得斷碑,斬崖出金棺。
瘞藏豈不牢,見伏理可歎。
四雄皆龍虎,遺跡儼未劇?/p>
方其盛壯時,爭奪肯少安。
廢興屬造物,遷逝誰控摶。
況彼妄庸子,而欲事所難。
古今共一軌,後世徒辛酸。
聊興廣武歎,不待雍門彈。
作者:韓維
臨池餘事得忠臣,白刃林中不動身。
見義捨生安為己,懷諼保位獨何人。
英名在世長如日,遺像於今凜若神。
一覽精誠方自失,羞將累句刻蒼珉。
作者:朱高煦
道君蒞天位,聰明邁前人。
紹述溺新法,棄彼藝祖仁。
昏荒事花石,艮岳排秋旻。
師相寵京貫,狂妄開燕雲。
藩籬既已撤,狼虎俄成群。
吞噬至骨肉,和議尚紛紓
父子徙沙漠,中原陷胡塵。
至今竊憤錄,一覽猶傷神。
作者:宋璲
憶昔到京畿,與子寓官廨。
一見即相歡,不翅舊交快。
維時困道塗,驅車久行邁。
忽逢弛擔初,欣若身脫械。
握手坐氍毹,軟語慰疲憊。
情投比粘膠,意愜甚搔疥。
項君數過余,滯下喜方瘥。
三人互談噱,何殊合紏繣。
驂鑣出遊衍,古跡探奇怪。
路入青蓮宮,駐足聽梵唄。
薄晚始旋邸,傾倒形忘瘵。
周詳論書譜,從容說詩派。
凡習尚浮華,遺音日已壞。
作者固繁夥,鹹韶混夷韎。
瀾倒並波隨,疇能捄危敗。
顧余樗散材,頻年處卑隘。
枘鑿乖方圓,甘遭世俗賣。
人將競嘲譏,子乃敦教誡。
苦言加箴規,默默使心解。
酒酣示新篇,辭源極滂湃。
卻類任公子,投竿下群犗。
應知藝嘉禾,薅治絕稊稗。
讀之神駭驚,秋蛩罷嘶喝。
政圖藉薰陶,別還隔遙界。
欲叩寢食安,但復占爻卦。
浦汭守衡茅,無從豁蒙瞶。
譬諸鐵在爐,伊誰鼓風鞴?況乃患沉痾,軀命猶纖芥。
侵尋閱暑寒,孱弱乏剛夬。
精神盡凋耗,面目多腫噲。
布衾暖閣眠,藥貼晴簷曬。
年來獲告瘳,書齋仍掃灑。
猿鶴亦爭慶,似索煙霞債。
綴賦詠彫蟲,攻篆學垂薤。
有時看飛泉,四山寂無{口大}。
思取古遺經,一覽適炙嘬。
蘭膏繼日晷,矻矻警昏懈。
視已常欿然,進業慚質。
志須成絲枲,未能脫菅蒯。
篤信宴安中,懷毒劇蜂蠆。
蚤暮自深省,此語諒非祼。
近聞子亦歸,親朋樂情話。
千里感貽書,慇勤馳一介。
而翁幸康強,愧缺床下拜。
執簡立台端,百壬不敢噫。
道遠竟莫前,動若飛翮錚
歲月無停裛,季秋倏已屆。
籬菊傍雲肥,江山日如畫。
軒車幾時來,夜雨一燈掛。
明德正可崇,相期各雲勱。
作者:蘇軾
陂湖欲盡山為界,始見寒泉落高派。
道人未放泉出山,曲折虛堂瀉清快。
使君年老尚兒戲,綠棹紅船舞澎湃。
一笑翻杯水濺裙,余歡濯足波生隘。
長松攙天龍起立,蒼籐倒谷雲崩壞。
仰穿蒙密得清曠,一覽震澤吁可怪。
誰雲四萬八千頃,渺渺東盡日所曬。
歸途十里盡風荷,清唱一聲聞露薤。
嗟予少小慕真隱,白髮青衫天所械。
忽逢佳士與名山,何異枯楊便馬疥。
君猶鸞鶴偶飄墮,六翮如雲豈長錚
不將新句紀茲游,恐負山中清淨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