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升
心如結。西風老盡黃花節。黃花節。塞鴻聲斷,冷煙淒月。漢朝陵廟唐宮闕。興衰萬變從誰說。從誰說。千年青史,幾人華髮。
作者:許月卿
歷日從頭又一新,直饒燕雀喜新晴。
梅花獻歲無邊景,喜鵲今朝第一聲。
柳眼知時王幕綠,草心報國漢朝青。
日晴夜雨豐年兆,雨過雲開月滿庭。
作者:晁公溯
近時文章衰,淺陋亦可憐。
走趨王公門,書記爭翩翩。
開讀令人慚,語吃意莫宣。
今晨忽驚喜,贈我手一編。
筆端吐虹霓,直上欲干天。
樊南甲乙中,乃有猗那篇。
如聽正始音,復回元佑年。
借問安能爾,氣剛得其全。
用為良有司,吾實無間然。
要知取士公,考閱外已傳。
何由置漢朝,直柄遂當權。
伏閣日論事,不減陽城賢。
作者:楊冠卿
疇昔持衡水鑒清,議刑今去刻為明。
坐令幾閣文書靜,馴致齋居獄訟平。
疏闊漢朝新禁網,風流廷尉舊家聲。
哀窮悼屈心如砥,應笑張湯有重輕。
作者:周必大
節邇天申競祝堯,官家重疊賜輕綃。
自然舜孝移風俗,寓意梟羹鄙漢朝。
作者:劉長卿
久別耶溪客,來乘使者軒。用才榮入幕,扶病喜同樽。
山屐留何處,江帆去獨翻。暮情辭鏡水,秋夢識雲門。
蓮府開花萼,桃園寄子孫。何當舉嚴助,遍沐漢朝恩。
作者:竇群
重軒深似谷,列柏鎮含煙。境絕蒼蠅到,風生白雪前。
彈冠驚跡近,專席感恩偏。霄漢朝來下,油幢路幾千。
作者:王遂
漢朝容默獨危言,吳市逃名恥自全。
千古無人知此意,浪將姓字作梅仙。
作者:無可
遺跡仍留蔡,幽人出漢朝。門深荒徑在,台迥數峰遙。
岸石奇支相倚,窗松偃未凋。尋思方一去,豈待使君招。
作者:韋應物
二十登漢朝,英聲邁今古。適從東方來,又欲謁明主。
猶酣新豐酒,尚帶灞陵雨。邂逅兩相逢,別來問寒暑。
寧知白日晚,暫向花間語。忽聞長樂鐘,走馬東西去。
作者:方回
將軍早學萬人敵,從父行軍十六七。
上馬如飛海東青,大羽勁弓轟霹靂。
直欲生擒彼不庭,天山之北北復北。
總兵王子設危阱,陷陣先鋒淪異域。
時或偶違心轉壯,身可暫縻膝不屈。
夜驅汗血還漢朝,萬里沙場如咫尺。
臣父以死報國家,澡家父冤見天日。
作者:余謙一
供帳榮歸一日同,故鄉增重漢朝空。
二疏事莫徵圖畫,西陌東阡看兩翁。
作者:王洋
世德聯綿自漢朝,元功當日說蕭曹。
營分細柳威名重,笑指飛煙量度高。
文挾素勳誰與敵,詩推餘事尚稱豪。
了知三阮逃名久,恐被名牽未可逃。
作者:王禹偁
我聞進士登科換凡骨,信知不是風塵物。
貢籍由來數百年,直疑空卻神仙窟。
其間最貴龍虎榜,乘時得路為卿相。
一從巢寇犯闕來,梁氏禮闈還草創。
莊宗明宗雖膺命,晉朝漢朝俱不永。
其中縱得神仙材,太平不見哀之哉。
上玄應恐天地閒,安仙又謫來人寰。
二十把筆疏辭源,黃河傾落崑崙山。
有周道衰猶歎鳳,天公留得歸皇宋。
天水夕郎掌貢時,禹門萬仞連雲聳。
不是真龍不能過,嗔波怒浪澆雷火。
是歲北極七個星,一時下降為門生。
安仙堂堂冠其首,六星煌煌願隨後。
騶虞賦就鏗金石,丹水詩成摛錦繡。
玉皇殿前受恩渥,一時命入芙蓉幕。
獨得歸州近巫峽,十二晴峰長在睫。
郡齋狂醉復狂吟,書盡巴東一川葉。
邇來游宦五六年,吳山越水供新編。
還同白傅蘇杭日,歌詩落筆人爭傳。
去年始上芸香閣,出典陶丘滯鋒鍔。
阮籍營中浮蟻馨,亞夫門外垂楊弱。
驥足雖知暫縻絆,樽前未始長嗟歎。
只應會得老聃言,大器本來成較晚。
吾君正是興文教,不日徵歸掌綸誥。
醉挨雉扇掃宮辭,怒上螭頭呈諫草。
筆下追還三代風,袪盡澆漓成古道。
丈夫方見兼濟才,莫學西山采薇老。
我今自是蓬蒿身,如何一見如故人。
長歌謂我相翦飾,便疑平地升青雲。
文章難得逢知己,知己相逢貴終始。
伊我行止方淒淒,老親稚子相顧啼。
出門動足歧路迷,得君引上登天梯。
作者:劉克莊
祖佐文忠幙,初新肅愍祠。
昔曾瞻古柏,今始識孫枝。
西鄙方頭重,南轅若背馳。
漢朝如論蜀,草檄捨君誰。
作者:歸有光
昔年曾讀《山海經》,所稱怪獸多異名。
仲尼刪書述禹貢,九州無過萬里程。
摶木青羌何以至,伯益所疏疑非真。
西旅底貢召公懼,作書訓戒尤諄諄。
周史獨著王會篇,睢盱百怪來殊庭。
載筆或是誇卓犖,傳久孰辨偽與誠。
雖然宇宙亦何盡,環海之外皆生人。
陰陽變幻靡不有,異物非異亦非神。
曾聞漢朝進扶拔,唐時方貢來東旌。
壹角馬尾出絕壁,綠毛忽向人間行。
近代所聞非孟浪,往往史牒皆有征。
今之畫者何所似,毋乃誕漫不足憑。
考古圖記豈必合,任情意造皆成形。
畫狐似可作九尾,赤首圜題隨丹青。
嗚呼!孰謂解衣盤礡稱良史,不識騶牙與麟趾。
作者:陳普
漢朝獨有舒與黯,何物梟心欲食之。
六經千載無生氣,斷自齊人作相時。
作者:晁公溯
漢朝議鹽鐵,發言實盈庭。
赫赫桑大夫,官高稱九卿。
方斡山海藏,難以口舌爭。
力微不自量,可笑茂陵生。
作者:陳傑
千古和戎恨,塚青今尚聞。
漢朝三尺草,埋沒幾昭君。
作者:蘇轍
道師近在真人峰,欲往見之路無從。
去年許我入城市,塵埃暗天待不至。
莫往莫來勞我心,道書寄我千黃金。
繭衣肉食思慮短,文字滿前看不見。
口傳指授要有時,脫去羅網當見之。
梅翁漢朝南昌尉,手摩龍鱗言世事。
一朝拂衣去不還,身騎白驎翳紅鸞。
我今雖復墮塵土,道師何不與我語。
他年策足投名山,相逢拍手一破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