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維
南陌去悠悠,東郊不少留。同懷扇枕戀,獨念倚門愁。
路繞天山雪,家臨海樹秋。魯連功未報,且莫蹈滄洲。
作者:方回
道豈與身窮,相逢兩禿翁。
高懷真悃悃,薄藝愧空空。
同谷吟山雪,愚溪感候蟲。
斯人何可作,尚獲見餘風。
作者:陳基
西山雪後色逾妍,拄笏相看每自憐。
豈有異才參廟略,謾陪時俊列賓筵。
玉笙錦瑟留人醉,翠葉銀花壓帽偏。
卻笑當年潘騎省,為誰雙鬢早皤然。¤
作者:艾性夫
黔烏縞兔斗飛梭,春樹流年憶踏歌。
掃白了無燒藥法,守玄不及力田科。
人於淡處交情耐,梅到枯時生意多。
寂歷風簾卷山雪,醉眠不問夜如何。
作者:陸游
翩翻烏帽出林垧,掠面風微酒半醒。
戍火難尋玉關夢,衣塵空愧草堂靈。
天晴山雪明城郭,水漲江流近驛亭。
客鬢不如堤上柳,數枝春動又青青。
作者:元稹
帝下赤霄符,搜求造化爐。中台歸內座,太一直南都。
黃霸乘軺入,王尊叱馭趨。萬人東道送,六纛北風驅。
棧閣才傾蓋,關門已合繻。貫魚行邐迤,交馬語踟躕。
去速熊羆兆,來馳虎豹夫。昔憐三易地,今訝兩分途。
別路環山雪,離章運寸珠。鋒鋩斷犀兕,波浪沒蓬壺。
區宇聲雖動,淮河孽未誅。將軍遙策畫,師氏密訏謨。
漢上壇仍築,褒西陣再圖。公方先二虜,何暇進愚儒。
作者:徐禎卿
將進酒,乘杜康。
大白硨磲為罌錦,作冪燕京字琥珀。
朱緡三千酒一石,君呼六博我當擲。
盤中好采顏如花,鴛鴦分翅真可誇。
壺邊小姬拔漢幟,壯士失色徒喧嘩。
拉君髯,勸君酒,人間得失那復有。
男兒運命未亨嘉,張良空槌博浪沙。
秦皇按劍搜草澤,豎子來為下邳客。
一朝崛起佐沛公,身騎蒼龍被赤舄。
滅秦蹙項在掌間,始知橋邊老人是黃石。
狂風吹沙漲黑天,天山雪片落酒筵。
錦屏繡幕不覺暖,齊謳趙舞繞膝前。
人生遇酒且快飲,當場為樂須少年,何用窘束坐自煎。
陽春豈發斷蓬草,白日不照黃壚泉。
君不見劉伶好酒無日醒,幕天席地身冥冥。
其妻勸止之,舉觴向天白,婦人之言不足聽。
又不見漢朝公孫稱巨公,脫粟不舂為固窮。
規行矩步自衒世,不若為虱處褌中。
丈夫所貴豈窮苦,千載倜儻流英風。
人言徐卿是癡兒,袖中吳鉤何用為。
長安市上歌擊築,坐客知誰高漸離。
我醉且倒黃金罍,世人笑我驩糟而揚醨。
吁嗟!屈原何清,漁父何卑。
魯連乃蹈東海死,梅福脫帽青門枝。
明朝走馬報仇去,襄子橋邊人豈知。
作者:文同
宿鳥驚飛斷雁號,獨憑幽幾靜塵勞。
風鳴北戶霜威重,雲壓南山雪意高。
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須遣酒爭豪。
硯冰已合燈花老,猶對群書擁敝袍。
作者:呂溫
別館月,犛牛冰河金山雪。道州月,霜樹子規啼是血。
壯心感此孤劍鳴,沉火在灰殊未滅。
作者:詹同
清江水清峽水黃,清江之上多綠楊。
浣花女兒立沙際,青裙白足如秋霜。
蜀山雪消十日雨,一夜扁舟欲齊樹。
兩岸猿聲不肯休,送君流向峽州去。
作者:蘇軾
臨水縱橫回晚鞚。歸來轉覺情懷動。梅笛煙中聞幾弄。秋陰重。西山雪淡雲凝凍。美酒一杯誰與共。尊前舞雪狂歌送。腰跨金魚旌旆擁。將何用。只堪妝點浮生夢。
作者: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紋金鞞靫。
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作者:林逋
片山兼水繞,晴雪復漫漫。
一徑何人到,中林盡日看。
遠分樵載重,斜壓葦叢乾。
樓閣嚴城寺,疏鍾動晚寒。
作者:張耒
刺舉威寒江國東,自慚多病幸優容。
喜來丈室談何妙,往拜高軒願莫從。
宛水春生初縐縠,鍾山雪盡見蟠龍。
新年強起尋芳物,零落宮梅白一重。
作者:胡寅
何事悲搖落,空林有早春。
光輝一笑粲,領略萬花新。
看去疑山雪,攀來效席珍。
妙香風送遠,秀影月傳真。
肌冷冰難斲,妝初粉未勻。
商量開瘦蕊,剩得占芳辰。
作者:李嶠
告善康莊側,求賢市肆中。擁麾分彩雉,持節曳丹虹。
影麗天山雪,光搖朔寒風。方知美周政,抗旆賦車攻。
作者:陳真淑
天山雪子落紛紛,醉擁貂裘坐夜分。
明日馬頭南地去,琴邊應是有文君。
作者:元好問
雷事,見天封題名,即此地也。既歸,宿於近潭田舍翁家。是夜雷雨大作,望潭中火光燭天。明日,旁近言龍起大槐中。父老雲,正月龍起,前此未見也。龍潭寺南*尊,馮丈所名笑青山、不解留客,林丘夜半掀舉。蕭蕭暮景千山雪,銀箭忽傳飛雨。還記否。又恐似、龍潭垂釣風雷怒。山人良苦。料只為三年,長安道上,來與浣塵土。清陰渡。渺渺風煙杖屨。名山元有佳處。山僧乞去聲我溪南地,十里瘦籐高樹。私自語。更須問、*尊此日誰賓主。朝來暮去。要山鳥山花,前歌後舞,從我醉鄉路。
作者:徐照
十日南山雪,今朝又北風。
燒沖崖石斷,梅映野常空。
難語傷時事,無成愧野翁。
一生吟思味,獨喜與君同。
作者:李白
去年戰,桑乾源。
今年戰,蔥河道。
洗兵條支海上波,
放馬天山雪中草。
萬里長征戰,
三軍盡衰老。
匈奴以殺戮為耕作,
古來唯見白骨黃沙田。
秦家築城避胡處,[1]
漢家還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
征戰無已時。[2]
野戰格鬥死,
敗馬號鳴向天悲。
鳥鳶啄人腸,
銜飛上掛枯樹枝。[3]
士卒塗草莽,
將軍空爾為。
乃知兵者是凶器,
聖人不得已而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