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寬
年過四十不作官,還將短髮籠儒冠。
平生一經已爛熟,胡為挾入橋門觀。
前年鄉書名始刊,曲江又避春風寒。
重來橋門住三載,打頭矮屋聊盤桓。
朝齏暮鹽不滿盤,何須故人勸加餐。
日高對案笑捫腹,自有五色之琅?/p>
側身西北望長安,眼中一朵紅雲團。
天門欲往澀如棘,若比蜀道尤雲難。
嗟哉出處誰得似,頗似吳下吳生寬。
吳生作詩忽盈紙,送君還到春闈裡。
春闈多士多如蟻,勿將老少分憂喜。
君不見韓昌黎、張童子,同是陸公門下士。
昌黎文章如皦日,童子聲名逐流水。
人生傳世有如此,區區科第何難耳。
作者:晁說之
侍無童子懶焚香,君送花來恨便忘。
盡日清芬與風競,熏爐謾使令君狂。
作者:吳寬
難呼童子上階來,頭髮髼松亂作堆。
豐草舞風真錯認,繁花浥雨欲爭開。
長鑱荷處休教,高岸崩時合用栽。
誰擬棕櫚為拂子,杜陵詩裡獨憐材。
作者:王昌齡
松間白髮黃尊師,童子燒香禹步時。
欲訪桃源入溪路,忽聞雞犬使人疑。
先賢盛說桃花源,塵忝何堪武陵郡。
聞道秦時避地人,至今不與人通問。
山觀空虛清靜門,從官役吏擾塵喧。
暫因問俗到真境,便欲投誠依道源。
作者:陳深
士生天壤內,所抱者奇氣。
當觀人品高,豈尚名爵貴。
子真第一流,瀹跡南昌尉。
至今疑仙去,風節照百世。
希元人中豪,未識我深愧。
賞聞畜愛馬,童子剌而汪。
略不動聲色,度量有餘地。
豈易語淺深,是固余所畏。
陸子少許可,欣然紀其事。
邇聆尉山邑,芒刃聊小試。
苕水清且迅,苕民號難治。
顧言化以德,勿但施法制。
令聞起在今,微言毋我棄。
作者:張憲
曼倩啼饑桃未熟,綺窗珠樹層陰綠。
上清童子晝臨關,鸞尾掃雲方種玉。
芙蓉畫闌春晝長,簫《韶》一派起迴廊。
八龍未暇送周穆,三鳥遽能迎漢皇。
風雨蒼蒼隔玄圃,不勞西望祠王母。
贈君桃核大如杯,歸植茂陵陵上土。
作者:元稹
憶昔分襟童子郎,白頭拋擲又他鄉。三千里外巴南恨,
二十年前城裡狂。寧氏舅甥俱寂寞,荀家兄弟半淪亡。
淚因生別兼懷舊,回首江山欲萬行。
作者:楊衡
北風吹霜霜月明,荷葉枯盡越水清。
別來幾度龍宮宿,雪山童子應相逐。
作者:方回
詩來似訴屈原醒,阿堵於公頗不庭。
白水真人從斷絕,丹元童子尚神靈。
秋眠簟未捐桃竹,晚食齏應韭萍。
肯美張蒼肥若瓠,從來吟影只伶俜。
作者:劉克莊
曾向叢林寄幅巾,十年塵涴臥雲身。
侍琴童子長於竹,去禮山僧作主人。
作者:董嗣杲
求佚徒將意揣摩,臨高又惜歲蹉跎。
隔江山禿秋煙空,入樹風號夜浪多。
童子得錢思遠引,鄰翁借酒強高歌。
謾傳客路饒孤笛,若老山村只短蓑。
作者:釋宗演
善財童子採來親,大智文殊用得靈。
今日青山端午節,不勞拈出再施呈。
作者:王泠然
林狖欺童子,山精試老僧。(《山寺》)
陳兵劍閣山將動,飲馬珠江水不流。(詠八陣圖送人)
官微思倚玉,文淺怯投珠。(《贈張公子協律》)
作者:方回
前身恐是靖廬公,手擘崔嵬棟此宮。
拔地三三屏特起,藏天六六洞潛通。
淵明山氣忘言外,太白秋聲靜坐中。
一洗丹玄童子眼,待看鸞鶴下晴空。
作者:陸游
靜對煎茶灶,閒疏洗藥泉。
回頭問童子:今夕是何年?
作者:儲光羲
清旦歷香巖,巖徑紆復直。花林開宿霧,遊目清霄極。
分明窗戶中,遠近山川色。金沙童子戲,香飯諸天食。
叫叫海鴻聲,軒軒江燕翼。寄言清淨者,閭閻徒自踣。
作者:陸游
飯飽逍遙信所之,芡塘蔬圃遍游嬉。
梧楸凋落風高後,瓜瓠輪囷雨足時。
犬喜人歸迎野路,鵲營巢穩佔低枝。
晚來嬾復呼童子,自掩柴門上扊?。
作者:楊萬里
霜風一動嶺雲開,雲外樵歌暮更哀。
童子隔溪呼伴侶,並驅水牯過溪來。
作者:楊萬里
晴明風月雨乾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作者:趙師秀
留僧秋閣上,身自伴僧閒。
漱齒臨寒水,焚香對遠山。
野禽偷果去,童子借經還。
餘興成詩句,高題屋柱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