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陸文圭
蜿蜒西北來,土阜餘百里。
怪石從巉巖,勢距三峰止。
大峰東南傾,中峰伏龍起。
綿綿亙不斷,小峰平而峙。
名雖漢代立,山自開闢始。
我來春雨餘,峰色有如喜。
綠鬟光可鑒,櫛沐初出水。
飄渺三仙人,婆娑一老子。
情知隔凡聖,頗亦達生死。
埋金何必問,採藥聊復爾。
洞孔滴丹泉,手掬嗽吾齒。
作者:王履
覆舟無伯夷,禍及向誰咎。
重經蹉跌處,翕忽神不守。
除卻夏侯公,誰復閉目走。
垂堂豈無識,其奈搖中久。
安能如芸夫,蚩蚩老南畝。
為眼不計腳,聊隨簡齊後。
探幽非離群,契妙似獨有。
淵乎真奇逢,可謂不吾負。
神交自茲往,盟作忘年友。
何必強求仙,直要騎毛狗。
所困良匪薄,所驚亦復厚。
持以問東坡,河豚此同否?
作者:釋智圓
青青數樹松,扶疏空庭裡。
微風從南來,清聲四向起。
俗兮聞必愁,吾也聞則喜。
昂頭離石枕,扶羸憑籐幾。
側聽復遙觀,移晷不能已。
細葉舞輕煙,密影搖寒水。
何必鈞天奏,豈羨霓裳妓。
萬事更無求,深山此為美。
寂寥信為樂,軒晚誠堪恥。
誰謂茆山中,祇悅陶公耳。
作者:裴夷直
嘉晨令節共陶陶,風景牽情並不勞。曉日整冠蘭室靜,
秋原騎馬菊花高。晴光一一呈金剎,詩思浸浸逼水曹。
何必銷憂憑外物,只將清韻敵春醪。
作者:陸龜蒙
名山潭洞中,自古多秘邃。君將接神物,聊用申祀事。
熔金象牙角,尺木無不備。亦既奉真官,因之徇前志。
持來展明誥,敬以投嘉瑞。鱗光煥水容,目色燒山翠。
吾皇病秦漢,豈獨探幽異。所貴風雨時,民皆受其賜。
良田為巨浸,污澤成赤地。掌職一不行,精靈又何寄。
唯貪血食飽,但據驪珠睡。何必費黃金,年年授星使。
作者:汪元量
嗚呼再歌兮花滿台,好月為我光徘徊。
人生在世不滿百,紛華過眼皆成灰。
夷山青青汴水綠,西北高樓咽絲竹。
美人十指纖如玉,為我行觴歌一曲。
含宮嚼徵當窗牖,露腳斜飛濕楊柳。
就中有客話陳橋,如此山河落人手。
客且住,聽我語,楚漢中分兩丘土。
七雄爭戰總塵埃,三國鶯花浩無主。
咸陽宮殿不復都,華清池沼溫泉枯。
世間興廢奔如電,滄海桑田幾回變。
人生得意且盡歡,何須苦苦為高官。
人生有命且行樂,何必區區歎牢落。
遮莫金章與玉珂,何如桐江披釣蓑。
遮莫貂蟬貴此身,何如柴桑漉酒巾。
君不見海上看羊手持節,饑來和雪和氈囓。
又不見飯顆山頭人見嗤,愁吟痛飲真吾師。
美人美人勸我酒,有客有客聽我歌。
須臾客醉美人睡,我亦不知天與地。
嗚呼再歌兮無人聽,月自落兮酒未醒。
作者:俞桂
野草沿庭砌,清閒日掩扉。
晚涼疏雨過,落葉覺蟬希
天籟自鳴竹,砧聲誰搗衣。
僧寮不過此,何必扣玄機。
作者:王之道
海錯東來自四明,感君憐我故分珍。
拜嘉何必須豪飲,大嚼姑從得句新。
作者:釋法薰
百種無能,面冷如冰。
與世落落,任運騰騰。
愛將一字禪,靠倒杜衲僧。
廚山長老,卻要稟承。
谷孤古,林鴆砧。
各自有響音,又何必書此處無金。
作者:朱慶餘
西入山門十里程,粉牆書字甚分明。蕭帝壞陵深虎跡,
廣師遺院閉松聲。長廊畫剝僧形影,石壁塵昏客姓名。
何必更將空色遣,眼前人事是浮生。
作者:吳芾
坐上花光欲照人,深疑花是洛中神。
已拼今日如泥醉,何必須分妄與真。
作者:李敬方
果窺丹灶鶴,莫羨白頭翁。日月仙壺外,筋骸藥臼中。
雲歸無定所,鳥跡不留空。何必勞方寸,嶇崎問遠公。
作者:晁說之
真茶竊所貪,薄酒亦云嗜。
況此兩乘壺,旨哉出廳事。
歌美秦州半,樽罍更幾倍。
元戎眷非一,於焉則有二。
癃老欲扶持,牢愁使破碎。
風雪客歲殫,無殞故園淚。
我實不能飲,自有愁常醉。
顧彼昔之人,何必陶阮類。
槌劍劇孟俠,文武衛公貴。
宜飲不飲者,我言尚何費。
顧分玉帳春,遠以金壺致。
舊都新奏功,如花方高會。
作者:李清照
小閣藏春,
閒窗銷晝,
畫堂無限深幽。
篆香燒盡,
日影下簾鉤。
手種江梅更好,
又何必、臨水登樓?
無人到,
寂寥恰似、何遜在楊州.
從來,
如韻勝,
難堪雨藉,
不耐風揉。
更誰家橫笛,
吹動濃愁?
莫恨香消玉減,
須信道、掃跡難留。
難言處,
良窗淡月,
疏影尚風流。
作者:晁公溯
山近色未佳,山遠看始好。
我居巴峽內,所向苦奔峭。
清晨望西南,忽盡牂牁徼。
時於蒼茫外,寸岫出林表。
雲來翳遙碧,眇眇沒飛鳥。
方知勝絕處,略已領其要。
何必親躋攀,辛勤事幽討。
平生謝康樂,往來永嘉道。
此意當未知,躡屐空至老。
作者:劉克莊
母因子貴滔滔是,惟段夫人夐不同。
丹桂義方如五竇,碧梧典冊繼三洪。
魚軒甫拜咸寧郡,像服未朝長樂宮。
何必他人勒阡表,家庭自有大宗工。
作者:邱為
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關無僮僕,窺室唯案幾。
若非巾柴車,應是釣秋水。
差池不相見,黽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裡。
及茲契幽絕,自足蕩心耳。
雖無賓主意,頗得清淨理。
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作者:崔塗
何必問蓍龜,行藏自可期。但逢公道日,即是命通時。
樂善知無厭,操心幸不欺。豈能花下淚,長似去年垂。
作者:熊以寧
天地有英氣,鍾秀在人間。流虹甫近華旦,維岳預生賢。千載明良會遇,三世勳庸忠烈,誰得似家傳。高論排風俗,抗志遏狂瀾。記年時,胡塵外,擁朱幡。洪樞紫府功業,指日復青氈。拭目泥封飛下,趁取梅花消息,去去簉朝班。骨相元不老,何必頌南山。
作者:趙蕃
下水乘舟恨少灘,溯流翻恨溯灘難。
人生淹速只如此,何必區區千萬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