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樓鑰
萬山四塞圍平陸,大為關中次為蜀。
我生東南未曾到,蜀士游從聞頗熟。
自從襄陽上峻途,高欲登天下臨谷。
女媧大山塞空虛,麻線名堆千萬曲。
行人一升鹿頭關,下瞰平川如畫幅。
幅員二百四十里,裡出萬緡民日蹙。
向來陝西五路兵,退守諸關疆地促。
計臣權宜重增賦,民力尚寬隨所欲。
爾來因仍七十年,鬼不輸錢無雨粟。
民生哀哉不堪命,外若富饒中不足。
益梓尚有繁盛風,夔峽窮民幾比屋。
側耕危穫供稅租,飯多稊稗無嘉谷。
朝廷謀帥弄印久,宣諭尚書剖符竹。
尚書當今第一流,翁婿相望冰映玉。
貽書挽君為此行,古人義概非流俗。
君亦慨然挈家去,摻祛未免再三祝。
君行豈為溫飽計,一舉高飛快鴻鵠。
丈夫生有四方志,登覽山川非碌碌。
頃為假吏到燕山,未行先取山經讀。
所至訪尋多得力,中原至今在吾目。
北征西征昔有賦,何肯徒行空逐逐。
子西嘗因過峴首,遐想羊公欲相沃。
關右放賈眼拔鏃,表留卒使癰潰肉。
試推此意向前去,到處前人有遺躅。
五丁開山果何在,贊皇籌邊言可覆。
劍門石角皆北向,雪嶺界天望身毒。
高皇將壇在漢中,武侯八陣留魚復。
棧閣繩橋世稱險,威茂渡笮來夷族。
李冰離堆如底柱,大寧鹽泉若飛瀑。
四路尤多未見書,買歸何止三萬軸。
黃松次功蜀檮杌,石湖居士吳船錄。
君宜預考經行地,卻隨所見書之牘。
幕中便可資籌策,遠業因茲增蘊蓄。
又聞渡瀘不在瀘南在沉黎,邛崍九折是君家世尤當知。
藝祖按圖揮玉斧,大度河外等棄之。
本朝獨無南詔患,一語決定無敢違。
成都郡庠千白袍,後來之秀日益奇。
周公禮殿巋然在,畫像盤古繼宓犧。
春秋奠謁用舊樂,想見節奏並威儀。
談經約史各專門,學問可以相發揮。
康節遺書有傳者,不惜師問窮精微。
先天僅得十二三,聲音律呂無窺。
更有異聞多細事,試因餘暇質所疑。
青城大面訪仙跡,普賢靈變窮峨眉。
街名棋盤路九逵,江號濯錦如汙池。
古柏參天二千尺,水滸鼎立三石犀。
藥有珂貝說尤詭,字書不見栮與榿。
金堂鸚鵡掃孤塔,蒼溪橘柚五出椑。
嘉陵梵像為最巨,閬州城南天下希
少陵入蜀往來久,須行萬里方知詩。
我慚寡聞言又拙,君其更為加詢咨。
老我無復為世用,但當杜門待君歸。
歸期未知果何時,時寄尺楮寬吾思。
作者:呂公著
融結成來不記秋,斷崖蒼壁鎖煙愁。
中分洪造夏王力,橫截大山伊水流。
八節灘聲長在耳,一川風景盡歸樓。
行人莫動憑欄興,無限英雄浪白頭。
作者:舒岳祥
大山插洪瀾,定是關仝筆。
縑素不能永,壁石寫雄逸。
作者:嚴日益
紫皇宮殿紅雲低,春歸天上日欲西。
瑤池催花撾羯鼓,姚魏在香分雨露。
沉香亭北雉尾高,詩成先奪雲錦袍。
縱橫奏賦三千字,文采風流多意氣。
佩聲楊柳鳳池頭,絲綸五色爛不收。
巨鰲跳波海門黑,氈雪風砂墮陰域。
翠華鞭鸞凌紫煙,天寒月照青塚邊。
黃金不啼玉不泣,桑嶺流沙馬飛急。
孤臣淚結冰稜稜,兩宮祝發傳佛燈。
梵尊說法天龍拜,四大山河金色界。
風飄仙樂去不回,香圍粉陣成飛埃。
南冠楚囚血化碧,恨入胡笳十八拍。
穹廬帳暖融冷光,猶隨供奉聯鵷行。
子房忽伴赤鬆去,華表千年令威語。
商郊周甸禾黍悲,宮袍卸卻披霞衣。
青藜老仙選詩哭,彷彿東都夢華錄。
吳霜壓捐長眉青,胸蟠耿耿何時平。
讀書萬卷貧難救,天若知情天亦瘦。
雲翻雨覆爭奈何,榮枯得失哀恨多。
相逢莫說夢中夢,琴寄南音時一弄。
世間未必無子期,至音元不求人知。
泠然七十二峰下,軒轅鼎邊恨三捨。
流水行雲萬里心,故家喬木春陰陰。
作者:丘處機
落落長松,倚浮雲大山高占幽僻。亭亭隱士,愛洞天巖穴,深藏虛極。對門開是景,掛猿狹*、離羅峭壁。盡日無佗事,唯調虎龍,交媾坐磐石。時時鶴聽嘉音,動笙篁轉流,空外飄激。人明至道,惡管弦幽噎,花間沉溺。出群常羨此,歲寒重、孤凝黛色。煉性超於彼,身閒永同居壽域
作者:余復
大山奔到海之濱,中有輝光佛剎新。
前後二三皆梵侶,不知誰是報恩人。
作者:鄭獬
北風哭夜星辰寒,竹籬敲戛鳴琅?/p>
老蟾瘦噤失光采,天地凍合魚龍乾。
慨然憶歸幾千里,長江大山交屈蟠。
湘水東去注不極,我心夜夜如鳴湍。
弟兄起居諒歡適,高堂綵衣翩翻翻。
嗟我摧頹落蒼海,兩腋恨無雙飛翰。
遠方就學何所得,數年短髮才勝冠。
何時拂袖得歸去,春風笑滿南陔蘭。
作者:項安世
枚回洲邊春水生,日光照縠波文平。
繡衣使者何世上,彩舟喚客論交情。
平生擇交不擇利,俗子紛紛臥之地。
少年所識惟石君,晚歲相從不相棄。
一官到處西復東,悲歡得失無不同。
誰雲我州大如斗,中有千巖萬壑含松風。
邇來所得尤艱難,人力不到天為剜。
幽尋五嶺犯炎霧,裹送萬里穿狂瀾。
十夫升前一夫洗,落盡煨塵見雲獻。
回首笑向道州守,此解未如人世險。
頭顱已過羊腸車,不用更通丞相書。
老來得此萬事足,摩挲蒼璧相倚於。
玉簾嶄嶄何齒齒,質堅德重不可徒。
要鐫{左土右冊}口方玉池,更酌西嶺玻璃水。
小卻盛之數畝園,日夕與之同臥起。
客來莫怪我自憐,老子心情正如此。
大山嵯峨勢千尋,小山左右羅瑤簪。
坡陀峭立各有態,面目難異同肝心。
叩之其聲清以越,如磬之石鍾之鐵。
怕令去作清廟器,潛向江頭□□□。
江頭之月今幾年,慣見東西南北客。
凜然相對各無慚,惟此主人伴此石。
主人說法石解應,夜深哦詩便之聽。
垠崖劃斷聲雷硍,有語盤空如此硬。
與人說石仍說詩,世間此樂誰得之。
故人往往解此意,贈以飛瀑和天池。
三君相視俱悠然,主人之樂無窮年。
只愁清廟要鐘磬,早晚捉去調鈞天。
作者:邵雍
融結成來不記秋,斷崖蒼壁鎖煙愁。
中分洪造夏王力,橫截大山伊水流。
八節灘聲長在耳,一川風景盡歸樓。
行人莫動憑欄興,無限英雄浪白頭。
作者:劉溥
梁公騎馬到我門,手持一幅范寬畫。
入門大笑挽我臂,請向中堂壁間掛。
絹闊四尺高丈餘,一片雪意寒模糊。
蓋因此畫歷歲久,坡腳破缺裁欲無。
大山小山玉相瑣,樹石人家無不可。
有人騎驢涉長道,有人下馬呼江舸。
想其盤薄心神融,佈置自與元氣通。
筆勢慘澹魂神泣,藝苑久矣無良工。
其上已有三人作,巢雲留清與耕樂。
或情或景各其妙,我欲續之愧粗惡。
梁公梁公聽我語,此畫曾入《宣和譜》。
真是《寒江待渡圖》,切莫向人容易與。
作者:晁補之
大山宮,小山霍,欲識山高觀石腳。
大波為瀾,小波為淪,欲知水深觀水津。
營丘於此意獨親,杜侯所與復有人。
不見李侯今五載,苦向營丘有餘態。
齊紈如雪吳刀裁,小毫束筍縑囊開。
經營初似雲煙合,揮灑忽如風雨來。
蒼梧泱漭天無日,深巖老樹洪濤入。
榛林闇漠猿狖寒,苔蘚侵淫螺蚌濕。
紛紛禽散江干沙,有風北來吹蒹葭。
前洲後渚相隨沒,行子漁人歸徑失。
李侯此筆良已奇,我聞李侯家朔垂。
跨河而北寧有之,曷不南遊觀禹穴。
梅梁鎖澀萍滿皮,神物變化當若斯。
元君畫史雖天與,我論絕藝無今古。
張顛草書要劍舞,得意可無山水助,
他日李侯人益慕。
作者:方回
高不至元愷,下不為庶頑。
木雁有不幸,霧豹藏其斑。
天衢龍鳳翔,萬一冀附攀。
未若頌我酒,善閉劉伶關。
歲寒昆蟲蟄,日暮飛鳥還。
小侯大者王,焉識商顏山。
作者:王冕
大山小山無寸青,長江萬里如月明。
楚天不盡鳥飛絕,老樹欲動風無聲。
何人方舟順流下?草衣箬笠俱瀟灑。
蓬舟有兒能讀書,不是尋常釣魚者。
玄真子,陶朱翁。
避世逃名俱已矣,後來空自談高風。
我視功名等塵垢,何似忘言付杯酒?武陵豈必皆神仙?桃花流水人間有。
作者:李贊華
小山壓大山,大山全無力。
羞見故鄉人,從此投外國。
作者:姚燧
崇仁送行役,回首十周星。因今常武丞去,衣繡記曾經。西北桃源山峻,東北洞庭春盡,浩浩際滄溟。鄂渚玉薪米,連月雨冥冥。天氣佳,殊未暮,莫揚*。便令綰印遲上,誰奪老槐聽。一語嗟卑烏用,覽鏡還宜自重,如此鬢毛青。軒冕暮塗看,馭日與鞭霆。
作者:釋文珦
隱居絕他營,曉步緣澗壑。
水深魚影閒,林密鳥聲樂。
晴空極清明,孤雲何住著。
原窮得危磴,路轉見橫彴。
嘯響空谷傳,吟情古靈覺。
所遇皆隱淪,論心遺厚保
大山無小草,忘世勝大藥。
餘生豈須計,此興諒非錯。
其適在閒曠,何用嫌落魄。
書此以告君,狂言君勿噱。
作者:梅堯臣
石蒼蒼,連峭峰,
大山嵯峨雲霧中。老松瘦樹無筆蹤,
巧奪造化何能窮。古絹脆裂再黏續,
氣像一似高高嵩。上有荊浩字,
特歸翰林公。願換廷圭一丸墨,
誰言賣錢須青銅。范寬到老學未足,
李成但得平遠工。黃金白璧未為貴,
丈人師臣無不通。
作者:樂雷發
仙桂靈椿各典刑,飄飄姿韻激天鯨。
家傳八葉鹽梅種,詩接三蘇父子名。
四海盡將看縣譜,一堂那許與文盟。
塵埃不敢相親炙,且汲渝溪濯客纓。
作者:張耒
竟陵南望稻新熟,夢澤悠悠傷遠目。
春風嶺上望齊安,太昊城邊攬秋菊。
那知歲暮東州客,大山蒼寒曉霜白。
雲收霧卷日月明,卻上天衢瞻玉色。
敝裘疲馬古道長,九旬刺史歸空囊。
歸去故人應笑我,滿衫清淚說潯陽。
作者:方回
軍馬所不到,大山夾長谷。
千載幾離亂,不知有殺戮。
雞犬何晏然,未羨鄠杜曲。
連林望不極,春晚蓊以綠。
其大至如椽,謂之貓頭竹。
苦竹尤清嚴,翠荷森矗矗。
厥上最宜杉,彌嶺亙岡麓。
種杉二十年,兒女婚嫁足。
杉杪以樊圃,杉皮以覆屋。
豬圈及牛柵,無不用杉木。
聯筏下浙河,善價不輕鬻。
山高高至天,爇灰藝畬粟。
又有茗荈利,商販給南北。
憂旱不憂潦,脫如歲不熟。
蕨萁與葛粉,槌搗代糜粥。
豈若水鄉人,雲貴至售骨肉。
醜陋羞冶容,健壽由寡慾。
定非私此邑,大言誇美俗。
行腳遍海內,久久萬輦轂。
萬端墮奸欺,往事杯水覆。
曷不歸乎來,於此擅幽獨。
崎嶇犖確間,數步一匍匐。
猶勝見貴公,膝行受恥辱。
寒泉洗塵心,怪石醒醉目。
野叟茅廬邊,買鄰願茲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