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釋正覺
祖祖家傳,心心印全。
混沌未受鑿,威音不得專。
蕉雷文象齒之所以,桂月暈犀角之能然。
水自竹來兮綠非假借,風從華過兮香有因緣。
作者:王丹桂
確志慕前程。寵辱猶驚。五千奧旨灼然明。所以百川俱湊海,*則當盈。上士處無爭。柔弱為憑。外雖應物內澄清。履道如斯常坦坦,步步蓬
作者:張以寧
昔無劉豫州,隆中老諸葛。
所以陶彭澤,歸興不可遏。
凌歊宴功臣,旌旗蔽轇輵。
一壺從杖藜,獨視天壤闊。
風黃金花,南山在我闥。
蕭條蓬門秋,稚子候明發。
豈知英雄人,有志不得豁。
高詠荊軻篇,颯然動毛髮。
作者:盧柟
麒麟出魯郊,商鉏為不祥。
向非孔仲尼,何異犬與羊。
所以路傍人,按劍默夜光。
近時青雲士,豈無魯連子。
氣節苟不申,甘蹈東海死。
世人聞此言,棄之如敝屣。
投君勿復道,北風吹易水。
作者:陸游
兩眼欲讀天下書,力雖不迨志有餘。
千載欲追聖人徒,慷慨自信寧免愚?置書不讀談虛無,誰其始為此創疽?古時澤被禽與魚,博施所以為唐虞。
正使老釋信不誣,為我未免近楊朱。
高軒大旆塞路衢,台閣尊顯來于于,安得禹皋日陳謨,沾濡四表無焦枯,坐令事業見真儒,老農不恨老耕鉏。
作者:岳珂
以公姓之麟定,執登壇這牛耳。
即信厚以為俊奇,蓋一家之自為體。
以道對時,居夷何愧。
此鑒堂之所以處己,而予察之於此。
作者:劉基
驅車出門去,四顧不見人。
回風捲落葉,颯颯帶沙塵。
平原曠千里,莽莽盡荊榛。
繁華能幾何,憔悴及茲辰。
所以芳桂枝,不爭桃李春。
雲林耿幽獨,霜雪空相親。
作者:曾鞏
拙者羞強合,因成杜門居。
豈知公相尊,一室若有餘。
愛子富文行,顧為己不如。
所以子之黨,頓見我僕車。
歡誠激孤緒,合若水縱魚。
新詩八十言,筆端產璠歟。
屑屑委地蓬,清風為吹噓。
相期在規誨,庶以輔頑疏。
作者:梅堯臣
周當戰國時,何為守靜正。
干戈既日尋,仁義固不競。
天下皆跖徒,寧知聖為聖。
是將萬物齊,不顧千金聘。
所以忘形骸,所以保性命。
安能小仲尼,豈不識世玻
我從魏公來,訪古停烏榜。
聊識賢者心,吁嗟一長詠。
作者:釋宗杲
讚歎竹庵也是妙喜,罵詈竹庵也是妙喜,
贊之罵之各有所以。贊之者為渠內衲僧正眼,
罵之者為渠浸在醋甕。或曰如竹庵之為宗師也,
不可讚不可罵,精金美玉自有定價,
贊之罵之徒增話{左木右霸}。妙喜聞之笑而不答,
但拊掌叩齒三下,從教渠鑽龜打瓦。
作者:宋慶之
城中豈雲隘,我見無夷途。
所以龐德公,車不向此驅。
斜陽掛林杪,野花續春餘。
數年何處客,昨夜獨歸船。
飄泊知何處,艱難亦到僧。
更長初過雁,蟄後稍無蛩。
作者:應璩
古有行道人。
陌上見三叟。
年各百餘歲。
相與鋤禾莠。
住車問三叟。
何以得此壽。
上叟前致辭。
室內嫗貌醜。
中叟前置辭。
量腹節所受。
下叟前致辭。
夜臥不覆首。
要哉三叟言。
所以能長久。
作者:林景熙
霏霏弄間熊,灩灩揚素紋。
幽人不可即,但見水與雲。
蒼狗紛世情,瞿塘在平地。
所以盟白鷗,萬荷最深處。
作者:於武陵
東門車馬路,此路在浮沉。白日若不落,紅塵應更深。
從來名利地,皆起是非心。所以青青草,年年生漢陰。
作者:韓希孟
我質本瑚璉,宗廟供頻蘩。
一朝嬰禍難,失身戎馬間。
寧當血刃死,不作衽席完。
漢上有王猛,江南無謝安。
長號赴洪流,激烈摧心肝。
宋夫有天下,堅正臣禮秉。
開國百戰功,每陣惟雄整。
及侍周幼主,臣主常炯炯。
帝曰卿北伐,山戎今有警。
死狗莫系尾,此行當繫頸。
即日辭陛下,盡敵心欲逞。
陳橋忽兵變,不得守箕穎。
禪讓法堯舜,民物普安靜。
有國三百年,仁義道馳騁。
未改祖宗法,天胡肆大眚。
細思天地理,中有幸不幸。
天果喪中原,大似裂冠衽。
君誠不獨活,臣實無魏丙。
失人焉得人,垂戒嘗耿耿。
江南無謝安,塞北有王猛。
所以戎馬來,飛渡巴陵境。
大江限南北,今此一舴艋。
本期固封疆,誰謂如畫餅。
烈火燎昆岡,不辯金玉礦。
妾本良家子,性僻守孤梗。
嫁與尚書兒,銜署紫蘭剩
直以才德合,不棄宿瘤癭。
初結合歡帶,誓比日月昺。
鴛鴦會雙飛,比目願長並。
豈期金石堅,化作桑榆景。
旄頭勢正然,蚩尤氣先屏。
不意風馬牛,復及此燕郢。
一方遭劫虜,六族死俄頃。
退鷁落迅風,孤鸞吊空影。
簪堅折白玉,瓶沉斷青綆。
一死空冥府,憂心長炳炳。
意堅志不移,改邑不改井。
我本瑚璉器,安肯作溺皿。
志節匪轉石,氣噎如吞鯁。
不作爝火燃,願為死灰冷。
貪生念麴蛾,乞鄰羞虎阱。
借此清江水,葬我全首領。
皇天如有知,定作血面請。
願魂化精衛,填海使成嶺。
作者:方回
滕侯酒酣宇宙窄,長嘯詩成鬼神泣。
謫仙後身今李白,一錦宮袍猶未得。
張侯乃翁官鼎軸,芸香家藏百萬牘。
朝窗夜檠吟不足,政須天下書遍讀。
四海萬國天一家,東盡蟠木西流沙。
貢珍未貴貴圖籍,卉服颶風窮搗涯。
玉堂眾雋修國史,搜書北方遣名士。
若欲講知南地理,亦合南州起才子。
所以滕侯暨張侯,聯翩同作中原游。
夜靜長虹貫明月,春風穩送江天舟。
張侯富貴素所有,相門會見魯拜後。
滕侯遭遇夫豈偶,飄然掉臂奮空手。
金匱石室紬瑤編,大書特書筆如椽。
成就堯典禹貢篇,不數班固司馬遷。
作者:釋大觀
口哆眉厖,坐如釘椿。
戒香逆風,孤行凌霜。
一新受經重其本,三主法社持其綱。
此其所以發毫端毗尼藏,而樹末世精進幢者也。
作者:羅隱
細蕊慢逐風,暖香閒破鼻。青帝固有心,時時動人意。
去年高枝猶壓地,今年低枝已憔悴。
吾所以見造化之權,變通之理。春夏作頭,秋冬為尾。
循環反覆無窮已。今生長短同一軌,若使威可以制,
力可以止,秦皇不肯斂手下沙丘,孟賁不合低頭入蒿里。
伊人強猛猶如此,顧我勞生何足恃。但願開素袍,
傾綠蟻,陶陶兀兀大醉於青冥白晝間。任他上是天,
下是地。
作者:樓鑰
一蹴登從班,人胡謂公遲。
建牙帥七閩,人胡為公疑,
公今第一流,志操古與期。
兩州有遺愛,江西憺霜威。
重來長道山,批敕兼瑣闈。
一片憂國心,輾轉中夜思。
正色抗危言,傳誦滿紳緌。
造膝有啟沃,削稿知者誰。
此心與天通,此意上所知。
所以名愈尊,萬口同一詞。
進用恐不速,小卻成歎咨。
天語自昭然,更欲試望之。
況彼三山重,謀帥皆袞衣。
茲行豈細事,報政不待期。
登門恨最晚,臭味忘賤微。
自慚空惜別,不解留孔戣。
十連終斂惠,居中乃其宜。
試問行道人,但知望公歸。
作者:蘇軾
二疏事漢時,跡寓心已去。
許侯何足道,寧識此高趣。
可憐魏丞相,免冠謝陋舉。
中興多名臣,有道獨兩傅。
世途方轂擊,誰肯行此路。
是身如委蛻,未蛻何所顧。
已蛻則兩忘,身後誰毀譽。
所以遺子孫,買田豈先務。
我嘗游東海,所歷若有素。
神交久從君,屢夢今乃悟。
淵明作詩意,妙想非俗慮。
庶幾二大夫,見微而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