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古道的古詩,古道詩詞,形容古道的詩,古道有關的詩

古詩詞查詢

查詢關鍵詞:

查詢範圍:    

作者:胡圭

擺落世塵縛,願結巖棲緣。

一層復一層,古道多迴旋。

白雲隨我後,幽鳥鳴我前。

雲禽亦佳侶,一見即忻然。

作者:李白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無花之古樹,下有傷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問路歧,雲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連綿走西京,紫闕落日浮雲生。

正當今夕斷腸處,黃鸝愁絕不忍聽.

作者:王國維

誰道江南春事了,廢苑朱籐,開盡無人到。

高柳數行臨古道,一籐紅遍千枝杪。

冉冉赤雲將綠繞,回首林間,無限斜陽好。

若是春歸歸合早,余春只攪人懷抱。

作者:陳著

寥寥古道獨開門,一見無言心已聞。

別後黃塵留四月,坐來清雨洗三分。

鱗鱗秧活方吞水,翼翼山飛欲舞雲。

此景此生如此酒,證明耐久有南薰。

作者:陳著

有美一人來自東,與兒洵約西遊同。

謂聞古越多勝跡,庶可洗眼開心胸。

窆石亭空思禹跡,飛翼樓高憶蠡功。

過司馬寓第,如見涑水叟。

入稽山書院,如見晦庵翁。

東山則想謝太傅之雅量,上虞則感李參伯之孤忠。

讀范老堂記則懷憩堂於出守,問祈國裡曲則想持帽於方童。

偉哉聖賢所森布,關乎名教無終窮。

彼柯亭之煙竹,蘭亭之觴水,

剡溪之雪舟,邪溪之樵風。

雖非本色□慕羨,然亦餘興相迎逢。

盍陪簦笠風雨外,固異萍梗江湖中。

八十一歲汝我懼,二百里近我汝容。

目而送之豈漫往,歸以復我將誰從。

滔滔世變猶古道,修竹可竹兩人龍。

作者:湯漢

靈鷲古道場,攝乎大國間。

一日忽翬飛,四雇無靦顏。

作者:文同

嚴風吹玉柱,有客動歸裝。

古道轉危孤,全家行曉霜。

休嗟游薄宦,且喜拜高堂。

會合知何所,春江泛楚艎。

作者:方回

雲胡不出,積雨予尼。

意彌八紘,膝此一席。

誰具烝徒,假予楫航。

一往滄海,觀彼茫洋。

掩關晝眠,胡寧不暇,

魯叟攸戒,敢視為夜。

寂寂疏簾,幽幽空階。

鳥下碎蘚,傷予之懷。

悠悠古道,溢溢行潦。

豈無岑樓,送目遙草。

心之憂矣,莫或予知。

彼其之子,謂予寒饑。

作者:老捨

瓦礫縱橫十萬家,潼關依舊障京華。

荒丘雨後萌青草,惡浪風前翻血花;

堪笑晴雷驚鳥雀,誓憑古渡斗龍蛇;

山河浩氣爭存滅,自有軍容燦早霞!

一水驚蛇岸欲流,黃沙赤血撼天浮!

奇兵無愧關河險,壯志同消今古仇;

峪口新營嘶戰馬,山腰古道隱耕牛;

連宵炮火聲聲急,靜待軍情斬賊頭!

作者:王冕

茂林修竹蒼煙外,斷碣荒亭古道傍。

俯仰乾坤慨今昔,笑談風月引壺觴。

幽蘭垂佩莖莖紫,佳菊團金朵朵黃。

誰信無錢陶處士?脫巾瀟灑臥潯陽。

作者: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撥雲尋古道,倚石聽流泉。

花暖青牛臥,松高白鶴眠。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

作者:王之道

龍舒富山水,白雲又其角。

七峰互迴環,仰見天一握。

古木森建幢,蒼籐大張幄。

初疑翠黛掃,頗類青玉琢。

飛泉何處來,其勢自天落。

舂撞吼雷霆,激射紛雪雹。

田家承下游,伐石競耕鑿。

搖風麥初齊,泛水秧尚弱。

況若桃花源,誤入不容卻。

況有古道場,碧瓦照丹雘。

樓台鎖煙霞,松杉聚猿鶴。

我來孟夏初,征衫汗如濯。

行行不知勞,梯雲上青廓。

入門寂無人,幽鳥自相樂。

登堂趙州出,此意亦不惡。

徐徐叩其端,善巧萬金藥。

鎖除愛慾惱,澡浣塵土濁。

山神似相留,入夜雨還作。

明朝出山去,欲去更盤礡。

何當賦歸來,寄傲酬素約。

作者:王義山

雲卿曾屈帥垣尊,詎謂如今古道存。

驄馬行行人且避,如休容易到山村。

作者:陸蘊

殘角兩三聲,催登古道。遠水長山又重到。水聲山色,看盡輪蹄昏曉。風頭日腳下,人空老。匹馬舊時,西征談笑。綠鬢朱顏正年少。旗亭鬥酒,任是十千傾倒。面今酒興減,詩情少。

作者:許妹氏

結廬臨古道,日見大江流。

鏡匣鸞將老,園花蝶已秋。

寒山新過雁,暮雨獨歸舟。

寂寞窗紗掩,那堪憶舊遊。

作者:黃公度

落石奔沙岸,頹雲擁樹根。

牛羊千古道,雞犬數家村。

風遞鄰舂急,春歸農事繁。

生涯隨處樂,翁嫗話柴門。

作者:張炎

揚舲萬里,笑當年底事,中分南北。須信平生無夢到,卻向而今遊歷。老柳官河,斜陽古道,風定波猶直。野人驚問,泛槎何處狂客。迎面落葉蕭蕭,水流沙共遠,都無行跡。衰草淒迷秋更綠,惟有閒鷗獨立。浪挾天浮,山邀雲去,銀浦橫空碧。扣舷歌斷,海蟾飛上孤白。

作者:王洋

世人傾耳聽繁音,太音古淡難為聽。

有如廣庭題旌夏,或者驚遁疑有神。

當時舜床調五弦,薰風煽物無窮人。

若言造化不愛玩,安得感君回陽春。

遣音相繼嗣者誰,窮山緇侶黃冠師。

非幹此意樂窮靜,世路自與相參差。

我今試聽清風操,野鶴孤猿對殘照,

琅琊山下醉翁吟,分明撥向琴中調。

人言大弦如玉溫,小弦廉折亮以清。

春秋自是隔寒暑,天地不和令偕行。

豈如七弦轉十指,勁節諧音同到耳,

乃知造化在指端。豈但高山與流水,

道人不肯長懷珍。亦曾挾藝游車塵。

高門八字驚未見,脫贈往往捐千純。

如今飄泊困長路,更覺世味難將迎。

應將感愴赴琴風,一聽萬慮羅心兵。

道人勿苦生冰炭,古道須信非人情。

哀音果要洗俗耳,更去嬌弦三兩聲。

作者:熊禾

我生海南萬山間,出門岡隴相迴環。

平田更無十里闊,何處知有天地寬。

男兒墮地六合志,抱此一雨常悁悁。

早年曾作天府客,長歌東出穆陵關。

關頭仰天坐歎息,百年事業如彈丸。

乾坤只限衣帶水,何繇萬里窺中原。

只今文軌一潮混,地不改辟時易然。

斯須洛京見嵩華,咫尺孔林登泰山。

聖賢往跡正在此,譬若木水有本原。

北方學道古所貴,當年楚產皆其偏。

從來一氣有旺歇,況及人事多移遷。

程門立雪道南後,幸此一脈猶綿延。

武夷考亭今洙泗,文公之學行八埏。

當時亦號小洛陽,游胡劉蔡居相聯。

風流不減程邵馬,至今故老人能言。

起來高目視八荒,斯文一縷千鈞懸。

人心不啻溺焚急,茫茫大柄伊誰顓。

但得人讀周孔書,不患古道今無傳。

圖書龍馬事闊遠,滎河溫洛仍當年。

疇分三三卦八八,舉目法象非虛玄。

大哉伊亳一德書,此極翼翼甸幅員。

太平六典深識此,下方余意公惓惓。

不惟周官列三百,更將儀禮陳三千。

成周致治絕千古,空餘軌則留殘編。

尼山已歎鳳不至,只有夢寐相周旋。

從茲架漏過千載,何時赤子當息肩。

漢初自是有餘責,仁義經制皆蕝綿。

董公年老賈生少,至今秦法常襲沿。

婁敬一言豈通論,長雄氣習爭相挻。

絕愛東都一代治,猶是三代氣象存。

泱泱思樂鼓鍾地,冠帶幾萬圜橋門。

尊師重傅古亦少,一變至道夫何難。

惜哉桓榮無此學,西方現出金光仙。

馬來牛去事甚淺,自此正氣常腥膻。

秣陵青山那得以,獨有此地余衣冠。

王通元經莫輕議,太和文治誠班班。

一時禮樂盛興學,千閭萬井皆均田。

殷周而下此一治,王蘇諸老重討論。

卻恨晉陽好昌運,大綱不正他何觀。

此幾一失又幾載,高天厚地銜深冤。

雖然正氣當有合,古今良會應非慳。

書生杜門三十載,邂逅三生一日緣。

願言挾冊拜曲阜,更欲促駕窺澗瀍。

河南夫子倡道地,似聞荒草凝淒煙。

聖賢事事在耳目,依然昔日佳山川。

文公之道會當北,古今此理常往還。

昭代表音自此始,九州四海須同文。

在道久分要統一,皇極一建趨蕩平。

老癃扶杖何日見,深衷寓此觀洛篇。

堯夫卜宅太平日,有道經世常一元。

揚帆東南必滄海,振屐西北須崑崙。

魯侯僖伯我有望,殘山剩水難為妍。

作者:許月卿

沃心裨帝學,古道暢皇風。

天下真無敵,君前置一通。

將拚龍尾硯,去作魚頭公。

筆底瀾翻舌,談間磊塊胸。

通明雲殿上,清切玉堂中。

發軔同安簿,深衣獨樂翁。

孝經題幼志,沼鑒見精忠。

元佑龍蛇雜,開禧蟊賊訌。

隆冬老儒立,奸黨一碑豐。

三晉春秋在,千年綱目同。

長天炤孤憤,清夜好研窮。

相關內容
周公解夢
oneiromancy
解夢大全
詩詞欣賞